马原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马原(1953年-),男,生于辽宁锦州,当代作家。当过农民、钳工。一九八二年辽宁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任记者,编辑。一九八二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冈底斯 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等。当代知名作家,曾是先锋派的开拓者之一,其著名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者。,马原,男,一九五三年出生于辽宁锦州。当过农民、钳工。一九八二年辽宁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任记者,编辑。一九八二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冈底斯 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等。当代知名作家,曾是先锋派的开拓者之一,其著名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者。 马原 - 生平简介 1970年中学毕业后到辽宁锦县农村插队。1974年入沈阳铁路运输机械学校机械制造专业学习。1976年毕业后到阜新当钳工。1978年考入辽宁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进藏,任记者、编辑。这段时期的经历是他创作的重要素材。1989年调回辽宁,任沈阳市文学院专业作家。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发表的《**河女神》首次把叙述置于故事之上。 马原 - 教授生活

马原的客厅有着很强的“气场”,古朴的桌椅,青花瓷瓶上硕大的牛头骨,放满旧书和影碟的书架,面上贴着书法作品的空调。他坐在沙发上,那双曾被韩东精心描写过的眼睛依旧“泪光闪烁”,他说,“我变了很多,特别是性格,随和了许多。” 曾经有人说,马原身上有很多奇迹,其一便是:口才不好,讲起小说却能滔滔不绝,且感染力极强。教授马原把这个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

从相对自由的生活状态进入校园,马原一门心思当起了老师,他每周大约上四五节课,主要是“阅读课”,把讲稿整理一下就是论文。但马原对现有的教学体制有些看法,他的课大多是一人“唱独角戏”,学生提问很少,他说下个学期想带研究生。考试的方式主要是考察,除了进行文章评估外,平常的考勤在其中占有很大比重,马原说只要来听课就有收获,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当教授后,马原觉得自己现在看书比以前更有计划,而且带有选择性。在依据个人兴趣和教学需要的基础上读书,目的更加清晰了。他读书首先是古典味浓,基本上不看同时代作家的作品,认为**要经过时间的证明和沉淀才能称其为**。“我老师对我说千万不要看活人的作品。”马原笑说:“其实我骨子里面也是倾向于古典的东西。”

其次国外作家作品占绝对优势,他说:“用严格的眼光来看现在的小说,总体不太成熟。中国小说是从明清的话本转化而来,在发展时间上就比西方落后很多,成就并不高。”作为讲稿,马原表示《阅读**》会不断吸收新的作品,不会一本讲义讲到底。

马原 - 小说家

在一次和网友的交流中,马原表示,小说家马原已是故人往事,即使以后写小说,那也是“马老师的一份副业”。

然而马原说,他可能会重*旧业,写一本成长小说。曾经有几家出版社约他写自己的经历,他也写过一些带有自传色彩的散文。“自传等我以后躺到床上时再写吧,我打算以个人的经历为脉络写一本成长小说,就像《大卫・科波菲尔》、《情感的教育》那样的。”

现在的马原如何看待当年的先锋文学,“先锋都是理论家们定义的,现在想想那时的小说,觉得它最大不同就是充满活力,富有变数,是以一种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新的价值判断观来进行阐述的。我是一个‘方**’主义者,认为方法决定一切,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不同的方**产生不同的意义,也会改变价值走向。”

其实,“马老师”的副业不止小说,他还对话剧情有独钟。早在1991年,他就将昆德拉的小说《为了告别的聚会》改编成话剧《爱的季节》(又名《爱的拒绝》),据说当时演出后的反应还不错。他说自己还写过一个剧本,结构取自于昆德拉的另一部小说《搭车游戏》,已经卖出了版权。 马原的书架上塞满了各式各样的影碟,马原喜欢好莱坞大片,“美国大片将电影的大众化与小众化这两个看起来冲突的问题解决得很好,相比之下,有些欧洲电影小众化倾向太强,显得很乏味。”

马原 - 海南情

1993年年初,马原很快就南下海口,马原在海口找工作的时间很短,机会就来了。一个很有钱的老板请马原帮他做事。那位老板可能也是个文学爱好者,认为马原小说写得那么好,智商必定极高,经商也一定错不了。没准马原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海南素有“中国民营企业家摇篮”之称,当初十万人才过海峡,开启了中国各类人才*离国家单位所有制的先河。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中,这是一次可以载入史册的**,与前期的“深圳模式”大不一样,也与大陆出现的个体工商户不同(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将其称之为“海南模式”)。这是中国人**次可以个人选择当“经理”,甚至批准自己当“总经理”。记得冯巩演小品讲:“海口椰子掉下来,砸倒了10个人,扶起来一问,9个是总经理;还有一个是副总经理。” 1993年,马原就真的在海口成了“马总经理”,而且是名实相符。他不仅开上了专车,还有一个随撕随用的支票簿,这让孙绍先大开眼界。可是他的公司是干什么的,孙绍先一直都没搞清楚。也没想到认真问一问。大约半年的光景,马原就不干了,至于是谁炒了谁,也不重要了。马原从此明白自己不是当惟董事长马首是瞻的高级白领的材料。 马原就是马原,**次下海呛了水,并没有气馁。他好象永远有超越自我的勇气。不像孙绍先万里迢迢下海南,还是一根筋选择当教书匠。既然给别人打工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马原干脆自己来。他从辽宁招来两个小兄弟。开始了一项了不起的文化工程。这个项目从策划的角度说,无疑是个极品。他用镜头去采访记录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可以有一席之地的作家。像巴金、冰心、沈从文等等,这个野心勃勃的工程在拍摄了几十位作家后,终因资金耗尽而搁浅。不过,他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保留了不可再生的影像资料,其价值无法用钱估量。 其后,马原更是不断地尝试“各种活法”。他开过公司;写过话剧;写过电影脚本;写过电视连续剧。甚至自己演过电影,并曾对自己的演技津津乐道。在走南闯北许多年后,他终于想到要上岸了。

有一天,马原突然羡慕起他的同学孙绍先的工作来。并直言最喜欢海口,想到海南大学教书。孙绍先当然对他的选择极力赞赏,并出面联系。可惜最后没成功。马原后来去同济大学中文系,是退而求其次,虽然上海方面给他的待遇是海南无法比拟的。直到现在他仍一再表示愿意到海南大学教书。 马原教书之认真出乎意外,据马原说,他的教案只用一次,来年上课,必定要重新备过。他的大部分教案都已出版成书,而且口碑极佳。马原单就其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来说,大概国内就很少有人能望其项背。他读过几乎所有国内有译本的外国文学作品。 马原的求知欲十分强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深究不放。例如,说到保险知识,马原的水平可以到国内任意一家保险公司做高管;还有对大理石的了解;对机械的了解;对建筑的了解,堪称专业水准。 马原一直表示喜欢海南。他每年都多次来海口。身在海南的孙绍先免不了要问为什么。他说:“到了海南,就是觉得舒坦!”在孙绍先看来像是一种没头没脑的喜欢。比如他常说:“喜欢海南,但最喜欢海口;喜欢海口,但最喜欢海甸岛;喜欢海甸岛,但最喜欢海甸岛的东部。”那就是他刚上岛住的地方。最终他就真的在海甸岛的东部买了一套自己十分满意的房子,并在那个自己精心设计的小窝里开始写长篇。

马原 - 参考资料 [1]搜狐视频:http://tv.sohu./20080123/n254832930.shtml [2]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book/2003-10/31/content_1153104.htm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