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公凯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潘公凯,著名中国画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1947年出生于浙江宁海,20世纪中国画**潘天寿先生之子。他199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2001年6月至今任**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79年以来一直担任中国画创作和美术史论教学工作,1992年5月至1994年1月曾赴美国伯克利大学研访,获旧金山美术学院荣誉博士。二十年来在国内重要刊物发表大量学术论文。, 潘公凯 - 个人概述

潘公凯,汉族,1947年2月,浙江宁海人,画家、美术教育家,199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2001年6月至今任**美术学院院长。在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和**美术学院院长的同时也是博士生导师,自1979年以来一直担任中国画创作和美术史论教学工作,1992年5月至1994年1月曾赴美国伯克利大学研访。获旧金山美术学院荣誉博士。二十年来在国内重要刊物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出版论文集《限制与拓展》、专著《潘天寿评传》、《潘天寿绘画技法解析》;主编《潘天寿书画集》(获国家图书奖)、《现代设计大系》;编撰《中国绘画史》。

潘公凯教授在艺术方面的造诣也令人仰慕,曾多次在纽约、旧金山、香港、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等地举办大型个人画展,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正是由于在上述方面的显著成就,潘公凯教授出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等职。1991年10月被评为“有特殊贡献知识分子”。

潘公凯 - 个人年表

1947年1月24日出生于浙江宁海。1964年8月就读于浙江美院附中。196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受“文革”迫害牵连,下放农村;1978年8月在浙江美院国画系进修。1979年―1986年,任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助教;1986年―1987年,任浙江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讲师;1987年―1992年,任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副教授; 1992年―1994年,赴美国伯克利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学者; 1994年―199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研究学部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浙江省美协副**; 1996年―2001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浙江省文联副**、省美协副**; 2001年,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美术学院院长、**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潘公凯 - 荣誉

1991年10月被国家评为“有特殊贡献知识分子”。 旧金山美术学院荣誉博士。

2010年11月28日获第四届“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

潘公凯 - 生平 家传并非师承

潘公凯生于1947年,其时父亲潘天寿年届五十,正担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潘公凯从小在美术学院的院子中长大,耳濡目染之下,潘公凯却没有马上走上美术之路。 考高中时,潘公凯本来想学理科,但初中的美术老师觉得他画画有天分,就自作主张替他报名参加浙美附中的入学考试,结果潘公凯考了**名。就去附中了。附中的美术系教的基本就是西洋绘画的基本功,潘公凯大部分时间是在画素描、水粉、色彩,偶尔会学中国绘画基本功――白描,用毛笔很工整地画人物。

“文革”时的“保守派”

潘公凯附中没读完,“文革”就开始了。1966年秋,潘天寿被揪出来游街批斗,这让潘公凯非常震惊。“文革”初期,浙江美院就成了浙江省造反的“井冈山”,浙美的学生成了浙江省的革委会的头;毛泽东接见红卫兵,浙美的造反派就上了天安门。潘公凯是“坚定的保守派”,“因为我觉得批判谁都应该要证据,而造反派就认为要先打倒再找证据。”浙美的保守派很快就被武力压垮了。潘公凯不仅是保守派,还是“**学术权威”的儿子,保守派就把他清洗出来了,不过他们关系还算比较好,让潘公凯自己写一个主动退出的声明,实际上退出之后还帮他们干活。

后来工宣队进驻,宣传不管什么派都要团结起来,把学生分派出去工作。潘公凯“当时思想特别好”,主动提出要去浙江最穷的地方。之后去了浙江温州旁边特别穷的文成县。他还带了一点油画颜料下去,画了不少写实的宣传画,“用美术方式为农民服务”。同时也还在纸上画过一点油画风景,纸都是自己做的,就是在铅画纸上涂一层白颜料。

接续传统

潘公凯真正学国画是在“文革”结束后。那时潘公凯刚回到浙美,基础还在,也开始进入初步探索,画过许多风格的。他最早是学画写意人物,受李震坚、方增先影响,走浙派人物画的路子。之后又想完全摆*素描影响,纯用线、平面化造型来画人物,画了一幅“顾恺之”后又放弃了。之后他开始整理潘天寿的理论。1980年代中期,潘公凯提出中国画的发展策略,希望用20年的时间维护中国画传统体系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希望有一拨人关起门来研究中国传统画。

1984、1985年,潘公凯写了一篇大概3万字的长文,寄给了当时的美协副**蔡若虹。潘公凯把长文拆成4篇,分别在4个地方发表。4篇是《中西方传统绘画的差异》、《中西方传统绘画不同的心理学根据》、《绿色绘画的略想》和《互补并存、两端深入》。潘公凯想通过这些文章对全盘西化的思潮进行牵制,很快成为了高名潞等美术批评家的辩论对象:“说他是‘用现代理论武装起来的保守主义者’。” 自1985年以后,潘公凯基本不再画人物,而是专注于水墨花卉,开始临摹,研究吴昌硕“文人气浓厚又有力度”笔墨风格。“在我看来,画不画人物不是关键问题,如何接续传统才是关键。” 1980年代末,潘公凯提出“绿色绘画”概念――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有机和谐为内在意蕴的绘画。在他看来,“回归自然”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可以是中国传统精神与世界未来潮流的汇合点。至今,潘公凯相信,正是在这个汇合点上,未来的中国绘画可以站稳脚跟,走向世界。

潘公凯 - 作品风格

潘公凯是带着新的思考去做水墨画的,他面临的课题与他父辈一代人有相同的方面,也有许多不同。潘公凯的画是意象的,他充分发挥水墨特有的抽象性,有时迷醉于水墨的抽象美,这一点他比当今一般水墨画家走得更远,更不用说比他的父辈们了,但他没有踏进抽象主义的疆域,潘公凯之所以审慎地处理情、景、境之间的关系,固然是为了追求作品精神内涵与形式语言表现力的丰富性,但同时也肯定有这样的考虑:那就是保持与传统水墨人文精神的一脉相承性,而不使水墨与传统的人文精神*节而走向“实验水墨”或“非水墨画”的境地。 大笔大墨能够造势、造效果,但在精神内涵与形式美感上容易流于空泛。潘公凯在这方面做了费尽心思的探索,并取得了成果。在大幅画中他用大笔触、大墨块布局时,即十分注意发挥笔力、墨韵的作用,而落笔之后则更加审时度势地做因势利导的处理,然后再细心收拾细部,在保留大气势的基础上讲究笔墨情趣。而在小幅画中,他则主要用有韵味的长线和墨块来统率画面,有时辅以淡彩,在尽情发挥笔线的长短曲折和齐与不齐中,在墨的浓淡、虚实与黑、白、灰的关系中,求理求趣。 潘公凯说,他将艺术格调看成是知识精英的群体性精神的价值取向,他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现状和未来走向有很多思考的他,在创作中与其说是在追求形式美感,毋宁说是更多带有学术性的探究精神。徐悲鸿先生曾把画家分为两个类型:学究型和明星型,潘公凯属于前者,他的水墨画不为取悦观众和市场而作,格调是高尚和纯正的。潘公凯是从逆境中经过艰苦奋斗走过来的人,他现在处于顺境之中,可以说他饱尝人生五味,在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水墨作品是他人生历程的痕迹。在潘公凯的水墨中看到他为人的正直、执着和做事的认真,性格的倔强以至有些固执,看到他的理性思考和学术修养,也看到他内心世界的一些孤寂和理想主义的情怀。

潘公凯 - 评价

潘公凯先生任**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具备全面的文化学识,特别是对中国画现代发展的深度思考。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在担任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系主任期间,提出了“以传统研究为主体的两端深入”的中国画教学改革主张,即以“中国传统为一极,以西方现代为另一极,中间留出广阔的混融区域,构成橄榄形的中西绘画‘互补格局’。”“两端深入”理论不仅作为一种文化策略,同时也作为一种学术策略与艺术教育理念,在美术院校核中国画坛产生了广泛影响。作为艺术史论家,潘公凯教授深谙中国画发展演变规律和创造学理,他的绘画创作也身体力行地实践了他的理论探索。 潘公凯先生重视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研究,对中国画历史、理论、笔墨、技法有深入理解与把握;在继承青藤、白阳、八大、昌硕与潘天寿等写意花鸟画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更为凝重、整体的现代感。他思维结构缜密而艺术,感觉敏锐,作品立意于对自我的感悟和生命的关切,落笔用墨大开大合,建立起了注重黑白对比、简括精致、浑厚大气的个人面目。

潘公凯 - 出版著作

论文集:《限制与拓展》专著:《潘天寿评传》、《潘天寿绘画技法解析》主编《潘天寿书画集》、《现代设计大系》参与编撰《中国绘画史》。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