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学�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魏学�(1596年-1625年),字子敬,嘉善(今浙江省嘉善县)人,明末散文作家。魏大中长子。生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七岁能诗,生性孝顺,年少曾和父亲在帷萧寺苦读。天启五年(1625年),魏大中因弹劾魏忠贤被捕,魏学�哭着要随行,魏大中说:“覆巢焉有完卵耶?父子俱碎,无为也。”魏学�暗中随牢车北上。在京城时,学�白天藏匿于客店,昼伏夜出,四处向父执旧识求救。魏大中死于狱中,学�扶柩南归,日夜号泣。魏大中死后,追赃行动未止,下学�于浙江监狱。同年亦逝。崇祯初年,诏旌为孝子。一生未仕,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王叔远核舟记》即其作品。

,词条概要

魏学�,中国明末散文作家。七岁能诗,曾和父亲在帷萧寺苦读;1625年其父被捕,暗中随牢车北上。在京城,四处向父执旧识求救。其父死于狱中,追赃行动未止,下学�于浙江监狱,同年亦逝。

人物简介

魏学�(约1596―约1625),明末散文作家。字子敬,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嘉善(今属浙江嘉兴)人,万历四十年(1571)为诸生。魏学�在七岁时就能做诗,生性孝顺。曾经有一次不小心摔下桥,断了脚,也不敢大声喊痛,唯*父母担心受怕。年少时,曾和父亲魏大中一起到帷萧寺苦读,生活清苦,效法范仲淹日夜吟诵。成年之后,以擅长写文章闻名于乡里之间,而他所做的赋更是精妙,颇受大家的欣赏。魏学�生活在晚明阉党横行的时期,天启年间,父亲魏大中因上疏指责权奸魏忠贤结党树威,被诬下狱,魏学�暗中随槛车进京,欲上书替父罪,未能如愿。父死狱中,魏学�匍匐扶棺返里,日夜哭不绝声。距父死不逾月,竟哭而亡。只活了三十岁左右。崇祯初年,曾诏旌他为孝子。一生没做过官,著有《茅檐集》8卷,为《四库全书》收录,明崇祯元年(1628),阉逆伏诛,魏大中次子学濂刺*上《痛陈家难疏》,诉说父死并白兄学�殉孝状。思宗白其冤,追赠大中为太常卿,谥“忠节”,予祭葬,学�配祭附葬,私谥“孝烈”。于城中敕建忠孝祠特祀,后又于祠前建忠臣孝子坊,邑人称为魏家祠堂、魏家牌楼。祠坊屡经修葺,民国26年(1937)11月被日本侵略军飞机炸毁,原址即今嘉善影剧院址。

相关**

魏忠贤在三十岁那年又造《百官图》,污蔑清廉的**,甚至再唆使同党刑科给事中傅�劾汪文言、左光斗及魏大中,给这三人冠上莫须有的罪名,说他们“招权纳贿”,更说左、魏两人“丑心险,色取行违,自命为*性男子,实为匪类”。魏忠贤更矫旨责怪:“魏大中互讦未悛,不得赴新任”玩弄言官于股掌之中。杨涟等人弹劾魏忠贤,不仅使其原形毕露,也使依附其下的干儿义孙们大为*慌,为了惜恩邀宠,于是天启五年三、四月间,众人筹谋献策,倡兴大狱。诬陷杨涟等六君子,接受熊廷弼的贿赂,判定杨涟左光斗各坐赃二万,魏大中三千。魏大中被捕之时,乡人号送者近万人。

魏学�(约1596―约1625),明末散文作家。字子敬,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嘉善(今属浙江)人,万历四十年(1571)为诸生。魏学�在七岁时就能做诗,生性孝顺。曾经有一次不小心摔下桥,断了脚,也不敢大声喊痛,唯*父母担心受怕。年少时,曾和父亲魏大中一起到帷萧寺苦读,生活清苦,效法范仲淹日夜吟诵。成年之后,以擅长写文章闻名于乡里之间,而他所做的赋更是精妙,颇受大家的欣赏。魏学�生活在晚明阉党横行的时期,天启年间,父亲魏大中因上疏指责权奸魏忠贤结党树威,被诬下狱,魏学�暗中随槛车进京,欲上书替父罪,未能如愿。父死狱中,魏学�匍匐扶棺返里,日夜哭不绝声。距父死不逾月,竟哭而亡。大约只活了三十岁左右。崇祯初年,曾诏旌他为孝子。一生没做过官,著有《茅檐集》8卷,为《四库全书》收录,内《核舟记》,至今仍为中学语文教材。明崇祯元年(1628),阉逆伏诛,魏大中次子学濂刺*上《痛陈家难疏》,诉说父死并白兄学�殉孝状。思宗白其冤,追赠大中为太常卿,谥“忠节”,予祭葬,学�配祭附葬,私谥“孝烈”。于城中敕建忠孝祠特祀,后又于祠前建忠臣孝子坊,邑人称为魏家祠堂、魏家牌楼。祠坊屡经修葺,民国26年(1937)11月被日本侵略军飞机炸毁,原址即今嘉善影剧院址。

轶事典故

魏大中被捕之时,魏学�泣*号呼,想随牢车北上。他不听从父亲劝阻,改换姓名、容貌,秘密地在后跟随缇骑,沿途打听父亲的起居。抵达北京后,白天藏匿在客店之中,昼伏夜出,四处求救,但父执辈之人有的拒不相见,有的则对他仰天长叹,相对而泣,无可奈何而已。魏学�虽然也想上书以己代父,但未能如愿。魏忠贤又矫旨下令,对六人“严刑追赃比较,五日一回奏”,于是狱卒鞭笞拷掠,棍棒交加,臀*流离,骨肉俱腐。魏大中被诬接受熊廷弼等人贿赂,亦为欲加之罪。最后竟被诬陷坐赃而死。死之时溽暑殷雷,相验领埋之旨,迟迟不下,过了六七天才差官发*,和杨涟、左光斗等三人*体由牢*中拖出,骸胀而黑,肌生蛆蚋,溃烂零落,几难以辨认,那年魏大中五十一岁。魏学�领了父亲的*体,匍匐扶衬归乡,日夜伏草啼号。魏大中虽死,但追赃的行动并未停止,因此魏学�被下浙江监狱。

视死如归

魏学�在家庭遭此大变,对当时**的黑暗痛心疾首,因此也视死如归。果真在这同一年,魏学�也因病而死,死时才二十九岁。崇祯初,魏忠贤失势。魏学�之弟魏学濂沥*上书,陈述父受冤狱,兄死孝之惨状。又上书弹劾阮大钺等人交通逆阉,罪大恶极。不久,魏大中被追谥为忠节,魏学�也被下诏旌表为孝子。

相关字解

生字

器皿(mǐn)罔(wǎng)贻(yí)有(yòu)奇(jī)高可二黍(shǔ)许�(ruò)篷执(zhí)石青糁(sǎn)之髯(rán)不属(shǔ)诎(qū)椎(chuí)髻(jì)天启壬(rén)戌(xū)舟尾横卧一楫(jí)计其长曾(céng)不盈寸

通假字

诎右臂支船(诎――“屈”,弯曲。)

左手倚一衡木(衡――“横”,横着)

为字共三十有四(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虞山王毅叔远甫(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拣)

右手攀右趾(攀――通“扳”,往里拉)

一字多义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罕见、(手艺)奇妙,奇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

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为:为宫室、器皿、人物雕刻。

中轩敞者为舱是

可:高可二黍许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端:1.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画卷的右端”)

2.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正”)

木:1.能以径寸之木(木块)

2.以至鸟兽、木石(树木)

者:1.中轩敞者为舱(……的部分)

2.居右者椎髻仰面(……的人)

曰: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叫做)

2.文曰:天启壬戌秋日(是)

扇:1.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扇,量词)

2.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扇子)

启:1.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打开)

2.天启壬戌秋日(古代称立春、立夏为“启”)

而: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连词,并且)

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转折,但是)

以:1.能以径寸之木(用)

2.以至鸟兽、木石(甚至)

语:1.如有所语(说话)

2.此中人语云(告诉)

古今异意

1、卧右膝:卧,古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

今意:躺下,躺着的样子。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古意: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

今意:峨眉山之顶。

3、其两膝相比者:比,古意:靠近。

今意: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4、高可二黍许:可,古意:大约。

今意:可以。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意:通“拣”,挑拣。

今意:简单,容易。

状语后置

原句:核舟一。

正确语序:一核舟。

原句:篆章一。

正确语序:一篆章。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2)石青糁之(石青:名词做状语,用石青。糁:名词用做动词,涂染)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5词类活用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2)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糁:名词用做动词,涂染)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诎:通“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5)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巧:形容词作名词,特殊技巧)

(6)而竖其左膝(竖: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竖,竖起)

(7)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作动词,梳着棰形发髻)

相关词解

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选得《虞初新志》,略有删节。魏学�(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浙江嘉兴)人。“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也可以抒情和议论。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巧,特殊精湛的技艺。奇巧人,这里指具有奇妙精巧手艺的人。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径寸,直径一寸,用来形容圆形物的细小。以;拿,用。径寸之木:直径一寸长的木头。为,做。这里指雕刻。器皿:碗碟杯盘一类的用具。

罔不因势象形:罔,无、没有。因,根据、依据。这里指就着。象,模仿,这里指雕刻。

尝贻余核舟一:尝,曾经。贻,赠送。

盖大苏泛赤壁云:刻的是苏轼游赤壁。大苏,苏轼(公元1036-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宋代眉山(四川省眉山县)人,著名文学家。人们称他和他的弟弟苏辙为“大苏”“小苏”。泛,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浏览。苏轼曾游赤壁,写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在湖北省黄冈县城外。盖……云,表推测之意。泛,泛舟。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奇,零数,还有一些。

高可二黍许:大约有二个黄米粒那样高。可,大约。许,上下,左右。

中轩敞者为舱:敞,宽敞、明亮。

箬篷覆之:箬篷,名词用动词,用箬篷。用竹叶做成的船篷。

焉;语气词。这里指陈述。

雕栏相望: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里的文句。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里的文句,清凉的秋风缓缓地吹来,江面上没有泛起波纹。徐,缓缓地。兴,起。

石青糁之:意思是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石青,青绿色颜料。糁之,涂在刻的字上。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而多髯者,戴着高高的帽子而且有很多胡须的人。髯,两腮的胡须。这里泛指胡须。

佛印居右:佛印,人名,是个和尚,苏轼的朋友。

鲁直居左:鲁直,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字鲁直。他也是苏轼的朋友。

苏、黄共阅一手卷:手卷,横幅的书画卷子。

其两膝相比者:相比,苏东坡的左膝和黄庭坚的右膝互相靠近。比,靠近。者,……的人,这里指“……的样子”。

佛印绝类弥勒:绝,极。类,像。弥勒,佛教菩萨之一。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袒,*露。矫首昂视,抬头仰望。矫,举。不属,不相类似。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卧右膝,右膝卧倒。诎,同“屈”。弯曲。

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念珠,念佛经的人手里拿的串珠。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舟尾横卧一楫:楫,船桨。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舟子,船夫。

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束成椎形发髻。

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其人视端容寂:视端容寂,眼睛正视茶壶,神色平静。端,正。

其船背稍夷:背,脊背。这里指船顶。夷,平,平坦。

天启壬戌:天启壬戌年,就是一六二二年。天启,明熹宗年号。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常熟人姓王名毅字叔远的人刻的。虞山,江苏省常熟县西北,这里用来代替常熟。过去文人常常用自己家乡的名胜代替自己的籍贯。甫,通“父”,古代加在男子名字后面的美称。

钩画了了:了了,清清楚楚。

其色墨:墨,黑。

篆章:篆字图章。

其色丹:丹,朱红色。

为人五:为,刻有。

曾不盈寸:还不满一寸。曾,尚、还。盈,满。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挑选。修狭,长而窄。

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神奇啊。矣哉,加重惊叹的语气词,相当于“了啊”。

词类活用

箬篷覆之(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居右者推髻仰面。(仰面:名词作形容词,梳着锥形发髻)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长长的胡须。)

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右,名词作状语,在右边)

倒装句

尝贻余核舟一,原句应为:尝贻余一核舟。

又用篆章一,原句应为:又用一篆章。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句应为:盖简修狭桃核为之。

倒装句表强调。

省略句

则题名其上,省略于,原句应为:则题名于其上。

双重否定

罔不因势象形: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

罔,没有;无。

罔不,无不;全都。

因,顺着;就着。

象,模仿,这里指雕刻。

定语后置句

其两膝相比者……“相比”是中心词“两膝”的定语

原文典源 墓志铭

(明)魏学�

白鸡来自吴江,畜余家。朱冠素裳,其行昂昂,声嘹亮可里许。最善斗,数攻败其群。声息所至,邻雏率望风逃去。而其雌之来,与雄俱,一饮一啄,心偕焉。亦时时藉雄之势,以侮邻雏,称霸者数矣。客曰:“余尝游燕赵青徐之间,樗蒲六博,蹴鞠猎饮,称豪侠者相踵也。窃观其斗鸡焉,兹雄盖英、彭之次云。”

居亡何,田家子诒余鸡一,黑鬣而绛身,内之群。会日且暮,失白鸡处,则*淋漓被毛羽,杂他鸡无声,与黑鬣者斗方罢也。盖初角时各无声,似衔枚然,又似*人中解之,故各不相舍至困,而白鸡之左目遂丧明。值老妪至,乃分置他所。而雌适以其雏来,见之惊而却,徐而前,遂狂叫不止。雄稍稍就之,若相慰焉者。雌则转而奔鸡群,熟睨之,见黑鬣者两翮*缕缕,遂奋翅搏之,逐数百步,观者壮焉。然雄亦从此疲矣。雌遂不复食,相徙倚一夕死,而雄之死顾反后。其雏凡十三,悲鸣母傍。主人怜而瘗之园。自是之后,则黑鬣者称霸里中矣。

铭曰:生乎雄,死乎恫,取而瘗之同其宫。楚子之葬马欤?夫子之埋狗也。嗟!宁从其隆。

注释:

瘗(yì):埋葬,掩埋。

数(shuò):屡次。

樗(chū)蒲六博:古代的两种博戏。樗蒲,以五木作骰具比采或行子。六博,在六博盘上掷骰行棋。

蹴鞠:我国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

相踵:相继接。踵,追随。

英、彭:英布、彭越。英布,又叫黥布,秦末率骊山刑徒起义,作战常为先锋,十分英勇。彭越,字钟,秦末聚众起义,楚汉战争时领三万兵归刘邦,率军攻项羽于垓下。

居亡河:过了没多久。

诒:同贻,赠送。

衔枚:古代军队行军时为避免出声,每人口中衔一块木片,叫衔枚。

楚子之葬马:楚庄王有爱马死,庄王欲以大夫礼葬之,见《史记·楚世家》。此指厚葬。

夫子之埋狗:《礼记·檀弓》下:“仲尼之畜狗死,使之贡埋之,曰:u2018吾闻之也,敞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u2019”此指薄瘗。

核舟记

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yí)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ǒu)奇(jī),高可二黍(shǔ)许。中轩敞(chǎng)者为舱,箬(ruò)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ǎn)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rǎn)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zhě)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卧右膝,诎(qū)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jí)。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zhuī)髻(jì)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rén)戌(xū)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zhuàn)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yǒu)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译文

明朝(有一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房屋、盛东西的日常用具、人物,甚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样子,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艘用桃核雕刻的船,(刻的)应当是苏轼泛舟游赤壁的情景。

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而宽的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两侧长着浓密的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右边,鲁直在左边。苏东坡、鲁直一起看一幅书画手卷。苏东坡用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转(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面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佛,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平卧右膝,弯曲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倚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夫。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好像在大声叫的样子。在左边的人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抚着火炉,炉子上有个水壶,那个人眼睛正视茶壶,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船的顶部较平,作者就在它上面刻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画细小得像蚊子的脚,一笔一画都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书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刻有五个人,八扇窗户;刻有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共计文字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了一个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啊,这样技艺也真奇妙啊!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