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是什么意思?课程标准是教学标准么

宋代的周敦颐《通书·文辞》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意思是说,文章是道的载体,就好像车是人的载体一样。如果车不载人,车轮和车扶手装饰得再好也没用。长期以来“道”,已经被狭隘地理解为某种明确健康的思想。

那么,什么叫文以载道呢? 郭沫若在《关于文风问题答〈新观察〉记者问》中说:“古人说‘文以载道’,用现在的话说,写文章就是表达思想。”这“道”应该是学生生活和情感的一种真实。新课标中的“表达与交流”部分中写到:“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

在批改的作文当中,不乏许多“八股文”。如以“母爱”这话题的作文,许多学生在文章开头用上类似“母爱是一缕阳光,让我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我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的佳句,结尾再用上类似的语言与开头呼应。以“挫折”为话题的作文,开学用上“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等有关歌词,结尾再来谈对人生挫折的一番感触,形成首尾响应。更令人惊讶是学生还共同地编着相同的故事,套用这样的开头与结尾,便是一篇他们心目中中心突出的参赛作文。一篇篇本应抒发学生个人内在情感的作文,却承载了外加的“道”,实在是一种悲哀。

我不知是什么让孩子们学会迎合,这不能责怪天真的孩子。也许是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对“文以载道”这四个字的顶礼膜拜的沉痼。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方法机械、呆板、僵化,用范文引路、机械仿写等模式,强调学生注意作文的思想性,让学生用似懂非懂、不着边际、空洞枯燥的语言去表达所谓的“道”。

而在我们的作文教学当中,缺少的是一种宽容与接纳。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是在成长中的学生,对“道”的理解也许很幼稚,这是情理当中的。我们不能用成长的眼光来审视孩子笔下的“道”。

我们教学作文时,刚开始不必总是强调学生去表达所谓的“中心”,而是要鼓励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拘泥别人的范文,或是教师的思想。南宋文学家谢枋得在《文章规范》中说:“凡学文,初要大胆,终要心小。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放入纯粹。”他所阐述的是就先“放”后“收”的规律。教师如果催促学生跑过“放”的阶段,而急于“收”,就会做出夹生饭,欲速则不达,学生写作的欲望就日益减退。

“文”应载学生自己的“道”,这样可以让学生觉得写作文是十分自然的事,作文中假话、假感想、假故事的现象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

庆幸的是,我修改的建议,许多学生心领神会,他们开始说点真话,写点真事,抒点真情,真正载上了他们的“道”。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