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道家的治国理念,有一句话闻名遐迩,叫“治大国如烹小鲜”。
古往今来,对这句话的解释五花八门。
通读《道德经》和《庄子》后,
我觉得要从老庄的整体思想脉络和
思维方式来理解它:
小鲜,在这里指代小鱼。
烹饪小鱼,不能频繁翻动,要静待其变。
治国治民,贵在清静无为,
不以帝王私心扰动民性,
这便是“治大国如烹小鲜”的真谛。
说道家消极出世、
对**、对百姓漠不关心是毫无道理的。
不管是《道德经》,还是《南华经》,
对施政、国家治理和育化百姓
都有专门的篇章作精辟的论述。
随便摘录几段: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
不足以取天下。”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
说到底,道家对天下不是不治,
而是“无为而治”。
接下来我会针对人们对“无为而治”的常见误解,
做逐一解答,
也帮助大家了解这两本书的治国理念和施政精髓。
一、“无为而治”,那百姓是不是就可以任性妄为?
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先要了解道家提出这个理念的理论基础:
为什么百姓可以“无为而治”?
这是基于对人性的深入了解和充分信任。
在作者之前写到的《马蹄》篇中有这样的描述:
“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
一而不党,命曰天放。”
百姓有他们不变的本性,
织布穿衣,耕种吃饭,
这是人类共有的本性;
思想和行为没有一点偏私的地方,
这是顺其自然。
每个人都有生而为人的自然天性,
在上面的帝王不需要横加干涉,
人们就都会按自然之道乐行其事。
这里,道家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
就是人除了有常性,还有私心。
不论是他们当年面对的人群,
还是当代的人群,
都已经不再是三皇五帝至德之世下
淳朴良善、无私无欲的百姓,
他们彼此之间有攀比、有竞争、
有取人以厚己,也有损仁以利己。
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风气和人文背景下,
要如何推动“无为而治?”呢?
二、儒家提倡的道德仁义真的毫无用处?
庄子在书中非常爱做一件事,
就是对提倡仁义礼让、长幼尊卑的
孔子做尖锐的人身攻击。
孔子时而化作像老子取经的学生,
时而化作被当作大盗重重围困的窘迫书生,
时而化作奔走相告、振臂疾呼
却始终得不到君王待见的不得志小人。
庄子批评孔子的一个原因是,
正是因为他主张“善”,所以有伪善;
推行“仁”,故而有诈仁。
在庄子的眼里,人的本性,
是符合中道的:善恶共生、阴阳互补。
如果抬高一边,而打压另一面,
势必造**性的不完整和不平衡。
但是,庄子忽略了一点,
矫枉,必须过正。
在一个“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的大背景下,
不推行善行,不主张善念,
如何把已经走偏的人性掰回来?
三、“无为而治”,是不是就是什么都不做?
笔者认为“无为而治”大部分时间,
确实是什么都不做:
居高临下,任其生长。
不论是草木盛衰,还是人生老病死,
都有其自然的轨迹和规律。
身为一国之长,只用居高临下地观望便可以了。
但是这种情况也有例外
“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无为指的是不用**命令和国家机器
压制和控制百姓,
但是在必要的时候,
君王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品性
引导和感化百姓。
无论对方是善还是不善,信还是不信,
我都不做区别地一以待之,
期望百姓可以从此回归正道。
文章写到这里,
笔者发自内心地觉得老庄很善良,同时也很天真。
他们对人性寄予厚望,
看到人自身的驱动力和闪光点。
但是我想借用当今一句很流行的话:
“不要拷问人性,因为人性经不起拷问”。
三皇五帝的民风淳朴和君民同乐已经不可得了,
我们都应该认清现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