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万萍,1965年出生,汉族,农民,少年时因意外事故,左腿及右手致残,1985年中学毕业,1987年开始学习摄影,现为自由职业摄影师,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士,河北省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在国内外摄影大赛上入选、获奖达百余幅组,发表500余幅。
周万萍 - 摄影经历周万萍当初拿起相机拍照完全是因生活所迫一给游览长城的游人拍纪念照以养家糊口,但他从此迷上了摄影。是相机开启了他深藏在内心中对家园的爱之泉,从拍摄游人到拍摄长城壮美的风光;周万萍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除了为生计的经营外,周万萍把所有的精力都投人到拍摄中,他的足迹遍布金山岭长城内外。有时,他会在长城上走上两三天不归家,只是为了拍摄到一张好照片。他把拿着相机来到长城的游客和摄影师都视为自己的老师,虚心得像一个小学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1992年开始,周万萍拍摄的长城作品便屡屡在国内外各种影赛中获奖,并在圈里小有名气。但周万萍的农家本色丝毫未变,依旧朴实、谦逊,没有半点沾沾自喜。周万萍出名后,便常常会有各路影人找上门来,或请他当向导,或请教经验。周万萍总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找到的最佳拍摄点、最佳拍摄时间告诉别人,把自己的经验与他们分享。就这样,来到金山岭拍摄的人都知道他,他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他的名字与金山岭也就自然而然地连在了一起。
一直以来,周万萍的长城,多表现的是完美、壮观,他要用手中的相机去向世人展示家乡的美,展示长城的雄伟英姿。尽管有了一定的成绩,周万萍还是在苦恼着:如何超越自己,如何能有更大的进步?周万萍说,他每年规定自己拍出5张能让自己满意的照片,以期能督促自己进步。面对已有的成绩,不满足,不陶醉,这对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摄影人来说实在是难能可贵的。的确,不重复自己,不重复别人实在是太难了,尤其是拍摄长城。要真正成家,周万萍要走的路还很长。
现在周万萍也开始拍摄一些小品,从长城的一砖一瓦到城垛里的光与影……长城的美是无穷无尽的;他在用心地去挖掘,去发现。周万萍还开始拍摄生活在长城脚下的人们的生活,同时他还看到,因为时间的久远,长城的许多地方越来越脆弱,一场雨或许就能把一处地方改变了模样,他感到了一种危机;于是尽可能多地去拍;力图为长城原来的样子留证。
周万萍 - 立志要拍出长城的精神最初的几年里,为了拍出满意的照片,周万萍不管春夏秋冬,不管刮风下雨,几乎每天都待在长城上。这里走一走,试试角度,那里看一看,试试光线,下雨的时候拍雨中的长城,下雪了拍长城的雪景,早晨拍长城的朝霞,傍晚拍长城的暮色。一天天,一年年,他自己也不知道在长城上走过了多少遍。 因为要为长城摄影,周万萍几乎走遍了家乡长城的每一个角落,深深为长城的壮观及其显示出的一种精神气概而折服。在周万萍的心中,蜿蜓起伏的长城具有的不仅仅是气势恢宏的雄姿,更主要的是它凝聚着中国人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中国的长城是中华民族*汗的结晶,我一直也是带着这种感情这么多年在搞这个创作。我就说把民族的精神通过拍长城的照片表现出来,这就是中国人,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工程,让世界人都知道,这就是中国。” 正是带着这种强烈的民族情感,周万萍立志要拍出长城的精神和长城的灵魂。为了拍出长城的险峻,他拖着残疾的身体,每年都要冒着危险几次爬上以艰险闻名、素有“京东**楼”之称的望京楼。为了拍出云雾弥漫中的长城,他几天几夜吃住在长城上,等待最佳的拍摄时机。为了拍摄难得一见的彩虹下的长城,在大雨滂沱、电闪雷鸣中,他用塑料布把相机包起来,不停地在雨中来回穿梭寻找角度。为了拍摄银装素裹的冬日长城,他不顾寒风凛冽,大雪纷飞。 二十多年来,就是凭着这种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精神,周万萍从一个门外汉磨炼成摄影家。他先后拍出了2万多张关于长城的照片,其中500多张发表于各种报纸、杂志,200多张获得了各级摄影比赛的奖项,光全国摄影大赛的金奖就有十几次。
周万萍 - 获奖例表1992年《金山岭晨雾》获第六届尼康摄影比赛三等奖, 1993年《长城系列》获《大众摄影》主办的“宝丰杯”全国摄影大赛金牌奖, 《华夏风采》获中日自然摄影比赛佳作奖, 1994年《金山岭长城朝雾》获中日山水风光游摄影对抗赛金奖, 《气贯长城》获第十七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金牌奖, 1998年《晨曦中的中国长城》在法国巴黎获得联合国举办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摄影比赛二等奖, 1999年度“柯达杯”《中国摄影》专业反转片比赛获优秀摄影师称号。 2000年1月出版长城摄影专集《我的家乡》。
周万萍 - 镜头中的长城在周万萍的镜头下,长城具有一种特别的神韵,或巍峨挺拔,或矫健雄伟,或气势凌云,或大气磅礴,或蜿蜒绵延,或苍凉雄健,无不给人深深的震撼。特别是1997年7月的一天,他拍出了至今让他最为满意的一张照片。 “那次我也是上北京,回来的路上,走到密云,下起特别大的*雨。我一看这天气非常好,肯定能出东西。第二天两点多钟我就开始爬山,就我一个人。我悄悄爬上来,走到半山腰的地方,雾就漫过来了,我一看特激动,拿着海鸥、欧林巴斯拍了两张。照片一洗出来,我一看,啊,确实像一条龙在翻滚,冉冉升起的感觉,达到了我的目的。” 后来周万萍接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寄来的参赛通知,他从自己的作品中千挑万选,把这幅最满意的作品寄了出去。几个月后他收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寄来的信。
周万萍 - 人物评价周万萍成长在长城脚下,酷爱摄影,在长城风光的摄影创作上,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经过二十年来的艰苦创作,其长城风光的摄影作品不但在国内多次获大奖、金奖,在国外也收获颇丰。98年在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比赛获二等奖,在日本和其它国际赛事上也多次获奖。2005年德国国家地理杂志邀请其去德国办展,周万萍的长城风光摄影作品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周万萍 - 摄影心得“拍风光,尤其是长城,你必须要勤奋,必须要起早贪黑,等待最佳光线。一定要爬到一定高度,没到一定高度,有些东西你就表达不出来。”
拍摄出不少好作品的周万萍,迄今为止用过的最好的相机是从佳能公司借用的EOS1N和EOS3,外加17-35毫米和100-400毫米镜头。他自己最新的器材是1994年在“佳能杯”亚洲风采华人影赛获奖得到的奖品一佳能1000FN和35-80毫米镜头。周万萍说时髦是追赶不上的,只要充分利用好一台相机的功能,就能拍出好照片。而如果不了解自己的相机,再好的相机也等于是废品。他在拍摄时,多以手动对焦为主。尽管惜用的长焦镜头让他体会到了构图的方便,同时也体会到不同的镜头,能让摄影师发现不同的画面和角度,但他还是觉得身临其境拍摄,才最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