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如资料简介(个人简历及图片)

冯如(1884年1月12日-1912年8月25日)男,原名冯九如,乳名冯珠九,字鼎三,号树垣。广东恩平人。中国**位飞机设计师。他是中国最早从事飞机研制、设计、制造的人。被美国报纸赞为“东方莱特”。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他提出航空救国主张并为之奋斗,并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殉职。冯如殉职后,被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P追授陆军少将军衔,遗体安葬在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今黄花岗公园),立碑纪念,尊为“中国始创飞行大家”。, 冯如 - 成长经历 幼年生活

冯如出生在广东恩平的牛江镇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在乡间私塾读了几年书,辍学后在家务农。

留美生活

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割地赔款,国库空虚,民生凋敝。当时年仅12岁的冯如,虽然不懂国事,但也尝到了家庭窘困的滋味。就在当年,他不得不挥泪告别父母,随亲戚远涉重洋,去美国旧金山谋生。

到三藩市后,经乡亲介绍,在耶稣教会做童工,日工夜读,生活十分艰苦。通过学习英语和科技知识以及目睹日新月异的先进机器,他认识到:国家富强,必有赖于机器,于是更加发愤学习,专攻机器制造。冯如为了救国,决心去纽约学习机器制造技艺。他先后在船厂、电厂和机器制造厂当学徒和工人,历时近7年,备受种族歧视和失业的折磨。终于学会了多种机器制造技能,也增进了机器制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1907年,冯如终于在�f金山的奥克兰租了一所工厂,开始制造飞机。

1909年9月21日傍晚,“冯如1号”正式试飞。冯如驾机迎着强风起飞,升至4.5米高,环绕一个小山丘飞行,飞行了约800米,显示了他的飞机具有良好的性能,从而为中国动力载人飞行史谱.写了光辉的**页。当时中西报刊竞相报道。美国《旧金山考察者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冯如的大照片,赞誉冯如为“东方的莱特”,并惊呼“在航空领域,中国人把白人抛在后面了!” 1909―1910年 先后研制修改飞机6次,未获成功,又遭受厂房失火挫折,但冯如并不灰心,继续奋进。

1910年7月,冯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又制作了第二架飞机,10月至12月,冯如驾驶它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lsjt.org)并受到孙中山先生和旅美华侨的赞许,同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 1911年1月18日 制成第二架飞机,在奥克兰试飞完全成功。后又连续在奥克兰附近的海湾进行了多次成功飞行,性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归国生活

1911年2月,冯如带着公司人员、机械设备和造好的飞机回国。他以“壮国体,挽权利”为宗旨,搬迁在广州设厂,制造机器和飞机,把公司易名为“广东飞行器公司”,并亲自担任总机器师。 1911年3月22日 冯如一行抵达香港。两广总督张鸣岐派“宝壁”号军舰迎回广州,并在燕塘划出飞机制造厂的厂址和飞行场地。 1911年6月21日 亲自驾驶携回之飞机作检验性试飞,因机件锈蚀,刚起飞即坠毁,幸冯如无恙。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发,全国沸腾。11月9日,广州光复,广东革命政府成立,冯如率助手参加革命。参加革命后,冯如被任命为广东革命政府飞机长,成为中国**个飞机长。他立即在广州燕塘建立广东飞行器公司,这是中国国内的**个飞机制造厂。当时清廷尚在北京,冯如以虏巢未破,终为后患,遂结合同志,组织北伐飞机侦察队,准备北伐,并加紧制造飞机,以供北上参战,推翻清王朝。经过3个月的努力,于1912年3月,制成一架与“冯如2号”相似的飞机,这也是中国国内制成的**架飞机,揭开了中国航空工业史的**页。因此,冯如也是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为国捐躯

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C�龉�开进行飞行表演。冯如先向到场的各界人士介绍情况,包括飞机如何利用、如何制造、如何驾驶等内容。接着,冯如驾驶自制飞机凌空而上,高约36米,东南行约8千米。当时飞机运转正常,*纵自如,鼓掌之声,不绝于耳。但冯加急于升高,*纵过猛,致使飞机失速坠地,机毁人伤。医院抢救无效,冯如以身殉国,时年仅29岁。在弥留之际,冯如犹勉励助手:“勿因吾毙而阻其进取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级。” 冯如牺牲后,广州各界纷纷举行追悼会。当时中西报刊亦迅速报道冯如失事消息和评论盛赞中国飞行家冯如的丰功伟绩。1912年9月24日,在冯如蒙难处召开追悼大会,各界人士送来很多挽联,其中文学家何淡如的挽联最脍炙人口:殉社会者则甚易,殉工艺者则尤难,一霎坠飞机,青冢那堪埋伟土;论事之成固可嘉,论事之败亦可喜,千秋留实学,黄花又见泣秋风。挽联赞扬了冯如的光辉业绩,表达了人们对冯如沉痛哀悼。

冯如 - 相关轶事 北航冯如杯

以“冯如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为标志的校园科技文化节,始创于1990年,每年一届于每年5月举办。科技文化节包括科技讲座p科技论坛p学术报告会等系列活动和“冯如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