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简历简介(个人资料及图片)

金人(1910-1971),原名张少岩,后改名张君悌,又名张恺年,笔名金人。文学翻译家。直隶(今河北)南宫人。哈尔滨特区法学院肄业。 曾任上海培成女子中学教师,苏北《抗敌报》、苏中《苏中报》编辑,苏中行政委员会法制委员会主任...,翻译家金人   金人(1910-1971),原名张少岩,后改名张君悌,又名张恺年,笔名金人。文学翻译家。直隶(今河北)南宫人。哈尔滨特区法学院肄业。 曾任上海培成女子中学教师,苏北《抗敌报》、苏中《苏中报》编辑,苏中行政委员会法制委员会主任,东北文艺协会研究部副部长、出版部部长、东北行政委员会司法部秘书处处长。建国后,历任出版总署编译局副局长,时代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译。译有(苏)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潘菲洛夫《磨刀石农庄》、柯切托夫《茹尔宾一家人》、茹尔巴《普通一兵--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等。  1933年起,始见哈尔滨《国际协报》、《哈尔滨公报》等报副刊。后见《国闻周报》、《译文》、《鲁迅风》等。田风(见1937《光明》)、近仁(见1938《申报.自由谈》。出版《第二年》亦署)、高曼(抗战前在哈尔滨用)、GM(见1934哈尔滨《国际协报.文艺》)。抗战前在哈尔滨**任俄文翻译。1937年初,从东北逃亡到上海。1942年到苏北,任职于《抗战报》,后任苏北行政公署司法处处长。1946年到东北文协,任东北司法部秘书处处长。解放后参加中国作家协会。译有《克里姆.萨姆金》、《列宁的童年》等等。 金人   铜铸之人像。亦称“铜人”。《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另指金铸的佛像,也称“金人”。  据《史记u2022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在吞并六国、统一天下之后,鉴于春秋以来,列国纷争,战火迭起的历史教训,为息灭割据战火,同时也为防止人民的反抗,曾颁布诏令“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销以为金人十二”。古人常将铜称作“金”,“金人”其实便是铜人。   中国古代青铜铸造业很发达,著名的司母戊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重875公斤,举世称奇。然而,与秦“金人”相比,可就小巫见大巫了。据《汉书u2022五行志》和《史记正义》记,金人长5丈,足6尺余。《三辅旧事》说每个金人重24万斤,可谓庞然大物了。   秦始皇为什么要铸此铜人十二个呢?传说,秦始皇二十六年,他向西巡游,在临洮看见十二个身穿夷狄服装的神人。这些神人个个身高5丈,足长6尺。他认为能与神人相见,这是自己功德超“三皇五帝”的缘故。为纪念此事,回宫后他便依照所梦见的神人模样铸造金人十二,又命书法高手李斯刻写“皇帝初兼天下”等文于其背上。   这些铜人铸成后,被放置在阿房宫门前。可能是因其体态雍容,时人称为“翁仲”,也可能是因其与阿房宫门前的卫兵一样,日夜守卫阿房宫,故又称“金狄”。狄(翟)者,司夜之胥徒也。   不久,陈胜揭举了“伐无道,诛*秦”的大旗,天下响应,秦王朝倾刻覆灭。项羽入咸阳,火烧阿房宫,大火三月不熄。在那场大火中,金人并未损破,它仍然留在原地,与阿房宫的灰烬为伴。又过几年,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金人遂为刘氏所得,西汉政府将它由咸阳移至首都长安,排列于“长乐宫”大门前。   新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群雄四起,绝望中的王莽梦见金人向他哭诉,他觉得不祥,心甚厌恶,想毁掉它。又念这是前代遗物,毁之臣民不服,于是派工匠镌灭金人身上的铭文。到了东汉,著名的科学家兼辞赋家张衡在其《两京赋》中还提到“高门有伉,列坐金狄。”   东汉末年,阉宦专权,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私招并州刺史董卓入京“清奸”。董卓入洛阳不久,便为粮草所困。他于是放纵部下四出剽掠,还将这一举动美之曰“搜牢”。国人怨声载道,纷纷起兵反抗,他觉得在洛阳无法再呆下去,于是“徙天子都长安”,并盗掘汉灵帝陵墓,将墓中珍宝洗劫一空。在抢完死人财宝后,他又把目光盯在金人身上。汉代钱币,以铜质为主。他想:把这些硕大的铜人熔铸成钱,不就解决了粮草吗?主意一定,便下令将铜人熔毁。据《后汉书u2022董卓传》和《魏书u2022董卓传》记,董卓“椎破铜人”,将它铸成小钱。这些小钱,“大五分,肉好无轮郭,不磨炉”。一个铜人重24万斤,将之改铸成五分大的小钱,其数将以亿计。这些小钱投入市场后,即刻引起市场混*,物价*涨,“货轻而物贵,谷一斛至数十万”。百姓恨之入骨。当铜人熔至十个时,残*的董卓便被部将*死了,熔铜人铸钱之事亦告结束。剩下的两个铜人,被徙移到清门外,无人理睬,任凭风吹雨淋日晒。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