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胤礼(1697年―1738年),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母纯裕勤妃。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时生。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七。旗籍正红旗。胤礼九岁以后常随康熙帝出塞外,雍正元年被封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雍正帝认为他实心报国,*守清廉,于雍正六年进亲王,七年管工部事,八年总理户部三库,十一年管户部;十二年赴泰宁送0-回**,顺路问视各省驻防及绿营兵;十三年还京师,办理苗疆事务。雍正帝临终时,命允礼辅政。乾隆即位,允礼任总理事务,管刑部。他秉性忠直,深受乾隆帝赏识;他身体较弱,雍正年间雍正帝命其在私邸中办事,隔几天进宫一次即可,这在当时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特殊照顾。乾隆元年因事罢双俸,三年二月薨。乾隆帝万分悲痛,亲临其丧。二月初九日,乾隆令给允礼加祭一次,谥曰“毅”。因允礼无子,故以雍正帝第六子弘�辔�继子。胤礼(允礼)在康熙帝诸多皇子中,算是下场较好的一个。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时生(公元1697年3月24日)。 雍正评价皇十七子胤礼:“实心为国”、“尽心竭力”、“*守亦甚清廉”。 胤礼从康熙四十四年,九岁开始随驾巡幸,至康熙谢世无封。 雍正元年四月初三日雍正帝给礼部谕:“景陵办理修饰甚好,十七阿哥、孙渣齐、萨尔那甚属尽心,敬谨效力。十七阿哥封郡王……”十六日正式“封十七阿哥允礼为多罗果郡王……”管理藩院事。 五月二十七日,雍正命“以果郡王署右翼前锋统领”。隶属前锋营。 七月初六日,着果郡王允礼管理正黄旗蒙古都统事务。七月二十七日,着果郡王允礼管理镶蓝旗汉军都统事务。如此,胤礼兼任两个旗的都统事务。 九月三十日,雍正赐胤礼白银一万两。 雍正二年正月十七日,伊尔拜革职。胤礼正式出任镶蓝旗汉军都统。 五月初八日,雍正谕:“以果郡王允礼管理镶红旗满洲都统,仍兼管镶蓝旗汉军都统。” 雍正二年八月初八日祭大社大稷,胤礼往替皇帝行礼。初九日,胤礼代皇帝祭孔。 八月二十七日,雍正谕宗人府:“着加怡亲王俸银一万两,果郡王着照亲王给与俸银俸米。” 雍正四年四月,胤礼奉旨监管镶蓝旗蒙古都统。 雍正四年七月初八日,命康亲王崇安和胤礼负责稽查国子监事务。 雍正六年二月初五日,晋为和硕果亲王。 至此,正黄旗蒙古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镶蓝旗汉军都统和镶蓝旗蒙古都统四职,由胤礼一人兼任。 雍正七年七月十一日,奉命管理工部事务。 雍正八年八月二十八日,命胤礼总理户部三库事务。 雍正十一年八月十一日,命胤礼管理宗人府事。 雍正十二年七月,奉旨远行泰宁(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会见格桑嘉措。 雍正十三年-的正月初一日(-春节),**地方政府在泰宁惠远寺举办宴会,宴请胤礼、章嘉。宴毕,胤礼向格桑嘉措宣旨。 闰四月初一日回京后,胤礼向雍正汇报泰宁之行。 雍正十三年五月二十五日,雍正命胤礼携宝亲王弘历,和亲王弘昼办理苗疆事务。 乾隆元年九月十二日,胤礼生母加徽号,九月十三日,“永赐与亲王双俸……” 九月二十日,因“庄亲王、果亲王便殿赐坐时俱行拜礼,朕心深为不安……皆圣祖仁皇帝之子,大行皇帝之弟,于朕为叔。行辈甚尊,岂可常行拜礼于朕前乎……”命胤禄、胤礼在便殿召见免除叩拜之礼。 九月二十一日,胤礼上 书建议制定《侵盗钱粮罪例》。 十月初四日,命胤礼总理宗人府事务。 十月十八日,命胤礼打理刑部。 此间,约在乾隆元年十一月,患脚疾。 乾隆二年二月十二日,胤礼书成《世宗宪皇帝上谕》有功。 乾隆三年二月初二日(公元1738年3月21日),胤礼去世。年四十二岁。 二月初三日,大阿哥永璜前往奉命穿孝。 二月初九日,乾隆令给胤礼加祭一次。谥曰“毅”。 葬于易州上岳各庄。 著有:《春和堂》、《静远斋》、《奉使纪行诗集》。 后以乾隆幼弟弘�辔�子袭和硕果亲王。雍正十一年修‘玉牒’:“第六子弘�啵�雍正十一年癸丑六月十一日亥时,谦嫔刘氏出。”乾隆三年二月,四十二岁正当壮年的允礼遽尔病逝,果亲王爵位悬虚,乾隆命王公大臣会议,何人可承袭,翌日庄亲王允禄等共推六阿哥弘�啵�承继事遂定。
人物关系: 鼻祖: 爱新觉罗・充善 (?~1467) 远祖: 爱新觉罗・锡宝齐篇古 太祖: 爱新觉罗・福满 烈祖: 爱新觉罗・觉昌安 天祖: 爱新觉罗・塔克世 (1543~1583) 高祖: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1559~1626) 清朝皇帝,中国古代十大贤君 曾祖: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1592~1643) 清朝皇帝 爷爷: 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 (1638~1661) 清朝皇帝 奶奶: 孝康章皇后 (1640~1663) 叔祖父: 爱新觉罗・硕塞 (1628~1654) 爱新觉罗・豪格 (1609~1648)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 (1642~1656) 爱新觉罗・叶布舒 (1627~1690) 爱新觉罗・韬塞 (1639~1695) 爱新觉罗・常舒 (1637~1699) 爱新觉罗・高塞 (1637~1670) 爱新觉罗・洛博会 爱新觉罗・洛格 (1611~?) ,满族 姑奶: 建宁公主 (1641~1703) 固伦淑哲公主 固伦淑慧长公主 固伦雍穆长公主 (1629~1678) 固伦永安长公主 固伦端靖长公主 固伦温庄长公主马喀塔 (1625~1663) 固伦端顺长公主 父亲: 康熙爱新觉罗・玄烨 (1654~1722) 清圣祖,玄烨 兄弟: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G (1678~1735) 雍正,清朝第五位皇帝,康熙皇帝第四子 侄子: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1711~1799) 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 侄孙: 嘉庆皇帝爱新觉罗・�J琰 (1760~1820) 嘉庆,清朝第七位皇帝 爱新觉罗・永璇 (1746~1832) 爱新觉罗・永琏 (1730~?) 爱新觉罗・永琪 (1741~1766) 爱新觉罗・永�w (1752~1823) 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一子 爱新觉罗・永璜 (1728~1750) 爱新觉罗・永琮 ,满族 和硕和嘉公主 (1745~1767) ,满族 固伦和敬公主 ,满族 爱新觉罗・永�U (1766~1820) 固伦和静公主 (1756~1775) 固伦和孝公主 (1775~1823) 清高宗乾隆帝第十女 爱新觉罗・永�� (1743~1790) ,满族 爱新觉罗・永�D (1752~1776) 爱新觉罗・永璋 (1735~1760) 爱新觉罗・永璐 (1757~1760) 爱新觉罗・永�Z 爱新觉罗・永�A (1739~1777) 爱新觉罗・弘�� (1733~1765) 甄�执� 爱新觉罗・弘昼 (1712~1770) 侄孙: 爱新觉罗・永琨 (1743~1802) 爱新觉罗・永璧 (1733~1772) 爱新觉罗・弘时 (1704~1727) 爱新觉罗・弘晖 (1697~1704) 爱新觉罗・弘昀 (1700~1710) 爱新觉罗・弘�S 爱新觉罗・胤�T (1681~1726) 康熙皇帝第八子 爱新觉罗・胤�i (1674~1725) 清圣祖玄烨第二子 侄子: 爱新觉罗・弘�� (1694~1742) 爱新觉罗・胤�K (1683~1726) 康熙帝的第九子 爱新觉罗・胤祉 (1677~1732) 康熙第三子 爱新觉罗・胤�A (1672~1735) 康熙帝长子 爱新觉罗・胤祥 (1686~1730) 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怡亲王 侄子: 爱新觉罗・弘晓 (1722~1778) ,满族 侄孙: 爱新觉罗・永蔓 爱新觉罗・永琅 爱新觉罗・弘�w (1713~1764) ,满族 爱新觉罗・弘暾 (1711~17) ,满族 爱新觉罗・弘昌 (1706~1771) ,满族 爱新觉罗・胤禧 (1711~1758) 康熙帝第二十一子 爱新觉罗・胤�t (1706~?) 清圣祖康熙第二十子 爱新觉罗・胤�_ (1688~1755) 康熙帝的第十四子 爱新觉罗・胤�v 康熙帝第七子 爱新觉罗・胤祜 (1711~1744) 康熙第二十二子 爱新觉罗・胤� (1693~1726) 清康熙帝皇十五子 爱新觉罗・胤禄 (1695~1767) 康熙皇帝第十六子 侄子: 爱新觉罗・弘普 (1713~1743) ,满族 侄孙: 爱新觉罗・永�� (1736~1787) ,满族 爱新觉罗・胤俄 康熙第十子 爱新觉罗・胤祁 康熙第二十三子 爱新觉罗・胤�z 康熙第二十四子 爱新觉罗・胤祺 (1679~1732) 清康熙帝第五子 侄子: 爱新觉罗・弘升 (1696~1754) 姊妹: 固伦纯悫公主 (1685~1710) 固伦温宪公主 (1683~1702) 固伦恪靖公主 (1675~1735) 固伦荣宪公主 (1673~1728) 叔伯: 爱新觉罗・福全 (1653~1703) 堂兄弟: 爱新觉罗・保泰 爱新觉罗・保绶 堂侄: 爱新觉罗・广禄 (1706~1785) ,满族 爱新觉罗・常宁 (1657~1703) 堂兄弟: 爱新觉罗・满都护 (1674~1731) 爱新觉罗・文殊 爱新觉罗・卓泰 (?~1705) ,满族 爱新觉罗・对清额 (1700~1962) ,满族 爱新觉罗・永绶 (?~1686) ,满族 堂姊妹: 固伦纯禧公主 (1671~1741) 爱新觉罗・隆禧 (1660~1679) 爱新觉罗・永干 (1660~1667) 爱新觉罗・奇绶 (1659~1665) 同年(公元1697年)出生的名人: 爱新觉罗・弘晖 (1697~1704) 北京市东城区 梁诗正 (1697~1763) 清朝兵部尚书 浙江省杭州 佘圣言 (1697~1744)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 夏之蓉 (1697~1784) 粤秀书院 江苏省扬州高邮市 惠栋 (1697~1758) 江苏省苏州吴中 + 更多公元169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738年)去世的名人: 嵇曾筠 (1670~1738) 清朝文华殿大学士,清朝兵部尚书 江苏省无锡 李卫 (1686~1738) 江苏省徐州丰县 吴之章 (1661~1738)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 章佳・尹泰 (?~1738) 满洲镶黄旗 黑龙江 沈鲁珍 (1658~1738) 上海市浦东 王心敬 (1656~1738) 陕西省西安�邑区 + 更多公元1738年去世的名人》爱新觉罗・胤礼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爱新觉罗・胤礼(1697年―1738年),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母纯裕勤妃。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时生。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七。旗籍正红旗。胤礼九岁以后常随康熙帝出塞外,雍正元年被封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雍正帝认为他实心报国,*守清廉,于雍正六年进亲王,七年管工部事,八年总理户部三库,十一年管户部;十二年赴泰宁送0-回**,顺路问视各省驻防及绿营兵;十三年还京师,办理苗疆事务。雍正帝临终时,命允礼辅政。乾隆即位,允礼任总理事务,管刑部。他秉性忠直,深受乾隆帝赏识;他身体较弱,雍正年间雍正帝命其在私邸中办事,隔几天进宫一次即可,这在当时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特殊照顾。乾隆元年因事罢双俸,三年二月薨。乾隆帝万分悲痛,亲临其丧。二月初九日,乾隆令给允礼加祭一次,谥曰“毅”。因允礼无子,故以雍正帝第六子弘�辔�继子。胤礼(允礼)在康熙帝诸多皇子中,算是下场较好的一个。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时生(公元1697年3月24日)。 雍正评价皇十七子胤礼:“实心为国”、“尽心竭力”、“*守亦甚清廉”。 胤礼从康熙四十四年,九岁开始随驾巡幸,至康熙谢世无封。 雍正元年四月初三日雍正帝给礼部谕:“景陵办理修饰甚好,十七阿哥、孙渣齐、萨尔那甚属尽心,敬谨效力。十七阿哥封郡王……”十六日正式“封十七阿哥允礼为多罗果郡王……”管理藩院事。 五月二十七日,雍正命“以果郡王署右翼前锋统领”。隶属前锋营。 七月初六日,着果郡王允礼管理正黄旗蒙古都统事务。七月二十七日,着果郡王允礼管理镶蓝旗汉军都统事务。如此,胤礼兼任两个旗的都统事务。 九月三十日,雍正赐胤礼白银一万两。 雍正二年正月十七日,伊尔拜革职。胤礼正式出任镶蓝旗汉军都统。 五月初八日,雍正谕:“以果郡王允礼管理镶红旗满洲都统,仍兼管镶蓝旗汉军都统。” 雍正二年八月初八日祭大社大稷,胤礼往替皇帝行礼。初九日,胤礼代皇帝祭孔。 八月二十七日,雍正谕宗人府:“着加怡亲王俸银一万两,果郡王着照亲王给与俸银俸米。” 雍正四年四月,胤礼奉旨监管镶蓝旗蒙古都统。 雍正四年七月初八日,命康亲王崇安和胤礼负责稽查国子监事务。 雍正六年二月初五日,晋为和硕果亲王。 至此,正黄旗蒙古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镶蓝旗汉军都统和镶蓝旗蒙古都统四职,由胤礼一人兼任。 雍正七年七月十一日,奉命管理工部事务。 雍正八年八月二十八日,命胤礼总理户部三库事务。 雍正十一年八月十一日,命胤礼管理宗人府事。 雍正十二年七月,奉旨远行泰宁(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会见格桑嘉措。 雍正十三年-的正月初一日(-春节),**地方政府在泰宁惠远寺举办宴会,宴请胤礼、章嘉。宴毕,胤礼向格桑嘉措宣旨。 闰四月初一日回京后,胤礼向雍正汇报泰宁之行。 雍正十三年五月二十五日,雍正命胤礼携宝亲王弘历,和亲王弘昼办理苗疆事务。 乾隆元年九月十二日,胤礼生母加徽号,九月十三日,“永赐与亲王双俸……” 九月二十日,因“庄亲王、果亲王便殿赐坐时俱行拜礼,朕心深为不安……皆圣祖仁皇帝之子,大行皇帝之弟,于朕为叔。行辈甚尊,岂可常行拜礼于朕前乎……”命胤禄、胤礼在便殿召见免除叩拜之礼。 九月二十一日,胤礼上 书建议制定《侵盗钱粮罪例》。 十月初四日,命胤礼总理宗人府事务。 十月十八日,命胤礼打理刑部。 此间,约在乾隆元年十一月,患脚疾。 乾隆二年二月十二日,胤礼书成《世宗宪皇帝上谕》有功。 乾隆三年二月初二日(公元1738年3月21日),胤礼去世。年四十二岁。 二月初三日,大阿哥永璜前往奉命穿孝。 二月初九日,乾隆令给胤礼加祭一次。谥曰“毅”。 葬于易州上岳各庄。 著有:《春和堂》、《静远斋》、《奉使纪行诗集》。 后以乾隆幼弟弘�辔�子袭和硕果亲王。雍正十一年修‘玉牒’:“第六子弘�啵�雍正十一年癸丑六月十一日亥时,谦嫔刘氏出。”乾隆三年二月,四十二岁正当壮年的允礼遽尔病逝,果亲王爵位悬虚,乾隆命王公大臣会议,何人可承袭,翌日庄亲王允禄等共推六阿哥弘�啵�承继事遂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