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维尔人物简历(个人资料简介)

瓦茨拉夫·哈韦尔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贵族家庭,捷克的剧作家,曾于1993年到2002年间担任捷克共和国总统。2011年12月,瓦茨拉夫·哈维尔去世,享年76岁。

,人物简介

  瓦茨拉夫·哈维尔(Václav Havel,出生于1936年10月5日―),捷克的剧作家与****,于1993年到2002年间担任捷克共和国的总统。

  哈维尔出生于布拉格,由于父亲是土木工程师,哈维尔在1951年完成义务教育后便因“阶级出身”及“**背景”的理由,而无法进入高等教育学校;于是哈维尔便一边担任学徒与实验员,一边就读于夜间文化学校,才在1955年通过**考核。之后哈维尔申请就读人文学科,但屡次被拒绝,最后就读于捷克工业高等学校经济科。而哈维尔就读戏剧学校的申请也不断被拒绝,一直到1967年才完成戏剧学校的校外课程。

  哈维尔自1955年便开始写作有关文学与剧作的文章,1959年开始在布拉格的ABC剧团做后台工作,1960年开始写作剧作。1963年,哈维尔**个剧作《游园会》在纳扎布兰德剧院首演,而哈维尔也屡次在公开场合批评有关政府所控制的作家协会与言论管制。1967年哈维尔与伊万·克里玛、巴韦尔·科胡特和鲁德维克·瓦楚里克被从作家协会的候补**委员中除名,之后哈维尔等五十八人筹组独立作家团,哈维尔出任独立作家团**。

  在布拉格之春期间,哈维尔不但发表文章要求两党制的**,更要求筹组社会民主党;在1967年8月21日苏联派兵占领布拉格时,哈维尔加入自由捷克电台,每天都对现状作出评论。布拉格之春后,哈维尔不但受到捷克官方的公开批判,作品也从图书馆消失,家中也被安装窃听器,并且被送往酿酒厂工作。但是哈维尔仍然持续写作并公开要求特赦**犯,并且与其他作家与****发表七七**,要求捷克政府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的人权条款。1977年哈维尔被传讯,同年10月以“危害共和国利益”为名判处十四个月****;1979年哈维尔更被以“**共和国”名义判处****四年半,引发国际社会的注意,欧洲议会更要求捷克政府释放包括哈维尔在内的**犯。

  1983年哈维尔因肺病出狱,其他的刑期被以“纪念解放四十周年”为由被政府赦免。哈维尔出狱后继续担任七七**的发言人,并且不断发表剧作与批判文章,而多次被警方拘留;1988年8月哈维尔发表《公民自由权运动宣言》,在1989年捷克民主化后,于1990年出任捷克斯洛伐克联邦总统。1992年由于斯洛伐克独立,哈维尔辞去联邦总统一职;1993年哈维尔出任捷克共和国总统,并且于1998年连任。

  哈维尔代表性的著作包括《乞丐的歌舞剧》、《无权力者的权力》、《给奥尔嘉的信》、《哈维尔自传》、《反符码》等。

**生涯

1968年成为无党派人士俱乐部成员,任独立作家俱乐部(反对派组织)**,同年起成为捷克笔会成员。

1968年之后,由于参加“七七**”运动并担任发言人,几次被捕入狱。

1969年被禁止从事艺术活动,当工人。

1970至1989年三次入狱,被关押近5年。

1977年1月为“七七**”组织发起人和**个发言人。

1983年哈维尔因肺病出狱,其他的刑期被以“纪念解放四十周年”为由被政府赦免。哈维尔出狱后继续担任七七**的发言人,并且不断发表剧作与批判文章,而多次被警方拘留;

1988年8月哈维尔发表《公民自由权运动宣言》。

1989年9至12月为“七七**”组织临时发言人。

1989年11月,他参与创建了公民论坛,并成为公民论坛的主要代表。作为“公民论坛”的主要**人物,哈维尔参与导致了捷克的“天鹅绒革命”。称之为“天鹅绒式的”,是因为这场革命从头至尾没有打碎一块玻璃窗,没有点燃一部小汽车,没有任何冲击政府机关部门的激烈行为。

1989年12月当选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总统。

1990年6月在捷联邦**次全国大选中当选为捷联邦总统。

1992年6月竞选总统失败,同年7月22日正式辞去总统职务。

1993年1月捷克和斯洛伐克分成两个独立国家后,他于同年1月26日当选为独立后的捷克共和国**任总统,2月2日宣誓就职。

1998年1月再次当选,2003年2月去职。

1994年被授予美国“费城自由勋章”。

2011年12月去世。

主要作品

《无权力者的权力》、《狱中书简》、《给胡萨克的***》、《论<七·七**>的意义》、《给奥尔嘉的信》、《故事与极权主义》、《第二口气》、《**与良心》、《哈维尔自传》、《反符码》、《乞丐的歌舞剧》、《车间主任》

诗集作品

?ty?i rané básně (Four Early Poems)

Záchvěvy I & II, 1954 (Quivers I & II)

První úpisy, 1955 (First promissory notes)

Prostory a ?asy, 1956 (Spaces and times, poetry)

Na okraji jara (cyklus básní), 1956 (At the edge of spring (poetry cycle))

电影作品

Odcházení, 2011

与世长辞

2011年12月18日,捷克前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去世,享年76岁。

人物评价

哈维尔本人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哲学家,不同于研究哲学史的西方哲学家。而且如有的论者所言,哈维尔的故事比其思想更值得关注。作为一个有着独特魅力的思想家和**家,哈维尔的思想、著作及其实践中,有着坚定的哲学理念的支撑,对于这一理念的梳理,或有其意义。

1975 年 4 月,哈维尔写下了致总统胡萨克的***,揭示安定掩盖下的危机和全民族付出的道德代价。哈维尔在信中说,如果只看日常生活的表面,只从统计数字和官方报告来衡量,国家成功地获得了安定,但如果从社会的道德与精神复兴,人性和自由的扩展,人的尊严的提高这种角度看,社会并不是安定的,而是处于空前的危机之中。因为人民对政府的服从、社会表面的团结,根源只是人们的*惧。他们重复自己并不相信的话,做自己并不情愿的事,是因为在这个国家几乎每个人都有生存的压力,在本质上都很脆弱,容易受到损害,都有可失去的东西,因此每个人都有理由感到担忧和*惧。

与*惧相联系的是善恶观的沦丧和言不由衷。“在这些情况下,政府工作人员上上下下都在搞**,他们随时随地敢于公开收受贿赂,寡廉鲜耻地为一己之私利和贪欲行事,这种情况在最近10年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现在真正相信官方宣传和尽心支持当局的比任何时候都少,但虚伪之徒的人数却在稳步上升,以至于每个公民都不得不变得口是心非……无望导致冷漠,冷漠导致顺从,顺从导致把一切都变成例行公事――有人把这当成u2018群众投入**u2019的例证,现代的u2018正常u2019行为的概念就是由这一切构成的。这个概念实质上是极可悲的。”

著名哲学家徐友渔评价道:哈维尔指出,人们愈是彻底放弃全面改革的希望,不再对超越个人的目标和价值感兴趣,放弃“向外”发挥影响的机会,他们就愈加把精力转向阻力最小的方面,大练“内功”,把心思用在家庭、居室方面。他们装修住宅、购别墅、***,他们满意地享受着选购这种牌子或那种牌子的洗衣机、电冰箱的自由,而没有分享经济决策、参与**生活和发挥才智的自由。人们把真实生活的无可奈何的替代方式当**性的生活。当权者对待这些只能自保的生物采用的手段是有效的,他们选择了最不费力的路,但完全忽视了他们必须付出的代价――对人格的粗*践踏和对尊严的无情**。

哈维尔尖锐地指出,秩序建立了,但代价是精神的麻木、心灵的寂灭,表面的安定取得了,但代价是社会的精神和道德危机。人们匆匆放弃昨天还拒绝放弃的立场,社会良知昨天还认为不好的事,今天便被理解,明天就被视为理所当然,后天就成了楷模。在最近几年,对于什么是“自然的”和“正常的”,人们的评价不同了,社会的道德态度变了,这种变化比想像的更为严重,因为人们日趋麻木,对麻木的自知力也在下降。“诚然,国家有安定的局面。但难道你不会说,它安定得像停*房或墓地?”

后极权主义十分依靠意识形态,它的原则是将权力中心等于真理的中心。“在这个制度下,生活中渗透了虚伪和谎言;官僚统治的政府叫做人民政府;工人阶级在工人阶级名义下被奴役;把彻底使人渺小说**的完全解放;剥夺人的知情权叫做政令公开;弄权*纵叫做群众参政:无法无天叫做遵法守纪;压制文化叫做百花齐放;帝国影响的扩张说成是支援被压迫人民;没有言论自由成了自由的最高形式;闹剧式的选举成了民主的最高形式;扼*独立思考成了最科学的世界观;军事占领成了兄弟般的援助。因为**成了自己谎言的俘虏,所以它必须对一切作伪。它伪造过去,它伪造现在,它伪造将来。它伪造统计数据。它假装没有无处不在、不受制约的警察机构。它假装尊重人权,假装不迫害任何人,它假装什么也不怕,假装从不做假。”哈维尔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指出,后极权制度的出现和存在,并非历史的错误,而在于现代人性中,明显地有使得这个制度产生,至少是容忍这个制度的倾向。“人们被迫生活在谎言之中,但他们能被迫这么做,只是因为事实上他们可以这样活下去。因此,不仅是这制度使人性疏离,同时,是疏离的人性支持了这制度……这成了人性堕落的写照。人们作为人失败了的见证。”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