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耀湘人物简历(个人资料简介)

廖耀湘(1906.05―1968.12),汉族,别号建楚。湖南邵阳人,***将领,爱国民主人士,曾任蒋介石“五大王牌军”之一的新编第六军军长。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后留学法国,回国后参加了南京保卫战。

1940年,同杜聿明率领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1948年10月辽沈战役中,廖耀湘部战败被俘,后于1961年12月作为特赦战犯被释放。文革期间受到冲击,于1968年12月2日在心脏病突发逝于北京。

,人物简介

廖耀湘(1906年―1968年),汉族。别号建楚。湖南邵阳北乡酿溪镇(今新邵县县城)人。蔡锷将军的同乡,毕业于黄埔六期,1930年以上士资格被派到法国,学习三年法语后进法国的圣西尔军校。回国后一路高升。

1937年抗日战争*发,廖耀湘升任**军校教导总队第二旅中校参谋主任,参加了淞沪战役和南京保卫战。1938年9月,200师在湖南湘乡扩充为国民革命军新十一军,旋改为第五军,廖任该军所辖新22师副师长兼军干训班主任,因师长邱清泉未到职,代理师长之职。

1942年2月,应盟军要求,中国政府组成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新22师作为远征军主力之一参战。3月,新22师高速驰援同古的英国军队,将其从日军包围中解救出来。1943年初,盟军在缅甸战事不利,被迫撤退。新22师在后路被截断的情况下,不得不翻越环境恶劣的野人山,撤往印度雷多,受到极大损失。在雷多,新22师受到美国的训练和整编,换装了美式装备,一跃成为中国军队中装备最好的**之一。之后,廖率新22师在缅北战场屡建功勋,先后歼灭日军12000余人,其中包括日军精锐之一的第18师团。1944年,新22师扩编为新六军,成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

第二次国共内战*发后,新六军被调往东北战场。廖率领新六军于1946年1月抵达东北,到5月,他已经攻下长春等地,但是之后被林彪等人的游击战法拖住手脚,未能北渡松花江。1947年8月,新六军与新三军组成第九兵团,廖出任兵团中将司令,此后,东北战局发生逆转,第九兵团逐步被压缩回沈阳一带。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中国人民***包围锦州,希望切断东北战场国军**的退路。廖奉命前去解锦州之围未果,被***反包围于黑山、大虎山一带。10月26日,廖耀湘部被全歼,本人被俘;仅刘玉章部第52军自营口搭舰撤退至葫芦岛。

人物生平 书生从戎

廖耀湘,1906年4月12日生于湖南邵阳县北乡酿溪镇土桥村。其家道不甚富裕,但在当地农民中间,算是小康境地。祖父艺圃公,是一位饱读诗书的私塾先生,曾于乡里设馆授徒。父亲半耕半读。耀湘(耀为字辈名)这个名字显然寄托着祖父和父亲望其光大门楣、名耀三湘的期望,而他的表字“建楚”也正是名的引申,耀湘必定有建楚之才,当前辈起这名字时,也许没想到他的成就超过了他的期望,日后何止耀湘,而是名满华夏。

六岁时,他在祖父的指导下,开蒙读书,念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四书”、“ 五经”,等他略知经书精义时,清廷已经逊位几年了,由于有一帮三湘英才参与创建民国,此地开风气之先,有着远见的廖父觉得科举早已废除,仅仅凭读古书是很难有出息的,读新学堂,出洋留学才是成才正道。1918年,受过六年传统私塾教育的廖耀湘考进了县立高等小学,接受现代教育。

1920年冬天,廖耀湘从县立高小毕业,成绩优异的他考入了长沙私立岳云中学,这是所完全按着现代教育模式设立的新式中学。和闭塞保守的邵阳相比,长沙城不但是通衢大邑,而且在上世纪20年代初,是全中国各种思想激荡冲撞得最厉害的城市之一。1925年夏,19岁的廖耀湘从岳云中学毕业,当时中国的局势十分混*,湖南的政局更是扑朔迷离,中学毕业的廖耀湘,在当时算文化程度较高的知识分子,北上报考大学非他所愿,而且乡下那个小康之家,也很难供得起一个大学生,受新思想影响的他,满怀少年的拿云心事,选择了南下报考黄埔军校。

为供廖耀湘在长沙五年的学习,全家几乎竭尽了财力,连供他去广州考试的路费都没有筹集到,他错过了黄埔五期的招生,不得已只好就近从军,解决吃饭问题,便进了赵恒惕属下的湖南陆军第三师叶开鑫的**,从列兵干起。1926年5月,他*离叶开鑫部回邵阳,筹集了去广州的路费。1926年7月,北伐军正式在广州誓师,一大帮黄埔前四期的学生开始了悲壮的军旅生涯,而廖耀湘就在这个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北伐的烽火与他无关。后来在抗日和国共内战的,国军重要将领大多是黄埔前四期,而廖耀湘以第六期这样浅的资历,成为领军大将,年纪轻轻就做到兵团司令,是军界异数。

城破*险

1929年廖耀湘毕业时,北伐已经完成,中国名义上得到了统一,国民政府搬到了南京,黄埔军校也迁到首都,它的正式名称应当是**陆军学校,所谓“黄埔军校”只是沿用在广州的俗名。廖是广州入学,南京毕业。前四期黄埔生,除了很多赫赫有名的战将,时势使然,他们在军校也就接受不到一年的训练,就投入了战斗。而廖入校后,接受的教育则更为系统、扎实。廖毕业时,国民政府雄心勃勃要打造一支现代军队,从**军校里选拔一批优秀毕业生去法国留学,廖耀湘参加了1930年的留学考试,成绩列前三甲。可是最终确定名额时,他被刷下来了,理由是他个子矮,其貌不扬。在这关键时刻,廖耀湘演了一出“闯宫面圣”。他直接去找蒋介石,当着蒋介石,他大呼留法生录取不公,一千人参加考试,录四十四名,自己笔试在前三名,却名落孙山,考官的理由是他个子矮,脸上有个疤。他直率地对蒋介石说,这是选拔留法军官,又不是选女婿,相貌用得着那样重要?拿破仑的个子不也很矮?老蒋很欣赏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性格,遂决定特批他去法国留学,临别前勉励一番。并向有关部门批示:该生系难得军事干才,学成归国后委以重任。

在法国,廖耀湘先毕业于圣西尔军校,后入机械化骑兵学校深造。 1936年,廖耀湘学成归国,先任**军校教导总队骑兵队第三连少校连长,军士营学兵连连长。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发后,调任中校营长,不久调任第二旅中校参谋主任。这年11月,日寇逼近首都,廖耀湘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南京保卫战的撤退,是军事史上一大败笔,犹豫不决、预案不扎实,使数万国军将士成为战俘,死在日本人屠刀之下,蒋介石和唐生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日本人进城后,廖耀湘成为困在城中的中国将士的一员,到处都是流*,到处都是屠*,他一旦落入日本人手中,基本上没有生存的希望。12月13日,他*下军装,换上便服,带领几个部下和几千难民躲进了南京城的栖霞寺,监院寂然法师是一位有着大智慧的爱国僧人,不但保护了许多难民,也想方设法帮助混在难民中的国军军官*险。几天后,在法师和特殊部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廖耀湘和几位**深夜坐船,到了长江北岸,*离了这座人间地狱。南京*险,是他军旅生涯真正辉煌的开始,他也将栖霞寺视为自己的福地。从此,猛虎出谷,利剑出鞘。

*战扬威

南京*险后,廖耀湘赶到当时的国府行政中枢武汉。1938年初,国民政府成立了**支机械化师200师,这支**是当时国军装备最好的,专门在法国进修机械化作战的廖耀湘任少将参谋长。1938年9月,200师扩编为新11军,廖耀湘转任22师副师长。

1939年11月,昆仑关战役打响,这是一次中日两支钢铁**硬碰硬的交战,当时22师划归新5军,军长杜聿明,22师师长邱清泉,包括廖耀湘在内,都在这场战役中威名远扬。

昆仑关位于广西境内,距南宁七十华里,周围群山环抱,地势险要。1939年12月4日,日军占领昆仑关,直指滇、黔,威胁陪都的安全。昆仑关日前已被日军抢占,直接威逼重庆。统帅部要求将昆仑关夺回来。同年12月18日,新5军在其他友军的配合下,向昆仑关猛攻,驻守昆仑关的是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号称“钢军”。进攻的国军主要是200师和22师两支机械化**,此役廖耀湘表现非常抢眼,身先士卒带领**打冲锋。是役日军4000余人被击毙,旅团长中村正雄被击毙,战后从阵地搜索出他的日记本,中村如此记载:“帝国皇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之所以在日俄战争中获得u2018钢军u2019称号,那是因为我们的顽强战胜了俄国人的顽强。但是,在昆仑关我应该承认,我遇到了一支比俄国军队更强的军队。”剧作家田汉事后采访了廖耀湘,将其比喻成北宋名将狄青。

战后论功行赏,邱清泉任新5军副军长,廖耀湘升任22师师长。

1942年3月,廖耀湘率22师远征缅甸,配合盟军对日作战,但战局出现了逆转,英国人决定放弃缅甸,新五军西渡怒江,接应200师从同古撤退,一场*战后,回国的路已经被日军56师团堵住,廖建议军长杜聿明冲击防线,杜没有采纳,命令**进入野人山。进山22师尚有7000余人,在野人山中损失一半以上,四个团长都死在野人山突围的途中。最后,杜聿明率军部回国,廖耀湘带领3000余人撤退到印度。新22师和先一步达到印度的孙立人的38师组成新1军,军长郑洞国。新22师在印度兰姆迦整训。1943年10月,第二次缅甸战役打响,廖耀湘率部向缅北挺进,与新38师密切配合,二进野人山,占领了胡康河谷,攻克于邦、下孟关、攻占瓦鲁班……在整个缅甸反攻战役中,新22师给日军王牌18师团毁灭性打击,歼敌20000有余,一雪1942年初年兵败野人山的耻辱。

缅北反攻胜利后,第14师和第50师空运来到缅北反攻的前线,驻印军扩为两个军,和加上新22师组成了新六军。廖耀湘任新6军军长,随后攻克八莫、南坎、芒市,打通了遍染鲜*的滇缅公路,此时,抗战已接近尾声,新6军在战火中成长为国军装备最精良、兵员素质最高的一支王牌军。

1945年4月,雪峰山战役打响。统帅部命令廖耀湘率新6军从缅北空投到芷江,作为此次战役的总预备队。尔仗,主要是74军、18军、73军、100军等兄弟**打的。

雪峰山战役完毕不久,《美国****》发表评论说:“芷江会战胜利佳音,可视为对日战争转折之暗示。”不久,这段评论就被言中。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战胜利后,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接收南京,史迪威的接任者魏德迈将军认为,日本当时很嚣张,并不认为他们失败了,到南京去受降,**应该有一种威慑力量。当时中国**有威慑力量是新1军和新6军,新1军还没有回国,新6军就在芷江,就在空军基地。到南京几个钟头航程就行了,应该让新6军去。 于是廖耀湘率领新6军被空运到首都,接受日军的投降。

遗恨辽西

1946年1月,廖率新6军于秦皇岛登陆,进入东北。廖耀湘进东北之初,和民主联军的交手中占了上风,当时他的**挟抗战之余威,而***在东北急剧扩大的**还没有完全训练好。他一口气攻下盘山、台安、辽中, 1946年3月间就打通辽阳、鞍山与沈阳到营口的交通线, 攻入长春。“四平之战”是国、共两党在东北早期争夺的关键,此役让林彪耿耿于怀。国军这边杜聿明、孙立人、廖耀湘等抗战名将都参加了。

1946年5月15日,廖耀湘的新六军22师65团进攻威远堡。除了**次试探性的冲锋外,65团所有攻击都是一次成功,难怪当时***觉得剿共胜利指日可待。在这次战斗中,专修过机械化作战的廖耀湘把炮步配合用到极致。他先命令集中火炮猛攻,限令攻击**在炮火停止后5―10分钟内冲入守军阵地,不给敌人任何喘息机会,威远堡被廖耀湘的**攻占,林彪开始部署撤退。在撤离四平时,林彪的作战科长王继芳携带大批文件叛变投敌。杜聿明由此了解到民主联军已经实力大损,指挥军队一路猛追,直到把民主联军主力赶到松花江以北。廖此次又大出了风头,被任命为***最精锐的第9兵团司令,下辖5个军,其中新1军和新6军是五大王牌之二。

到了1948年,风水轮流转,在北满休养生息的林彪**已非当年四平之战的东北联军了,但远在南京的蒋介石还以老眼光看待林彪的**,以为可以在东北决战,歼灭林彪的**。辽沈战役,**阶段就是锦州之战,锦州的重要性毛和蒋都看到了,谁夺取锦州,就能占据通向华北的通道,对国军来说,锦州不失,东北**和华北傅作义**能连成一体,可攻可守。林彪的**首先进攻驻守在锦州的范汉杰守军,老蒋不愿意锦州失守,东北和华北的通道被斩断,命令沈阳附近的廖耀湘兵团西进,驰援锦州。10月23日,廖耀湘部向黑山、大虎山发起猛攻。东野第10纵队司令员梁兴初命令各师:“死守3天,不让敌人前进一步!”经过3天激战,10纵守住了黑山、大虎山,使廖耀湘兵团失去了西进的可能和南撤的宝贵时间。廖耀湘以5个师的兵力连日攻击黑山、大虎山阵地受挫,西进无望,于25日晚下令向东南营口方向撤退,但行至台安附近便遭独立第2师阻击,廖耀湘误以为是共军主力,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命令**往东走,和沈阳的**会合,可林彪早有两个纵队在那里以逸待劳。如此兵团10万人马全部陷入东野五十万大军的重重包围。廖耀湘此时已知败局已定。韩先楚的3纵队仅用3个小时,便一举端掉了廖耀湘的兵团指挥部和新1军、新6军、新3军军部。廖耀湘10万人马群龙无首,*成一团。廖耀湘急得用明语呼叫:“**到二道岗子**!”林彪下令:以*对*,哪里有*声就往哪里打,并派**到二道岗子去抓廖耀湘。至10月28日拂晓,战斗基本结束,廖耀湘西进兵团所属新1军、新6军、新3军、第71军和第49军共计5个军12个师10万余人全部被歼灭。

1948年10月27日,廖决定向南方突围。夜间很黑,卫队也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李涛、周璞和新6军一个高参。涉饶阳河通往盘山一条水渠时,周璞不慎跌入一个水深没顶的地方,大声呼救,便引来***的搜索,他把周璞拉出水坑,李涛便被冲散,只剩下三个人绕过一处小树林继续向南摸索前进。天快亮的时候,他们看到前边有一小村庄似乎很平静,那个高参便决定先进去看看,好买点东西吃,因为又饿又累。没想到那个参谋一进村,就被在村里休息的***抓住了,他和周璞便赶快离开那里。不久,天大亮了,他和周璞只好在高梁秆堆里躲了―天,又饿又渴又累。就这样夜行晓藏地前进,希望能赶到沈阳追上杜聿明的**;路上他花重金买了几件老百姓衣服,化装前进,胆子也比较大了些,等到走到辽河边正在等渡船时,听说沈阳已解放了,这时,他走投无路,便决心自*,可手中连用来自*的*都没有,他坐在一棵大树下,抱头痛哭起来。准备等到天黑就在那棵树上自缢。周璞苦苦相劝,要他绕道奔葫芦岛,没准赶上***撤退的**。两人起来慢慢地走,结果在一条小路遇到一小队巡逻的***,一盘查,他便坦白了自己的身份,以求速死。此时的廖耀湘,没有了11年前在南京的好运气,终于当了俘虏。

是非功过

被俘虏的廖,死活不愿意和得胜将军韩先楚握手。进了战犯管理所,廖耀湘还非常自负,常说自己的失败是非战之过,是上面举棋不定,一再贻误战机。1961年他被特赦,到了1968年,“文革”正席卷神州,这个***的将军自然在劫难逃。他不像范汉杰、宋希濂等人那样识时务,依然性格耿直,当然没有他的好果子吃,在一次批斗中情绪激动,突然心脏病发作,一代抗日名将,就这样撒手人寰。

周总理闻知此事,指示秘书前往政协了解有关情况,怎奈政协大院贴满了大字报和标语,根本无人上班。廖的家人只得将丧事从简。1980年5月,党**、国务院和全国政协组织追悼,将廖耀湘的骨灰盒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公开肯定了廖耀湘在八年抗战中建树的历史功绩,令其遗孀黄伯溶女士(辛亥元勋黄兴侄女儿黄葵舫的女儿)和儿子廖定一等亲属好友颇感欣慰。

廖夫人为黄兴的堂侄女,1949年前夕去美国,有一子担任工程师。

他的同事,原新六军的参谋长舒适存,针对他的遭遇写了一篇《辽西恨》,其中说道:“廖氏秉性骨梗,不谙世故,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酒食征逐,更是外行,既不逢迎上级,朋友之间,更少周旋,家中宴客六菜一汤,入席时每人斟酒一坏,不斟第二杯,惟一嗜好,就是训练,每逢军队驻定,即亲率连、排、班长,从事实战演习,亲身示范,乐此不疲。与人说话,喜直呼姓名,人以为忤,他则认为这是够朋友的亲热表现,说他骄傲,想是由此而来。”

大事年表

廖耀湘被俘之后,被长期关押于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1961年12月2日出狱。之后,他担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1968年12月2日在批斗会上心脏病突发而逝世于北京。

1906年4月12日生于湖南邵阳县北乡(今邵阳市新邵县)酿溪镇土桥村。

1921年入长沙私立岳云中学求学。

1925年到湖南陆军第3师叶开鑫部第3旅教导总队当学兵。

1926年7月考入黄埔学校第六期。

1928年毕业,因成绩特优,由蒋介石亲自批准赴法国留学。

1930年以上士军衔公费赴法国留学,先就读于圣西尔军校,后入机械化骑兵学校深造。

1936年毕业回国,在南京桂永清教导总队骑兵连任少校连长。

1937年升该队旅部中校主任参谋并参加南京保卫战。

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赴武汉任军官训练总队上校大队长。

1938年初,***政府军事委员会成立机械化师(番号200师),廖耀湘任少将参谋长。

1941年任入缅印远征军第5军第22师师长,赴缅甸作战。

1942年8月初到达印度的迪不鲁加尔,编入中国驻印军。

1944年8月,中国驻印军编为新1军、新6军两个军,廖耀湘任新6军军长。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新6军空运到上海待命。

1946年1月,调往东北内战战场,在秦皇岛登陆。

1947年10月31日被蒋介石提升为第九兵团中将司令官。

1948年9月22日授予陆军少将军衔。

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俘。

1961年被特赦,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

1964年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1968年12月2日在批斗会上心脏病突发而逝世于北京。

人物事迹 威远之战

1946年4月18日,二战四平打响。进攻的国军**主要是新一军和71军,战场指挥是郑洞国。共军首当其冲的是一纵和邓华的**。战役是在四平城外的郊区进行。林彪的指挥部就设在四平附近。激战持续了三天三夜,双方伤亡严重。由于林彪指挥得当,加之工事坚固,四平成了***军看得见却进不去的鬼城,双方阵亡士兵横陈郊野。胜利的捷报一个又一个传进林彪设在梨树镇的指挥部,此时,民主联军没有人怀疑,四平保卫战胜负已定,***军无论如何也攻不进四平!

但最新的情况让林彪眉头难展――新六军*来了!新六军和52军只用了四天时间便攻占了本溪,1946年5月15日,廖耀湘的新6军22师65团进攻威远堡。除了**次试探性的冲锋外,65团团长李定一上校指挥的所有攻击都是一次成功。国军65团一个团依靠优势炮火在威远堡打垮了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主力。 同样拥有优势炮火的五大主力之新一军为什么在柳条沟、兴隆泉和四平被民主联军整得没脾气呢?唯一的原因,就是炮火停止和延伸过后,步兵不能在三分钟至五分钟内冲入民主联军的阵地。这样,被炮火打击后的民主联军有了充裕的时间恢复,迅速地投入战斗,随后反复炮击的次数越多,冲锋的次数越多,伤亡也就越大。最后炮弹打完,不得不停止攻击。

当晚经过审讯俘虏,廖耀湘大吃一惊,原来在威远堡和65团激战的竟是共军的三纵主力,为核实这一情况,廖耀湘来到威远堡,实地观察地形揣摩战况并分析对手,以确定下一步军事行动。经过综合研究,廖耀湘得出结论:1、民主联军为什么在威远堡只有一个纵队。2、这是个决战的地形,既然在这里决战过了,那么前进路上不会有决战了。3、既然共军一个纵队不能阻挡65团的攻击,那么不要说进出四平没有问题,就是北上长春也没有什么重大的困难了。于是他便放心大胆指挥军队一路猛追,直到把民主联军主力赶到松花江以北。

败于谍报

廖耀湘实际上是非常重视情报工作的。早在1946年的四平战役中,林彪的作战科长王继芳携带大批文件叛变。杜聿明、孙立人、廖耀湘等人由此获得民主联军实力大损的关键情报,大胆率军一路猛追,最终将民主联军主力赶到松花江以北。此役民主联军损失较大,败在了间谍手上。

但辽沈一战,廖耀湘同样败在了***的间谍手里。1948年8月,辽沈战役即将拉开战幕,当时林彪等人重点讨论的问题是:辽沈战役是一场“关门打狗”的空前规模的大歼灭战,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北满、东满数十万大军南调锦州方向,以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当时参谋长刘亚楼提出:“为避免敌军阻止我南下,可派出一部电台发假情报迷惑敌人,造成他们判断和指挥上的失误。”时任东北局社会部部长的汪金祥报告说:“我方正好有一部特务电台,编号为257,是***国防部二厅长春站派到哈尔滨刺探我军事情报的,现已被我军破获逆用,敌人尚未察觉。不妨在我严格控制下利用这部电台发假情报以迷惑敌人。”后经过研究,东北局社会部向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建议以四个师的兵力向南开进,作出佯攻沈阳的假象,将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东线上来,而我方进攻锦州的大军则趁机偷偷沿四平、郑家屯、阜新西线迅速南下,出其不意地进入锦州外围。佯动过程中可用257号电台编**情报,以*敌上钩。

后东野司令部以257号电台的名义,给蒋军长春谍报站发出“请示”电,说东北野战军司令部有一个作战参谋,离心倾向很大,可以拉过来为我所用。因当时国军派入哈尔滨的特务组织被破坏殆尽,急需得力的军事情报人员,于是很快被批准同意。257号电台复电说,此人叫王展玉,31岁,是共军东北野战军司令部作战处参谋。结果,被***设计成功。***佯动开始后,257号电台发出情报,称共军有四个师正在白城子至四平、吉林至沈阳之间向南运动。沈阳守军经过空中侦察和地面特务报告,发现确实有共军“大**” 正向南开进,民工大队也沿着吉沈公路疾驰,于是迅速判断:共军“主力”将要围攻沈阳。国军认为257号电台提供的情报很有价值,对所谓的“王展玉”非常信任,将他升为少校谍报员。但是,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十分精明,对此心有疑虑。他考虑的是:共军为何不打孤城长春,而偏要远取沈阳?如果共军在锦州做文章,而一旦锦州失守,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急令空军进行侦察,但确实找不到共军攻打锦州的迹象,最终257号电台的情报得到了默认。这样,***暗度陈仓成功。

辽沈战役全面打响后,东野势不可挡。战役中后段,当廖耀湘兵团试图与葫芦岛守军南北会合时,257号电台向敌发出“共军有两个纵队向山海关开去”的假情报。此时廖耀湘兵团南逃正好与辽南地区的独立第二师迎头相遇。廖耀湘误认为与***主力**遭遇,匆忙向营口撤退。257号电台又发出假情报:“共军有大量轻骑兵向营口开进。”廖耀湘因而顾虑重重,最后竟然慌不择路,用明码发报。***截获电报,明晰了廖耀湘的作战计划,最终紧急部署**,将廖兵团一网打尽,取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

印缅远征

印缅远征驻印军主力“中国虎”。新6军的骨干班底(或者说前身)为新编22师,在编入新6军之前还是5军的主力,昆仑关的胜利也有新22师的汗马功劳,(消灭日军4000多人,克复昆仑关,一战扬名,著名剧作家田汉还专门采访了廖耀湘,称其为抗战中的狄青)42年在5军的建制内参加了印缅远征,西渡怒江,**次远征中主要战斗为接应200师自同古撤退,打完后也还有7000多人,实力仍存,可惜远征军撤退时军长杜聿明却不听廖耀湘建议,尝试突破日军阻击,非要往野人山炼狱里钻,这一昏招的直接后果就是新22师兵员从进山时的7000直线下降到了到达印度时的不足3000,牺牲超过半数,反倒帮了日军大忙。42年底,5军回国新22师留印(当时隶属于新1军,军长郑洞国),换装美式装备,在兰姆伽整军经武,刻苦训练,经过一年的整训,练就了丛林战的过硬本领,自此掀开了新22师――新6军最辉煌的一页。1943年10月参加第二次缅甸战役,向缅北挺进,与新38师(师长孙立人)互相配合,二进野人山,占领胡康河谷,克于邦、下孟关、攻占瓦鲁班……在整个缅甸反攻战役中,新22师全歼日军18师团,歼敌2万余人,一雪1941年年野人山兵败的耻辱(史迪威语,其中新22师单在卡盟一役就毙伤日军不下5000,间布山山区3000多,在攻占瓦鲁班战斗中突袭18师团司令部,缴获18师团发布作战命令的关防大印,这在抗战期间绝无仅有。蒋介石的嘉奖电只有三个字:中国虎!)。随着第14师(龙天武)和第50师(潘裕昆)空运来到缅北反攻的前线,驻印军扩为两个军,原属土木系54军的第14师、第50师加上新22师组成了著名的新六军。随后攻克八莫、南坎、芒市,打通了遍染鲜*的滇缅公路。45年5月运抵芷江,并参加了对日受降签字仪式,负责警戒。随着国府南京光复,新6军成为首批进驻的**,早于74军。

自1943年在蓝拇伽营地接受了全面、严格的美式军事训练之后,新22师――新6军具备了很强的丛林作战技巧,成为擅长山地丛林作战王牌主力:基本的*械*作、拆卸,丛林生存技巧,士兵在训练中把丛林里所有能爬动的东西――蜘蛛、蝙蝠、蚂蚁、蟋蟀、蝴蝶、螳螂、蚯蚓……全吃了一遍,学习辨别方位的方法就有十多种,等等,数不胜数,美国的黄油奶酪也将国内长期营养不良的士兵喂的身强力壮,不象在国内补给困难,条件艰苦,营养不良。同时,在印度,伙食是美军的标准,不限数量,随便吃;训练时弹*随便打,很多士兵惊呼:国内当兵3年,打的子弹没在印度机*射击训练时一天多;军官不打骂士兵,不克扣军饷;医疗等各设施齐全。只有一点:各项训练逐一考核,有一项通不过,**上盖个章就淘汰回国!(由于素质要求高,所以国军补充了大量的青年学生去印训练,他们的素质绝非国内普通的农民可比,在三年多的印缅战场的训练和作战中,可以说以是深得美军的真传)这是远征军战斗力飞速提高的一个阶段,毕竟装备可以拿到手,但正规严格先进的美式训练美械军里也不多,这也是驻印军名列五大主力的重要原因、资本。在这里要特别提一提驻印军的装备,那是当时中国火力最猛烈、装备最精良的**,得到的美援最多,而且由于原定空运缅甸的8师因故取消,所以出现了两个师分三个师的装备等“过剩”情况,新6军新22师因此拥有两个师属炮兵营。所以重炮轰击也是其战术的重要内容,去东北后针对东北民主联军的特点,战术也有了新变化,例如威远堡门进攻战65团攻3纵山头阵地(廖耀湘根据新1军在四平的情况,限令攻击**在炮火停止后5――10分钟内一定要冲入守军阵地,不给其喘息机会,若太慢进攻就失去炮火压制的意义,实质就是用炮火优势抵消冲锋**冲击的最危险路程,可有效减少伤亡。看来廖也是个不错的战术家)由于战术得当,一个个山头阵地基本是一次拿下,没费什么事。不过人无完人,在长春警备期间似乎**的军纪不太好,最后由新1军接替新6回沈阳,美中不足。

作为驻印军的主力,新6军异域扬威,在**次滇缅作战失败后,几经曲折与磨难,在印度的蓝姆伽重获新生,组成二战以来实力最坚强装备最优良的中国新式陆军,在另外一片土地上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国威、军威,赢得了世人的尊重、赞扬,除应证史迪威将军所坚持的信念:“只要接受适当的训练与装备,将会与世界一流的军队一样。”也破除了部份外国**视中国的军队是不会作战的军队之迷思!同时也英勇的扛起捍卫中国保护亚洲的责任,其旺盛之战斗精神即使一流的盟国军队亦望尘莫及,此段是中国人的光荣,他们的英勇奋战使这段历史值得每个国人自豪,正如史迪威在缅北反攻结束后发给廖耀湘的贺电:“这是你的光荣,是新22师的光荣,是中国驻印军的光荣,是全体盟军的光荣,更是中国人民的光荣!”

人物评价

他的同事,原新六军的参谋长舒适存,针对他的遭遇写了一篇《辽西恨》,其中说道:“廖氏秉性骨梗,不谙世故,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酒食征逐,更是外行,既不逢迎上级,朋友之间,更少周旋,家中宴客六菜一汤,入席时每人斟酒一杯,不斟第二杯,惟一嗜好,就是训练,每逢军队驻定,即亲率连、排、班长,从事实战演习,亲身示范,乐此不疲。与人说话,喜直呼姓名,人以为忤,他则认为这是够朋友的亲热表现,说他骄傲,想是由此而来。”

家庭成员 妻子介绍

黄伯溶,因为对艺术的热爱去法国留学,廖耀湘在法国上军校,他们经朋友介绍在法国认识,然后相爱,廖耀湘的儿子也是在法国出生的,后来廖耀湘夫妇回到了大陆。抗战时因为战争的原因其实很少见面,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因为廖耀湘的功勋,所以把他的家人安排在上海的德国领事馆,随后内战开始了,他们就再也就没有见过。后来黄伯溶辗转去了香港,又去了台湾,再经过特批从台湾到了美国,其实很少跟廖耀湘有机会来往。

儿子介绍

廖定一:信息不详

廖耀湘夫人为黄兴的堂侄女黄伯溶,49年前夕来美国,有一子廖定一,任工程师,可能退休回台湾了。那一次分离跟生离死别也差不多,他们一家人从此没有再见过面。

轶事典故

刘伯承元帅担任***军事学院院长时,大胆请关押在抚顺功德林改造的战犯廖耀湘当老师,为***军事学院的学员讲课,在军内外传为美谈。

廖耀湘是湖南邵阳人,既是抗日名将,又是解放战争中的俘虏和战犯。1942年2月,随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越过野人山,歼灭大量日军。1944年8月擢升为新编第6军军长,并荣获美、英两国政府授予的自由勋章和十字勋章。1947年8月升任第9兵团司令官。在辽沈战役中,其第9兵团10余万人被全歼,廖耀湘被俘。

廖耀湘来到军事学院,刘伯承出迎,开门见山地说:“这次请你来当我们的老师,请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讲讲你在缅甸抗日取得一定成绩的u2018小**战术u2019、u2018森林作战法u2019及u2018城镇村落战斗u2019,二是讲讲你在辽沈战役的体会,实事求是,作战中双方的优缺点都可以讲,三是讲讲你对我军建设的建议。”

“*怕讲不好啊!”廖耀湘有些诚惶诚*。刘伯承挥了一下手,说:“放心讲吧!这三方面的问题,只有你能讲,我们只能当你的学生。”

廖耀湘登上讲台,开始时额上沁出少许汗水,讲着讲着,仿佛又进入了野人山,进入了缅北战场……穿越野人山时正值雨季,道路被淹,瘴气横流,*虫侵害,给养不继,医*匮乏,许多战士落水身亡。为避免事故,廖下令丢掉包袱,轻装前进。艰难的20多天,干粮吃光了,皮带也吃了,只好边走边找野食,最后下令将战马*掉,切成碎片,分给大家,要求每人每天只许吃一片。廖带头吞食芭蕉根,剥吃树皮,边吃边说:“为了祖国,为了抗日,我们一定要坚持。”廖率**顽强坚持行程1000多公里,穿越了野人山,抵达印度,创造了奇迹!

1944年4月,廖率**参加孟拱河谷战斗,歼日军万余,缴获大量*炮车马,创缅甸战场歼敌之最,一举扭转了缅北战局。

一堂课讲完,阵阵掌声。刘伯承鼓掌来到讲台,紧紧握着廖的手,说:“廖将军,你的课讲得真生动!”在另一次的讲课中,廖耀湘的调子比较低沉,那是讲他在辽沈战役中指挥的第9兵团被全歼的教训。他说,当时蒋介石部署辽西会战,他曾对其部属蒋继志说:“锦州攻坚,凶多吉少,极为不智。但长官决定如此,其可奈何?只好舍身硬碰。”数日之后,麾下主力新6军果然在黑山全军覆没。

傍晚,廖耀湘在校园里散步。忽然一个**走来行了个军礼,说:“廖老师,我是参加黑山阻击战的一个团长,有个问题请教你。在黑山阻击战打得最为激烈的时候,你们再鼓一把劲就很有可能攻下黑山,就可以避免全军覆灭,为什么你们突然后退了呢?”

廖耀湘简单地说:“***的军心涣散了。”

人物形象

蒋百里先生曾谓:廖耀湘为蔡松坡(即蔡锷)以后湖南**之**人,诚非过誉也。综观廖耀湘一生:整个抗日战争中,他用兵不愧中外名将;治学不让古今大贤。为国家报恩,为国家效命,不下忠烈之士:宅心仁厚,廉洁自守,不失君子风范。若仅以为将之道而论,则智、信、勇、严之武德,无一德不具,更无一德可责。

1980年5月,****、国务院和全国政协组织追悼,公开肯定了廖耀湘在八年抗战中建树的历史功绩,并将廖耀湘的骨灰盒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故居墓址

故居:廖耀湘故居位于邵阳市新邵县酿溪镇回龙村。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