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畅人物简历(个人资料简介)

蔡畅(1900年5月14日-1990年9月11日),湖南湘乡(今双峰县)荷叶光甲堂,乳名毛妹子,是蔡家第六个孩子。, 蔡畅 - 个人概述

蔡畅蔡畅,原名蔡咸熙,光绪二十六年四月十六日(1900年5月14日)生于湖南湘乡县荷叶乡(现属双峰县)光甲堂,乳名毛妹子,是父母的第六个孩子。祖父家原有上百石地租收入,父亲因无所作为不善经营,家道败落。母亲葛健豪思想开放,在蔡畅幼年做家务时便要她识字,在她13岁时卖掉嫁妆带子女到县城读书。1914年,蔡母又自办湘乡县立第二女校,年仅14岁的蔡畅在读书时又兼任起全校音乐、体育教员。

1916年毕业于长沙周南女子师范学校,在家乡、长沙等地执教。1919年与其兄蔡和森赴法勤工俭学参加新民学会。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1923年加入中国*** 。1924年和李富春结婚。同年底由法国转入苏联莫斯科大学学习。1925年回国,历任**广东区委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 、江西省委妇女部长、湖北省委妇女部长、江苏省委妇委书记、江西省委组织部长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执行委员 、****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1934年参加长征。1935年到陕北后,任****妇委书记、****南方局妇女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局妇委书记。1947年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委员、****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全国妇联**~三届**、第四届名誉**等职。全国人大**―三届常务委员,第四、五届**会副委员长,**第七至十一届**委员 1990年9月11日在北京逝世。

蔡畅 - 生平纪实

1915年入长沙周南女子师范学校求学,1916年毕业留校任教。

1919年与向警予共同发起组织周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和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0年参加新民学会和工学世界社,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1923年转为中国***正式党员。

1924年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翌年回国,任**两广区委妇女委员会副书记,并在何香凝**下任*****妇女部干事兼妇女运动讲习所教务主任。

北伐时期,先后任**江西省委妇女部部长兼北伐军**部宣传科科长、**湖北省委妇女部部长、大革命失败后,先后在上海、香港任****妇委委员,在广东省委妇女部工作。

1928年出席**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931年到江西**革命根据地,任**江西省委组织部部长、白区工作部部长兼妇女部部长,江西省工农检察委员会**。

1934年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执行委员会委员。

1934年10月参加了举世闻名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陕甘省委委员,统战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妇女部部长。

1941年任****妇委代理书记,后任书记。

1943年为****起草《中国*****委员会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妇女工作方针的决定》,提出妇女工作以生产为中心的新方向,纠正了王明在妇女工作领域的主观主义、****错误,开辟了妇女运动的崭新局面。

1945年出席**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委员。

1946年筹建东北解放区妇女联合会,指导东北土地改革中的妇女工作,任****东北局委员书记。同年被选为国际民主妇联理事,1948年在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上,被选为全国总工会第六届执行委员、**、女工部部长。同年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副**。

1949年春,主持召开**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国妇联**。同年,出席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届全体会议,当选为**人民政府委员。建国后,历任全国妇联**、二、三届**,第四届名誉**。是**第八、九、十、十一届**委员,**、二、三届全国人大**,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1990年9月11日逝世。

蔡畅 - 办学

蔡畅从小向往进学堂读书。蔡母慈祥刚毅、豁达明礼、好学上进。1913年底,倡导女子教育的革命思潮席卷湖南,湘乡县**女校开始招生的消息传到永丰镇。蔡母便和子女们一起到湘乡**女子学校读了一学期,由于筹措的学费用得差不多了,又没有其他的生活来源,全家人只好回到永丰镇。蔡母想到家乡的女子上学是多么困难、多么不易,又不可能都跑到县城里去受教育,于是就召集子女在一起谈了想在永丰镇办一所女子学校的想法。蔡母的话得到孩子们的赞同。不久,永丰镇上就挂出了“湘乡县立第二女校”的牌子。

蔡畅在创办的这所女子学校里,扮演了双重身份,她平时是学校里的学生,跟随同学们一起学语文、数学等,到上音乐、体育课时,她又以学校的“老师”身份去教大家。由于蔡畅天资聪颖,师生反映都挺好。

学校的教室是由尼姑庵改的,十分简陋。上音乐课时,由于13岁的蔡畅个子矮小,站在黑板前面看不到后面的同学,而后排的学生也望不到她们的小老师。蔡畅为了能让女孩子们集中精力,又能使自己指挥全局,就搬来一条板凳,站到凳子上教学生们唱歌。

蔡畅讲课的时候,态度十分认真,也很有耐心。这位小老师和学生们的年龄相仿,很能掌握女孩子们的心思,虽然她的授课经验不多,但她肯下苦功夫钻研,学生们听她的课非常轻松愉快。大家都喜欢她们的这位小老师。新型女子学校遭到当时封建势力的反对,开办不到三个学期,就被封闭了。蔡畅又陷于失学的痛苦之中。

蔡畅 - 抗婚出逃

第二女校停办以后,蔡畅一边随母亲从事家务,一边自学文化。生活使她开始感到做人不容易,做一个女人更不容易。她思索着,如何能像她的哥哥蔡和森一样,走自己想走的路。就在她找不到出路,被无穷的苦恼困扰的时候,一个新的难题又摆在她的面前。蔡畅的父亲蔡蓉峰因为坐吃山空,经济窘迫,便想在女儿身上打主意。他看到蔡畅已出落得端庄文雅,品貌双全,便准备以五百银元聘金,将蔡畅许给一个地主家去当小媳妇。

蔡父借着醉意和蔡畅的母亲商量的这桩婚事。母亲听后,当即表示坚决反对这门亲事,俩人为此争吵起来。蔡父大发雷霆地吼叫起来:“这全是你这死老太婆惯的,今天上学、明天办学,还要上天了,全不把老子放在眼里!……”蔡父越说越火,竟然跳进厨房抄起一把菜刀,叫喊着要*掉蔡畅的母亲。 蔡畅陷入了极度忧伤和迷惘的情绪之中,她仿佛觉得多少年给予她温暖和力量的家庭,现在对于她已经丝毫没有安全感了。她寻思着以后的出路,蔡畅给在长沙高等师范学校读书的哥哥写信,叙述了家里发生情况,并提出她想到长沙去躲避的意见。不久,哥哥回信支持妹妹出走的举动。

1915年初,蔡畅在母亲的帮助下,瞒着蔡父离开了永丰镇。从此,她再也没有回过那片令她伤心的土地。

蔡畅 - 走上革命道路

蔡畅抗婚出逃来到长沙,不久,长沙周南女校招生,她前去报考音乐体育专修科。在报名表格的姓名栏目内,端端正正地写上了自己的新名字“蔡畅”。(原名蔡咸熙)既表达了她与命运搏斗后的舒畅心情,也反映了她渴望今后的生活道路畅通无阻的美好愿望。

蔡畅在周南女校结识了向警予、陶毅、劳启荣等进步学生。她们经常在一起谈论时事、探讨人生,抒发各自的理想和抱负。她还参加周南女校召开的“反对袁世凯签订卖国二十一条”大会,她**次听到动人心弦的爱国主义演讲,**次和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宣传演讲,体会到唤起民众觉醒的激昂心情。通过这次参加反帝反袁斗争,她开始悟出了“革命”二字的含义。她饶有兴趣地探讨有关妇女解放、男女平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等思想观点,逐渐地对无产阶级革命产生同情。当时,蔡畅虽然还没有明确的革命目标。但是,由于她渴求真理,为她以后走上革命道路铺垫了基石。

1919年,蔡畅和向警予发起了湖南女界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作为运动的组织者,她来到法国,跟哥哥一起钻研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和妇女解放理论,并把在法国学到的新思想不断地传回国内,有力地推动了国内妇女运动的深入发展。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1923年加入中国***,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蔡畅 - 情感历程

蔡畅和李富春就是在这一系列革命活动中,相互了解和相爱的。蔡畅喜欢李富春性格开朗,襟怀坦荡,思想敏捷,办事果断,斗争勇敢而坚决,待人热情而有风趣;李富春爱蔡畅举止文雅,仪表端庄,正直聪慧,性格坚强,有理想,有毅力,能吃苦,善思考。同时,李富春也爱蔡畅革命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蔡畅的母亲、哥哥、嫂子也很喜欢李富春。1923年,李富春和蔡畅终于结成了革命伴侣。当时,李富春除做工外,还在党内和邓小平一起编辑出版**旅欧支部的刊物《少年》(后改为《赤光》),两个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李富春和蔡畅谈恋爱,少不得邓小平这位“参谋长”,据说蔡畅和李富春结婚的时候,还是和邓小平一起举杯同庆的哩。李富春后来对他的侄儿侄女们说:“我们三个人喝了一点酒就完成了婚礼,那可是革命化的哟!小平同志还是我们的证婚人哩!”

1924年底,李富春和蔡畅按组织决定到苏联学习半年。1925年8月两人从莫斯科回国,开始投入了国内的革命斗争。他们的半生是在戎马倥偬中度过的。他们一起同***左派合作参加国民革命;一起在敌人的白色**下坚持秘密斗争;一起建设革命根据地;一起爬雪山,过草地,参加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一起抗击日本侵略者;一起开辟东北解放区;一起迎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李富春和蔡畅都身居高位。但是,他们仍保持着革命者为人民公仆的本色,继续为建设新中国而不懈地奋斗。李富春主管国家的经济建设,蔡畅**全国的妇女工作。两个人互相支持,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共同学习、研究新的问题。有时候他们还一同到各地去视察工作。每当**在经济工作上有了新的决策时,蔡畅就请来李富春给妇联同志作个报告,讲讲**的精神;他们一同在外地视察时,李富春如果给地方政府**同志讲话,蔡畅就争取让当地妇联干部去听,给她们吃点“偏饭”。过后,蔡畅还要和地方妇女干部一起研究妇女在经济建设中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平时,蔡畅对身边工作人员的恋爱、结婚、抚育子女、赡养老人的事都很关心,经常给他们讲讲应当注意的问题。李富春在一旁总是骄傲地说:“蔡大姐把妇女工作做到家里来了。”

李富春和蔡畅要求女儿自力更生,不依赖父母。有一年李特特到北京市效区农村劳动。天冷了,蔡畅请警卫员给女儿送一床棉絮。警卫员便让司机开车把他送到郊区。回来后,蔡畅批评说:“你们开车去招摇过市,影响多不好。我们的孩子那么特殊,群众会怎么想?”从那以后,工作人员再也没有对他们的子女特殊照顾了。

文革”期间,李富春被林彪“四人帮”一伙打成“二月逆流”黑干将,蔡畅也受了牵连。这一对革命夫妻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却终日忧国忧民,寝食不安。两个人都极力使自己表现平静,安慰对方,互相鼓励。 1973年,李富春和蔡畅在困境中度过了他们的“金婚”。1975年,李富春终因身患癌症而与世长辞了。一对模范夫妻,后人永远称颂。

蔡畅 - 人物评价

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妇女界有一位几乎人人都以“大姐”相称的英杰,那就是蔡畅。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她就是全国妇女运动的主要**者,解放后又担任全国妇联**近30年,其光辉的一生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旗帜和骄傲。

14岁读书时便兼任女校教员,在长沙体育比赛中有“泰安球王”之称。

长征时以《马赛曲》的歌声鼓励指战员前进,曾被国际民主妇联**称为“伟大的女英雄”。对于长征,蔡畅没有任何怨言。那时,她身材纤瘦,但意志坚强,给她备了一匹马,但她很少骑。而是让给伤病员骑,她认为他们更需要马。《军事与泥巴》一书的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这样写道:“如果说长征有什么圣徒的话,那么,这个圣徒便是她(蔡畅)。”

蔡畅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威望。1948年11月,她到布达佩斯参加国际民主妇联大会时,曾以端庄、娴雅的风度和充满**的演说感动了几千与会代表,在会上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副**。**戈登夫人还盛赞她是“一位伟大的女英雄”,“她代表新中国”。从全国解放直至1966年“文革”*发,蔡畅一直主持全国妇联工作。在“文革”恶浪中,李富春因反对极“左”行径被打成“二月逆流黑干将”,蔡畅也被诬为“二月逆流老板娘”。当时,毛泽东曾发话:“连蔡畅也要打倒,真是‘洪洞县里无好人’了!”

蔡畅 - 遗愿

蔡畅认为:***员是唯物主义者,应该以唯物观点看待生与死。人老了,必然要死亡,这是自然发展的规律。一个人只要在有生之年为国家为人民尽了力,就是死得其所,死得光荣。她看到现在不少人死后大办丧事,搞得十分铺张,浪费了很多人力和财力,深感对于丧事大有改革的必要。

蔡畅过完九十大寿不久,一代伟人终于在1990年9月11日长眠不醒,她身前留下最后的遗言是:“丧事从简,不搞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