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珩人物简历(个人资料简介)

王大珩(1915~2011)出生于日本东京。中国著名科学家、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家“863”计划主要发起人。, 王大珩 - 人物简介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出生,祖籍江苏吴县。其父王应伟是一位早年留学日本的天文与气象学家,辛亥革命后回国,先后在北京观象台和青岛观象台工作,1964年去世。

王大珩自幼聪颖好学,深受其父教诲。1929年随父由北京至青岛,就读于礼贤中学,学业优秀。他在学业之余常去观象台跟随其父观测天文和气象,对使用科学仪器观察天体景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此期间,其父讲述研制成功风力计的故事,以及苦于国内尚不能制造精密仪器而要依赖外国解决的感叹,在王大珩幼小的心灵里埋下深刻的印象。少年时代的这些科学熏陶和教育,对王大珩后来攻读物理与光学玻璃,回国后致力于中国的光学与仪器制造业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1932年王大珩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他在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并攻读研究生。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王大珩进入南京国民政府兵工署弹道研究所,从事弹道测量工作。

1938年,王大珩在汉口考取了第三届庚子赔款留英公费生,进入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应用光学。1941年转入雪菲尔大学,在世界著名玻璃学家W.E.S.特纳(Turner)教授指导下专攻光学玻璃。后进入伯明翰昌司(chance)玻璃公司任研究员,从事光学玻璃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创造性地开发了许多新型稀土光学玻璃,并获得两项英美专利。

1948年6月,王大珩返回祖国来到上海,进入民办的耀华玻璃厂任工程师。正当王大珩深感***政府**,个人难于发挥作用之际,经上海地下党的启发与帮助,他决定投奔解放区,对外称将由香港去英国,实际取道朝鲜到了大连。

1949年,王大珩在大连大学创建了应用物理系,并任主任,培养了新中国**批物理技术骨干。

1951年王大珩受中国科学院之邀,前往北京筹建仪器馆。1952年,仪器馆在长春正式建立,后来改名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他历任馆长、所长。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78年10月,王大珩加入中国***。1981年,在中国科学院召开的第四次学部委员大会上,他当选为技术科学部副主任,从此开始了广泛的高层次的科学技术事业组织活动。

王大珩先后担任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政协副**,国家科委光学与应用光学学科组组长,“863”高技术计划监督评估小组组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副**,北京市科协**,吉林省科协副**,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长春光机学院院长,哈尔滨科技大学校长等职。他积极倡导成立中国光学学会并任**、二、三届理事长,还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中国照明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光学行业协会理事长。在国际学术界,1979年他任国际权度公约计量委员会委员,1986 年任国际宇航院院士,1990年任亚洲太平洋光学联合会副**。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我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王大珩先生,因病于2011年7月21日13时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王大珩 - 大事年表

1915年2月26日 出生于江苏省吴县。

1932-1937年 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获理学士学位,研究院学习一年。

1937-1938年 任兵工署弹道研究所技术员。

1938-1940年 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物理系研究生。

1941-1942年 英国雪菲尔大学玻璃制造系研究生。

1942-1948年 任英国昌司玻璃公司研究部研究人员。

1948-1949年 任上海耀华玻璃公司研究室主任。

1949-1951年 任大连大学应用物理系教授兼系主任。

1951-1956年 任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

1955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

1956-1967年 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仪器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1967-1971年 任国防科委第十五研究院副主任。

1971-1977年 任长春光机所革委会副主任。

1979-1983年 任长春光机所所长。

1981-1992年 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主任。

1986年 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副**,1991年起为中国科协荣誉委员。

1992-迄今 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局高级顾问。

1986-992年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

1994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4年 受聘为哈尔滨理工大学名誉校长。

1999年9月 与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共23人一起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王大珩 - 科技成就 新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

在仪器馆建立初期,王大珩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团结、组织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技术人员,较快地建立起光学物理、光学玻璃和光学机械等三个实验室和两个实验工厂。三个实验室繁衍为后来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诸多的研究室,两个实验工厂中的上海实验工厂已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的光学行业骨干企业――上海光学仪器厂,长春实验工厂发展成为机械工业的骨干企业――材料试验机工厂。

为了建立光学设计基础,王大珩在仪器馆亲自**组建了光学设计组,并举办全国光学设计训练班,培养出不少后来成为国内很有成就的光学科学家。仪器馆在他**并具体指导下,逐步建立起光学设计、像差理论和像质评价;光学加工和光学检验;光学玻璃配方;光学薄膜技术;光度和光学计量;精密刻划和光栅刻划等技术基础。其中,由他主持开设的光度、温度、长度等计量研究工作,成为后来成立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某些工作的技术基础。

1958年,长春光机所研制成功晶体谱仪、大型摄谱仪、电子显微镜、万能工具显微镜等8种当时属于高级精密光学仪器的“八大件”,闻名于全国科技界。这是王大珩多年精心指导的结晶,是他亲身率领一批富有朝气的青年科技人员创造的硕果。“八大件”的研制成功对中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建立光学仪器制造业起到了促进作用。

1960年,世界上激光技术问世,事隔一年,中国**台激光器诞生于王大珩**的长春光机所,他在解决晶体与氙灯的结构设计中起了重要作用。1964年,为了促进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科学院决定成立上海光机所,并由他兼任**任所长。

多年来,由他**创建的长春光机所已成为我国应用光学研究与光学仪器研制的摇篮,先后组建、援建了西安、上海、安徽和成都等四个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我国形成了四个光学基地的格局。通过研制大量中国发展高新技术配套的光学仪器任务,为国家培养一大批光学技术骨干,形成了一支在应用光学与光学工程的研究水平上可跻身于世界之林的队伍,使我国应用光学、光学机械及光电技术和光学工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具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

王大珩在英国学习和工作了10年,大部分时间是从事光学玻璃研究工作。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国防光学仪器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使光学玻璃制造技术成为秘密。因此,他在英国的许多研究成果未能得到公开发表。他是英国最早研究稀土光学玻璃的。他用光谱方法研究了光学玻璃的吸收与*色,研究了光学玻璃中As2O3、Sb2O3与氧化铁作用而达到化学*色的现象。他研究了光学玻璃不同退火条件对折射率、内应力、光学均匀性的影响;改进了退火样品折射率微差干涉测量方法;发展了V棱镜精密折射率测定技术,获英国科学仪器协会**届青年仪器发展奖(Bowen 奖),并在英国制成商品仪器。后来,他在国内把V棱镜折光仪进一步改进并推广生产,至今仍是许多光学玻璃实验室和工厂的基本测试仪器。他在英国工作期间,还发表了“关于玻璃,特别是低吸收率玻璃的可见光分光光度测量”、“氧化铁石英玻璃的分光光度测量”、“氧化硼对玻璃折射率和色散的影响”等论文。

王大珩在长春光机所除了组织**全所建设与发展工作之外,还亲身开展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创新研究工作。1958年由他亲自设计、研制成功的中子衍射晶体谱仪,是中子衍射仪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原子能研究的重要工具。他在仪器的结构上通过创造性的设计,使仪器探测臂与晶体台按2:1结构联动,确定了合理的机械结构,使仪器在承担几百公斤的负荷下,仍保持了高度的转角精度。仪器在提交原子能所使用后,几十年来其性能始终保持稳定,为发展原子能工业提供了长期可靠的测试手段。

1976年,**决定修建毛**纪念堂。王大珩在参加水晶棺制备工作中,运用丰富的光学技术知识,综合考虑了棺板间角度、软胶厚度以及力学等因素,对水晶棺进行了临界设计,并对瞻仰大厅的灯光设置及环境条件要求做了统筹安排,从而取得最佳瞻仰效果。

70年代,国际上遥感技术正在兴起,王大珩以敏锐的科学洞察力,看到这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新领域。在他的带头和指导下,主持编写了全国遥感技术发展规划,并组织指导系统地开展了遥感技术试验研究工作。由他主持在长春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航空遥感试验,取得了丰富的成果。1980年,他主编出版了《长春遥感试验论文集》和《长春遥感试验典型图像分析》,为中国遥感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防光学工程的杰出主持人

1958年,长春光机所在研制成功“八大件”之后,面临着光学研究为民用服务还是为军工服务的转折,王大珩基于发展国防光学高技术必须靠独立自主进行研究的认识,坚持指导开展了国防光学的研究工作。

1958年底,为探索弱光情况下进行观察的可能途径,王大珩提出增大观察望远镜入射孔径以提高观察性能的设想。根据他提出的思路,1959年光机所研制成功大倍率大口径观察望远镜,并在我国海防沿岸取得了富有成效的观察结果。此后,他根据国家发展国防工程的需要,陆续开拓了红外和微光夜视、核*及靶场光测、高空及空间侦察摄影、空间太阳辐射模拟、激光技术以及大气传输和目标、背景辐射测试等国防光学工程技术领域。

20世纪60年代,中国原子弹*炸试验迫在眉睫,而测试设备尚无着落,研制光测设备时间已来不及,就在这紧迫状况下,王大珩提出征用当时我国已进口的设备改装以满足核*测试要求的紧急措施。在他指导下,经征用改装的普通高速摄影机能在不改变焦距的情况下扩大视场四倍,满足了核*火球发光动态测试要求,取得了丰富的科学数据。

此后,光机所为靶场测试陆续研制提供了中小型电影经纬仪,激光、电视电影经纬仪,跟踪望远镜,光电瞄准仪等重要光测设备。王大珩在光学系统结构、光学玻璃、光学镀膜、光学加工、光学检验等各专业领域的广博知识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指导上述国防光学工程的研制并取得成功,起到重要作用。

1980年,长春光机所等研制的船用激光、红外、电视电影经纬仪及船体变形测量系统两项国防光学工程在我国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试验中,在船体簸荡、测试环境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出色地完成了火箭再入段的跟踪测量任务,独立解决了当今世界远洋航天测量的稳定跟踪、定位、标校和抗干扰等技术难题。王大珩对测量船的光学测量布局以及船体摇摆和挠曲变形的补偿与实时修正等方面提出的有独创性的设计构思,对保证光学测量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他在我国国防光学科研中的突出贡献,王大珩198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上述靶场光测设备以“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王大珩是首席获奖者。

科学事业积极的社会活动家

在担任长春光机所所长时期,王大珩的科学组织活动早已超越一个研究所的范围,由他主持制订了1956年及1964年全国光学与应用光学科学规划,参与制订了全国计量科学规划以及仪器仪表行业发展规划,其中由他拟订的一些重大措施建议,对促进光学、计量和仪器仪表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王大珩一心关注着科学技术发展的脉博,以敏锐的科学预见性,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关键时刻,对中国一些重大科技发展方向提出重大建议。70年代末,他和我国核物理学家王淦昌联名向聂荣臻副总理提出请求给予投资,建立相当规模的激光核聚变装置的建议,在聂副总理的支持下,终于在1986年建成中国峰值功率超过1012瓦的强脉冲激光试验装置,使中国在实验室研究核*机理方面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1986年3月,王大珩鉴于美国战略防御倡议(SDI)和西欧尤里卡计划等高技术计划对世界各国造成的影响,由他发起并与王淦昌、杨家墀、陈芳允等三位科学家联名向国家最高**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这个建议很快得到**批准,并演变发展为“863计划”。其主要目标是在选定的生物、航空、信息、自动化、新材料、能源、激光等七个高技术领域跟踪世界先进水平,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一计划的实施,使中国高技术追踪国际水平的研究不断取得累累硕果,对中国20世纪末乃至21世纪初高科技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他以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等身份,以他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科学实践经验对科技活动发挥作用和施以影响。他联合其他学部委员向国家提出的加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发展中国高技术产业、增加科技投入以及建立中国工程科学研究院等重大建议,都对中国科技发展决策起到重大影响。

王大珩不仅活跃于国内科技组织活动,而且在国际科技舞台也充分显示了他的科学社会活动家的才能。为了使中国光学研制工作与世界接轨,他多次率团参加国际光学会议、计量学会议以及空间学术会议,并在他倡导下,在国内召开了多次国际激光会议、国际遥感会议、国际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会议等,他均担任**。通过他的影响和努力,世界光学委员会(ICO)接纳中国光学学会为该会会员单位,并和世界上多数国家光学学术组织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促进了学术交流活动。1986年,由于他在中国空间光学技术中的突出成就,被选为国际宇航院院士。

王大珩 - 王大珩光学奖

王大珩光学奖亦名“ 中国光学学会科技奖” ,创办于1996年。 该奖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教授出资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设立的基金,以其一部分于1996年开始用于“中国光学学会科技奖”的颁发,并已执行了三届。在2000年3月31日举行的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上,决定将该奖的名称改为“王大珩光学奖”,现已通过中国科技部的批准。

为使“王大珩光学奖”得以连续发展,除王大珩教授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设立基金外,又从以下单位募集了52.8万元资金。他们是:长春光机所20万元、西安光机所10万元、江西光学仪器厂10万元、成都光机所5万元、麦克奥迪公司3.5万元、上海光机所2万元、北京大学1.3万元、浙江大学0.5万元、重庆大学0.5万元,另有3个单位计1.5万元的捐款尚未到位。此项基金已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签署了《“王大珩光学奖”管理协议》,自2001年5月起该单位接受本会委托管理“王大珩光学奖”基金,并承诺在管理期间使基金总额在当年的基础上每年增加10%,协议有效期为5年。

王大珩 - 主要论著

王大珩.彩色电视中的色度学问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出版,1973

Wang Daheng.Laser application activities in China,Digest of Technical Papers,1980ICL,155

王大珩.我国光学科学技术的若干进展.光学学报,1981,1(1):1~11

王大珩.我国独立自主地从事国防光学工程的历史.科学报,1985年9月29日

王大珩等.中国的光学近况,光学学报,1985,5(1):1~10

王大珩 - 婚姻家庭

王大珩虽年事已高,但矍铄依然。这一切,他的夫人顾又芬功不可没。王大珩与夫人的相识、相知,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与和谐。当年在大连大学任教时,已是35岁的青年教授王大珩仍然单身一人,成家已是摆在他议事日程上的一件大事。那时,从国统区过来大批青年男女,其中有一批来自上海医学界的青年男女,中间一位文静可爱的姑娘在大连大学医学院任小儿科教授。姑娘的名字叫顾又芬,比王大珩小5岁,美丽大方,看上去十分雅致,性格随和可亲,气质高贵*俗。

好心的朋友在王大珩和顾又芬之间穿针引线,让他俩在工作中相识。渐渐地,爱情的航船扬起了远行的风帆。如何向顾又芬表白成为王大珩的难题,他很腼腆,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爱意表达给女友。最终,还是大妹王大玫将这层窗户纸捅开,成全了两个相互爱慕却不知如何表白的有情人。

1950年10月8日,他们从大连到北京,没有举办婚礼,没有热闹的婚宴,只请双方的亲人、朋友、师长、同学聚了聚。他们两个一个是物理专家,一个是儿科专家,都是大连大学的学术领头人。王大珩到长春创办光机所,顾又芬也随他到长春白求恩医院任儿科主任。他们是典型的夫妻比翼,不管在哪里,两人都能在自己的专业上有所建树。

王大珩对老伴几十年如一日对他的精心照顾也是有感于心。1997年在20世纪最后日全食宇宙奇观之际,王大珩还不顾一切地携夫人赶到黑龙江省漠河,举起自己用惯的小望远镜,翘首搜寻地球与月亮运动――月球掩蔽太阳的景象。在他心目中,几十年的夫妻生活都是如协奏曲一样和谐美好,他们从来没有红过脸、吵过嘴。王大珩坦言,“因为没有什么可以吵嘴的,平常都各忙各的,都愿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家里的事都是顾大夫担当,她任劳又任怨,也不计较什么。而且对我的生活和身体照顾得很多、很好,对家庭她付出了所有。”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王大珩与顾又芬的性格都是温情脉脉的,总如和煦的春风,温绵的泉流。

王大珩的家庭是个名副其实的“科技大家庭”。父亲是老一代的科学家,王大珩兄妹七人也都学有专长,成为不同领域的拔尖人物:大妹王大玫是中国整形外科学学术带头人、创始人、奠基人、博士生导师;二妹王大婉是我国著名的妇产科教授、专家;三妹王大珍是中外著名的微生物生态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小妹王大瑛是我国的化工专家;排名老二的大弟王大琪是我国著名的造纸专家;排行老六的小弟王大瑜从事的是中学教学工作。老伴顾又芬是儿科专家。夫妻俩膝下有两儿一女,大儿子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现在定居美国;女儿在法国拿到硕士、博士学位,1996年回国,曾任教于北京理工大学,后又调到北京天文台工作;小儿子也是在美国读的硕士和博士。王大珩的这个“科技世家”博得人们的欣羡和赞誉,王大珩自己也为之骄傲。

王大珩 - 与温总理的友情

2009年8月6日上午11时许,温家宝又前往***总医院,看望因病住院的王大珩院士。

总理和94岁的王大珩是“忘年交”。不久前,他在吉林考察时,还专门到王大珩工作过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进行调研。看到王大珩开创的光学研究后继有人、事业兴旺,温总理十分高兴。

病房里,王大珩先生躺在床上。总理俯在王大珩耳边大声说:“大珩先生,我是温家宝,我来看看您。我不久前刚去了光机所,光机所大变样了,事业发展很快啊。”“谢谢。”王大珩说。

“您病了,会好的,慢慢治疗。”总理又俯在大珩先生耳边说:“我们一起研究863计划,一起研究大飞机。您还记得吧?”“记得。”病床上的王大珩十分清楚地回答。

“国产大飞机项目就是按您那时的建议定的。制造大飞机,就要靠国家意志。”“好。”王大珩说。

“您会治好的,大家都关心您。”温家宝临别时叮嘱病床上的老朋友。 2010年8月7日上午,******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登门看望了为我国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王大珩先生,向他献上寓意吉祥和祝福的鲜花,致以深情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和科学家交朋友。每年登门看望德高望重、贡献卓越的老一代科学家,已经成为他就任总理以来的惯例。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