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德里克・舍恩人物简历(个人资料简介)

2002年,贝尔实验室的亨德里克・舍恩被发现有系统地大量伪造重大实验结果,其胆大妄为超过了生物学领域的任何**案,被视为科学界的最大丑闻之一。最终在贝尔实验室的调查下,他的**被认定。2002年9月,舍恩被贝尔实验室开除。而且连他的博士学位也在2004年6月被康斯坦茨大学撤销。, 亨德里克・舍恩 - 简介

2002年9月25日,美国朗讯公司所属的著名科研机构贝尔实验室证实,该实验室物理学家亨德里克・舍恩1998年至今在世界著名科学杂志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中,相当数量的数据和图表是虚构的。

在世界物理学界,*怕没有多少人会对亨德里克・舍恩的名字感到陌生。这位德裔美国物理学家,1998年才以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身份加盟贝尔实验室,2001年才成为该实验室的正式员工。但就在这不长的时间里,他却以火箭般的速度,先后在《科学》、《自然》等权威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了80多篇论文,其涉及的领域包括超导、纳米技术和分子电路等物理学界的前沿领域,其中关于纳米电路的研究成果被业界视为一大突破。2001年中,舍恩平均每八天就发表一篇科学论文,而一般科学家一年发表两三篇论文就算成就斐然了。2002年9月,舍恩被贝尔实验室开除。而且连他的博士学位也在2004年6月被康斯坦茨大学撤销。

亨德里克・舍恩 - 经历

亨德里克・舍恩于1998年正式加盟美国贝尔实验室后,先后与其他20多位研究人员合作,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在《科学》、《自然》等全球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十几篇论文,其中一些研究还被认为是突破性的。这些成果的产出率和分量远远超出大多数同龄科学家的成就,舍恩一度被认为迟早会得诺贝尔奖。

但其他科学家随后进行的研究却无法重复得出舍恩的实验结果。尤其令科学界怀疑的是,舍恩的多篇论文虽然描述了一系列不同的实验,但部分数据看上去却一模一样,有一个“噪音”图形甚至完全相同,而这些数据和图形本应是随机产生的。在接到投诉后,贝尔实验室于2002年5月邀请5名外界科学家组成独立调查小组,对舍恩的一系列研究展开调查。调查小组最终认定,在1998年至2001年期间,舍恩至少在16篇论文中捏造或篡改了实验数据。有鉴于此,贝尔实验室将舍恩开除,其相关论文也被期刊撤销。

亨德里克・舍恩 - 发现**

物理学界同行们试图以舍恩在论文中所述方法重复这些实验时,却没有一次能做成功。比如舍恩有一篇关于利用单一有机分子制造世界上最小的纳米晶体管的文章曾受到舆论的高度重视,并与其它一些纳米科技一起,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当年世界科技重大突破之一。但当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依葫芦画瓢”时,却发现根本行不通。科学家们还发现,舍恩一些论文中的图表和曲线图简直完美无缺,但却不太可能是真正在实验室里产生的,因为科学实验总要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而出现波动。

舍恩关于纳米晶体管的论文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怀疑。他在去年10月的《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跟两个月后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另一篇“最新”研究成果引用的数据和图表居然一模一样。在遭到同行质疑时,舍恩声称,他只是碰巧拿错了资料而已,并随即补上了一张图表。美国康奈尔大学物理学教授保尔・麦克尤恩又发现,舍恩的一系列论文数据看上去大同小异。尤其令人怀疑的是,在不同的论文中,有一个关于噪音的图形完全相同,而这种数据本应是随时变化的,不同实验得出相同结果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亨德里克・舍恩 - 调查

美国康奈尔大学物理学教授保尔・麦克尤恩将这一发现告诉了贝尔实验室。后者随即成立了一个外部委员会专门调查此事。委员会由5名知名科学家组成,包括斯坦福大学前文理学院院长、应用物理学家比斯利,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加州大学巴巴拉分校物理学教授克勒默等。在长达4个月的调查中,该委员会仔细审查了舍恩受到质疑的24篇学术论文,查阅了其实验记录和电脑档案,并与他的同事进行了面谈,并最终提交了一份长达125页的报告。 调查小组的报告指出,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在1998―2001年间,舍恩至少在16篇论文中捏造或篡改了实验数据,而且这些**都是在合作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报告同时认为,与舍恩合作的20多位科学家在这一**中都是清白的。

亨德里克・舍恩 - 影响

舍恩**是贝尔实验室77年历史上查出的首起科研人员**行为。该实验室1925年成立以来共计推出了2.8万项专利,下属科学家曾获得6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尽管贝尔实验室一再声称该**的责任人只有舍恩本人,但专家指出,贝尔实验室的科研管理制度和《科学》、《自然》等杂志的论文审核制度中存在的弊端也是造成这一科学****的原因。该实验室一些前研究人员表示,这样的丑闻在早先的贝尔实验室是不会发生的。因为那时候每当一项科学成果发表之前,会有其他教授或科室主任亲自检查该实验的过程。而舍恩的实验有一些居然不是在贝尔位于新泽西的实验室里完成,而是于1997年以前在德国完成的。这些实验也几乎没有一项是在其论文共同署名的同事在场时做的。如果任这些弊端发展下去,“舍恩第二”、“舍恩第三”仍有可能继续出现。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