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毅(1883-1908),原名秀申,字翘轩,修武县城内新街人。父名石玉,以教私塾为业。毅幼年随父读书,19岁考取秀才。后因废科举、兴学堂,乃先后就读于河朔学堂(武陟县木栾店镇)和河南高等学堂。 程毅在河南高等学堂求学时,正值帝国主义对中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的清政府对外-投降,对内残酷镇压群众革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期,人民忧心如焚。程毅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开始认识到中国所以受列强欺凌,完全是清廷腐朽无能。要避免-之*,必须进行革命,开始形成他纯朴的爱国思想。加之出身富家的大娘范氏,对其贫寒出身的二娘、生母百般-。所以程毅从少年时代起,就积恨于男女不平等,贫富不均匀,其爱国思想及艨胧的反封建意识溶合在一起,初步奠定了他从事革命活动的思想基础。当时的河南高等学堂,基本上还是沿袭旧时书院的习惯制度,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程毅对这科,陈腐现象非常厌恶,未及毕业,就愤而辍学。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程毅为寻求救国兴邦的道路,决心要到日本留学。但始终为封建的家庭所羁勒,未能如愿以偿。他经常与修武籍的反清爱国志士南玉笙、张盘铭等聚会于其家,共商革命大计,并向广大乡亲宣传反清爱国思想。 翌年春,程毅趁家人疏于防范之机,轻装潜赴天津,入北五省师范学堂。在那里,他结识了激进革命党人胡瑛。此时,正值革命党和保皇党进行一场要不要用武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的大论战,革命党在论战中的胜利,使革命气氛弥漫全国,反清起义彼伏此起。在此形势和胡瑛的影响下,程毅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渐臻成熟,遂以联络同志、鼓吹革命为己任,积极进行革命活动。他率先剪掉自己的辫子,被学堂当局勒令退学,于是离津赴沪,改入中国公学。 在上海,程毅与于右任、秋瑾,杨卓霖等革命党人结为至友,尤敬慕秋瑾的革命精神。对她竭力倡导的"男女平权"和光复会的"贫富均等"纲领,非常拥护,并和秋瑾结为生死与共、并肩战斗的革命战友,投身于光复会所**的反清武装大起义的革命激流。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冬,*发了萍(乡)、浏(阳)、醴(陵)反清武装大起义,各地革命党人纷起响应,各省的光复会会员聚会于上海,秋瑾亲派程毅去天津与革命党人联络。这是程毅**次直接参与反清革命斗争。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农历正月,秋瑾被举为绍兴大通学堂督办,创设体*专修科(也称体育会),改约束,颁号令,组织光复军,训练会党骨干,筹划反清武装起义。这时,程毅应秋瑾之聘,任绍兴大通学堂监学兼体育会教员。他协助秋瑾作了大量革命工作,深得秋瑾的信任。他常到秋瑾家参加秘密会议,参与了光复会所组织**的武装反清大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 秋瑾与徐锡麟等原相约于五六月间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但因准备不周,起义日期屡次更改,不慎走漏了风声,徐提前刺*安徽巡抚恩铭于安庆。清政府在各地大肆搜捕革命党人。绍兴知府贵福根据劣绅胡道南等的告密,星夜到杭州请兵。消息传来,程毅协助秋瑾妥善处理善后工作,并冒着极大的危险,去杭州完成秋瑾交给他的一项秘密使命,又日夜兼程返校。六月初四日(7月13日)下午,清兵入绍兴,秋瑾与程毅率最后一批学生,同前来围攻学堂的清兵展开激战,毙伤敌数人,但终因寡不敌众,秋瑾与程毅等被捕。 秋瑾在狱中坚贞不屈,于六月初六日(7月15日)晨四时慷慨就义于绍兴轩亭口。于是贵福就用铁铲烙体、令跪烧红的火链和火砖等酷刑拷讯程毅,逼供同党以便兜捕。程毅虽皮开肉烂,膝骨尽露,但始终宁死不吐露任何秘密。清吏无奈,乃"以无佐证,狱久不决",伪造程毅口供,褫革其衣衿,判处5年-结案。 程毅在狱中得知秋瑾牺牲消息后,终日号泣,痛不欲生。便仿故乡河南民间《哭五更》曲调,填写《五哭秋瑾》诗词,词极悲壮,曲亦哀凄。程毅不分昼夜,且歌且泣,眼皆出*,闯者无不下泪,表达了他对秋瑾烈士的无限敬慕与怀念。 为了营救程毅出狱,他的好友鲁鸿珩及绍兴的革命党人,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使他渐有被保释的希望。劣绅胡道南等得知后,怕程毅出狱报复,遂暗贿狱吏,将 置于午饭中,使程毅惨死狱中,年仅25岁。时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夏秋间。 程毅牺牲后,革命党人和广大群众给予他很高的评价。河南留日学生同盟会成员在东京所创办的革命刊物《河南》第八期(1908年11月12日出版)上,刊载有《烈士程毅小传》;光复会领袖陶成章也亲自为他立传;民国元年(1912年),秋瑾的好友徐寄尘、吴芝瑛等,在杭州建"鉴湖秋社祠",以程毅附祀于秋瑾烈士灵位之侧;此后70多年来,出版的很多有关伙瑾的史料、通俗读物及文艺作品(包括小说、戏剧、连环画及电影《秋瑾》等)中,都出现有程毅的英雄形象。所有这些,都表示了对这位为推翻帝制、缔造共和而英勇献身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战士的崇高敬意与深切怀念。 附注:本传记资料来源: ①程毅女儿程燕珠的回忆; ②程毅亲友及故乡父老近30人的调查采访; ③钧灼著《烈士程毅小传》、陶成章著《浙案纪略》、秋宗章著《六六私乘》、《大通学堂党案》,周卫亚著《光复会见闻杂忆》等文献资料。
同年(公元1883年)出生的名人: 吕水仙 (1883~1945)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 韩立纶 (1883~1931) 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 徐松根 (1883~191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杜凤书 (1883~191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崔得聚 (1883~1911)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 + 更多公元188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08年)去世的名人: 狄考文 (1836~1908) 美洲美国 夏辛酉 (1843~1908) 山东省菏泽郓城县 何士俊 (1842~1908) 江苏省镇江扬中市 贾步纬 (1840~1908) 上海市浦东 宛梅庵 (1875~1908) 山东省济南 格罗弗・克利夫兰 (1837~1908) 美国**家,第22和24任美国总统 美洲美国 + 更多公元1908年去世的名人》程毅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程毅(1883-1908),原名秀申,字翘轩,修武县城内新街人。父名石玉,以教私塾为业。毅幼年随父读书,19岁考取秀才。后因废科举、兴学堂,乃先后就读于河朔学堂(武陟县木栾店镇)和河南高等学堂。 程毅在河南高等学堂求学时,正值帝国主义对中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的清政府对外-投降,对内残酷镇压群众革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期,人民忧心如焚。程毅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开始认识到中国所以受列强欺凌,完全是清廷腐朽无能。要避免-之*,必须进行革命,开始形成他纯朴的爱国思想。加之出身富家的大娘范氏,对其贫寒出身的二娘、生母百般-。所以程毅从少年时代起,就积恨于男女不平等,贫富不均匀,其爱国思想及艨胧的反封建意识溶合在一起,初步奠定了他从事革命活动的思想基础。当时的河南高等学堂,基本上还是沿袭旧时书院的习惯制度,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程毅对这科,陈腐现象非常厌恶,未及毕业,就愤而辍学。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程毅为寻求救国兴邦的道路,决心要到日本留学。但始终为封建的家庭所羁勒,未能如愿以偿。他经常与修武籍的反清爱国志士南玉笙、张盘铭等聚会于其家,共商革命大计,并向广大乡亲宣传反清爱国思想。 翌年春,程毅趁家人疏于防范之机,轻装潜赴天津,入北五省师范学堂。在那里,他结识了激进革命党人胡瑛。此时,正值革命党和保皇党进行一场要不要用武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的大论战,革命党在论战中的胜利,使革命气氛弥漫全国,反清起义彼伏此起。在此形势和胡瑛的影响下,程毅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渐臻成熟,遂以联络同志、鼓吹革命为己任,积极进行革命活动。他率先剪掉自己的辫子,被学堂当局勒令退学,于是离津赴沪,改入中国公学。 在上海,程毅与于右任、秋瑾,杨卓霖等革命党人结为至友,尤敬慕秋瑾的革命精神。对她竭力倡导的"男女平权"和光复会的"贫富均等"纲领,非常拥护,并和秋瑾结为生死与共、并肩战斗的革命战友,投身于光复会所**的反清武装大起义的革命激流。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冬,*发了萍(乡)、浏(阳)、醴(陵)反清武装大起义,各地革命党人纷起响应,各省的光复会会员聚会于上海,秋瑾亲派程毅去天津与革命党人联络。这是程毅**次直接参与反清革命斗争。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农历正月,秋瑾被举为绍兴大通学堂督办,创设体*专修科(也称体育会),改约束,颁号令,组织光复军,训练会党骨干,筹划反清武装起义。这时,程毅应秋瑾之聘,任绍兴大通学堂监学兼体育会教员。他协助秋瑾作了大量革命工作,深得秋瑾的信任。他常到秋瑾家参加秘密会议,参与了光复会所组织**的武装反清大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 秋瑾与徐锡麟等原相约于五六月间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但因准备不周,起义日期屡次更改,不慎走漏了风声,徐提前刺*安徽巡抚恩铭于安庆。清政府在各地大肆搜捕革命党人。绍兴知府贵福根据劣绅胡道南等的告密,星夜到杭州请兵。消息传来,程毅协助秋瑾妥善处理善后工作,并冒着极大的危险,去杭州完成秋瑾交给他的一项秘密使命,又日夜兼程返校。六月初四日(7月13日)下午,清兵入绍兴,秋瑾与程毅率最后一批学生,同前来围攻学堂的清兵展开激战,毙伤敌数人,但终因寡不敌众,秋瑾与程毅等被捕。 秋瑾在狱中坚贞不屈,于六月初六日(7月15日)晨四时慷慨就义于绍兴轩亭口。于是贵福就用铁铲烙体、令跪烧红的火链和火砖等酷刑拷讯程毅,逼供同党以便兜捕。程毅虽皮开肉烂,膝骨尽露,但始终宁死不吐露任何秘密。清吏无奈,乃"以无佐证,狱久不决",伪造程毅口供,褫革其衣衿,判处5年-结案。 程毅在狱中得知秋瑾牺牲消息后,终日号泣,痛不欲生。便仿故乡河南民间《哭五更》曲调,填写《五哭秋瑾》诗词,词极悲壮,曲亦哀凄。程毅不分昼夜,且歌且泣,眼皆出*,闯者无不下泪,表达了他对秋瑾烈士的无限敬慕与怀念。 为了营救程毅出狱,他的好友鲁鸿珩及绍兴的革命党人,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使他渐有被保释的希望。劣绅胡道南等得知后,怕程毅出狱报复,遂暗贿狱吏,将 置于午饭中,使程毅惨死狱中,年仅25岁。时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夏秋间。 程毅牺牲后,革命党人和广大群众给予他很高的评价。河南留日学生同盟会成员在东京所创办的革命刊物《河南》第八期(1908年11月12日出版)上,刊载有《烈士程毅小传》;光复会领袖陶成章也亲自为他立传;民国元年(1912年),秋瑾的好友徐寄尘、吴芝瑛等,在杭州建"鉴湖秋社祠",以程毅附祀于秋瑾烈士灵位之侧;此后70多年来,出版的很多有关伙瑾的史料、通俗读物及文艺作品(包括小说、戏剧、连环画及电影《秋瑾》等)中,都出现有程毅的英雄形象。所有这些,都表示了对这位为推翻帝制、缔造共和而英勇献身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战士的崇高敬意与深切怀念。 附注:本传记资料来源: ①程毅女儿程燕珠的回忆; ②程毅亲友及故乡父老近30人的调查采访; ③钧灼著《烈士程毅小传》、陶成章著《浙案纪略》、秋宗章著《六六私乘》、《大通学堂党案》,周卫亚著《光复会见闻杂忆》等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