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道夫・阿恩海姆人物简历(个人资料简介)

鲁道夫・阿恩海姆(德语Rudolf Arnheim,1904年7月15日-2007年6月9日),出生于柏林,毕业于柏林大学,德裔美籍作家、美术和电影理论家、知觉心理学家。他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人物,曾任美国美学协会**。代表作品有《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走向艺术心理学》《作为艺术的电影》等。

,人物经历

阿恩海姆出生于柏林,1923年入读柏林大学,192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希特勒上台后他移居意大利,任职于教育电影国际学会。1939年前往英国,次年起又赴美国定居。1941年与1942年先后获洛克菲勒基金会与古根海姆基金会资助。1943年至1968年间任教于萨拉姆・劳伦斯学院(Sarah Lawrence College),教授艺术心理学。期间曾于1959年获福布莱特计划的支持前往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进行交流。1968年后,任哈佛大学视觉与环境研究系艺术心理学教授。1974年退休,并获名誉教授头衔。此后他在密歇根大学任艺术史学访问教授。2007年6月9日在密歇根州安娜堡逝世。

主要著作

? ? ? ?阿恩海姆主要著作有《艺术与视知觉》(1954)、《视觉思维》(1969)、《走向艺术心理学》(1972)等。

? ? ? ?阿恩海姆的美学思想是以完形心理学为基础的。他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完形心理美学”。他将完形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知觉场”概念和“同形论”引入审美心理研究领域,认为知觉过程实际上是大脑皮层生理力场按照韦特默组织原理(邻近性、相似性、封闭性、方向性),将视觉**力转化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即生理力样式的过程。人们从艺术形式中知觉到的张力式样,绝非等同于对象的实在结构,而是对象的**力与大脑皮层生理力的对立统一。由此断言艺术作品是以主体的知觉行为为基础的。

? ? ? ? 他反对用“联想”和“移情”来解释艺术形式的表现性,提出艺术形式之所以能表现一定的情绪因素,取决于知觉式样本身以及大脑视觉区域对这些式样的反应。据此,阿恩海姆对艺术作品的“表现”作出新的解释:传统观点认为艺术作品表现了超出其中所含个别具体事物表象的某些东西是对的,但这“表现”既包括了由“理性从艺术形式中间接地推断出来的东西”,又不包括“不表现内在精神活动的表象和行为”,所以太笼统,也太狭窄。表现不在于象征。而象征的意义应当通过构图形式特征直接传达于视觉。所以,“表现性就在于结构之中”,所有的艺术都是象征的。、 ? ? ? ? ?他强调接受者在艺术欣赏过程中的主动性,认为作品的物理样式并没有被观赏者的神经系统原原本本地**出来,而是在他的神经系统中唤起一种与它的力结构相同的力的样式。所以欣赏者总是处于一种激动的参与状态,而这种参与状态,才是真正的艺术经验。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