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留拉人物简历(个人资料简介)

西蒙・彼得留拉(英文:Symon Petlura,乌克兰文:Симон Петлюра,1879-1926):乌克兰政客,苏联国内战争时期白军彼得留拉匪帮的头

目。1879年5月10日生于沙皇俄国波尔塔瓦,原为乌克兰报纸编辑。1917年十月革命后开始组织乌克兰民族主义匪帮,成立“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并自任领袖。失败后流亡法国,组织“乌克兰民族共和国”流亡政府,鼓吹“乌克兰文化认同”。1926年5月25日为一犹太无政府主义者刺*身亡。

彼得留拉 - 生平

西蒙・彼得留拉出生在波尔塔瓦一个马车夫的家中。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进入神学校学习,但后来被开除。一度在利沃夫大学学习,后来

在《拉达》报当秘书。1905年12月“革命乌克兰”改组为乌克兰社会民主工党时,成为新党的**人之一,编辑该党机关报《言论》。该报被沙俄政府查封后,一度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当会计。从1912年起编辑在莫斯科出版的《乌克兰生活》杂志。1916年加入地方自治联盟(一个支援军队以军需品的志愿者组织),成为该组织在西部战线的全权代表的助手。当军队中开始乌克兰化活动后,他当选为西部战线乌克兰拉达的**人。他以此身份出席了**代表大会并被选入**拉达属下的军队总委员会,从此留在基辅活动,并成为负责军事问题的一等秘书。 此后,由于彼得留拉和上级**人政见不合,返回军队并组建了斯洛博达兵团。十月革命前后,乌克兰民族的独立运动再次觉醒,但各派力量争权夺利,各种**势力轮流坐庄。彼得留拉作为社会民主工党人和军队实权人物,逐渐成为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核心人物。 乌克兰**拉达成立后,遭到旧沙俄白军势力和苏维埃势力的双重攻击,内部也出现了严重分裂。1918年1-2月,苏维埃**兵分三路进攻基辅,并在城内组织反对**拉达的武装*动。以彼得留拉等人为首的**拉达军队成功将城内*动镇压下去,但战争形势却依然急转直下。2月8日,苏维埃**在激战中攻入基辅,宣布基辅成为苏维埃乌克兰的首都。 **拉达几乎失去了大半个乌克兰,随后采取了愚蠢的“引狼入室”行为,借助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谈判与德国进行**交易。在《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和约中,苏俄被迫承认芬兰和乌克兰的独立,但乌克兰在独立的同时也被德国人武装占领。 **拉达借助德、奥军队将布尔什维克**赶出了乌克兰,但随后被占领军所摒弃并强行解散。德国扶持斯科罗帕茨基组建傀儡政府,并沿袭了乌克兰传统领袖称号“盖特曼”。彼得留拉作为**拉达军队的核心人物,被盖特曼政府逮捕入狱。 德军占领期间,原**拉达和各政党的成员积极组织斗争活动,布尔什维克和乌克兰左翼社会革命党也纷纷举行武装起义。 1918年11月德国宣告战败,乌克兰傀儡的盖特曼政府岌岌可危。斯科罗帕茨基试图改组政府,但公开支持同俄国(旧沙俄势力的俄国,并非苏维埃俄国)结成联邦,遭到坚持乌克兰民族独立的**力量的强烈反对。新成立的乌克兰民族同盟迅速发动起义,成立执政内阁,尚在狱中的彼得留拉被选为**机构五名成员之一。 执政内阁团结了乌克兰一切可以团结的民主力量,在各大城市发动起义,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连战连捷,斯科罗帕茨基被迫下台。乌克兰人民共和国重新恢复。 尽管执政内阁再次革命成功,但**极不稳固,仅仅四十天后就被赶出了基辅。在这短短时间里,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同时和邓尼金白军、布尔什维克军队两线作战,最终顾此失彼。1919年2月5日,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府撤离基辅,迁至文尼察,基辅落入苏俄支持下的乌克兰苏维埃政府临时政府手中。 此后,执政内阁政府一年之内更换了近十个政府所在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流浪政府。这个时间点,应该才是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军队被叫做“彼得留拉匪帮”的开始。温尼琴科、彼得留拉等乌克兰**人为实现民族独立的**理想,一直在协约国、邓尼金白军和布尔什维克的夹缝中艰难生存,一度被赶到西乌克兰境内。在四面楚歌的窘境下,不断做出各种**抉择,先是试图倒向协约国,后来又与波兰联盟,但先后遭到失败。 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军队兵力一度达到10万人之众,但派系林立并且互相扯后腿。乌克兰军队一度在1919年8月30日收复基辅,但随即被邓尼金白军赶走。此后,彼得留拉等人的**与白军展开激战,但最终一败涂地溃不成军,亲白俄的加里奇亚军甚至投靠了邓尼金。 11月,彼得留拉受命负责“共和国事务的最高指挥权”,并且与政府成员决定转入游击战。但随后彼得留拉把军权交给他人,自己出走华沙。此时,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已经名存实亡,共和国残余**在补给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四处打游击,此阶段被称为“冬征”。 1920年3月,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和波兰举行谈判,执政内阁首脑彼得留拉等人在未获政府授予全权的情况下,与波兰达成秘密条约,彼得留拉以作出巨大领土让步的代价换取波兰对乌克兰独立地位的承认。消息传到乌克兰,被割让的加里奇亚和沃伦等地舆论哗然。 随后,波兰和乌克兰残余**结成联军,向苏维埃俄国发起进攻,并于5月6日攻占基辅。苏俄红军于6月展开反攻,波乌联军连连败退,苏俄红军一度兵临华沙城下。尽管波兰军队最终在华沙战役中大败苏俄红军,但波兰已无意再战,波俄双方10月在里加签署停火协议。波兰在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下停战,彻底抛弃了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府。孤军奋战的乌克兰军队无力支撑,残余**撤过兹布鲁奇河,被波兰军队缴械。彼得留拉匪帮也由此宣告寿终正寝。 彼得留拉本人在战后四处流亡,最终在1926年在巴黎被人暗*。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