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刚人物简历(个人资料简介)

李晓刚,男,1963年出生于湖北省广水市,1984年7月毕业于武汉钢铁学院冶金系,1987年4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1994年9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

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导,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海洋腐蚀973首席科学家,北京市百名科技领**物。

兼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秘书长;国家材料环境腐蚀科技平台主任;教育部腐蚀与防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腐蚀联盟执委。

,人物经历

1994年12月进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1997年10月调入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2000年10月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兼实验中心主任。

2003年,任科技部重点基础性专项“国家材料环境腐蚀站网与数据库”的项目负责人。

2005年,任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大项目“国家材料自然环境(大气、海水和土壤)腐蚀实验台网建设”项目首席科学家。

研究方向

李晓刚,主要研究方向为材料腐蚀防护系统工程、腐蚀延寿与计算机应用、红热像无损检测、材料的大气、土壤腐蚀以及石油化工的腐蚀与防护等。 

荣誉记录

李晓刚,曾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有突出贡献的科研和管理专家称号。

2017年4月,李晓刚入围中国工程院2017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

学术成果

在教学方面,先后完成指导本科生60名,指导硕士生30名,指导博士和博士后35名,主讲“材料科学导论”、“腐蚀与防护”、“断裂力学”、“金属的疲劳与断裂”、“金属学及热处理”等课程。

在科研方面长期从事有关高温高压氢腐蚀、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失效分析、安全评定与剩余寿命评估、红外热像无损检测及其专家系统研制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多数已经应用于国内外多家企业生产。目前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6项、重点项目3项和重大基金子课题3项、军工基础研究项目和大量来自厂矿企业的项目,长期在材料大气、海水和土壤腐蚀数据积累与机理研究方向上坚持系统研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本领域国际知名刊物50多篇。近五年来,出版《X70钢的腐蚀行为与试验研究》,《金属大气早期腐蚀行为与机理》,译著《断口学》等专著五部,国家授权专利30余项。获2007和2008年度部级一等奖各一项,2009年“钢铁材料及制品大气腐蚀数据积累、规律和共享服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排名**)。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