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山东荣城,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1977年1月生于北京301医院。因为按阴历,生日没有过春节,所以属龙。11个月起上幼儿园,6岁上学。1989年考入银河少年艺术团戏剧班学习二年。1991年~1993年分别在电视剧《太阳鸽》、《张培英》、《戏说慈禧》中扮演角色。1995年高中毕业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大学三年级、恰逢《相聚凤凰台》两周年改版,到广播学院招聘外景主持人,机遇加幸运,成了“凤凰”一员。
目前主要工作是在《相聚凤凰台》里报道内地娱乐新闻,主持《时空隧道》周末连环篇。也曾在特别节目《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开光》、《法门寺》、《正月――古陈仓闹红火》、《览灵山胜境祈天下吉祥》中担任节目主持人。
梁茵 - 《江河水》拍摄历程梁茵:很多人都觉得拍电视是个很有趣的工作。“你们去那么多地方到处玩,多好啊!”每每听到别人这样说,我们只有苦笑。“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牲口用”,这句从凤凰卫视流传出去的名言据说已经成为中国电视人的统一标签。像《江河水》这样的电视行动拍摄,更可以套用旅游团里的一句流行语:“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摄)”。
抓紧一切时间机会休息,是种幸福也是种本事呢。更好的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有时候是顾不得雅观了。
一路上陪同我们拍摄过的人最不能忍受的是摄制组从不按时吃饭。1、2点钟吃午饭或者4、5点钟午饭和晚饭一起吃,在我们来说都很正常。能够坐在餐厅里慢慢享用是种奢侈的休息。
清晨,酒店大堂还亮着灯,用读报和看资料来享受片刻的宁静。拖着沉重的行李从一个酒店去往另一个酒店是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开始。
梁茵 - 相关花絮凤凰卫视大型公益电视行动《中国江河水》,于2007年12月在上海崇明岛启步,计划用两到三年时间走遍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珠江我国七大水系,全面反映我国水资源现状,唤起人们对水资源的关注与爱护。此次行动由全国政协副**董建华担任总顾问,同时给予大力支持的单位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长江水利委员会共同关注中国江河水状况,共同畅享健康水生活!
《中国江河水》行程《中国江河水》以长江为**站,从上海崇明岛长江入海口出发,逆流而上,途经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直至长江源头。
主持人简介徐刚,生于崇明岛,诗人。曾任人民日报记者,1988开始,他被人冠以“环保作家”称号,他算得上是中国**位有意识地忧虑环境危机的环保作家。梁茵,祖籍山东,凤凰卫视《中国江河水》栏目主持人。吴小莉,凤凰卫视知名主持人,主持栏目包括《小莉看时事》、《爱心大使》《时事直通车》、《时事快报》等。胡一虎,曾连续五年成为“台湾最受欢迎的十大主播”之一。2001年离开台湾飞入凤凰卫视,主持资讯台《媒体大拼盘》、《凤凰正点播报》、《凤凰环球播报》等。
杨舒,曾任CCTV-10《OUT-LOOK》希望英语主持人,现任凤凰卫视《凤凰早班车》主持人。
梁茵 - 自说自话“这行有时忙得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有时即使不忙,人也会随时处于紧张状态。真希望有两周的时间是没有工作的,公司不找你,手机也别响。可一旦那样,又会觉得工作把我遗忘了,我被淘汰了。”
“记得念小学在奶奶家住的时候过的是最自然的生活。一放学,经过总参三院,有一堵不高的围墙,我总会爬上墙头去摘槐树的花,特别香,还能吃,我们还捣鸟窝。走到最高处,就抱住电线杆滑下来。家里人都知道,却从不管我。所以,后来我妈也很有预见说,我好动,应该有一个小旅行箱,拉着它随时可以走人。现在,我的房里就立着这么一个箱子。”
梁茵 - 对话《新周刊》(以下《新周刊》记者简称“新”,梁茵简称“梁”)
新:你觉得“凤凰”有别于国内其它电视台的地方在哪?
梁:形式表现多,丰富。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就会去实现它,不像有的台实施起来很困难,或成形后与最初的想法相去甚远。
新:你有很欣赏的主持人吗?
梁:有,陈鲁豫。我欣赏我熟悉的人,我了解她的节目,她的为人。她特别聪明、勤奋,在生活中女人味挺浓。我甚至崇拜她。新:有目标吗?希望自己获奖吗?
梁:没想过。
新:你是“凤凰”的新生代,年龄小,在公司里会否很受宠?
梁:以前总觉得自己那么小,做错了事有理由。但看到现在台里2000年的毕业生都当编导了,不少同行也只有二十一二岁,我开始产生危机感了。毕竟我已经有了两年的经历,我再也没有理由犯错了。
新: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会不会觉得少了自由?
梁:真是这样,就太把自己当一回事儿了。
新:你理想的生活?
梁:挣够钱就出去流浪,旅行,钱花光了再去打工。
新: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梁:特别想学摄影,通过镜头,可以把你眼中的世界,你的视角告诉人们,特别神奇。
梁茵 - 日记今天去了一对小夫妻的家庭摄影工作室。房子远在南四环外,面积也不大,但是跟这对超级可爱的人在一起2个小时,
我们一边大嚼零食一边大开玩笑。最后看见照片时真佩服自己怎么还能做出这些“矜持笑容”来的?多年没正经拍过照片了,就算作这个月的生日留念吧。2007年11月10日探访苏州河的百姓民生以及河水治理情况.
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上海开始治理苏州河;1988年至1993年,治理力度逐渐加大,截流污水被确定为治理苏州河的关键,治理苏州河成为上海全市上下关注讨论的焦点;1998年至2002年,上海开展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2002年至2006年,开展二期工程,2006年至2008年将开展三期整治工程。
码头:两岸高楼林立,都是新建小区,据说这边的房子大概2W一平米了。
12号上海四行仓库探访-----------据说四行仓库是上海保留最完整的抗战历史遗迹。除了门口可以看见的几个字和谢晋元像,在楼上还有一个非常简易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博物馆,我们去的时候门锁着,一楼有个牌子写着联系电话也打不通。里面其他楼层都是各个单位办公所占用。徐刚老师讲述四行仓库的历史....
癌症村死亡日记――访宿州杨庄乡奎河,是流经杨庄乡的唯一一条河流,属于淮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江苏省徐州市的云龙湖,经徐州铜县进入安徽宿州地区。杨庄乡是宿州地区最靠近奎河的村庄。这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普通村庄,近二十多年,却因为癌症和肝炎的高发病率成为远近知名的"癌症村"。
12月28日,阴有雾。
昨天晚上住宿在安徽宿州市区,清早驱车赶往宿州北边的杨庄乡。杨庄乡与江苏徐州只有一田之隔,当地经济一直发展不错,每个村庄有水泥路接上主干道,如果不是奎河污染,这里的村民也许已经过上富裕生活了。
进杨庄乡的路上有一个漆黑醒目的铁制标牌横架在路中间,"无*村"的字眼让人很困惑。进村后问当地人,几年前这里有人偷种**,经过打击治理后,设了这个牌子。再问,现在还有*吗?那人摇了摇头指着眼前的奎河说"那河水还不是有*吗?"
我在河边站了一会,尽管天寒地冻,却清楚地看到河面翻滚着白色泡沫,发出阵阵刺鼻的臭味。这就是杨庄乡的母亲河。
奎河,是流经杨庄乡的唯一一条河流,属于淮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江苏省徐州市的云龙湖,经徐州铜县进入安徽宿州地区。杨庄乡是宿州地区最靠近奎河的村庄。这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普通村庄,近二十多年,却因为癌症和肝炎的高发病率成为远近知名的"癌症村"。
令人忍俊不住的是,就在犯着泡沫的臭水边,一块石碑赫然醒目。如此标语口号在村里也随处可见。
上屋村的王大爷家刚打了一口20米的深井,原来的井水"碱大",但新井水抽上来就有味道,他只好泡茶去味。老两口都说,小时候村里人都在奎河里洗澡、游泳,但六、七十年代后就再没人去了。"原来河里有鱼,有水草,现在倒干净,啥也没有了!"。这里原有两万亩稻田,但稻米拿出去卖,人家一听是奎河边种的大米就不要了。如今农民只能改种玉米和豆子。而且踩到水田里,皮肤就又红又痒。"奎河就是个大阳沟、下水道,水黑得跟这个一样",王大爷指着我背包的黑色肩带说。
伊桥村的情况最糟。伊桥村卫生院的王安宝院长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个"死亡统计"。这个新本子上记录了伊桥2002年至2006年间的死亡名单。在千余人的村子里,平均每年死亡10人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死于肝癌或肺癌,而村里肝炎的发病率达到12%。
王院长对于我们的采访不太感兴趣,他说这些年来村里的媒体不少,采访他的也很多,但是"奎河该污染还是污染","说是要给这里通自来水,水箱建了没有水,**次铺的水管都烂了,扒了第二次又铺,可工程做了一半就停了",王院长说起这些有点激动,"连农村医疗补助都是只说增加没见钱,我说了,又有什么用?"我无言以对,伊桥医院--我所见过最基层最简陋的医疗机构里,我再一次面对我的采访对象感到羞愧。几乎如出一辙的问题,曾让我在钱塘江边的环保斗士韦东英面前**次沉默。
不过在我们的恳求下,王院长还是带我们去了最近有亲人去世的人家走访。这样的人家很容易辨认,大门上贴一对白纸的就是。每到之处,都会有一群村民围上来,争先*后向我们诉说关于奎河、关于癌症......
临走,导演刘晓梅问我有没有特别的感受想说,可以录段串场。我说算了。其实,杨庄乡已经是我出来两个月,仅在长江下游地区(此处应该属于淮河流域)采访到的第三个癌症村了。不是没有感受,而是每次采访结束时,心情都跟今天的天气一样,灰蒙蒙的,跟所有受害人一样――悲愤和无奈。后面的路上,我还会走进下一个、再一个“杨庄乡”。所以,我知道我还没办法为这些癌症村说上一段“结束语”。
下午4点,快饿昏的我们才狼吞虎咽吃了午饭。今天在杨庄乡拍了6个小时,中午王大爷要*了刚买回的母鸡留我们在他家吃饭,我们谢绝了。矿泉水留在车里没拿出来喝上一口。忍饥挨饿本是电视记者的常事,但这一回,我想,晓梅、葆春、小樊,我们心里都明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