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工真人物简历(个人资料简介)

李工真教授,曾多次获得国家及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电视台在制作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时吸收了他的研究成果,请他担任其中有关德国历史的第六集《帝国春秋》以及“大国系列丛书”中《德国》一册的学术指导,并在片中专门采访了他。香港凤凰卫视《纵横中国》栏目邀请他作特邀嘉宾。,个人信息

姓名:李工真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2年12月

国籍:中国

籍贯:武汉

民族:汉族

身份:教授

个人简介

  李工真,(著名数学家李国平之子)1952年12月28日出生于武汉。历史学博士,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革中老三届(68届初中)毕业生。

1968年作为“知青”在湖北省公安县插队落 户;

1970年7月招工回城后在汉口江汉路“南京理发厅”做过8年理发师;恢复高考制度后,于1978年10月考入武汉大学历史学系;1985年7月留校任教;

1988-1990年留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特里尔大学,师从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库尔特u2022迪威尔(Kurt Düwell)教授,专攻德国现代化问题。

突出成就

  李工真教授因学识渊博而被称为“武大活字典”,是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另一说:当年李工真、赵林和易中天号称武汉大学三大名嘴,文史哲各占一个)。

在武汉大学,李工真的讲座总是场场*满,总有很多人得站着听。李工真教授还多次应邀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国内著名高等学府从事讲学活动。

  由于在德国历史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李工真教授曾多次获得国家及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中国**电视台在制作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时吸收了他的研究成果,请他担任其中有关德国历史的第六集《帝国春秋》以及“大国系列丛书”中《德国》一册的学术指导,并在片中专门采访了他。香港凤凰卫视《纵横中国》栏目邀请他作特邀嘉宾。

代表著作

  《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

人物评价

  1米8的瘦高个,略微凌*的头发,老式的28自行车,讲台上手舞足蹈的身影,洪亮略带武汉口音的声音……一个个明显的特征勾勒出一个清晰的轮廓;“武大活字典”、“四大名嘴之一”、“德国史专家”……一张张各具特色的名片都指向同一个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李工真教授。

详细介绍

  李工真,男,1952年12月生,汉族,籍贯广东丰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1985年留校任教至今,1999年6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德意志历史与文化。从教26年来,他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事业心奋斗在教学、科研**线,爱岗敬业、品格高尚,在教学、科研与师德师风诸方面皆表现突出,赢得了同行、同事和学生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

为人师表

  李工真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相信,一位教师要想教好一门课,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学生有爱心。”

  为师之道,不唯伏案耕耘,更需授业、解惑。李老师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无论是专业课、还是通识选修课,他都同样认真对待,从未无故缺课、调课。执教26年来,始终坚守于教学一线,孜孜不倦讲授《世界通史》、《德国史专题》、《西方典籍导读》等主干课程,先后承担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课程共11门。他对学生严格要求,对每份作业都精心批改,哪怕是200人的通识选修课,他也都一份份认真批阅,从不让研究生代劳。即便是感冒发烧、嗓子沙哑,课堂上的李老师依然精神饱满,未尝有一日之懈怠。有学生劝其休息,他总是斩钉截铁地说:“教书是教师的天职。我不敢辜负学生的期待,没有特殊情况决不耽误大家的课”。2011年4月8日下午,李工真教授由于刚刚安装上义齿,还没来得及磨合,就强忍着不适为学生讲了三节课,课后,学生们发现,讲台上竟溅满斑斑*迹。对职业道德的坚守,对学生的关爱,李老师都身体力行地做出了最好的示范。

  珞珈史学之精髓在于求实、拓新。李工真教授秉持前人既有之精神,于教学中与时俱进,重视材料更新、方法引入,始终将课堂教学与学术前沿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同时,更能领略学科前沿之魅力。李工真教授将教书育人视为天职,以“唤醒学生的力量”为其教学宗旨。他在给研究生开设的课上,引入德国大学历史教师采取的SEMINAR报告会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术质疑、学术讨论,并给予学习质量评价。学生们通过他的课程学会自主学习与交流讨论、大胆质疑与虚心接纳、条分缕析与宏观把握。他的精品课程《德国现代化》及其他课程在全校、乃至全国范围内皆饱享盛誉;2010年出版的由李工真教授主编的教材《德国现代史十三讲――从魏玛共和国到第三帝国》更是受到广泛好评。

  为了将授课上升为一门“讲台艺术”,富有**地启发学生,李工真老师对每门课程之准备皆灌以极大心*,至于其间重点、精华处更是如数家珍。绝佳口才,风趣谈吐,深邃思辨,原本晦涩、枯燥的文字,于李老师阐述下顿时跃然纸上,使人心向往之。因此,其专业课受到本院师生的高度赞誉,还吸引着不少外系学生旁听;他在全校范围内讲授的通识选修课《大学现代化》更是赢得学子们广泛好评,每次开课都“人满为患”;李教授的讲座更是场场*满,使之成为“武汉大学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学生们对李工真教授的课程予以高度评价:“李教授记忆力惊人,学风严正,讲课生动有吸引力。是我在武大听过包括专业课在内的最好的课之一”,“李老师学识渊博,讲课富于**”,“作为武汉大学的学生,若没有听过李工真老师的课,那真是白来了武汉大学一场”。

  李教授不仅是为学之师,更是为人之师。课堂下,李教授非常重视与学生的交流,每学期的研究生课程结束后,他会请选修课的学生们聚餐,一起畅谈对课程的建议,谦虚听取学生意见。逢年过节,他都会把研究生请到家中吃饭,大家喝茶聊天,听李老师讲最新的学术动态。他经常教育学生要有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在科学研究上不能来半点虚假。生活中,李老师对学生也是关怀备至,对家庭条件较为贫困的学生,李老师及其夫人更是特别关心,经常给他们送书、送衣物。“要对学生有爱心!”李老师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指导,还有生活上的关心和爱护,更多的是对学生人生的指引和教导。

成果丰硕

  李工真教授的座右铭是爱因斯坦于普朗克生日时所做的一段演讲:“促使人们去做这种工作的精神状态是同信仰宗教的人或谈恋爱的人的精神状态相类似的,他们每天的努力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直接来自**……”他经常在讲台上为学生背诵这篇文章。是的,**,这也正映照着李工真教授对学术的热爱与赤诚。

  李工真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德意志历史与文化。他于1997年出版了45万字的代表作《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一书。这是国内**部从现代化发展观点出发,全面、系统、详尽、深入地研究德国自15、16世纪以来历史进程的学术专著,引起学术界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该书于2005年发行第二版,深受学界好评。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3项,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近年来,他有9篇重要论文相继发表在历史学权威期刊《历史研究》、《世界历史》上,2010年,李工真教授共有三部著作《文化的流亡――纳粹统治时代的欧洲知识难民研究》,《德意志现代化进程与德意志知识界》、《德国现代史专题十三讲――从魏玛共和国到第三帝国》相继出版。

  由于在德国历史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李工真教授获得国家及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武汉大学优秀成果奖3项,屡次应邀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20多所著名高等学府从事讲学活动,受到各校师生一致好评。

朴素无华

  讲台上的李教授永远充满着**与魅力,他是天生的演讲家,有着区别于其他内敛气质型教授的骄傲。但是在讲台下,他是朴素的、谦逊的。这朴素不仅仅在于他简单的衣着和破旧的自行车,而源于他正直的品格和淡薄名利的内心。

  他在多个场合说过这样一句话,“武汉大学教授”是唯一令他感到自豪的称谓。是的,他淡泊名利、不图虚名,从未追求学术、育人以外的任何声誉和头衔。他的课程广受欢迎;他参与的电视节目,都与教育这个大命题相关;他到各所高校演讲,是为将知识传播给更多的学生。他就像朴实无华的老园丁,默默无闻地在教育这块土地上耕耘。

  李工真教授对武汉大学有着深厚的感情。曾经有一些名校以优厚的待遇聘请他,他都婉言谢绝了,他说:“我是武汉大学的教师,我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我从小就在珞珈山长大,对她有着深厚的感情。我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我会把我的一生奉献给这里!”

  李工真教授在教学、科研上的卓越成就,教书育人、淡泊名利的先进事迹引起了新闻界的广泛关注。《武汉大学报》、《长江商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晨报》等多家媒体曾先后多次进行过报道。他受邀担任**电视台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第6集《帝国春秋》以及“大国系列丛书”《德国》的学术指导,并在片中接受采访。他多次参与香港凤凰卫视《纵横中国》和《凤凰大视野》栏目,并20余次参与湖北电视台(教育频道)教育谈话节目。2007年,在评师网发起的全国高校教师评选活动中,李工真老师被评为“2007年评师网最佳教授、红钻教授”。2009年,李工真教授又入选“200**师网魅力教授排行榜”、“200**师网湖北最受欢迎十大教授排行榜”、“200**师网最受欢迎百佳教授排行榜”三大排行榜。2009年11月,李工真教授获得了首届“武汉大学”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的荣誉称号。2011年1月,经学生自发投票,他高票当选获评武汉大学首届十大“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淡泊名利

  面对这些赞誉和名气,他仍能淡然处之。他说:“我是人民教师,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学生的喜爱才是我最大的成就。”他那平淡朴实的话语,豁达坚毅的笑容,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名高校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之情。是故,纵然李师之学说或有可商榷之处,然其治学为人之精神,必将引领一代代珞珈学子求索不息。

  李工真教授被学生誉为是最具教授气质的教授,对一名教师而言,这个称号是令人骄傲的。他充满**地在教育的园地耕耘,甘于寂寞地在科学的原野行走。他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展现了新时期教师的光辉形象。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