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字温甫,其先相人,曾祖锡仕金,以济南尹致仕。玉明昌五年经义、辞赋两科进士,入翰林为应奉。应制一日百篇,文不加点。又作《元勋传》,称旨,章宗叹曰:“勋臣何幸,得此家作传耶!”泰和中,建言开通州潞水漕渠,船运至都。升两阶,授同知陕西东路转运使事。 金史大安三年,都城受围。夏人连陷�、泾,陕西安抚司檄玉以凤翔总管判官为都统府募军,旬日得万人,与夏人战,败之,获牛马千余。时夏兵五万方围平凉,又战于北原,夏人疑大军至,是夜解去。当路者忌其功,驿奏玉与夏寇有谋,朝廷疑之,使使者授玉河平军节度副使,且觇其军。先是,华州李公直以都城隔绝,谋举兵入援,而玉恃其军为可用,亦欲为勤王之举,乃传檄州郡云:“事推其本,*有所基,始自贼臣贪容奸赂,继缘二帅贪固威权。”又云:“裹粮坐费,尽膏*于生民。弃甲复来,竭资储于国计。要权力而望形势,连岁月而守妻孥。”又云:“人谁无死,有臣子之当然。事至于今,忍君亲之弗顾。而谓百年身后,虚名一听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颜以居人世。”公直一军行有日矣,将有违约、国朝人有不从者,辄以军法从事。京兆统军便谓公直据华州反,遣都统杨��袭取之,遂置极刑。公直曾为书约玉,玉不预,其书乃为安抚所得。及使者觇玉军,且疑预公直之谋,即实其罪。玉道出华州,被囚,死于郡学。临终书二诗壁间,士论冤之。 金史子不疑,字居之。以父死非罪,誓不禄仕。藏其父临终时手书云:“此去冥路,吾心皓然,刚直之气,必不下沉。儿可无虑。世*时艰,努力自护,幽明虽异,宁不见尔。”读者恻然。
鉴别方法鉴别韩玉有一些简便、快速的方法。
首先是看颜色,韩玉多为灰黄绿色调的白色、灰黄白色,用肉眼能够看见细小的针状白点。透明度较差,有假皮充籽料。而和田玉洁白自然,温润柔和;俄玉颜色白,但白而不润;青海玉多呈灰白、蜡白色,有灰暗不正的感觉,但透明度较好。
其次是看质地,韩玉密度、质地略松,颗粒感强,雕刻时易崩口,抛光后玻璃光泽不强,略有蜡感,光泽不柔和,并稍微偏轻。而和田玉有云雾状结构的玉花,质地细腻、稍压手,可精雕细琢,光泽温润,具有明显的油脂感。
最后是试硬度,韩玉硬度约是5.5左右,比和田玉稍微低一点,略高于玻璃,刻划玻璃时要用点劲才能划出痕迹,而和田玉刻划比较客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