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宫人物简历(个人资料简介)

紫霄宫有两处实景,一处是淮安的道教宫观。据明正统辛酉举人金铣于成化十七年(1481)所撰《重修紫霄宫记》所载,淮安紫霄宫初建于晋,盛于唐宋,由于战火,至解放时紫霄宫已成一片废墟,八十年代初,淮安县人民政府在此遗址上修建了当时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站。另一处是湖北的武当山紫霄宫,1982年02月2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紫霄宫坐落在湖北省武当山的主峰――天柱峰东北的展旗峰下。,重点文保单位

武当山紫霄宫,1982年02月24日被 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紫霄宫始建于明代 永乐十一年(1413年),坐落在 湖北省 武当山的主峰―― 天柱峰东北的展旗峰下,是武当山上保存较为完整的宫殿古建筑群之一。自东天门入 龙虎殿、循碑亭、十方堂、紫霄殿至父母殿,层层殿堂,依山叠砌,其余的殿堂楼阁,鳞次栉比,两侧为东宫、 西宫,自成院落,幽静雅致,再加上四周松柏挺秀,竹林茂密,名花异草,相互掩映,使这片古建筑更显得高贵富丽。

1931年曾为 贺龙率领的红三军司令部所在处。是 武当山历史上著名的 道教宫观之一,为现存保留较完整的武当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是湖北 武当山道教协会所在地。

建筑艺术特点

紫霄殿面阔五间,重檐九脊,绿瓦红墙,光彩夺目,其额枋、斗拱、天花,遍施彩绘,藻井浮雕有二龙戏 珠,形态生动,宛若真物,由于彩绘,也使得全殿显得光彩夺目,富丽堂皇。殿前的平台十分宽阔,雕栏重绕,雄伟壮观。殿内供有 玉皇、 真武、灵官诸神像,形象生动,栩栩如生,雕刻手法细腻、逼真。殿后的父母殿,崇楼高举,秀雅俏丽,与紫宵殿相映成辉,体现了 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艺术。

紫霄宫,距 复真观7.5公里。面对照壁、三台、五老、蜡烛、落帽、香炉诸峰,右为雷神洞,左有禹 迹池、宝珠峰。原建宫殿、廊庑、斋堂、亭台等860多间,赐额“太元紫霄宫”。紫霄宫背依展旗峰;面对照壁、三台、五老、蜡烛、落帽、香炉诸峰;右为雷神洞;左有禹迹池、宝珠峰。周围岗峦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明 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从刻有“紫霄福地”额匾的福地殿,进入龙虎殿、 青龙、白虎泥塑神像侍立两旁,形成威严。

沿数百级台阶循碑亭穿过十方堂,有一座宽敞的 方石铺面的大院落,院上三层饰栏崇台,捧拱主殿紫霄殿。紫霄殿进深五间,重檐九脊,翠瓦丹墙。殿中石雕 须弥座上的神龛内供奉 真武神老年、中年、青年塑像和文武座像,两旁侍立 金童玉女,君将等,铜铸重彩,神态各异,是中国明代艺术珍品。殿左放着一根数丈长的杉木,传说从远方飞来,故名“飞来杉”;又因在一端轻轻扣击,另一端可听到清脆的响声,而称为“响灵杉”,相传亦是明代遗物。大殿四周神龛内,陈列着数以百计的元、明、清代铸造的各种神像和供器,堪称中国铜铸艺术的宝库。殿前碑亭有两座保存完好的巨大鳌碑,高达10米,用完整的巨石雕制而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紫霄殿

位于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一1125年),明 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明嘉 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建,清 嘉庆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803―1820年)大修,是武当山八大宫观中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筑之一。现存有建筑29栋,建筑面积6854平方米。中轴线上为五级阶地,由上而下递建龙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圣文母殿,两侧以配房等建筑分隔为三进院落,构成一组殿堂楼宇、鳞次栉比、主次分明的建筑群。宫的中部两翼为四合院式的道人居所。

宫内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建在三层石台基之上,台基前正中及左右侧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台。大殿面阔进深各五间,高18.3米,阔29.9米,深12米,面积358.8平方米。共有檐柱、金柱36根,排列有序。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式大木结构,由三层崇台衬托,比例适度,外观协调。上下檐保持明初以前的做法。柱头和斗�硐允久鞔�斗杠的特征。梁架结构用九檀,高宽比为5:2.5,保持宋辽以来的用材比例。殿内金柱斗�硎┚�口天花,明间内槽有斗八藻井。明间后部建有刻工精致的石须弥座神龛,其中供玉皇大帝,左右肋侍神像,均出自明人之手。

紫霄殿的屋顶全部盖孔雀蓝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戗脊等以黄、绿两色为主楼空雕花,装饰丰富多彩华丽,为其他宗教建筑所少见。

父母殿

紫霄殿( 武当山紫霄大殿)后为父母殿(俗称荷叶殿),崇台高举,秀雅俏丽,殿内正中的神龛上供奉真武神的父母,即净乐国王 明真大帝和善胜 皇后琼真上仙。左神龛内供奉的是观音,右神龛内供奉的是三霄娘娘等,称为百子堂,是昔日信女求儿女的地方。

紫霄宫附近还有赐剑台、禹迹池、禹迹桥等 名胜古迹,可供游览。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