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人物简历(个人资料简介)

历史上的傅青主,其实和《射雕英雄传》中的黄*师倒颇有些相似,是一个天才型的杂家,一个仙风道骨、飘逸绝伦的绝顶人物,一个至情至性的奇男子,一个真正的武林高手。, 傅青主 - 人物简介

傅青主(1607~1684)本名傅山,字青竹,后改字青主,阳曲(今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向阳镇西村)人,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青主,别号公它、公之它、朱衣道人、石道人、啬庐、侨黄、侨松等,先世居山西大同,后徙于山西忻州,他是著名的学者,哲学、医学、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无所不通。他被认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傅青主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J、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等传世之作,在当时有“医圣”之名。

傅青主 - 生平经历

傅青主生于公元1602年,殁于1684年,字青竹,后改青主,别号颇多,诸如公它、公之它、朱衣道人、石道人、啬庐、侨黄、侨松等等。其曾祖为傅朝宣,是明代著名的官宦书香之家,家学渊源,世续八代,专治诸子及《左传》、《汉书》。傅朝宣曾为宁化府仪宾、承务郎,祖父傅霖累官山东参议、辽海兵备,其父傅子谟终生不仕,精于治学。

傅青主年少时,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博闻强记,读书数遍,即能背诵。15岁补博士**员。后就读于三立书院,受到山西提学袁继咸的指导和教诲,是袁氏颇为青睐的**之一。 袁继咸曾在朝为兵部侍郎,因为官清廉,为人耿直,敢于直言,得罪权贵魏忠贤,被贬为山西提学。崇祯九年(1636年),魏党捏造罪名,诬告袁继咸,傅山为袁鸣不平,联络生员百余名,联名上疏,步行赴京为袁诉冤**。 他领众生员在京城北京四处印发揭贴,申明真相,并两次出堂作证――“伏阙诉冤”。使袁继咸冤案得以昭雪,官复武昌道。袁继咸得雪之日,魏忠贤党徒们以诬陷罪,受到整肃。这是明季有名的大案,影响震动朝野,傅青主之名,遂播天下,时称“义士”。 严格地说,后来崇祯十一年顾杲、顾炎武领衔公讨阮大铖的“留都防*揭帖”以及清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的“公车上书(此事似伪,存疑)”,在本质上,都是傅青主“伏阙诉冤”的继续。 事后,傅青主返回太原。他无意仕途,博览群书,除经、子、史、集外,甚至连佛经、道经都精心览读,面壁五年,遂成一代学人。

傅青主 - 岁寒之盟

崇祯十六年(1643年),傅青主出山讲学;次年,明亡。于是,傅青主弃学出家,道号“真山”。因身着红色道袍,遂自号“朱衣道人”,别号“红花石道人”。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中的“红花会”,既本此而来。朱衣,朱姓之衣,暗含对亡明的怀念;其间,因人诬告下狱一年,出狱以后,反清之心不改。 康熙二年(1663年),参加南明**的顾炎武寻访英雄豪杰,来太原找到傅青主,两人抗清志趣相投,自此过从甚密。他们商定组织票号,作为反清的经济机构,并结以“岁寒之盟”。自此,傅青主俨然已是江湖首领。 清室立国之初,为笼络人心,泯除反清意识,康熙帝十七年颁诏天下,令三品以上**推荐“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朕将亲试录用”。给事中李宗孔、刘沛先推荐傅青主应“博学宏词试”。傅青主称病推辞,阳曲知县戴梦熊奉命促驾,强行将傅山招往北京。据周作人先生考证,傅山是放在担架上面,抬进朝门的,有清一代,这个礼遇,也算“独一无二”。 当时,军机大臣冯溥并一干满汉大员隆重礼遇,多次拜望诱劝,傅青主靠坐床头淡然处之,“义不帝清”。 对于他以病而拒绝参加考试,康熙并不恼怒,反而表示要“优礼义士”,诏令:“傅山文学素著,念其年迈,特授内阁中书。” 康熙“恩准”其免试,特授其“内阁中书”之职以后,傅青主抗命依旧,称病“拒不上朝”、“拒不接旨”。对此,康熙也只好不了了之,“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要紧”。

傅青主 - 研治诸子

傅青主的愤青,从来有自。他认为有些人还不如狗,因为狗是不咬主人的,“故以人望人,则贤者可知;以狗望人,贤者更无数可知矣。” 他的前半生,属明朝末亡之时,明末的****,官场龌龊,所以,他的愤怒,有一种非常清醒的**方面的认识。身为前朝遗老,但是他有一个特别的地方,不但学问好,而且跳出了程朱的范畴,“然间有问学者,则曰,老夫志学庄(庄子)列(列子)者也”,“于此间仁义事,实羞道之。” 他的后半生,反对当时的“学界”,反对“有利于”清代统治的“经学”学术,进而提倡可以“犯上作*”的“子学”学术,提出所谓“分夷夏”,“争民心”,这个观念,打烂了有宋以来“重理”的羁绊,开拓了新的学术研究领域,成为至今为止,“研治诸子”的“开山立派”之人。“或问长生久视之术,青主曰,大丈夫不能效力君父,长生久视,徒猪狗活耳!或问行生精汉魏古诗赋,先生曰,此乃驴鸣犬吠,何益于国家?”。

观傅青主的诗赋与文章,往往令人拍案称奇,他主张诗文应该“生于气节”,以是否有利于国家和民族为衡量标准。这对于当世学者,也有教益。 傅青主一生著述颇丰,可惜所著宏论,大都散失,只存书名和篇名,存世只有《霜红龛》(此书大佳,推荐一读),以及《两**名韵》两部。 在诗、文、书、画诸方面,傅青主皆善学妙用,造诣颇深。其知识领域之广、成就之大,在清初诸儒中,无出其右者。 青主之书法,为“清初名家”。其书,法自颜真卿,“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特别是他晚年的作品,当得起“人书俱老”的绝顶境界。 书画同源,但傅青主的画技,远远不如他的书法,所画山水、梅、兰、竹等,虽精妙,被列入逸品之列,但是不入方家之流。《画征录》说:“傅青主画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珂,以骨胜,墨竹也有气。” 这是客气话,其技法之差,有意无形,一眼可见。“过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好就是好,不好,不能说好。 傅青主有一怪论,“悬壶济世,不为名相,当为名医”,所以,他在医术上,也有很大的成就。他的文集,在清代遭禁;他的医书,却可以“流布天下”。《傅氏女科》、《青囊秘诀》,曾经是很常见用的医书,造福社会。但是他个人行医,却有“三不治”,对于那些前来求医的富人以及声名不好的官吏,一概谢绝。他说:“好人害好病,自有好医与好*,高爽者不能治;胡人害胡病,自有胡医与胡*,正经者不能治。”其人其言,有趣如此。 刘雪崖《仙儒外记》中,记有很多他的故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的“青囊针法”专治难产,“针中小儿手腕”,小儿长大以后,手腕上或有“刺痕”。 傅青主的江湖生涯,野史多有撰述,他不但能说,也能实干,但他不幸遇上了一个比他更有本领的康熙,康熙很会利用他,故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无法施展。他感到无奈的,一是他说话说不过康熙,没有康熙“嘴大”;二是他活也活不过康熙,因为康熙正当青壮年。傅青主虽然活了八十二岁,但康熙比他年青得太多,本身就相差了两代人。我们现在“不以成败论之”,论品格、气节,傅青主可以无愧于“志士、仁人”的评价。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局限,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正统思想,傅青主始终就不在正统的位置上,这也是傅青主之书,之学,多年以来无名于世,不能“纳之大麓,藏之名山,烈风雷雨弗迷”的原因所在。

史料记载

明亡后傅山在《甲申守岁》中写出“三十八岁尽可死,栖栖不死复何年”的诗句。拜寿阳县五峰山的还阳子郭静中为师,出家为道士,道号“真山”,以避剃发令。搬家到太原阳曲县东黄水镇,和母亲、儿子一起,过着砍樵采*的生活。外出时,他总是身穿朱红色的外衣,以示不忘“朱”明之意。他曾写过一副对联:“日上山红,赤县灵金三剑动;月来水白,真人心印一珠明。”此联首字为“日”、“月”,合为“明”字,表达了傅青主反清复明的思想。这副对联至今仍挂在晋祠云陶洞的洞门上。因为他认为清朝是外国,于是自称侨黄、侨松。由于他经常穿着红色外衣,所以人称“朱衣道人”。   

顺治六年(1649年)大同从明降大顺复降清的总兵姜��起议反清,傅青主的两个同学王如金、薛宗周参加“交山军”进军太原,在晋祠与清兵交战数日,被*,傅青主撰《汾二子传》文纪念。   

顺治十一年(1654年),傅山因宋谦供出其曾接受南明的任命而入狱,称“甲午朱衣道人案”。被拷打。绝食九日,好友陈谧、戴廷拭、白居实、张天斗、木公、魏一鳌、古度等人多方营救,傅山的母亲说:“道人儿自然当有今日事,即死亦分,不必救也。”出狱后又去南方云游。归来后隐居太原府崛围寺(位于太原市西北20公里)。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意,号公它、公之它。   

康熙年间皇帝下诏举行博学鸿词科举考试,傅青主被强拉到北京。他故意服食过量大黄造成腹泻以逃避。后来康熙皇帝授予他中书舍人的官职,傅青主推*不受。傅青主终生拒绝与清朝合作、终老林泉。   

傅青主与儿子傅眉感情深厚,令人感动。傅青主27岁时,其妻不幸去世。当时,他的儿子年仅5岁。他发誓不再娶妻,与儿子相依为命,艰苦度日。他时常与儿子同乘一车,外出采*卖*。晚上,父子二人围坐在灯下,父亲就为儿子讲授文学、医理。后来,傅眉也精通了文学和医学。在傅青主流离在外和隐居的生涯中,傅眉一直相伴在他的身边。在隐居晋祠期间,傅青主与傅眉都喜欢在晋祠的“齐年古柏”之下散步。傅青主为齐年古柏书写了“晋源之柏**章”的题字,表达了他对古柏的喜爱。傅眉则写了一首《古柏歌》:“左柏右柏幽影寒,客子徘徊于其间;右柏左柏幽影淡,客子歌罢高云散。”傅青主对之颇为欣赏。   

傅青主在年近80岁时,与其相依为命的爱子傅眉竟先他而逝。经受不住晚年丧子的巨大悲痛和打击,傅青主在数月后也溘然辞世。傅青主下葬时,仍然身穿朱衣。有数千人参加了他的葬礼。

傅青主 - 个人著作

《傅青主女科》

在傅青主留下的遗著中,尤以《傅青主女科》最为知名。《傅青主女科》是一部颇有建树的**专著,其内容体例及所用方*,与其它**书都大不相同。全书分为:带下、*崩、鬼胎、调经、种子、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每一病分为几个类型,每一类型先有理论,后列方*。在论述中,先叙述一般人对这个病症的理解,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加以辨析。例如对*崩后昏晕的病例,作出如下辨析:“夫人有一时*崩,两目昏暗,昏晕在地,不省人事者,人莫不为火盛动*也。然此火非实火,乃虚火耳”。   

书中的方剂,大多由他自己创制。譬如,将带下病分为5种类型,脾虚湿重的用完带汤,肝经湿热的用加减逍遥散,肾火盛而脾虚形成下焦湿热的用易黄汤,肝经脾湿而下溢的用清肝止淋汤。纵观全书,书中主要抓住了肝、肾、脾的相互关系,对**疾病进行调治,处方较为切合临床实用,因而颇受后世医家推崇。

傅青主 - 相关作品

哲学作品

《霜红龛集》

医学作品

《女科》是临床实用价值颇高的中医**典籍之一,很常为后代医师临证所应用。 《青囊秘决》 《**》

武学作品

《傅氏拳谱》

书法作品

《傅青主先生草稿真迹》2003年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薄一波题词、启功题写书名。

傅青主 - 个人成就

傅青主以《傅青主女科》一书闻名于世,但实际上,他的医学造诣是很全面的,并非只精于**。故有“医圣”之称。

傅青主集文学家、书画家、医学家于一身,但他自己对医学方面的造诣更为看重。他曾对友人说:“吾书不如吾画,吾画不如吾医。”其实,傅青主的书法造诣极高,他为晋祠“齐年古柏”所作的“晋源之柏**章”的书题,风格遒劲,气势磅礴,被誉为晋祠三绝之一。傅青主也很擅长绘画,他画的山水画“丘壑磊落,以骨胜”,画的墨竹也气势不凡。傅青主之所以称“吾书不如吾画,吾画不如吾医”,一方面当是对自己书法与绘画水平的自谦,一方面也表达了他对医学的偏重。

傅青主 - 相关评价

傅青主博学多才,当时人就称赞他的学问像大海一样广博(“学海”),可以说他是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经学、先秦子学、佛经道藏、医学、书法、绘画、诗词、音韵、训诂之学甚至武学等各方面都有较深造诣,其涉猎之广、成就之大,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特别是他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战*不稳之际,“著述无时又无地”,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委实是奇迹了。 他是一个书法家,被推许为清初**人。 《淮安府志》记载傅青主到淮安后,“寓能兴寺……山诗名遍天下,淮人求诗字,门限几断。又数为淮民*冤,人德之。”慕名来求他书法诗歌的人几乎把门槛都踏断了!(一点都不让现在的追星族呢)而且他每到一地,路见不平即挺身而出,为民解冤,深得百姓的爱戴。 他是一个画家,他的画与八大山人风格相近,《图绘宝鉴》评述道“画出町畦之外,邱壑迥不犹人,其才品海内无匹,人不能尽识也。”赞誉他的山水画突破传统技法风骨,卓绝于世。 他是一个医学家。说他是“家”,除了因其医术高明,还因为他写了不少医学著作,据传不管是多么复杂难治的病,他都能手到病除,来找他看病的人非常多,他“贵贱一视之”,并不因病人的贵贱富穷而差别对待,在当时就有“仙医”的美名。青主所著医书遗稿,被后人整理编为《傅青主女科》、《傅青主**》、《傅氏幼科》等,特别是《傅青主女科》是中医学名著,至今仍惠及医界。 他是一个旅行家,足迹踏遍了半个中国,他甚至把自己的归宿想像为,走不动了就死在山林之间(“横*于大林丘山间”)。清人王士�G《池北偶谈》记载青主父子“常粥*四方,儿子共挽一车,暮抵逆旅,辄篝灯课读经史骚选诸书,诘旦成诵,乃行。”生动展示了一幅苦中有乐的行旅读书图! 他是一个武林中人,史家称他“性任侠”,在他的诗中也有“剑术惜其疏”,“盘根砺吾剑,金铁满山鸣”的句子。然而更有力的证据是,1984年在山西灵石县发现了一本名《傅山拳法》的拳谱,经鉴定正是傅青主所著。又据《石膏山志》载,清顺治四年(1647年)春,青主和儿子傅眉到山西灵石县天空寺演示打坐和五禽戏,传与寺内主持道成法师,接着又传授给了寺内和尚以及当地名士吴成光。确实,想想青主既参加过抗清斗争,又敢于在战*动荡之际行走天下,没有一身武功和胆气倒是不正常的。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