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贤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赵贤(1532~1606年),字良弼,号汝泉,明代汝阳(今河南汝南)人。先辈皆务农,四传而至赵贤,才开始读书。赵贤自幼聪颖。

,简介

  赵贤(1532~1606年),字良弼,号汝泉,明代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祖籍山东济南府历城东乡,曾祖赵三公,携家口逃水灾至汝阳,在董会定居。先辈皆务农,四传而至赵贤,才开始读书。赵贤自幼聪颖,异于一般儿童,读书过目不忘,苦学自励,县、府学每试必列前茅。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河南乡试举人第二,翌年进士及第,授户部郎中。

履历

  赵贤先后派往山东临清、辽东,两次差使皆司钱谷,风清弊绝,可质鬼神。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擢官顺德(今属广东)知府,未及抵任,母亲张氏去世,在家居丧守制。四十四年(1565年)守孝期满,起补荆州(今湖北江陵)知府。到任时,正逢洪灾,稻谷淹没,房舍倒塌,加之瘟疫流行,死亡无数。赵贤席不暇暖,就率属吏案行乡村查勘灾情,计口赈济,*舟渡溺,爱民之心,犹如慈母。他还以工代赈,组织灾民筑堤障水,疏渠灌田。杜害兴利,福泽后世。隆庆二年(1568年),升湖广参政,因父丧辞官守孝。隆庆六年(1572年),诏复湖广参政。四月升浙江按察使,七月升佥都御史。巡扶湖广,拟楚湘便宜条上十事,又疏救荒四事,皆被朝廷采纳实施,只三年,楚湘大治。

晚年

  万历三年(1775年)召回京师,协理都察院事,历官副都御史、云南布政使,巡抚山东,升吏部侍郎,南京吏部尚书。后告老辞官,御赐“正大光明”图章一枚,奖其鸿猷亮节。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在家逝世,以吏部尚书入祀贤祠。追赠其父赵学为中宪大夫承德郎,母张氏诰封一品夫人,妻卢氏敕封夫人。

明史记载

  赵贤,字良弼,南海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除江西乐平知县。擢御史。偕给事中罗嘉宾出核南京、浙江军饷,请罪参将戚继光、张四维,而尽发胡宗宪失律、贪*及军兴督抚侵军需状。还朝,出按河南。巡抚蔡汝楠欲会疏进白鹿,尚鹏不可。改按浙江。民苦徭役,为举行一条鞭法。按治乡官吕希周、严杰、茅坤、潘仲骖子弟僮奴,请夺希周等冠带。诏尽黜为民。尚鹏介直无所倚。所至搏击豪强,吏民震慑。已,督畿辅学政。隆庆元年,请帝时御便殿,延见大臣,恤建言得罪者马从谦等。已,又申救给事中胡应嘉,论大学士郭朴无相臣体。擢大理右寺丞。

  明年春,朝议兴九边屯、盐。擢尚鹏右佥都御史,与副都御史邹应龙、唐继禄分理。尚鹏辖两淮、长芦、山东三运司,兼理畿辅、河南、山东、江北、辽东屯务。抵昌平,劾内侍张恩擅*人,两淮巡盐孙以仁赃罪,皆获谴。其秋,应龙等召还,命尚鹏兼领九边屯务。疏列盐政二十事,鹾利大兴。乃自江北躬历九边,先后列上屯政便宜,江北者四,蓟镇者九,辽东、宣、大者各十一,宁夏者四,甘肃者七。奏辄报可。尚鹏权既重,自负经济才,慷慨任事。诸御史督盐政者以事权见夺,欲攻去之。河东巡盐郜永春劾尚鹏行事乖违,吏部尚书杨博议留之。会中官恶博,激帝怒,谯让,罢博而落尚鹏职,汰屯盐都御史官。时三年十二月也。明年,复坐按浙时验进宫币不中程,斥为民。

  神宗立,御史计坤亨等交荐,保定巡抚宋�c亦白其无罪。万历四年冬,始以故官抚福建。奏蠲逋饷银,推行一条鞭法。劾罢总兵官胡守仁,属吏咸奉职。张居正夺情,重谴言者。尚鹏移书救,居正深衔之。会拜左副都御史,居正令吏科陈三谟以给由岁月有误劾之,遂罢去。家居四年卒。浙江、福建暨其乡广东皆以徭轻故德尚鹏,立祠祀。天启中,赐谥惠敏。

治理黄河

  1565-1592年,赵贤的一生中,4次治河,历时近10年,一次又一次的治黄实践,使他从一个对黄河和河工技术一无所知的人,逐步磨练成一位治河专家,被比誉为“千古治黄**人”。如果说他首任河官初识水性,二任河官则已深知堤防的重要性,三任总理河道时,他形成了“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思想并付诸实践,四任河官时,赵贤就总结前人经验结合自己大量的实践,形成了他的治河理论。习知地形险易,成绩显著。他主张综合治理黄河下游。认为黄河运河相通,治理了黄河也就保护了运河,黄河淮河相汇,治淮也就是治黄,既不能离开治黄谈保运,也不能抛开治淮谈治黄。他指出,黄河下游善徙的主要原因,在于水漫沙壅。因此治理上应筑堤束水,借水刷沙。由于黄河挟带大量泥沙,有“急则沙随水流,缓则水漫沙停”的特点,因此要使水流湍急,必须束水归漕。他主持修筑的堤防,包括“束水归漕”的缕堤,缕堤外的遥堤,以及二堤之间的格堤(横堤),三堤构成拦阻洪水的三道防线。隆万之际,黄河和淮河,经他治理后,“两河归正,沙刷水深,海口大辟”,使黄、淮、运河保持了多年的稳定。著作有《宸断大工录》、《两河管见》、《河防一览》、《留余堂集》等。

历史影响

  在赵贤治河三百年之后,一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西方水利专家兴致勃勃地向当时的清政府提出了“采用双重堤制,沿河堤筑减速水堤,引黄河泥沙淤高堤防”的方案,并颇为自得地撰写成论文发表,引起了国际水利界的 一片关注。不久以后,他们便惊讶地发现这不过是一位中国古人理论与实践的翻版。世界水利泰斗、德国人恩格斯教授叹服道: “赵氏分清遥堤之用为防溃,而缕堤之用为束水,为治导河流的一种方法,此点非常合理。”高傲的西方人这才开始对中国古代的水利科技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