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贵荣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马贵荣,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著名相声作家、相声艺术教育家。师父是我国著名女相声演员回婉华先生。她在相声创作上尤为突出,马季、姜昆、李金斗、王谦祥等相声名家都用过她创作的段子。

,人物简介

马贵荣是相声界为数不多的著名女艺人之一,她在相声创作上尤为突出,马季、姜昆、李金斗、王谦祥等相声名家都用过她创作的段子。郭德纲在北京最早的搭档王�h波,便是马先生的大**。此次马贵荣一下收徒9位,在相声界实属少见,足见马先生栽培后人的胆识。2009年1月10号,举行了收徒仪式。将郭磊、赵健、杨健、丁舟、吴嵩、赵臣、贾正伟、邵冉、李林收至门下。回婉华、常宝华、李国盛、陈涌泉、郝爱民、孟凡贵、徐德亮等相声名家捧场。

个人经历

年过半百的马贵荣,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打小就特喜欢听相声。但当年父母反对她听相声,老絮叨:“姑娘家家的,离相声远点儿。”为跟父母斗气,她一遍遍地模仿收音机里听来的相声,八九岁便试着写相声段子。 上世纪70年代末,她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回到北京,被分配到澡堂子给人收拖鞋、发肥皂,一干就是10年。这期间,她一直没中断写相声。她写的相声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极易引起听众共鸣。

“不管是什么影片,都是鬼子扫荡就阴天,***军官爱叼烟,特务狗腿子歪戴帽,戴眼镜儿是翻译官,站岗放哨准打盹儿,一搂脖子就玩完。”这是马贵荣创作的相声《电影漫谈》中的一段,讽刺的是电影程式化。

因为听说不会说相声的人,写的相声还得让人进行二次创作,马贵荣于是试着上台说起了相声,没想到还在首届业余相声大奖赛上得了优秀奖。

1987年,马贵荣干脆辞职当了个体相声撰稿户,专给相声演员、文工团或电视台写相声。虽说很少有人知道她给冯巩、牛群写过相声本子,但她挺自豪:“随便去哪个音像公司,甭管唱片、磁带还是VCD,凡是相声的,都有我的作品。”她和梁左等人帮姜昆创作的相声剧《明春曲》,首次把相声艺术同戏剧、电影结合起来。她的代表作《换包装》,还曾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

马贵荣在圈内小有名气,一次被请到北大给外国留学生讲课。课间,她问一位留学生:“你怎么想起学相声的?是不是中国相声的魅力出乎你意料之外?”

“不瞒你说,我学中国相声是为了实惠。”留学生直言不讳,“我学会两三段中国相声,写篇论文就能把硕士、博士学位拿下来,您信不信?”

“我不信。”马贵荣不客气地说,“你也忒狂点儿了。中国相声将近300年,你写篇论文说两段相声,就想拿硕士、博士学位?不可能!”

不过后来马贵荣读了《中国相声史》,才知道相声虽是中国的艺术,但**个相声博士是瑞典人,**个相声硕士是日本人,叫腾田香织,还曾跟她学过相声。

“我心里特别扭,中国相声的硕士、博士学位都让外国人拿了,咱中国人怎么不着急呢?再不抓的话,这老祖宗留下的玩艺就没了。”马贵荣当即决定教小孩说相声,决心培养出一批孩子,让他们懂得中国相声艺术。

她到各学校去找学生,谁爱学相声,她就免费教。开始还挺不顺利的,但是不久,马贵荣就在北京西城区少年宫成立了胖哈哈幽默艺术团,正式把相声教学搬进了课堂。

马贵荣跟相声“玩命”了几十年,写过上百个相声段子,教过上千个学生,这辈子拿相声当精神支柱。

主要作品

《换包装》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