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裕(1910~1992)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0年1月9日生于福建惠安,1992年11月5日卒于北京。
193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38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并先后任四川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3年赴美国,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和普渡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56年回国。
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相继易名为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宇宙线研究室主任、副所长,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及近代物理系主任,十一国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中国组组长(并**一个联合研究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兼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实验中心筹备处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核学会理事,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主编,中美高能物理合作联合委员会中方**等职。
张文裕 - 成就主要从事核物理和宇宙线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30年代与其他学者合作,首先研究天然a射线引起P、Al和Mg的共振效应,验证了N.玻尔的液滴模型;首次研究高压倍加器产生Li;衰变过程和激发态Be跃迁为2a,测得a连续谱线,证明Be有很宽的激发态;用倍加器产生的γ和n轰击出多种元素,形成放射性同位素;首次发现(γ,n)和(n,2n)过程并发现O(n,p)N,可预防反应堆建造和运行时冷却水的O变为N引起的辐射危害。这些成果得到物理学界好评。
1943年在法国物理学家S.罗森布拉姆想法的基础上发明了多丝火花计数器。40年代后期发现μ子系弱作用粒子和μ子原子,国际上称为张原子和张辐射,突破卢瑟福-玻尔原子模型,开拓了奇特原子研究的新领域。
50年代初系统研究了大气贯穿簇射Λ°粒子。曾筹建云南高山宇宙线实验室及其三大云室,并于1972年**发现了大于质子质量10倍的粒子。
70年代**高能加速器和高能物理的研究,并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造进行了奠基性工作。提倡科研与教育密切结合,并在培养高能物理人才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出版有《张文裕论文选集》。
张文裕 - 教学和科研体会美术界举办了“吴作人艺术活动六十周年”展览,吴老邀请我去参加开幕式。我不懂美术,但看到吴老对记者介绍他六十年执教和创作的体会,却深有同感。表面看来,搞美术和搞自然科学差别很大,实际上有许多共同的基本规律。 吴先生提倡启发式教学,他不轻易给学生改画,而是指出思路,或带领学生到现场与实物对比、考察、讨论,让学生对客体有一个确实的了解,由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创作。到现场看,等于我们作实验,通过科学实验的实践,让学生对自然现象有一个确实的了解,并通过脑子的思维加工,产生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 为了培养出有创造精神的人才,吴先生认为要经常掌握好严与宽、博与专、放与收这三个关系。这三对矛盾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其基本点是启发、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独创性,让学生的“内因起作用”。自然科学的教学和研究也一样。有的要严,基本功、基本概念一定要严,基本关系(如实验和理论的关系)一定要弄清,基本的实验一定要严,要让学生真正弄懂;但有的就不必那么严了,有的知识性、消息性的东西(所谓 informative knowledge),像看报一样,看过就可以了,不必要那么严。博与专的关系,总是要先专后博。一个人不可能一开始就博,否则就没有底了。基本的知识掌握了,就可以在一个方面深入,其它需要的知识再慢慢补进去。我在理论方面的一些知识就是后来慢慢补的,开始不可能有那么多功夫学。放与收的关系,放是需要的,充分发扬学术民主,集思广益,但也不能无休止。就象讨论一个问题,应该放开讨论,但如果争论不休,再讨论两天也不一定有结果,就需要收。
张文裕 - 评介张文裕先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他治学严谨,具有科学的求实态度。他谦逊、宽厚、平易近人,深受同事和晚辈的爱戴。
张文裕先生始终奋斗在核物理研究的前沿,并随着科学的发展进入了高能物理领域。对比在国内外的工作经历,他深感必须建设我国自己的实验基地,60年代中苏关系的破裂更加坚定了这个信念。他为在国内建设高能物理实验基地不遗余力地积极奔走,成立高能物理研究所,最终导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
张文裕 - 纪念文字我始终总是称他为张教授,即使在我作为科学家功成名就,随后的岁月里我步入花甲之年以后的岁月里,作为科学家功成名就时我依亦然这样称呼他。这一称呼礼节与其说是拘泥于礼仪,倒不如说是对他尊敬的象征。并不是出自于他距我遥远,而是因为,他是世间最友善和最谦虚的人,。与其说是拘泥于礼仪,倒不如说是对他尊敬的象征。他是我的良师益友。在他的一生中,他始终都是我的良师益友。
现在,他走了,但他的遗产永存。除物理外,他为中国留下相当多的成就,也给他的同事和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影响。就很多方面而言,他都是我的“父亲”。无疑,他是我自己20名博士生的“祖父”,其中有些博士生又成了博士生的“父亲”。在寻找物理真理,要用献身精神,充满快乐和无限乐观主义进行的探索中,我们向他学到了最高的行为标准。
――L.格罗德金斯 1992年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张文裕 - 遗产捐助曾是福建农村穷孩子的张文裕老人是靠着有限的奖学金和半工半读艰难地读完中学、大学,后赴英留学取得博士学位的。为发展我国的高能物理事业,1956年张老冲破重重障碍回到祖国,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他一生十分关心我国的基础教育。他经常说一个国家全民素质不提高不行,科学和教育是不可分的,没有很好的教育,科学事业将后继无人。张老去世后,他的夫人,也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王承书和儿子张哲根据张老的遗愿,毅然将节俭一生的积蓄捐给“希望工程”和资助家乡的教育事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将用张老的捐款在贫困地区修建一所小学,命名为“文裕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