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榆生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龙榆生(1902.3.19~1966.11.18),株潭镇凫鸭塘人,字沐勋,龙赓言之子,堂兄弟中排行第七,故自称龙七,号娱生、忍寒词人、怨红词客等。生平酷爱修竹,40岁以后,用“箨公”一名。1948年后又名元亮。幼聪颖,16岁毕业于其父办的株潭集义小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17年成婚。1921年由堂兄沐光介绍,前往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从黄侃学习声韵、文字及词章之学,兼做家庭教师,教黄氏次子读《论语》。 1923年经郭一岑(万载籍,著名心理学家)介绍在上海一家小学教国文,不久转至武昌中华大学附中任教。1924年至1928年上半年任教厦门集美中学,期间曾拜闽派诗人陈衍(石遗)为师,并到厦门大学拜见过鲁迅。1928年9月经陈石遗介绍,担任上海暨南大学国文系讲师(翌年升教授)兼国立音乐院诗词课。经陈介绍,得以拜谒夏敬观,并进而结识了陈散原(三立)、朱��村(祖谋,清光绪9年即1883年进士,曾任礼部、吏部侍郎等,近代著名词人,为“清末四大家”之一)、程十发、胡适之等。1929年与词人夏承焘结为莫逆之交。1931年12月��村去世,卒前以遗稿和校词朱墨双砚相授,并由夏敬观画了《上��村授砚图》,后相继有吴湖帆、徐悲鸿、方君璧、蒋慧为等人为其绘《受砚图》。汪精卫系��村任广东学政时的门人,龙榆生因朱的身后事开始与汪有较多联系,皆多为诗词唱和。1932年与著名作曲家黄自合作完成《玫瑰三愿》等歌曲,成为一代名曲(1997年**电视台仍在播放此曲,中国音协主办的《词刊》于2003年3月号的封底也刊登了《玫瑰三愿》的歌曲)。1933年下半年兼任复旦大学教席,同年4月其主编的《词学季刊》创刊,1937年8月13日,因日军炮轰上海,该刊被毁版停刊。总共出11期。1935年任教于广州中山大学,1936年下半年任教于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及苏州章氏国学讲习所。因经济十分拮据,龙榆生不顾胃病严重,1937年又兼光华大学5个学校的课,扶病奔走于苏沪和市中心区之间。1940年4月,龙榆生在未告之的情况下,被汪精卫伪国民0任命为--,为了生计,兼任了南京**大学教授和做了半年伪-院长陈公博的私人秘书。9月,兼任汪精卫宅家庭教师。他坚持不参加任何**会议,惟以教书育人研究学问为务。同年12月11日,其父龙赓言病逝于万载马步乌溪壁。20日,龙榆生创办的《同声月刊》创刊号出版。1941年,太平洋战争*发,他与负责金陵大学校产的陈嵘(林业研究所所长)合作,将金陵大学全部校产、图书和设备转移到**大学,避免了被日本人侵占。1943年夏,他以中大文学院院长的资格兼领南京文物保管委员会博物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当年,他3次去北平,通过张东荪教授和0**华北局取得了联系,曾做过策动拥有两万装备精良军队的伪**陆军将校训练团中将教育长郝鹏举起义的工作,但未果。1945年6月,他辞去了**大学的一切职务,8月任南京“国立模范中学”校长。11月被-教育部囚禁于南京老虎桥监狱,后移至苏州狮子口监狱看守所,因与汪精卫的关系以“文化汉0”罪名而被判刑12年。1948年2月,经多方保释出狱就医。1949年初至10月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审部馆外编审。11月受陈毅接见,在其关怀下,16日即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纂,翌年秋改任文管会研究员。1951年调任上海市博物馆编纂、研究员。1952年由陈毅安排至上海博物馆任资料室主任,并特许其专心撰述,不必随例上班。时与陈毅、钱钟书、章士钊、周作人、夏承焘等常有书信、诗词往来。1956年2月,在陈毅的安排下,龙榆生特邀列席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2月6日晚受毛**接待。“七时半怀仁堂宴会,毛**接见,握手甚欢。在座有周总理、-院长、郭沫若院长、-副总理、-市长、沈陈二老。与彭谈甚契,云拟出一刊物谈诗词。入席后与毛**同一席,居左第二位,与毛对座为周总理。三起为**干杯。食鲍鱼时,**问是否秦始皇之鲍鱼,对以此为鳆鱼。**对众称我学问不及他呢。晚十时,毛**离席,旋即散归。”在京期间曾与郭沫若论诗。4月,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1958年5月龙榆生被打成 ,由三级教授降为五级教授,1961年9月摘帽。1962年为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创作研究班授课。是年,施蛰存常与龙榆生往来,讨论词学。1965年11月,龙榆生因毛**在延安时曾经看过其主编的《词学季刊》,遂将《词学季刊》合订本三册托萧向荣将军交陈毅副总理转呈毛**。龙榆生研究佛学多年,晚年与赵朴初最为相契。1966年10月中,龙榆生因甲状腺瘤住院。手术后恢复良好,本欲出院。11月1日,家遭上海音乐学院造反派查抄,书稿文物悉被扫空,对龙打击甚大。5日,肺炎复发,高烧不退,渐至昏迷,18日凌晨,龙榆生因并发心肌梗塞,与世长辞。1980年3月,其骨灰安葬于北京香山万安公墓木区余组。  1979年1月16日,0上海音乐学院委员会对龙榆生错划 的问题予以改正,恢复其名誉。  龙榆生是我国著名词人,与夏承焘、唐圭璋并称为20世纪国内三大词学家。几十年来,他孜孜不倦地从事词学的研究、创作和教学,为继承发扬祖国的文化遗产付出了毕生的精力。1933年他创办的《词学季刊》,起到了联系新老词家、交流创作、挖掘保存词学遗佚的作用,推动了当代词学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他整理刻印了《��村遗书》,对学术界影响较大。他编选的《唐宋名家词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唐宋词格律》等书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他在《词曲概论》一书中对词曲的发展和作法做了比较系统科学的研究整理,在词曲作法上提出了音律与思想感情的关系等见解。并从音乐角度研究词学,早在三十年代初任教上海国立音乐院时就跟萧友梅、易伟斋、黄自、李惟宁诸位先生共同研究,开始尝试把传统的诗词规律用于现代的歌词创作。在词学的承前启后、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等方面,付出了他的心*。在他一生的最后几年中,还接受了党交给的一项有关某一部门的专门任务,尽了自己的力量,得到了肯定。  龙榆生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辛稼轩年谱》(1929)、《唐宋诗学概论》(1930)、《东坡乐府笺》(1931)、《风雨龙吟室丛稿》(1931)、《��村遗书》(1933)《词学季刊》(主编,1933)、《中国韵文史》(1934)、《唐宋名家词选》(1934)、《唐五代词选》(1937)、《古今名人书牍选》(1937)、《同声月刊》(主编,1940)、《忍寒漫录》(1941)、《词曲概论》(1945)、《忍寒词》(1948)、《骸骨舞曲》(独唱歌集)、《铜镜的故事》(1955)、《近三百年名家词选》(1956)、《苏门四学士词》(1957)、《樵歌》(校订,1958)、《声韵学》(1959)、《词学十讲》(1962)、《唐宋词格律》(1962)等及一大批文章。

   龙榆生(1902.3.19~1966.11.18),株潭镇凫鸭塘人,字沐勋,龙赓言之子,堂兄弟中排行第七,故自称龙七,号娱生、忍寒词人、怨红词客等。生平酷爱修竹,40岁以后,用“箨公”一名。1948年后又名元亮。幼聪颖,16岁毕业于其父办的株潭集义小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17年成婚。1921年由堂兄沐光介绍,前往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从黄侃学习声韵、文字及词章之学,兼做家庭教师,教黄氏次子读《论语》。 1923年经郭一岑(万载籍,著名心理学家)介绍在上海一家小学教国文,不久转至武昌中华大学附中任教。1924年至1928年上半年任教厦门集美中学,期间曾拜闽派诗人陈衍(石遗)为师,并到厦门大学拜见过鲁迅。1928年9月经陈石遗介绍,担任上海暨南大学国文系讲师(翌年升教授)兼国立音乐院诗词课。经陈介绍,得以拜谒夏敬观,并进而结识了陈散原(三立)、朱��村(祖谋,清光绪9年即1883年进士,曾任礼部、吏部侍郎等,近代著名词人,为“清末四大家”之一)、程十发、胡适之等。1929年与词人夏承焘结为莫逆之交。1931年12月��村去世,卒前以遗稿和校词朱墨双砚相授,并由夏敬观画了《上��村授砚图》,后相继有吴湖帆、徐悲鸿、方君璧、蒋慧为等人为其绘《受砚图》。汪精卫系��村任广东学政时的门人,龙榆生因朱的身后事开始与汪有较多联系,皆多为诗词唱和。1932年与著名作曲家黄自合作完成《玫瑰三愿》等歌曲,成为一代名曲(1997年**电视台仍在播放此曲,中国音协主办的《词刊》于2003年3月号的封底也刊登了《玫瑰三愿》的歌曲)。1933年下半年兼任复旦大学教席,同年4月其主编的《词学季刊》创刊,1937年8月13日,因日军炮轰上海,该刊被毁版停刊。总共出11期。1935年任教于广州中山大学,1936年下半年任教于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及苏州章氏国学讲习所。因经济十分拮据,龙榆生不顾胃病严重,1937年又兼光华大学5个学校的课,扶病奔走于苏沪和市中心区之间。1940年4月,龙榆生在未告之的情况下,被汪精卫伪国民0任命为--,为了生计,兼任了南京**大学教授和做了半年伪-院长陈公博的私人秘书。9月,兼任汪精卫宅家庭教师。他坚持不参加任何**会议,惟以教书育人研究学问为务。同年12月11日,其父龙赓言病逝于万载马步乌溪壁。20日,龙榆生创办的《同声月刊》创刊号出版。1941年,太平洋战争*发,他与负责金陵大学校产的陈嵘(林业研究所所长)合作,将金陵大学全部校产、图书和设备转移到**大学,避免了被日本人侵占。1943年夏,他以中大文学院院长的资格兼领南京文物保管委员会博物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当年,他3次去北平,通过张东荪教授和0**华北局取得了联系,曾做过策动拥有两万装备精良军队的伪**陆军将校训练团中将教育长郝鹏举起义的工作,但未果。1945年6月,他辞去了**大学的一切职务,8月任南京“国立模范中学”校长。11月被-教育部囚禁于南京老虎桥监狱,后移至苏州狮子口监狱看守所,因与汪精卫的关系以“文化汉0”罪名而被判刑12年。1948年2月,经多方保释出狱就医。1949年初至10月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审部馆外编审。11月受陈毅接见,在其关怀下,16日即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纂,翌年秋改任文管会研究员。1951年调任上海市博物馆编纂、研究员。1952年由陈毅安排至上海博物馆任资料室主任,并特许其专心撰述,不必随例上班。时与陈毅、钱钟书、章士钊、周作人、夏承焘等常有书信、诗词往来。1956年2月,在陈毅的安排下,龙榆生特邀列席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2月6日晚受毛**接待。“七时半怀仁堂宴会,毛**接见,握手甚欢。在座有周总理、-院长、郭沫若院长、-副总理、-市长、沈陈二老。与彭谈甚契,云拟出一刊物谈诗词。入席后与毛**同一席,居左第二位,与毛对座为周总理。三起为**干杯。食鲍鱼时,**问是否秦始皇之鲍鱼,对以此为鳆鱼。**对众称我学问不及他呢。晚十时,毛**离席,旋即散归。”在京期间曾与郭沫若论诗。4月,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1958年5月龙榆生被打成 ,由三级教授降为五级教授,1961年9月摘帽。1962年为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创作研究班授课。是年,施蛰存常与龙榆生往来,讨论词学。1965年11月,龙榆生因毛**在延安时曾经看过其主编的《词学季刊》,遂将《词学季刊》合订本三册托萧向荣将军交陈毅副总理转呈毛**。龙榆生研究佛学多年,晚年与赵朴初最为相契。1966年10月中,龙榆生因甲状腺瘤住院。手术后恢复良好,本欲出院。11月1日,家遭上海音乐学院造反派查抄,书稿文物悉被扫空,对龙打击甚大。5日,肺炎复发,高烧不退,渐至昏迷,18日凌晨,龙榆生因并发心肌梗塞,与世长辞。1980年3月,其骨灰安葬于北京香山万安公墓木区余组。  1979年1月16日,0上海音乐学院委员会对龙榆生错划 的问题予以改正,恢复其名誉。  龙榆生是我国著名词人,与夏承焘、唐圭璋并称为20世纪国内三大词学家。几十年来,他孜孜不倦地从事词学的研究、创作和教学,为继承发扬祖国的文化遗产付出了毕生的精力。1933年他创办的《词学季刊》,起到了联系新老词家、交流创作、挖掘保存词学遗佚的作用,推动了当代词学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他整理刻印了《��村遗书》,对学术界影响较大。他编选的《唐宋名家词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唐宋词格律》等书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他在《词曲概论》一书中对词曲的发展和作法做了比较系统科学的研究整理,在词曲作法上提出了音律与思想感情的关系等见解。并从音乐角度研究词学,早在三十年代初任教上海国立音乐院时就跟萧友梅、易伟斋、黄自、李惟宁诸位先生共同研究,开始尝试把传统的诗词规律用于现代的歌词创作。在词学的承前启后、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等方面,付出了他的心*。在他一生的最后几年中,还接受了党交给的一项有关某一部门的专门任务,尽了自己的力量,得到了肯定。  龙榆生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辛稼轩年谱》(1929)、《唐宋诗学概论》(1930)、《东坡乐府笺》(1931)、《风雨龙吟室丛稿》(1931)、《��村遗书》(1933)《词学季刊》(主编,1933)、《中国韵文史》(1934)、《唐宋名家词选》(1934)、《唐五代词选》(1937)、《古今名人书牍选》(1937)、《同声月刊》(主编,1940)、《忍寒漫录》(1941)、《词曲概论》(1945)、《忍寒词》(1948)、《骸骨舞曲》(独唱歌集)、《铜镜的故事》(1955)、《近三百年名家词选》(1956)、《苏门四学士词》(1957)、《樵歌》(校订,1958)、《声韵学》(1959)、《词学十讲》(1962)、《唐宋词格律》(1962)等及一大批文章。

相关院校: 复旦大学   同年(公元1902年)出生的名人: 李秋涛 (1902~1928)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县 张睦敬 (1902~1948)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张子清 (1902~1930) 红军早期著名将领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 乔天华 (1902~1989)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 石评梅 (1902~1928) 民国四大才女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 + 更多公元190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6年)去世的名人: 曾锡圭 (1899~1966) 湖北省仙桃 白崇禧 (1893~1966) 民国十大军阀 广西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 高歌 (1900~1966) 山西省阳泉市盂县 戴正华 (1901~1966) 中国人民***少将 安徽省合肥肥东县 蔡永祥 (1948~1966) 革命烈士 安徽省合肥肥东县 刘润民 (1891~1966) 陕西省咸阳三原 + 更多公元1966年去世的名人》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