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效房,**。眼科专家。河南开封人。194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1980年加入中国***。曾任河南省立医院医师。河南医学院讲师、教授。对眼内异物的定位与摘出较有研究。1959年提出的方格定位法,使眼内异物地定位与摘出成功率达99.47%,其中非磁性异物摘出成功率达98.85%。著有《眼内异物的定位与摘出》。
,人物生平,教授,主任医师,1920年10月出生于河南开封,男,**,**党员。从事眼科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至今已60年。
1945年毕业于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
1950年任该院眼科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眼科主任;
1980年创建河南省眼科外伤研究所,先后任所长、名誉所长;
1988年创建河南省眼科医院,并任名誉院长;
1978~2000年任中华医学会全国眼外伤学组组长与名誉组长;
1979~1992年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与常务委员;
1979年创办《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中文核心期刊)并任主编至今;
1983年至今任世界眼科基金会(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中国分会会长;
1991年至今任国际眼外伤学会理事会理事,国际眼科手术远征队队员;
1996年至今任美国眼外伤杂志(JocularTrauma)编委;
1998年至今,任“视觉**中国行动”中方委员会顾问、专家组组长;
1999年至今,任全国白内障手术复明技术指导组副组长。
1945年毕业于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
学术**曾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委员和**、眼科学会眼外伤职业眼病学组组长及名誉组长、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常务理事及名誉副会长、河南省分会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及名誉主任委员、世界眼科基金会中国分会会长、《J .Ocular Trauma》(美国)杂志编委等。
学术研究张效房是我国眼内异物研究的奠基人和眼外伤专业的学术带头人。1955年以来,张效房在眼内异物定位和摘出方面有38项发明和改进,被认为是我国对国际眼科学事业的两大贡献之一。
个人成就1978年“眼内异物摘出法”获全国科学大会优秀科研成果奖;1981年至1982年,荣获河南省政府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二等奖;1994年,“眼内人工晶体”研究获国家科委科技成果奖;1998年主编的《眼科学》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眼外伤学》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多次举办全国、全军眼外伤与眼内异物摘出学习班、白内障人工晶体学习班,主持了7届全国眼外伤职业眼病学术会议。1988年、1993年、1996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在河南郑州召开了**、二、三届国际眼外伤学术会议,担任大会**。培养眼科硕士、博士后70余人。至今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3项,国家专利1项,参编其他重要著作22部,其中主编《眼内异物的定位与摘出》《机械性眼外伤》《眼科学》《新编临床眼科学》《眼外伤学》等7部,发表和宣读科技论文248篇,其中180篇为**作者。1978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1997年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1998年被河南省政府授予“科技功臣”荣誉称号,是2005年中美眼科学会“金苹果奖”的全国唯一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