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润生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名为陈润生的人有四位,分别是:一、院士陈润生;二、教授陈润生;三、古玩爱好者陈润生;四、导演陈润生,成就都非常大。,

在网络上可查、且名为陈润生的人有四位,分别是:一、院士陈润生;二、教授陈润生;三、古玩爱好者陈润生;四、导演陈润生,本词条着重介绍中科院院士陈润生。陈润生院士,天津人,生物信息学家,2007年当选中科院院士,是中国最早从事理论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在生物信息学领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曾参加中国**个完整基因组泉生热袍菌B4基因组序列的组装和基因标识,曾参加人类基因组1%和水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共作大会报告及分组会报告多次,获得“小谷正雄 ”奖 。 陈润生 - 院士陈润生

简介陈润生,1941年6月生于天津市,籍贯天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1978到1980年,在吉林大学理论化学进修班学习;1985-1987年, 获洪堡奖学金在德国纽伦堡大学从事量子生物学研究;1994年到2003年,作为访问学者或访问教授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日本大阪大学蛋白质研究所;台湾理论科学中心等从事合作研究。是中国最早从事理论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在生物信息学领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曾参加中国**个完整基因组泉生热袍菌B4基因组序列的组装和基因标识,曾参加人类基因组1%和水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自1996年以来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共作大会报告及分组会报告十余次。由于其在基因组信息学领域的早期工作,1996年 9月29日至10月3日在日本筑波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大会上应邀作“Kotani Memorial Lecture”,同时获得“小谷正雄 ”奖 (“ Kotani Prize ”,生物领域 )。2007年当选院士。事迹

由于在研究生物信息学的过程中,对基因组的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非编码序列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原始发现。2007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事实上,陈润生是中国最早从事理论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他一直在生物信息学领域进行系统研究,曾参加过中国**个完整基因组泉生热袍菌B4基因组序列的组装和基因标识,以及中国承担的人类基因组和水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研究。

由于在基因组信息学领域卓有成效的工作,他曾应邀在1996年日本筑波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大会上作“Kotani Memorial Lecture”,同时获得了“小谷正雄”奖(“Kotani Prize”,生物领域)。而在对非编码序列、非编码基因、非编码RNA的研究中,陈润生和他的课题组在一些特定长度范围内独立地发现了百数量级的新的非编码基因,这些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承认,为中国在该领域取得应有的国际地位作出了突出贡献。陈润生认为,对生物体内非编码序列、非编码基因、非编码RNA的研究则是二十世纪末,生物学界和医学界无可争议的热点。美国人安德鲁・菲尔和克雷格・梅洛就是由于在1998年发现了“RNA干扰”现象而获得了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且在2001年~2006年,这个领域的重要发现5次被Science归入当年的“年度十大科学发现”。

对选院士后,陈润生曾表示,能够当选是对他过去工作的肯定,但并不是说当选院士了,他的学术水平就随之提高了。科研工作是连续的,当选院士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应当作出更大的贡献。他要按照院士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希望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和起点,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更大的进展。 重大成就长期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在基因组信息学领域,完成了中国**个完整基因组泉生热袍菌基因组的全部生物信息分析,参加了人类基因组和水稻基因组的信息分析,提出并建立了密码学方法。在非编码基因领域,以线虫为对象发现了百余个新的非编码基因。确定了两个非编码基因家族;发现了三个特异的非编码基因启动子。显示非编码基因有一套独立的转录调控系统。在生物网络研究领域,提出将图论中谱分析用于确定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拓扑结构等多种新模型。这些工作为生物信息学研究做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

陈润生 - 教授陈润生

陈润生,民国9年(1920年)生,浙江吴兴人。民国30年就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民国35年后在上海台安轮船公司、上海审美窑业厂工作。1956年9月开始从事教育事业,历任上海第二轻工业技术学校教师、教研组长,上海市轻工业学校、上海市轻工业专科学校硅酸盐专业主任、化工系副主任、主任、副教授。

陈润生教学严谨,在热工技术设备方面造诣较深,特别是对玻璃窑炉设备的设计与研究有一定的成就,对培养硅酸盐技术人才和玻璃行业窑炉技术的提高与发展作出了有益贡献。1970年,玻璃行业中普遍存在着窑炉能耗高、产量低的问题,陈为帮助解决这一难题,在玻璃行业成立玻璃窑炉改革小组并担任组长,对全行业30多台窑炉逐一进行改造。经过一年的努力,使全行业窑炉油耗平均降低达20%,年节油3000多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获得轻工业部颁发的科研成果奖。

1975年,上海玻璃行业推广了陈的“玻璃窑炉燃油技术”、“超声乳化燃烧试验”、“高效玻璃窑炉试验”、“液锡电极模拟试验”、“供料槽锡电极的应用”、“燃油喷嘴试验与研究”和油喷*的试验、改造等一系列科研成果,他先后写成13篇论文,在上海硅酸盐学会主办的刊物上发表,并主编《玻璃窑炉燃油技术》、《玻璃窑炉设计参考资料》和合编《玻璃窑炉热工计算与设计》等著作,于1984年前后出版发行。

陈润生是中国玻璃行业的一位有名望的玻璃窑炉专家、学者,曾先后担任过中国硅酸盐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上海市硅酸盐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窑炉热工专业组组长、科普教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会员代表、上海能源研究会会员、上海市轻工业局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长城玻璃窑炉科技联合开发公司总工程师、中国日用玻璃协会顾问等职。

1980年,陈加入中国***。1984年、1985年陈被评为上海市轻工业局优秀党员,并先后当选为中国***上海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宝山县第五、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宝山县第七届政协委员。

1990年2月因车*逝世。

陈润生 - 古玩爱好者陈润生 1922年生,江苏省徐州市人。主集古钱币,藏品颇丰。曾将祖辈珍藏的历代古钱币千余枚捐献给国家,包括周初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空首布、六字古刀、圜钱、蚁鼻钱及秦汉半两、五林等,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具有重要价值,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曾予嘉奖。 陈润生 - 导演、讲师陈润生 1944年生,云南省昆明市人。1965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戏剧系导演专业。历任云南省文艺学校滇剧科副主任、花灯科副主任、培训部主任。导演、讲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云南分会会员。曾在《云南戏剧艺术研究》**辑上发表论文《启发演员在舞台上动作起来》;在《民族舞蹈》刊物上发表《古典舞人门(巴特曼)》、《古老的民族、年轻的艺术》、《必须注意关于古典遗产中的表演问题》翻译作品。曾在各种报刊发表小品、评论、论文若干。曾在《以革命的名义》、《革命家庭》、《战斗里成长》、《李双双》、《祝您健康》等剧中担任重要角色;曾任《江姐》、《霓虹灯下的哨兵》、《为了幸福、干杯》、《于无声处》等几十出戏的导演;其中《拔毛》获云南省调演二等奖,撰写教材论文《导演基本知识识与方法》。 陈润生 - 参考资料 [1] 新浪科技时代网 http://tech.sina..cn/d/2007-12-28/08591942484.shtml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