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乙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帝乙,姓子名羡,中国商朝第30代国王,夏商周断代工程把他的在位时期定为前1101年―前1076年。,

帝乙 - 基本简介

帝乙,商朝国王,姓子名羡,商王文丁(太丁)之子。文丁死后继位,即公元前1101年继位,公元前1076病卒,葬于殷。在位26年,死后由其子辛(即大名鼎鼎的纣王)继位。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沫(即朝歌,今河南省淇县)。 又被后人称为帝乙大帝。

帝乙 - 个人资料 中文名称:帝乙 姓名:子羡 父亲:商王文丁 性别:男 所属年代:夏代 生卒年:1101年―1076年 帝乙 - 郝姓始祖

姓氏源流

郝(Hǎo)姓源出有三: 1、出自子姓,为其始祖为帝乙之子子期之后,以封地名为氏。相传契为商的始祖,他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居于商(今河南省商丘)。相传其母因吞玄鸟(燕)卵而生下他,故被赐姓子。商族后来不断的壮大,终于在契的14代孙汤的**下,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殷商在第27代天子帝乙即位时,将他的儿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今山西省太原),其后子孙也以地为氏,称郝氏。一说郝乡在今陕西省西矮附近,史称郝氏正宗。至于郝氏何时得姓,据有关史料所载,大致是在商朝被周朝灭亡(公元前11世纪)之后。按当时的习惯,子期的后裔便有的以地为氏称郝氏,有的以国为史称商氏,是为山西郝氏或陕西郝氏。 2、出自复姓郝骨氏所简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相传炎帝神农氏有称郝骨氏者,为太昊(伏羲氏)的辅佐,其后郝氏中可能就有源自郝骨氏这一支。 3、出自他族改姓和小数民族中有郝姓: ①如上党、卢水、汾州郝姓出自匈奴。 ②辽西郝姓出自东汉时乌恒人。 ③唐时南蛮有郝姓。 ④西夏人中有郝姓。 ⑤元时都噜别族汉姓为郝姓。 ⑥今土家、满、蒙、回、锡伯等民族均有郝姓。 得姓始祖:帝乙。相传契为商的始祖,帝喾(高辛氏)之子。契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商族后来不断壮大,至契的十四世孙汤时,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殷商的第二十七代君王为帝乙,他将儿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公元前十一世纪,商朝被周所灭,按当时的固有习惯,子期的后裔便以居地为氏,称郝姓。他们尊帝乙为郝姓的得姓始祖。

郝姓是中国当今人口排行第七十一位的大姓,拥有人口四百一十多万,约占中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郝姓出自子姓,始祖为帝乙。帝喾之子契为商的始祖,契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商族后不断壮大,最终在契的十四孙汤的**下推翻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殷商在第二十七位天子帝乙即位时,将他的儿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今山西太原市),其后子孙便以地为姓,称为郝氏。另外,历史上还有郝姓出自复姓和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姓氏等之说。郝姓的历史名人汉代有郝子廉,太原人;三国时魏有郝昭;晋代有郝隆;唐代有大将郝廷王,为安边郡王;宋有名医郝允,画家郝惠;元有道家郝大通。郝氏迁民始祖当时为平阳、太原二地,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集于广济寺大槐树附近,分迁异地,分布于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山西等。郝姓迁民始祖牌位供奉于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祭祖堂八号供橱,可供郝姓迁民后裔祭拜。

帝乙 - 帝乙归妹

一、帝乙归妹的故事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濉N耐跫沃梗�大邦有子。大邦有子,�教熘�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诗?大雅?大明》

她的婚礼是何等的风光,让她生命中最美的一刻定格在碧波澹澹的渭�迩⒀簦�写在沧桑的青史和诗集,让两千多年后的人们还在津津乐道。莘国有女初长成,奉商王之命来嫁于周。莘和周,一个是煊赫的帝禹后裔,一个是艰辛的后稷子孙;一个是商畿边境的泱泱大国,一个是僻处西垂的蕞尔小邦……可惜历史没有留下她临行前的感言或日后的回忆录,我们没法知道她当时是悲是喜,不过在她日后生活的土地上,在周人世代传承的宗庙雅歌中,记下了那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一刻。

莘国长女太姒来嫁于周为历史所重墨浓彩,当时重要的筮占笔记《周易》也没有遗漏这一信息。《泰》卦之六五爻辞曰:“帝乙归妹,以祉,元吉。”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同卦的上六爻辞有记:“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意思是说:城墙倒塌在城濠中,不宜出兵,只能在自己的邑中维持政令。大概也是天意让周人“潜龙勿用”;《易》中还有《归妹》卦,辞曰“归妹:征凶,无攸利”。下兑上震相叠,“有婚姻之动,有嫁女之象,故称归妹。”这一卦在谈急于求成之弊,如“六三”爻辞的“归妹以须,反归于娣”,是说须臾间就急忙出嫁,做不得主妇,反而有可能只落得个从嫁侄娣的下场。

文王经过反复的斟酌权衡,最终调整了战略。尽管周人的文化在当时还不够先进,但农耕的出身让他们具备了思考的习惯,这是这个民族最大的潜力;同时,殷商后期时常受到东南方的东夷(人方)困扰,继位未稳的帝乙*怕也不愿两面受敌,商周交恶对双方来说都没有好处。这时候,“和亲”不啻一个最好的办法。太姒就在这样的形势下踏上了征途,作为一个和平使者登上历史舞台。在表面上她也确实起了弭兵的作用――终文王帝乙一世,商周间未曾再兵戎相加。倒不是文王被红颜消磨了志向,而是更懂得韬光养晦――为了族人的理想,他努力隐藏锋芒,不忘恭顺事商。《吕氏春秋》说他“上贡必适,祭祀必敬”,故而“纣喜,命文王称西伯,赐之千里之地。”这一养就是将近三十年。他的一生尽管不曾真正东进,但为下一代周君伐商奠定了坚实的基业。

文王伐崇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精力,但他还是在战后第二年着手兴建丰邑(在今西安西南的长安区的沣河西岸,大致在客省村、马王村一带),开始准备迁都大事。根据甲骨资料,帝乙在位约二十六年,文王则约五十年,崩于嗣位三十年的帝辛(殷纣)后期。“文王初载”那年,他从渭水北岸迎回了莘之长女;在他和太姒的“金婚”之年,或许因鞠躬尽瘁,或许因战伤复发,竟盍然长辞,将未竟的功业留给了下一代。

文王激烈的一生对太姒,对长相守都是一个考验。千载欷�[,花开一瞬,太姒的风光和美丽全都留在了水一方,在后人钦羡不已的浪漫背后,只能冷暖自知。那关雎之畔的白昙少女惊鸿一瞥,转眼间便成为世代子孙心中恬静祥和、德音孔昭的母亲。她在伴随夫君跌宕起伏的一生中不断诞下他的孩子,故《大雅?思齐》中盛赞道“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这本是用了夸张修辞的一句,结果在《封神演义》中硬是被演义成文王有一百个儿子(**百个是义子雷震子)。虽然有艺术加工,但确实折射出文王多子的现实。《史记?管蔡世家》中记文王有嫡子十人(即太姒所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冉季载最少。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另外还有见于史册的召公�]、郧叔武、毛叔郑、毕公高、郇叔葡等几个庶出的孩子。一般来说,历代王室中的庶子总比嫡子多,但文王将更多的机会给了嫡妻。文王太姒相伴五十载,共育十子。考虑到她不可能只生男孩,至少也有十个左右女孩吧?考虑到一个女人生育年限的问题,就按上限40年算好了,再忽略不计孩子的夭折率,太姒也至少平均两年生一个――算是一个非常辛苦的母亲了。

太姒的一生少不了担惊受怕,或许还有几次揪心之痛:除了文王辞世之外,至少有一次是文王被帝辛囚于�h里――这让周人惊惶不已,不禁想起了他父亲王季的经历。为了避免*不单行,闳夭等人连忙寻找天下奇美之物,通过殷嬖臣费仲而献之于纣。应注意的是,这些奇珍异宝中包括“有莘氏美女”,也就是说是从文王的岳父家找来的美女,可想这其中一定有太姒的作用,太姒在营救丈夫的行动中一定是积极斡旋的。甚至还可以进一步推测,帝乙在位的将近三十年间,自太姒来嫁以后再不曾找过西伯的麻烦,这才能让周顺利地酝酿那个惊天计划,其中一定有适时的交际。上古时代“妇道”的范畴要比日后宽泛许多,尽管太姒忙于频繁的生产,但很可能时常利用自己在商周关系中的特殊地位起到应有的历史性作用。面对周人送来的重赂,纣的定力显然不如其祖父文丁,不仅将那危险的周囚“大喜而赦”,甚至还赐以弓矢斧钺。西伯最终化险为夷。

另一桩揪心之痛大概和丧子有关。嫡长子伯邑考不得为储君,一说是不若次子发贤明,也有说因为他英年早逝,给了《封神演义》很大的发挥空间:为救父亲,长子伯邑考赶赴朝歌,最终遭殷纣宠妃妲己陷害而被砍成肉酱,文王被迫吃下了自己儿子的肉做成的饼……不管伯邑考究竟是何死因,对母亲来说都是巨大的悲痛,哪怕她有再多的孩子。

文王去世后,刚愎自用的帝辛恰好南征东夷,周人遇到了大好时机;武王一继位就立即率诸侯会于孟津,蓄积了几代人的力量终于喷薄而出。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马原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一个新的故事要开始了。

二、归妹卦

归妹〔1〕,征凶,无攸利。

初九,归妹以娣〔2〕,跛〔3〕能履,征吉。

九二,眇〔4〕能视,利幽人〔5〕之贞。

六三,归妹以须〔6〕,反归以娣〔7〕。

九四,归妹愆〔8〕期,迟归有时。

六五,帝乙归妹〔9〕,其君之袂〔10〕,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上六,女承筐无实〔11〕,士�l羊无*〔12〕,无攸利。

[注]

〔1〕归妹卦名。“妹”少女,即嫁出少女。

〔2〕娣《说文》:“娣,女弟也。”指妹妹。这里指的是偏室。

〔3〕跛跛脚者。

〔4〕眇瞎了一只眼。

〔5〕幽人幽静安恬之人。

〔6〕须同“�痢保�姐姐。

〔7〕娣 妹妹

〔8〕愆(qián)《说文》:“过也。”过失、延误。

〔9〕帝乙归妹与“泰”卦“六五”爻辞同。商王帝乙将女儿嫁给了周文王。

〔10〕袂(mèi)衣袖,代指衣饰。

〔11〕女承筐无实意思是说:女人手提的筐里没有东西。

〔12〕士�l羊无*“�l(kué)”割*。男子*羊不见*。

[释]

归妹,六十四卦第五十四卦,借女子出嫁来阐明男女婚嫁和人类繁衍之事。

归妹是渐的综卦,下兑上震,兑为悦为少女,震为动为长男。渐卦是长女配少男,此卦是少女配长男。渐卦是“女归吉”,此卦是“征凶,无攸利”,两卦倒置,卦辞相反,何也?这涉及到古代一种特殊的婚姻制度。《公羊传》庄公十九年说:“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反印�┱吆危啃种�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一聘九女,诸侯不再娶。”这种制度规定,诸侯一生只结一次婚,一次娶九个女人,其中有一个是嫡妻即是正夫人。嫡妻的妹妹或�┡�也要随着嫁过来,如若其年龄尚小,就等到十五岁时再嫁,而且再不举行什么婚礼,二十岁时再与诸侯过夫妻生活。这个女人叫��,叫娣,又叫媵。这就是古代的�╂坊橐鲋贫取O啻��蛑�女娥皇、女英就同时嫁给了舜。周朝虽实行“一夫一妇制”,但这种制度尚没有废除。渐卦是“女归”,这个“归”字说明这个女人是嫡妻即是正夫人;此卦是“归妹”,这个“妹”字表明这个女人是�┗蜴贩蛉耍�不是正室。两者的名份不同,家庭地位不一样,故吉凶有别。归妹卦下兑上震,兑为悦/震为动,少女取悦于上,上欲动与之媾合,这是违背古代婚姻、伦理观念的,故说“征凶,无攸利”

“初九”以阳刚居下,上无所应,处兑卦有喜悦之感,但在“归妹”之时却不能得正,故称之“娣”。虽说不是正夫人,有阳刚之气尚是一个贤夫人,她小心翼翼地协助嫡夫人料理家务,犹如“跛能履”,而获“征吉”。获吉的前提是跛行,不能走得太急。

“九二”也是一个“娣”,她与“初六”不同的是,初无应而二与“六五”正应。应本是好事,可二与五阴阳颠倒,均不中不正,这是一种反常现象。“渺能视”与“跛能履”一样,一个两足一正一偏地行走,一个两眼一昏一明地视,如同履卦所示,小心翼翼地跟在老虎尾后面行走,辅佐嫡夫人而不能有非份之想。“九二”毕竟有阳刚之质,能以“幽人”自居,幽静安恬,自守其志,心如磐石,不为外事所诱惑,因而获得吉祥。

“六三”以阴居阳,不中不正,又无所应,是一个不好嫁出去的女人。她处上下两个阳刚之中,有心悬意马之象;又为兑卦之主,有媚上之能。“归妹以须”是她的一个愿望,想以姐姐的身份嫁过去当嫡夫人。可其结果是“反归以娣”,还是以妹妹的身份嫁出去做了一个娣夫人。

“六九”以阳居阴,处境与“六三”有些相似,不正无应,又陷入坎险之中,本是到了出嫁之时,可却“归妹愆期”。“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从。不我从,其后也悔”(《诗经・召南・江有汜》)。姐姐出嫁可没有轮到她,或许是要等轮到父母国,或许尚未到结婚年龄,这就得等待,故告知“迟归有时”,总有能嫁出去的一天。

“六五”以阴居尊,柔顺中正,是一卦之主。“帝乙归妹”在泰卦中亦有此爻辞。这个爻关系比较特殊,虽说嫁过去也是做娣夫人,可这是帝王将女儿下嫁给诸侯,规格是要高一些。《诗经・大明》:“文王嘉止,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濉�…大邦有子,�教熘�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文王载船亲迎,并举行了隆重的大婚之礼。“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的“君”是指正夫人,然而太姒穿的衣服比正室还漂亮,这似乎有夺嫡之嫌,可“月几望”――虽说像月亮一样美貌可却不盈满,始终保持着谦逊之德而获“吉”。

“上六”以阴处卦之终,下无所应,如到了穷途末路,故有“女承筐无实,士�l羊无*”之象。古代婚后三个月要祭祖庙,筐实和羊*是必不可少的祭品。“于以盛之,维筐及�_……于以奠之,宗室�は隆保ā妒�经・召南・采�O》),说的就是新娘子祭祖之事。但是祭祖必须是嫡夫人,娣夫人就没有这个缘分了。“筐无实”、“羊无*”是说没有带任何祭品,当然也就不能参加祭祖活动了,故说“无攸利”。

在六十四卦中,以男女婚姻设卦的共有四卦,它们是咸、恒、渐和归妹。咸卦是下经**卦,犹如新的一代的开始,卦象是下艮上兑,少女与少男相感初交。恒卦是下巽上震,长男、长女组成了家庭。渐卦是下艮上震,长女少男,男娶了一个嫡夫人。归妹卦是上兑下震,少女长男,女子出嫁为娣。这对于研究古代婚姻制度和家庭关系是不可多得的资料。

归妹卦六爻说的都是娣夫人,唯有“六五”得尊。“太乙归妹”在商周之时是件大事。商王是想笼络周文王,将太姒嫁给了他。太姒美丽贤慧,为文王生了包括武王、周公、康侯等八个儿子。“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诗经・大雅・思齐》),为周王朝的兴旺发达、生息繁衍做出了重大贡献。鼎卦爻辞:“得妾以其子”,至于太姒是否被扶为正室,无史实记载。《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孔子之所以极赞归妹卦,其意可能就在于此。他不可能是在赞扬这种�╂坊橐鲋贫取�

帝乙 - 生平事绩

一、帝乙帝辛攻东夷之战

商朝晚期,国势日衰,东方夷人各部趋于强盛,“分迁淮岱,渐居中土”(《后汉书・东夷传》),不断侵袭商统治地区,尤以活动于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的*方(夷方)及江、淮之间的淮夷为甚,严重威胁商朝后方。约公元前12世纪末至前11世纪初,商王帝乙、帝辛(纣王)相继对东方夷人展开了长期的战争。帝乙九年二月,商王得知夷方欲大举攻商,乃率军出征夷方,因中途遭盂方(今河南睢县附近)军截击而回师。帝乙十年二月,商王率大军击败盂方,于九月进至淮水流域的攸国,与攸合兵进攻,大败夷方军。至次年五月返回商都附近,前后费时达260天。帝乙十五年,商王再次率诸侯远征夷方,到达雇(即顾,今山东鄄城东北)、齐(今淄博东北)等地,至次年三月胜利班师。帝辛继位后,因周族崛起,威胁商朝西面,欲移兵攻周,在黎(今山西长治西南)大规模聚集、检阅军队。东夷又乘机大规模攻商,迫使帝辛全力经营东南,连年对东夷用兵。相传商军曾组织象队参战,经多次激烈战斗,终将东夷平定,俘虏众多夷人,以补充奴隶和兵员。帝乙、帝辛攻东夷之战,使商朝国力大损,加速了商的灭亡,故有“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左传・昭公十一年》)之说。另一方面,中原地区先进文化随着战争传播于东方,对东部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起着积极作用。

二、商帝乙攻人方之战商王帝乙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帝乙率领商军,进攻人方(黄、泗、淮流域,今山东、江苏、安徽一带)的作战。人方,又称*方、夷方,生活在东部地区,是夷人的一个方国。它发展迅速,经常进入商境攻掠,与商为敌。武乙(约前12世纪)曾攻打过人方。帝乙时,双方矛盾更为尖锐。帝乙十年,商王征调大量步兵亲自率领,并命东部属国攸国(今安徽宿州附近)国君攸侯喜,率本国军队协同进攻人方。商军从东部重镇大邑商(今河南商丘)东进,到达攸国东部边境城邑永(攸东数十里),以此为前进基地与人方军队交战。帝乙指挥商军列阵缓慢向前推进,进攻人方军队。同时,令两翼实施夹击,一举打败人方。两次攻人方都擒获敌酋,取得胜利。

帝乙 - 朝歌

朝歌即河南省河南淇县,殷墟即河南省安阳。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沫(即朝歌,今河南省淇县)。

纣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原是载诸史册及地方志的事实。但近几十年,自从甲骨在安阳把墟出土,王国维的《说殷》问世,《竹书》的“更不徙都”说,即被奉为圭臬。我国文术界,遂把洹水南之殷墟,说成是盘庚到帝辛,二百七十三年的帝都,从而抛弃了历来史书所说的纣都朝歌。然而历史的实际,并非如此。说安阳殷墟为殷都,我们并不否认,但要说安阳殷墟是盘庚到帝辛,二百七十三年的帝都,则大谬然。因为史书所载及地下发掘的事实,都否定了这一说法。首先我们说说盘庚迁殷的问题,盘庚迁殷并非迁今安阳殷墟,迁的是西亳,盘庚是都西亳的。且看《史记》所载:“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成成汤之故居”(《殷本纪》)。“成汤之故居”何在?近年来由于偃师商城的发掘,如今学者大都肯定偃师商城是汤都。偃师商城的发掘,不仅证明偃师确为汤都,而且也证明偃师商城为盘庚之都。因为在偃师商城的发掘中,考古学者发现这座古城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即被放弃,后来经修补后又重新使用的,而再次设都于此的殷王便是盘庚(见《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P414―415),此证一也。盘庚都西亳后,历小辛、小乙,直到武丁还都西亳。何此为?可以武丁访贤,后于傅险得傅说证之。傅险“在今陕州河北县北七里”(《括地志》),即今山西平陆县一带,为西亳之野。此证二也。关于盘庚迁殷非今安阳殷墟,还可以安阳殷墟的考古证之。根据安阳殷墟的发掘,从出土的十五万片甲骨中,还未发现一片是盘庚,或小辛、小乙的甲骨;在安阳西北冈殷大墓的发掘中,也未曾发现一座墓是盘庚,或小辛、小乙的陵墓(《商代的墓碑地制度》见《考古》,1983年10期),此证三也。以上事,足可以证明盘庚并未迁都今安阳殷墟。《竹书》说盘庚是始都北蒙的殷王,此说是不足信的。那么《竹书》“更不徙都”说,是不是事实呢?考盘庚都西亳后,历小辛、小乙到武丁。武丁五十年,即离开西亳徙河北,先都沫,有今河南淇县之武丁遗存为证。后徙北蒙,有安阳殷墟出土的文物为证。可证盘庚迁殷后,其后王并不是固定在西亳“更不徙都”。武丁是盘庚后王中**个都北蒙的殷王,武丁都北蒙后,历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文丁、帝乙前期,北蒙作为殷都,实际是历六代八王一百六、七十年。但武丁都北蒙后,其后王庚丁、文丁即曾迁回西亳,否则武乙不会“复去亳,徙河北”(见《殷本纪》)。帝乙也不会“复济河北”(见《帝王世纪》)。可证武丁都城北蒙后,其后王也不是固定在北蒙,“更不徙都”。从以上事实看,《竹!书》的“更不徙都”说,也是不足信的。实际上,商代后期,盘庚后王也多因水患,碾转迁徙于西亳、朝歌、北蒙三地,商代后固定于一地“更不徙都”。所以说,作为商代后期的都城,应不止安阳殷墟一处,朝歌、偃师也应称为殷墟。

纣是朝歌的。纣都朝歌,始自帝乙。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说:“帝乙……徙朝歌,其子纣仍都焉”。皇甫谧的话,又为近人罗振玉通过对殷墟的考释所证实。罗氏说:“《竹书》‘更不徙都’说是错误的”。并肯定“迁沫必在乙之世”(《殷墟书契考释》)。皇甫谧的话也为郭沫若对《戊辰彝铭文》的考释所证实。郭沫若说“徙朝歌乃二十年后之事”(见《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郭沫若又说:“帝乙末年必有迁沫之事。如无此事,不唯旧史料中有多少事实成为子虚,即卜辞中有多少现象也无从说明”(《卜辞通篡》)。我们说帝乙二十年后,必有一场大水,是河水*涨,淹没了王朝,帝乙是因水患而迁都朝歌的。帝乙迁朝歌后,殷都北蒙即沦为一片废;纣都朝歌五十多年,在纣王时代,北蒙这座历史名城早已成为一片荒墟,并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给淡忘了。这就是武王代纣,纣王于牧野兵败后,不退守北蒙而兵撤鹿台;武王克商后,不进军北蒙,直捣“黄龙”,而兵抵朝歌,即罢兵西归的原因。这说是武王迁九鼎于朝歌,而非迁九鼎北蒙的原因。笃信“竹书”说的人,不知对上述史实,当作何解释?纣是都朝歌的。纣都朝歌除史书记载外,还可以证诸淇县古城垣。1984年,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在河南安阳召开,代表们在淇县参观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夏鼎院长曾说:“淇县古城垣是典型的商城”。此外,还可以证诸淇县有关纣王的传说及生活遗迹。朝歌为纣都,还可以证诸1977年在陕西周原出土的商人“庙祭甲骨”。尽管有人把这些“庙祭甲骨”的时代,叛作是“殷墟甲骨文第五期帝乙、帝辛时期”(《甲骨学通论》),但我们仍然不相信这些庙祭甲骨”会来自殷都北蒙。尤其是其中的H11:1(一、图13),如确系帝辛眩辞,它就更加不可能来自殷都北蒙。因为武王伐纣,攻的是朝歌;周公二次东征,征的又是朝歌。朝歌是纣都,帝辛卜辞,只能来自朝歌。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