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镜堂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 男,汉族,1938年4月生,广东东莞石龙人,全国政协第九届、第十届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
1983年调入华南理工大学。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7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993年1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评为中国工程设计**,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家评议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会员、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教育建筑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会长、广东省土建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建筑学会环境艺术学术委员会主任、广州市环境艺术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建筑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国家大剧院专家组成员。
2000年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2001年获国家首届梁思成建筑奖,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4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5年度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何镜堂 - 学习简历1961年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五年), 1961年至1965年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攻读研究生。
何镜堂 - 工作简历1965年至1967年,在华南理工大学任教, 1967年至1973年,在湖北省建筑设计院工作, 1973年至1983年,在北京轻工业部设计院工作, 1983年调入华南理工大学。 1992年晋升为教授, 1993年1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4年被评为中国工程设计**, 1997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年―2004年任学部**。
何镜堂 - 社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家评议组成员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会员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建筑学会教育建筑学术委员会主任 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会长 广东省土建学会副理事长 广东省建筑学会环境艺术学术委员会主任 广州市环境艺术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广州市建筑科技委员会副主任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 国家大剧院专家组成员
何镜堂 - 荣誉称号2000年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 2001年获国家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4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2005年度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10年11月27日,获得2010星尚大典星尚设计先锋人物2010年12月15日,2010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获得2010中华文化人物荣誉称号。
何镜堂 - 学术成就1:创造性地提出“两观三性”的建筑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两观”――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三性”――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两观三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地域性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性决定建筑的内涵和品位,时代性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该理论成功指导了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团队在国内不同地区的建筑创作和规划设计实践,屡获佳绩,在建筑界得到广泛认可。以该理论为基础,何镜堂院士发表学术论文55篇,出版专著5部。 2:何镜堂院士作为卓有影响的建筑**在设计实践领域取得突出成果,主持设计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级标志建筑 何镜堂教授20多年来从事建筑设计实践,先后主持和负责设计的重大或复杂的工程有200多项,获国家、部委及省级以上优秀设计奖80多项,其中获国家级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4项;省部级以上奖项30余项。何镜堂教授因此获得了中国建筑师的最高荣誉――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3:何镜堂院士作为当代岭南建筑学界的旗帜性人物,为广东省主持设计了一大批具有突出社会影响的重要公共建筑,其中包括珠江新城西塔、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大都会广场及市长大厦、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佛山世纪莲体育中心、佛山电力大厦等,对广东省的建设和建筑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何镜堂院士长期致力于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的研究,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全国超过100所校园规划设计竞赛中中标,其中包括广州大学城(校区组团二)、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大学等著名院校。许多校园已建成并获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设计奖。
何镜堂 - 建筑特点1983年5月,他从北京调回华南理工学建筑的研究及创作实践。过去建筑界对岭南建筑的研究工作,比较偏重于传统的探索及岭南园林的研究。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以及新的建筑类型、新的功能的出现和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在继承岭南建筑传统的同时,着重研究岭南新建筑的创作通过一批项目的创作实践,深入研究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探索建筑与环境、造型与功能、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协调、沟通和统一,形成三个特点: 1、岭南物色。体现亚热带气候特点、人文和环境特征,以及在新意识、新功能、新条件下,如何创造岭南建筑的新风格。如在五邑大学规划与主楼项目设计中,探索适应南方气候特点,采用“位移”的剖面设计和架空手法,解决遮阳、通风、挡雨和“交往空间”的问题。在东莞西城楼文化中心项目中,从设计的角度,吸收岭南文化传统,适应亚热带气候特点,空间互相渗透和延伸,使建筑与环境有加强。 2、综合性。着重研究地域、文化、时代精神三者之之间的协调、沟通和统一及其在建筑创作中的综合体现。如在“华南理工大学逸夫科学馆”项目设计中,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建筑创作上突出体现建筑的文脉性、朝代性和文化性,在环境、文化、技术和细部处理上有所创新,是一幢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品味的校园新建筑。又如在“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项目中,遵循现代主义原则,结合岭南地方特点,运用一系列古典建筑语言符号,传译两千处前的历史文化,其造型既与历史文物内涵沟通,又体现现代建筑特征而有所创新。 3、实践性。研究与建筑创作结合,有理论,有实践,通过作品表达研究成果,努力做到作品、论文、获奖三到位。如在深圳科学馆设计项目中,他在现代建筑理论指导下,运用以八角形为母体的体形组合,结合现代厅堂建筑功能要求,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综合解决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和学术交流的需要。该项目成为深圳特区对外科技活动的窗口和标志,并完成研究论文《造型、功能、空间与格调》,在《建筑学报》刊登。
多年来他从事的研究工作对探索优秀建筑创作的特点和规律,繁荣建筑创作,推动建筑文化发展,使我国建筑设计水平走向世界先进行列具有重大的意义。何镜堂的成功来自他坚实的建筑创作理论基础,主动思维的习惯和永不满足的创作**以及勤奋好学、一丝不苟的精神。他才思敏捷,思想奔入,有胆识和毅力,有拼搏和柔韧,创作上一步一个脚印;他淳朴、宽厚、真诚、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作为院长兼总建筑师,他虚怀若谷,不仅善于与长辈、平辈合作,而与后辈的年轻人、与他带出来的研究生也合作得很好。建筑设计是一种集体创作活动,是多专业紧密配合集体协作的成果,他善于把发挥技术骨干技术全面,有较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的优势与发挥年轻技术人员思路宽,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的优势密切结合,起到互相取长补短,既出成果又培养了人才的作用。他始终坚持走三结合的道路,自从他当上博士生导师后,他一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一边搞建筑创作,把研究生的教学与出高质量的设计成果紧密结合起来,亲力亲为,不断组织多个创作组,形成良好的创作环境。正是在这种不断创新的创作氛围中,创作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项目,在设计竞赛中屡屡获奖,诸如东莞城楼文化中心、沈阳九一八纪念馆及近一个多月来获奖的顺德职业学院、佛山大学、东莞城市中心住宅区等。从技术员――建筑师――高能建筑师――教授――全国工程设计**――中国工程院院士,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跨越,一步一次攀登,脚印中充满了汗水,跨越中需要智慧与勇气,攀登中需要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由何院士主持设计的一幢幢造型别致,形态、神韵各异的高楼大厦,就是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竭诚敬业和永不满足的创作**,谱写出来的新篇章。
何镜堂 - 代表作品华南理工大学西湖苑宾馆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浙江大学紫金校区 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 江南大学校园 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馆 佛山电力大厦 深圳科学馆 中国市长大厦 **战争海战博物馆 南京大屠*纪念馆扩建工程设计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 大都会广场 重庆大学 广州大学城 北京奥运羽毛球馆 北京奥运摔跤馆 9.18纪念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