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后任北京市方家胡同小学校长。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同年发表了**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教学之余,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正式开始创作生涯。陆续发表《老张的哲学》 、《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1930年回到祖国,任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
1934年夏到青岛山东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1936年夏辞去教职,专事文学创作。抗日战争*发后,到武汉、重庆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任常务理事、总务组长,并组织出版会刊《抗战文艺》。1946年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留美写作。1949年底返回北京。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中国作家协会副**及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中国剧协和中国曲协理事、北京市文联**等职。1966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 、 《猫城记》 、 《离婚》 、 《牛天赐传》 、 《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 、《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集》 、 《月牙集》 ,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 ,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 ,散文杂文集《福星集》 ,剧本《龙须沟》 、 《茶馆》等。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老舍 - 创作生涯1918年老舍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夏,赴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并从事文学创作。1926年发表了**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在《小说月报》17卷第7号上连载时,署名为“舒庆春”。但自第8号起连载上的署名改为“老舍”,直一小说全部载完。这标志着老舍文学创作道路的开端。接着,又发表了《赵子曰》 《二马》,从而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老舍就任小学校长的第二年,*发了五四运动。他自称只是“看见了五四运动,而没在这个运动里面,对于这个大运动是个旁观者”(《我怎样写〈赵子曰〉》)。这确实使他在一段时期里,对于青年学生及其活动,有些隔膜和误解。但“五四”时期兴起的新的时代潮流,包括文学革命在内,仍然冲击着他的心灵。本来,军阀政府基层机构的**,混迹其间的卫道者们的虚伪,在这个刚刚来自社会底层的年轻人的眼中,无处不是破绽和丑态,难以与他们安然相处。当“五四”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呼声,把他从“兢兢业业地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如是而已”的人生信条中惊醒,他作出了新的抉择。
1922年9月,老舍辞去所有职务,到以开明新派著称的天津南开学校中学部任国文教员,在那里写下了**篇新文学习作《小铃儿》。在这以前,还坚决退掉母亲包办的婚约。次年回到北京,任顾孟余主持的北京教育会的文书,同时在**中学兼课,业余时间到燕京大学旁听英文。一度还信仰过**教。虽然道路不无曲折,但“五四”推动他进一步挣*了封建的、世俗的羁绊,去寻求一种比他已经得到的更有意义的生活。1929年,老舍取道新加坡回国。在新加坡写了中篇小说《小坡的生日》 ,这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描写了生活在新加坡的华侨少年与各被压迫民族的小伙伴一起,反对强权奴役的故事,体现了团结奋斗、强国救民的思想境界。1930-1936年,老舍先后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此间,他看到**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日 本帝国主义的肆意侵略和*****派的卖国行径,创作了长篇小说《大明湖》,为济南人民以及所有蒙受侵略之苦的祖国人民抒发愤慨。在这部小说里,他**次描写了***人的形象。此后四年,他先后创作了长篇小说《猫城记》 、 《离婚》 、 《牛天赐传》 。还出版了包括《黑白李》 《微神》等15部短篇小说在内的短篇小说集《赶集》以及幽默诗文集《老舍幽默诗文集》 。1936年老舍辞职,从事专业写作。在青岛工作和生活的这段时期,是他一生中创作的旺盛期之一。他先后编了两个短篇集《樱海集》《蛤藻集》,收入中短篇小说17篇。创作了《选民》(后改题为《文博士》)《我这一辈子》《老牛破车》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长篇杰作《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以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坠落的故事,告诫人们,城市贫农要翻身做主人,单靠个人奋斗是不行的.。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发,老舍别妻抛子,只身前往武汉,投入到文艺界的抗日洪流之中。在1938年成立 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老舍担任负责人�D�D总务部主任。之后,又转到重庆,“文协”在艰难困苦中顽强坚持七年时间,直到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老舍以满腔热情和耐心细致的工作,团结各个方面的文艺家,共同致力于推动抗战的文艺活动。并以笔为武器,进行多种文艺形式的创作。长诗《剑北篇》用大鼓体写成, 《王家镇》 《忠烈图》用京剧形式写成,《残雾》 《归去来兮》 《面子问题》用话剧形式写成。先后出版了短篇集《火车集》《贫*集》,长篇小说《火葬》,完成了长篇巨著《四世同堂》的前两部《偷生》和《惶惑》。同时,还撰写了大量杂文、散文、诗歌。
1949年10月,老舍回到祖国。创作话剧《方珍珠》。1951年,又创作了歌颂人民政府为普通市民办实事的《龙须沟》 。该剧上演后,老舍获得了北京市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之后,他还创作了歌剧《消灭细菌》《大家评理》,话剧《生日》《春华秋实》等。建国后,老舍**热情十分高涨,他先后担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文联**,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文联**团成员,中国作家协会副**,北京市**、二届人大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三届**团成员,全国政协三届会议常务委员等职。自1950年至1955年,老舍创作了大量的话剧、京剧、儿童剧。其中话剧《茶馆》把老舍的话剧艺术推向了高峰,成为我国戏剧艺术殿堂的一颗璀璨明珠。1961年至1962年,老舍创作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遗憾的是未完成,就被迫停笔。文革中,同许多老一辈爱国文艺家一样,老舍遭到了恶*攻击和迫害。1966年,他被逼无奈,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享年67岁。
1924年,老舍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汉语讲师。为了提高英文水平,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生活和书本都向他打开一个比原先见到的更为宽广多彩的世界。阅读作品进一步激发了他的文学兴趣。客居异国的寂寞和日益浓烈的乡思,又需要寄托和发泄。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促使他把见到过的人和事用文艺的形式写下来。1926年写成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取材于当年在教育界任职时的见闻。接着又写下了长篇《赵子曰》(1926)和《二马》(1929)。三部作品陆续在文学研究会的刊物《小说月报》上连载,立刻以文笔轻松酣畅,富有北京的地方色彩,善于刻画市民生活和心理,引起读者的注意。他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显现出现实主义的特点,并且从语言、笔调到内容、主题,都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他终于在文学事业中找到了值得为之献身的工作和充实的生活。
老舍旅居英国5年。1929年夏取道法、德、意等国回国。途中因为筹措旅费,在新加坡的一所华侨中学任教半年。在英国时,他为国内的北伐战争的进军感到兴奋。到了新加坡,从青年学生的革命热情中感受到了民族解放运动 的**。他因此中断了一部描写男女青年爱情的小说的写作,另写了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 1930年 3月,老舍回到祖国。同年 7月,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翌年夏,与后来成为国画家的胡青结婚。1934年,改任青岛山东大学教授。他在这两所大学,先后开设过《文学概论》、《欧洲文艺思潮》、《外国文学史》以及写作方面的课程。课余继续长篇小说的创作。 《猫城记》 (1932)以寓言的形式揭露旧中国的**,针砭保守愚昧的民族习性和畏惧洋人的奴才心理。同时流露出对于国事的悲观和对于革命的误解,是一部瑕瑜互见、颇多争议的作品。《离婚》(1933)描写一群公务员的庸碌生活,对此作了嘲弄和揶揄,充分表现出他作为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作为幽默作家的特点,是一部很能代表老舍风格的作品。《牛天赐传》(1934)和中篇《月牙儿》 (1935)、 《我这一辈子》 (1937),都从街头巷尾摄下市井细民的生活场景。前者是对于世俗生活和市民心理的嘲讽,充满笑料;后两者是对于人间不平的抨击,饱含着愤懑和哀悼,作品的笔调也随之变得沉重。
回国不久,老舍开始写作短篇小说,作品大多收入《赶集》(1934)、《樱海集》(1935)、《蛤藻集》(1936)中。最初几篇,留有“随便写笑话”(《我怎样写短篇小说》)的倾向,有的是近乎逗人一笑的幽默小品,不久就增多了含意严肃、富有社会意义的篇章。他为林语堂主编的《论语》撰写幽默诗文,是该刊的重要撰稿人之一,他也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杂文。这些诗文,以轻快嬉笑的文字,透露出作家对于日本侵略阴谋下祖国命运的关切和焦虑,一部分收入《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从1935年起,还著文回顾总结自己的创作经历,后来将这些文章集成《老牛破车》(1937)一书。30年代中期,老舍写了大量多种体裁的作品,风格也日趋成熟。这些作品发表在不同倾向的报刊上,他成为文坛上一位活跃的作家。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成果,是1936年9月起在《宇宙风》上连载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小说叙述了一名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希望以个人的奋斗改变自己卑贱地位的故事。他全力以赴,几经挣扎,得到的却是失败和打击。随着幻想的破灭,他对于生活的信念和追求也都丧失殆尽。作家以严峻的现实主义方法,写出了他从自重自信到自甘堕落,也就是他为生活所毁灭的过程――祥子个人的不幸命运,是个意义深广的社会悲剧。小说突出地表现了作家对于城市贫民的真挚同情和深刻理解,成为老舍的主要代表作。《骆驼祥子》是30年代中国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现代中国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它奠定了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40年代译成英文以后,也赢得了外国读者的喜爱。
抗日战争把老舍卷进了时代的漩涡。1937年10月,重新回到齐鲁大学任教的老舍,在济南行将沦陷的前夕,只身奔赴武汉。1938年 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管协会的日常事务,成为这个团体实际上的主要负责人。1939年6月,他参加全国慰劳总会北路慰问团,慰问抗战军民。近半年之中,行程两万余里,历经川、鄂、豫、陕、宁、青、甘、绥八省,包括延安和陕甘宁抗日民主根据地。这些,都开阔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生活。过去由于与革命力量革命运动有些隔膜,产生过误解,这时通过接触和共同工作,增进了了解,他的**态度明显地激进起来。1944年,茅盾曾经指出:“如果没有老舍先生的任劳任怨,这一件大事――抗战的文艺家的大团结,*怕不能那样顺利迅速地完成,而且*怕也不能艰难困苦地支撑到了。”(《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为了在文艺界贯彻中国***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排除***顽固派的破坏干扰,为了保障作家的正当权益,他都做了不少工作。抗战后期,他又投身日渐高涨的民主运动之中。1944年 4月,重庆等地的各界人士举行老舍创作生活20周年的纪念活动,从不同的方面对他作出了高度评价。老舍不再是一个单纯埋头写作的作家,他成了文艺界的组织者和社会活动家,成了抗日和争取民主的战士。抗战使老舍的思想和行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以上变化也鲜明地反映在他的创作中。战争一*发,他立刻放弃已经写了几万字的两部长篇小说,而成为通俗文艺最热心的鼓吹者和实践者。他先后在济南、武汉、重庆等地,与演唱曲艺的艺人讨论编写抗战鼓词的问题,自己也利用各种旧形式写了不少宣传抗战的通俗作品,包括京剧、鼓词、相声、数来宝、坠子等,供艺人演出。这 些作品,一部分收入《三四一》(1938)中。在文艺界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中,他写作了"新旧相融"(《我怎样写〈剑北篇〉》)的长诗《剑北篇》(1940~1942,未完)。随后,又开始创作话剧,或者个人编写或者与别人合作,连续写了《残雾》(1939)、《国家至上》(1940)等十几个剧本:有的号召民族团结,有的歌颂爱国将领,有的揭露“大后方”的霉烂堕落,抗战救国是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他后来总结说:“我不明白舞台的诀窍,所以总耍不来那些戏剧的花样”,“我老是以小说的方法去述说”(《闲话我的七个话剧》),这些剧本在话剧艺术上确实存在明显的弱点。但通过这些努力,为他50年代的剧作作了很好的准备。1944年初,老舍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全书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共百万言,描写北平沦陷后各阶层人民的苦难和抗争。老舍熟悉故都却缺少这段生活的体验。刚从北平来到重庆的夫人胡□青,向他提供了敌伪统治下故乡人民的苦难和抗争的大量素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陷。虽然书中抗日斗争的线索仍然显得有些单薄和比较模糊,但以浓烈的油彩涂抹出在民族存亡关头这座古老城市的众生相,细致刻画了深受传统观念束缚的中下层居民的内心冲突和由此萌发的觉醒,蕴含着对于他们的鞭挞和期待,在他关于北京市民的众多描绘中增添了不少丰富多彩并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画幅。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老舍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继续旅居美国,写完《四世同堂》,创作了另一部长篇《鼓书艺人》 ,还协助别人将这两部小说译成英文。《鼓书艺人》叙述的是抗战风*中旧式艺人追求新生活的故事,出现了革命者的真实形象,呼唤新中国的到来。1949年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3日,老舍即启程回国,途经日本、菲律宾等地,于12月9日抵达天津。“离开华北已是十四年,忽然看到冰雪,与河岸上的黄土地,我的泪就不能不在眼中转了”(《从三藩市到天津》)。这个出生于北京、一向以描绘北京著称的作家,从1924年离家以后,一直到这时,才在自己热爱的故乡重新定居下来。
老舍 - 创作风格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
老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反帝反封建本是“五四”以来整个新文学的基本主题。但除了特定时期以外,在一般作家的创作中,反帝 的主题和内容不多。老舍的作品则常有明显表现。他的**篇习作《小铃儿》,通过小学生带有稚气的行动,表达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民族意识。茅盾从老舍最早的作品中深切地感受到“对于祖国的挚爱和热望”(《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在这以后,老舍写了不少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作品,还有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的作品。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写于60年代初的话剧《神拳》(又名《义和团》),再现北京居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壮烈情景。后期作品强烈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自立自强于世界的喜悦和自豪。对于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使他的爱国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光彩,达到新的思想高度。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和炽热的爱国主义,是老舍的高贵品格,也是他作品中宝贵的精神遗产。
“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作家,废弃了封建士大夫笔下的文言,也没有采用话本小说、戏曲说白中的近代白话,而是从现代口语中创造便于反映现代生活、表达现代人心理活动的现代白话,作为新的文学语言―老舍对此作出了卓越的成绩。他是北京人,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更重要的是努力从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中汲取和提炼文学语言。注意汲取,避免了生造硬凑合过于欧化的学生腔的毛病;讲究提炼,能够*离粗糙的自然形态,克服照搬滥用方言土语的弱点。他所使用的是一种真正艺术化了的活的语言。老舍的小说和散文,都可以琅琅上口,话剧的对白,更是活泼传神;作品中许多人物的语言,具有各自的性格特点。他很好地解决了语文*节的问题。在语言的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性方面,在创造新的文学语言方面,他在现代作家中,是十分突出的。老舍认为作家的风格首先体现在语言上,他的语言的确成为表现艺术风格的重要手段。连他的理论文章的语言都是很有个性特征的。他在这方面的贡献,还超出了文学创作的范围。早在30年代,就有人主张以他的作品作为“宣传纯正国语的教本"(《老舍致赵家璧信》),他的文字一直是现代汉语教科书中经常引用的范例。
老舍的创作,带有英国狄更斯、康拉德等人的影响,与中国传统的、主要是流行于民间的文艺更有深切的联系。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众化、 通俗性、 民族色彩浓厚等特点,从形式到内容都能够雅俗共赏。因此较早地突破了新文学只在学生和知识青年中间流传的狭小圈子,为广泛的读者所喜爱。后来又以真实生动地描绘了现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民情心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再加上规范的现代汉语,而受到国外的重视。这些,都扩大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他取材于北京胡同里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娴熟地运用“京味”十足的文学语言等特点,受到一些后起者的仿效。
老舍生前没有随时将作品结集出版。散佚的篇章为数较多。30、40年代,出现过不少未经作家本人同意的盗版书,内中错误颇多,间或夹杂别人的作品。50年代前半期,作家对有些作品(如《骆驼祥子》、《离婚》),作了修改,形成不同的版本。从70年代末期起,搜集整理老舍作品的工作,引起普遍注意,陆续出版了《老舍诗选》 (1980)、 《老舍小说集外集》 (1982)、 《老舍论创作》 (1980)、 《老舍论剧》 (1981)、 《老舍曲艺文选》 (1982)以及《老舍文艺评论集》 (1982)等等,所收的大多是散见于报刊的篇什。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80年开始编辑出版的《老舍文集》,收录了作家1925至1966年的文学著述,按文学体裁分类和写作年代编次,并且根据初版本或者其他版本作了校勘,加上简单的注释,是迄关于老舍及其作品的评论研究文字,2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30年代中期起逐渐增多,到了50至60年代,老舍每有新作问世,都立即引起评论界的广泛讨论。李长之、朱自清、王淑明、赵少侯、叶圣陶、巴人、常风、许杰、以群、田仲济、吴组缃、周扬、焦菊隐、光未然、李健吾、梅阡、张庚、凤子等人,都先后写过评论。从70年代末期开始,报刊发表许多回忆老舍的文章,系统全面的研究也日益开展,除了继续分析评价老舍的代表作品,对于他的创作道路、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都分别作了综合的探讨。国外关于老舍作品的翻译出版和研究,都较活跃。
老舍 - 文学贡献《老张的哲学》(长篇小说)1928
《赵子曰》(长篇小说)1928
《二马》(长篇小说)1931
《文学概论讲义》(理论)1931
《小坡的生日》(长篇小说)1934
《猫城记》(长篇小说)1933
《离婚》(长篇小说)1933
《老舍幽默诗文集》
《赶集》(短篇小说集)1934
《樱海集》(短篇小说集)19Z9
《蛤藻集》(短篇小说集)1936
《老牛破车》(创作经验)1935
《三团一》(曲艺集)1938
《骆驼样子》(长篇小说)1939,人间;修改本,1955
《火车集》(短篇小说集)1939
《残雾》(话剧)1940
《文博士》(长篇小说,又名《选民》)1940
《张自忠》(话剧)1941
《大地龙蛇》(话剧)1941
《剑北篇》(诗集)1942
《归去来兮》(话剧)1943
《国家至上》(话剧)与宋之的合著,1943
《谁先到了重庆》(话剧)1943
《桃李春风》(话剧,又名《金声玉报》)与赵清阁合著,l943
《贫*集》(短篇小说集)1944
《火葬》(长篇小说)1944
《惶惑》(长篇小说,又名《四世同堂》第1部)1944
《偷生》(长篇小说,又名《四世同堂》第2部
《东海巴山集》(短篇小说集)1946
《微神集》(短篇小说集)1947
《月牙集》(短篇小说集)
《方珍珠》(话剧)1950
《龙须沟》(话剧)1951
《老舍选集》1951
《春华秋实》(话剧)1953
《老舍短篇小说选》19567
《福星集》(散文集)1958
《茶馆》(话剧)1958
《上任》(短篇小说)1958
《四世同堂》(长篇小说,又名《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上下册
《正红旗下》(长篇小说)
《老舍小说集外集》1982
《老舍文艺评论集》1982
《老舍选集》(1―4卷)1982
老舍 - 与诺贝尔文学奖舒乙首次披露:1968年老舍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为文学大国,始终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原因除了**偏见以外,还因为中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外文的太少,在交流上存在着技术上的难题。而老舍当时在中国作家中恰恰是作品被译介最多的,连瑞典文的也有。另外,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程序也很复杂,先是由国际著名学者进行提名,被提名者可能有几百人,然后层层筛选,最后剩下5位候选人,再由评选委员秘密投票,得票最多的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老舍在1968年被提名,到了最后5名还有他;秘密投票结果,**名就是老舍。
但是在1968年,中国已经进入了“文革”高峰。各国谣传老舍已经去世,瑞典就派驻华大使去寻访老舍下落,又发动其它国家进行联合调查,中国官方当时对此没有答复(编者注:老舍死于1966年8月24日),瑞典方面断定老舍已经去世。由于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所以评选委员会决定在剩下的4个人中重新进行评选,条件之一,最好是给一个东方人。结果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成了日本的川端康成。
“文革把一切都化为乌有!”舒乙感慨,沉默,这个悲哀的事实是在当年庆祝川端康成获奖宴会上,由瑞典大使透露出来的。舒乙同时列举出两个证人:一个是瑞典大使馆文化参赞。另一个是已故作家萧乾的夫人文洁若。萧乾夫妇曾经到过瑞典,证实过此事。但经过证实,当时进入五名候选人名单的其实并非老舍,而是沈从文。经过评委会的一致评选―川端康成才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舒乙,曾经是攻读林产化学工艺木材水解专业,而在自己的父亲的死后,却选择了从事文学工作。依靠父亲生前的成就和声誉,获得了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的职务。可当老舍颠沛流离的时候,他的妻子和儿子舒乙都和他划清界限,展现了其人性最丑陋的一面。
老舍 - 爱情胡�e青和老舍都是满族正红旗人。胡�e青自幼好强,向母亲提出要上学,将来凭本事吃饭。就这样,她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女子分校和北京师范大学读书。老舍24岁时去英国东方学校教汉语。后又在新加坡一所中学教了半年 书,1930年回国,住在好朋友白涤洲家。
1930年,北师大音乐老师带胡�e青到白涤洲家中,请老舍到北师大讲演,老舍欣然应允,这是胡�e青与老舍的**次见面。尔后,朋友们便极力撮合这门婚事。后来,老舍回济南教书。放寒假时,他给胡�e青寄来一封长信,介绍了自己的身世。信中说:“你给我的**印象,像个日本少女,你不爱吭声……你我都是满族人,生活习惯一样。你很好学,我对外国名著、外国地理、历史、文学史也很了解,彼此有共同语言,能生活到一起。”
老舍还在信中提出“约法三章”:**,要能受苦,能吃窝头,如果天天想坐汽车就别找我。第二,要能刻苦,学一门专长;第三,不许吵架,夫妻和和睦睦过日子。 老舍还说:“我没有欧洲人的习惯,出去时,夫人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打伞,我不干。如果心里有气,回家就打太太我也不干。我愿建立一个互相友爱、和和睦睦的家庭。” 此后,老舍一天去一封信,连续写了一百多封信。
胡�e青与老舍**次拥抱,是在中山公园后面的小沙滩。这是在那个守旧的年代,两人做出的“大举动”,也是他们人生道路上同风雨、共患难的开始。 1931年夏天,在灯市口一家三层楼的旅馆里,在罗常培先生主持下,胡�e青和老舍结了婚。结了婚后的第二天,老舍对胡�e青说:“我有一句话必须说清,平日,如果你看到我坐在那儿不言语,抽着烟,千万别理我,我是在构思,绝不是跟你闹别扭,希望你别打扰我。”他又说:“咱们要和睦相处,决不能吵架拌嘴。”这句话成为老舍夫妇恪守的信条,他们共同生活了35年,从没有红过脸。
老舍 - 故居 老舍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生于北京,逝于北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北京度过的。北京的街巷胡同,留下了老舍深深的人生足迹。人们都说北京的胡同很规整,或东西或南北,方向分明。其实也不尽然。在老舍的传世之作《四世同堂》里,曾经描写过一条形态特殊的胡同,那就是小羊圈胡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舍是这样写的:“……说不定,这个地方在当初或者真是个羊圈,因为它不像一般北平的胡同那样直直的,或略微有一两个弯儿,而是颇像一个葫芦。通到西大街去的是葫芦的嘴和脖子,很细很长,而且很脏。葫芦的嘴是那么窄小,人们若不留心细找,或向邮差打听,便很容易忽略过去。进了葫芦脖子,看见了墙根堆着的垃圾,你才敢放胆往里面走。走了几十步,忽然眼一明,你看见了葫芦的胸:中间有两棵大槐树,四周有六七家人家。再往前走,又是一个小巷──葫芦的腰。穿过‘腰’又是一块空地,比‘胸’大着两倍,这便是葫芦的肚了。‘胸’和‘肚’大概就是羊圈吧!”凡是了解老舍生平的人都知道,这条胡同并非是他凭空进行的艺术创造,而是在现实中始终存在的。它原先叫“小羊圈胡同”。老舍是在北京的贫民小胡同中生长起来的作家,对于自己在贫穷中度过童年的地方,老舍更怀有至死无法割舍的感情,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小羊圈胡同的影子,更有一些作品,几乎完全是把小羊圈胡同作为地理背景和活动舞台,展现了北京下层市民的生活场景,比如1937年写的小说《小人物自述》 、1944年写的小说《四世同堂》、1962年写的小说《正红旗下》等等。老舍的后半生是在东城一个普通小院中度过的。由灯市口西行不远,便是颇为僻静的丰富胡同。“丹柿小院”就在胡同口。由此向北,至经常演出老舍戏剧作品的首都剧场,步行只需十分钟;向南,是王府井大街,有老舍常去的东安市场、吉祥戏院。作为享有“人民艺术家”称号的老舍,其作品大俗大雅,为世人所关爱,显然很有些得益于他的居住环境。然而,如今这一带已是大厦林立,旧貌难寻了。
1949年12月,正在美国讲学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的老舍应周恩来总理邀请,返回解放不久的北京,开始了新的生活。不久后,他被任命为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并当选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由于亲属尚未返京,他暂时住在北京饭店。为了有一个安静的写作环境,老舍想自己购买一所房子。征得周恩来总理的同意,老舍请他在美国的出版代理人寄回五百美元版税,换成一百匹布,买下东城的一所小院(现在是位于灯市口西街的丰富胡同19号)。修缮之后,老舍和刚由四川返回北京的家人于1950年4月搬了进去。因院中的柿子树枝叶繁茂勾人流连,每逢深秋红柿高挂如彩灯缀满枝头,被老舍夫人胡�e青称为“丹柿小院”。丹柿小院静谧宜人的气氛持续了16年,终于被“文化大革命”的狂烈风*打破了。
老舍 - 人物评论老舍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剧本、散文、诗歌(新式之外包括歌词、古词和旧体诗等),几乎什么形式都涉及了。已经出版的《老舍文集》19卷,总共有一千万字之多。谈现代长篇小说的生成,你不能超越他;回顾现代讽刺幽默精神,离不开它;讲到中国话剧的民族化,自然不可绕开老舍;而要认认真真地总结中国现代白话的历史,想像我们每个人今天嘴里说的或笔下写的现代语言文字。更是不可忽视他的存在。
可以说,老舍的作品的确称得上是“经典”:它的一以当百、一以当千的无可争辩的分量;他在历史上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无法逾越的典范性、代表性;产生的时候是重要的,之后又拥有持久的影响力,一代一代有它的读者,甚至迷恋者;它值得人们再三回味,可以不断感受、不断验证,不断有新的发现,即所谓说不完的莎士比亚,具有永恒的魅力。他的《劳动最有滋味》 、《养花》 、《猫》 、《济南的冬天》、 《茶馆》相继被收录在中小学生课本里。
老舍 - 老舍年谱1899年2月3日,阴历腊月二十三
老舍出生于北京西城的一个满族护军家庭。父亲姓舒,名永寿,母亲马氏。因为老舍在“小年”出生,马上就是新春了,父亲给孩子起名“庆春”。老舍出生于北京西城护国寺附近小羊圈胡同内。现为小杨家胡同8号。老舍幼年及少年时代生活于此,直至去北京师范学校住读。老舍在《四世同堂》和《小人物自述》中均以此为原型写到过它。
1908年
老舍离开私塾后就读于京师公立第二两等小学堂,该校坐落于西直门大街。校长景佑臣。 1912年该校改为女校后转学。
1912年
老舍在南草厂小学(即京师第十三小学)就读。学校为复式制,老舍常被老师指定照管小同学。
1913年1月至6月
老舍在京师第三中学第四班就读,在同学中以演说出名。它是北京最早的中学之一。前身是清代的宗学,后更名为北京市第三中学。坐落于祖家街,现名国富胡同。1995年该校设立了“老舍纪念室”。
1913年
老舍考取北京师范学校预科,1914年入本科,1918年6月毕业。在校期间,老舍受到了良好的古典文学和各种新学科的教益,并初步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民国初年北京培养小学和国民学校师资的中等学校。该校前身为京师**师范学堂,1912年改组为北京师范学校。坐落于西城丰盛胡同,1915年迁校祖家街西端端王府夹道(现育幼胡同)。校长先后为夏锡祺、张暄、方还、陆�]等。
1918年7月至1920年9月
老舍在京师公立第17高等及国民小学校任校长。学校坐落于北京内城左区方家胡同。
1920年9月至1922年9月
老舍任郊外北区劝学员。民国初年京师劝学办公室下设职员,负责掌理地方设学事物,待遇优厚。郊外北区劝学员管理区域包括西直门外、德胜门外、安定门外、东直门外的大片区域。在职期间,老舍恪尽职守,曾打报告要求惩治奸商与解散非法私塾十余处,但在与地方恶势力的对抗中一度沉沦。
1921年初
老舍发表了他最早的短篇小说《她的初恋》。
1921年春
老舍重病期间在卧佛寺养病。卧佛寺始建于唐代,因寺内一铜制巨型卧佛像得名。经历代改建扩建,到清雍正12年(1734年)被赐名“十方普觉寺”,后两名并用。周围山清水秀,景色优美。
1921年起
老舍在缸瓦市**教堂的英文夜校学习并参加宗教服务。1922年接受洗礼,后为教堂起草了教规草案,并继续主持“儿童主日学”,积极参与主日学改革。
1922年9月至1923年2月
老舍在天津南开学校中学部担任初中国文教员兼初级二年七组辅导员,积极参加校内各项活动。
1923年1月
在《南开季刊》发表了短篇小说《小铃儿》。
1923年8月至1924年夏
老舍受代理校长罗莘田聘请在北京一中任教,讲授国文、修身、音乐等课程。1994年10月该校于350周年校庆日举办了老舍铜像落成典礼。
1924年夏
老舍经缸瓦市监督教会主持、北京监督教联合会会长宝广林等推荐赴英任教。
1924年9月至1929年6月
老舍于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华语学系任华语讲师,教授古文、官话口语、翻译、历史文选、道教和佛教文选、作文等课程,一年三学期,每学期上10周课,年薪250英镑。1926年改称中国官话和古文讲师,年薪增至300英镑。在校期间,老舍除授课外,完成了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的创作,并为灵格风语言中心编写、录制了一套教学唱片。伦敦大学是英国规模最大的一所大学,成立于1836年,总部坐落于马利特街,下属各学院分布于伦敦的各个角落以及英国其他城市甚至其他国家,东方学院是其中的一所。
1924年冬
老舍住伦敦北郊巴尼特镇卡纳旺路(Carnarvon Road)18号,曾一度与许地山同住。其间,老舍开始创作《老张的哲学》。后老舍在散文《头一天》《我的几个房东》中对这一段生活有所记述。
1925年春至1928年春
老舍住伦敦西郊荷兰公园附近圣詹姆斯广场(St.Jamess Square)31号。他与克莱门特・埃支顿(Clement Egerton)合租一层楼,相处融洽。二人互教语言,老舍帮助埃支顿完成了《金瓶梅》(The Golden Lotus)的英译。其间老舍完成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的创作。后老舍在散文《我的几个房东》中对这一段生活有所记述。
1926年8月
在《小说月报》中《老张的哲学》的连载起署用笔名老舍,直至晚年。
1928年
老舍曾住伦敦市区托林顿广场(Torrington Square)14号。老舍在此期间完成了《二马》的创作。小说中人物活动的地区都在广场附近,其中“陶灵吞大院”及老舍对“Torrington Square”的汉译。后老舍在散文《我的几个房东》中对这一段生活有所记述。
1929年
老舍住伦敦南部的斯特里特汉姆(Streatham)区蒙特利尔路(Montrell Road)31号。后老舍在散文《我的几个房东》中对这一段生活有所记述。
1929年秋至1930年2月底
老舍离开伦敦后曾在新加坡滞留。其间担任中学教师,并着手进行《小坡的生日》的创作。
1930年7月起至1934年7月
老舍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文学主任兼文学院文学教授,讲授《文学概论》《小说作法》等课程。其间完成了长篇小说《大明湖》《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短篇小说集《赶集》和《老舍幽默诗文集》的创作。
1930年7月至1931年暑假
老舍居住于齐鲁大学办公楼二楼西头朝南**间。办公楼坐落于齐鲁大学“校友门”(现山东医学院的牌楼式校门)内东侧。为青灰色砖石结构,包括地下室共分三层。其间老舍完成了长篇小说《大明湖》的创作。
1932年7月至1934年9月
老舍与胡�e青结婚后居住于济南南新街54号,直至去青岛山东大学任教。坐落于齐鲁大学以北,现门牌为58号。长女舒济出生于此。在这里,老舍写下了《猫城记》《离婚》《赶集》《老舍幽默诗文集》等作品,还编写了《文学概论讲义》。
1934年秋至1936年7月
老舍在山东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授,主讲《欧洲文艺思潮》《外国文学史》《高级作文》等课程。其间完成了短篇小说集《樱海集》的创作。
1934年秋至1935年春
老舍全家住青岛莱芜路。具体门牌不详,现为登州路10号甲。
1935年春至1936年冬
老舍全家住青岛金口二路。邻近海滨。门牌不详,现为金口三路2号乙。老舍在此完成了短篇小说集《樱海集》的创作。
1935年底至1937年8月
老舍全家住青岛黄县路6号。邻近山东大学。现门牌为12号。在此完成了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短篇小说集《蛤藻集》等作品的创作。
1937年8月中旬至11月中旬
老舍回齐鲁大学任教,住济南齐鲁大学内常柏路2号,老舍的家属于1938年秋迁离。
1937年11月15日
为奔赴国难,老舍于离开济南的妻小,18日抵达汉口。与何容、老向、赵望云等同住于武昌千户街福音堂冯玉祥的公馆,共同从事宣传抗战的通俗文艺创作。
1938年3月27日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于在汉口召开。到会100余人。会议上午在商会大礼堂举行,中午在普海春餐厅聚餐,下午在普海春餐厅继续举行,至5时左右散会。会议通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会章和成立宣言,标志着中国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老舍是大会**团成员和理事选举的监票人。在会上,老舍宣读了他与吴组缃起草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宣言》,并即兴赋七律《贺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会后,老舍当选为理事。同年5月16日老舍在《宇宙风》发表散文《记文协成立大会》详细记录了大会的经过情形。
1938年4月4日
文协**次理事会于在武昌冯玉祥公馆举行。会议推举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15名常务理事并确定了总务部、组织部、研究部、出版部的正副主任。会上,老舍被推为常务理事和总务部主任,从此主持文协工作直至抗战胜利。
1938年7月30日
武汉撤退后,文协迁往重庆。老舍与何容、老向、萧伯青先期乘船离开武汉,于8月14日抵达重庆。与何容同住于青年会。
1938年10月31日
中华全国文艺界培训通俗文艺骨干的学习班通俗文艺讲习会开班,由何容、老向、萧伯青、老舍分别担任音韵、文艺宣传、音乐、技巧的讲授,学员22人。讲义以《通俗文艺五讲》为题于1939年10月出版,收入老舍《通俗文艺的技巧》等5篇文章。老舍为本书撰写了序言。
1939年7月28日至12月8日
作家战地访问团北路慰劳团是文协总会组织的慰劳团,分南北两路奔赴前方劳军,由文协常务理事老舍、王平陵、胡风、姚蓬子等参加。老舍参加的北路慰劳团于1939年7月28日从重庆出发,途经成都、绵阳、剑阁、广元、汉中、宝鸡、西安、潼关、洛阳、南阳、榆林、延安、平凉、兰州等地,路途18500里,12月8日返渝。老舍随北路慰劳团劳军慰民,察访战时国情,在延安曾与毛泽东会面。部分行程见闻写入了长诗《剑北篇》。
1940年夏天
老舍迁居坐落在重庆郊区陈家桥的冯玉祥公馆,创作了长诗《剑北篇》、话剧《张自忠》等。
1941年8月26日至11月10日
老舍在昆明代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会对文协云南分会的活动进行了考察和指导,在西南联大进行了总题为《抗战以来文艺发展的情形》的4次讲演,完成了话剧歌舞混合剧《大地龙蛇》的写作,游览了苍山洱海,并与杨今甫、冯友兰、吴晓铃、沈从文等大批作家学者有过亲密交往。后老舍在散文《滇行短记》中对这段经历有详细记载。
1942年4月
老舍移居陈家桥石板场,完成了话剧《归去来兮》等作品。
1943年11月
老舍夫人携子女赴重庆与老舍团聚,全家定居于北碚蔡锷路故居此地。老舍在此居住至1946年2月(老舍夫人并子女至1950年1月)。此间老舍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火葬》和《四世同堂》的**、第二部。因小楼鼠患成灾,老舍戏称它为“多鼠斋”。重庆市政府将它按原样辟为“老舍旧居”纪念地,1997年2月3日起正式对外开放。
1944年4月17日
重庆抗战文化界举行老舍创作20周年纪念会。由邵力子、郭沫若、茅盾等29人发起。是日假座百龄餐厅举行纪念茶会,各方面人士300余人到会。是日及前后,《新华日报》《新蜀报》《抗战文艺》《大公报》等报刊均开辟专栏配合这次活动并对4月17日的纪念活动予以充分报道,郭沫若、茅盾、胡风、罗常培等人纷纷撰文对老舍的人格魅力、文学成就,尤其是对抗战文艺的贡献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1946年3月
应美国国务院之邀,老舍和曹禺于赴美讲学,老舍逗留至1949年11月。此间,老舍在美国各地的讲演中对中国的现代文学等进行了介绍,并对美国的文学、社会现状进行了考察,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第三部《饥荒》和长篇小说《鼓书艺人》并协助译者将《四世同堂》《鼓书艺人》等作品译成英文。此外,还曾就《骆驼祥子》的英译和盗印问题对伊文・金进行了诉讼并且胜诉。
1946年3月
老舍与曹禺到美国后被安排在华盛顿来世礼宾馆(Leclie House)休息。
1946年4月起
老舍与曹禺住纽约塔夫*大饭店。
1946年9月至10月
老舍住萨拉托加・斯普林(Sayatoga Springs)的雅斗(Yaddo),其间经常与史沫特莱会晤。
1949年10月13日
老舍因接到国内文艺界冯乃超、夏衍等的邀请信,启程离开三藩市坐船经由檀香山、日本、菲律宾、香港、朝鲜等地,于12月9日抵达大沽口,回到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此前,老舍也曾接到发自台湾与英国的邀请信。
1949年12月9日
老舍回到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3月
举家迁入�i兹府大街丰盛胡同10号(现为东城区灯市口丰富胡同19号)。这是一座北京旧式四合院,占地约500平方米。老舍在院内栽种了各种花草树木,尤以柿树闻名,因得名“丹柿小院”。老舍在这里居住生活,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17年,完成了包括《龙须沟》《茶馆》《正红旗下》等在内的许多作品。
1951年12月21日
为表彰老舍创作《龙须沟》对教育人民和政府干部的贡献,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会第8次会议的决定,北京市人民政府召开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联席会议,授予老舍“人民艺术家”的奖状。
1951年底至1952年夏
为制止和反对经济不法行为,**人民政府从1951年底起在国家工作人员中开展“反**,反浪费,反****”的“三反运动”;1952年初起,又在全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三反五反运动”于1952年夏先后结束。为配合这个运动,老舍1952年2月起,耗时10个月,创作了话剧《春华秋实》。
1953年9月23日至10月16日
全国文联召开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于9月23日开幕,10月16日闭幕,会议通过了《中国作家协会章程》,将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改组为中国作家协会。老舍在会上着重提出了文艺工作者的团结和学习问题,当选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3年10月4日
老舍作为副团长随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离京赴朝,10月20日抵达朝鲜。12月14日,慰问团总团结束工作回国,老舍得到团长贺龙许可,继续留在朝鲜前线体验生活。次年4月初回到北京。嗣后老舍创作了长篇报告体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
1956年
毛泽东在**局扩大会议中提出,应当实现“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以后一再重申,一时间在全国尤其是文艺界形成一种自由宽松的良好氛围。老舍在这种氛围里力主民主自由,改编创作了京剧《十五贯》,并创作出话剧《茶馆》,进入了一次创作高峰期。
1956年年底
亚洲作家会议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亚洲国家200位代表出席,12月23日开幕,12月28日闭幕。中国作家代表团团长茅盾,副团长周扬、老舍。
1962年
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议又称“广州会议”。会议于3月2日开幕,3月26日闭幕,剧作家、导演、戏剧理论家和戏剧工作者160多人参加。会上,周恩来作了《论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陈毅同志提出为知识分子“*帽加冕”的口号,受到与会者及广大知识分子广泛欢迎。老舍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上作了题为《戏剧语言》的报告,并因深受会议精神鼓舞在会后加紧投入小说《正红旗下》的创作。
1963年1月4日
柯庆施在上海文艺界迎春茶话会上提出“写十三年” 的极左文艺理论,后发展到“不写十三年就不看”,从而否定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文艺界人士曾对这个口号进行过**,老舍也参与其中,但终于未能如愿。老舍因为当时的文艺空气停止了长篇小说《正红旗下》的创作,并企图通过下乡“体验生活”寻找新的创作素材。
1964年夏
老舍赴密云县城关公社��营大队(后改属穆家峪公社)体验生活,住在社员王敬之家,调查访问达3个月,回家后写了《下乡简记》一文。
1964年10月
老舍赴海淀区四季青公社门头村大队体验生活,住在39号一户贫农家中。
1965年3月24日至4月28日 以老舍为团长的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其间会见了日本作家中岛健藏、志贺直哉、川端康成、水上勉等人,为发展中日两国作家的友谊作出了可贵的努力。
1966年春
老舍赴顺义县木林公社陈各庄大队体验生活。在三次下乡的基础上,老舍创作了话剧《在红旗下》。
1966年8月23日
一批“红卫兵”先后在国子监孔庙、北京市文联大院焚烧戏装,殴斗老舍、荀慧生、萧军等30余位北京的文化艺术界人士。老舍惨遭*打和精神**,次日投湖自尽。
1966年8月24日午夜
老舍在北京西北郊太平湖投湖自尽。现此处为一处地铁机务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