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熙,导弹与航天惯性技术专家。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学院从事理论力学、陀螺力学等教学工作,在惯性技术领域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他主持研制成功了静压气浮陀螺稳定平台,为中国**代战略导弹和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的研制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担任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理事兼学术交流部副主任期间,促进了惯性技术的国内外交流与发展。他是陀螺与惯导专业博士生导师,1989年被评为部级优秀研究生导师。
郑元熙 - 个人简历1925年8月23日,生于印尼爪哇井里汶。
1944~1948年 国立**大学航空工程系学习,获工学士学位。
1948~1951年 清华大学航空系助教。
1951~1965年 北京航空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
1965~1982年 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一院第13研究所副所长。
1982~1993年 一院13所科技委主任。
1993年12月 离休。
郑元熙 - 生平介绍郑元熙,1925年8月23日生于印尼爪哇井里汶。父亲郑�伦时任当地中华学校教员、校长。1931年父亲带他和弟妹3人回到祖藉福州市,他进入私立三一小学念书。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三省,后来日本侵略军打到上海,中国军民奋起反抗,*发了著名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在这中华民族多难之秋,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的野心毕露之时,郑元熙的幼小心灵受到震撼,激起了他对侵略者的**,萌生了长大要学航空报国的志愿。小时候父亲对子女管教很严,家境又不太富裕,使他从小养成艰苦朴素、刻苦好学的习惯,为以后刻苦钻研、勤奋治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打下了良好基础。
1937年小学毕业,考入省立福州中学(现为福州一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1940年9月,初中毕业后即考入省立高级工业学校学习。只念了一年,又转入省立福州高级中学继续上高中。1943年7月结束学习,参加高中毕业会考,以优异成绩获得保送同济大学的奖励。由于经济上有困难,未能成行入学。后考入**陆军测量学校学习。“长大要学航空报国的志愿”时常萦绕在脑际,于是在1944年7月赴重庆报考国立**大学航空工程系并被录取。在大学里他发愤攻读,1945年、1947年两度获得“罗荣安奖学金”。罗荣安教授是**大学航空系的创办人和**任系主任,奖学金基金是海外航空系校友为纪念罗荣安教授主持系务而捐赠的。1946年**大学从重庆迁回南京。1948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获得**大学工学院荣誉毕业生的称号。大学毕业后,他到北平(现北京)清华大学航空系任助教。1948 年12月北平解放,从此他参加了革命工作。1952年国家进行院系调整,清华航空系并人新组建的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随调到北京航空学院任教。先在理论力学教研室任助教,后任讲师。讲授理论力学课程,同时开设变质量体力学、陀螺力学和振动理论等讲座。在讲课中他注重系统性和逻辑性,并且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清晰易懂,很受学生欢迎。除教课外还在陀螺研究室从事科研工作,写出研究论文数篇,还翻译了苏联理论力学教学参考书和陀螺仪装置理论与陀螺系统等专著。为表彰他在教学和科研上做出的成绩,1962年北航建校10周年纪念会上授予他先进工作者的称号。1963年他晋升为副教授,在基础课全体教师大会上,作为在国内培养副教授的典型介绍了成长经验。1964 年他担任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随着航天事业的大发展,1965年郑元熙调入第七机械工业部**研究院第13研究所(惯性器件研究所),1966年1月被任命为技术副所长。从此他走上了献身航天之路,把他所学的技术专长无私地贡献给了航天事业。1987年聘任为研究员。1982年10月,他从技术副所长岗位上退下来后担任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协助所长抓科技发展和科研生产的关键技术,组织开展学术和技术交流活动。1986年,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他为博士生导师。
郑元熙 - 主要论著1 郑元熙.变质量刚体的某些动力学普遍定理.北航学报,1957
2 郑元熙计入内外环质量时,在动基座上陀螺仪的运动方程.北航学报,1959
3 郑元熙译.陀螺系统.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59
4 郑元熙,陆恺译.陀螺仪表装置理论.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65
5 郑元熙.一般力学基础和陀螺仪的动力学问题.见:陆元九.惯性器件(上册).北京:宇航出版社,1991,13~159
6 郑元熙.大姿态角卫星运载器的平台控制问题.美国宇航电子学会议报(NAECON),1991
7 郑元熙参与翻译.洛氏理论力学教程(上册二分册,下册一、二分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8 郑元熙参与翻译.陀螺系统力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
郑元熙 - 学术贡献1948年9月大学毕业后,他在教学工作上一干就是17年,主要讲授理论力学,同时开设变质量体力学、陀螺力学和振动理论等讲座。陀螺力学理论的研究,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尚处于起步阶段。他在教学之余,还在陀螺研究室用一般力学原理作指导开展陀螺力学理论研究。通过多年的教学和研究,他在理论力学和陀螺力学的研究上已取得一定成绩,亲自编写教材《陀螺力学基础》,撰写了变质量体力学原理、陀螺理论和惯性导航方面的论文数篇。他在我国陀螺力学研究上,属早期研究者之一。他教书育人,帮助学生耐心热情,普遍反映好。在教案讨论中,他能充分表明自己的观点,看问题深入,有自己的见解。他勤于钻研,常将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其中有《变质量刚体的某些动力学普遍定理》、《计入内外环质量时,在动基座上陀螺仪的运动方程》。他还翻译了陀螺理论著作《陀螺系统》。这些论文和译著对中国惯性器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郑元熙 - 人物评价郑元熙长期担任技术副所长和科技委主任职务,又有10多年的教学经验,在科研、技术管理和教学上均取得重要成绩。他非常关心技术队伍的成长,常主动做些教育培训工作。在他从副所长岗位退下来后,更是积极参与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为13所研究生的培养作出了较大贡献。
1981年他编写《陀螺力学基础》教材,教过五届研究生,反映良好,为培养研究生起到了较大作用。该教材经过修订后编入《导弹航天丛书――惯性器件(上册)》出版。1986年7月,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他为“陀螺与惯导”专业博士生导师。从此他开始指导博士研究生。从1981年起,他先后培养出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1名。指导博士后1名。在他的耐心、热心指导下,研究生均很好地完成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答辩按时毕业,为13所的惯性器件研究输送了技术人才,为航天事业的后继有人作出了较大贡献。为表彰他在培养研究生工作中做出的成绩,1989年航空航天部授予他优秀研究生导师的光荣称号。
郑元熙 - 参考资料[1] 中国数字科技馆 http://.cdstm.cn/zhuanlue/persondetails.jsp?personid=164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