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198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
1988-199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学习,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1995-1996年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高级访问学者。
1997年为香港通风山**教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1998-1999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任访问学者。
2000年10月,赴英国伦敦参加“中国文化研究的新方向”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2年赴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任访问学者。
杨念群 - 学术研究 杨念群在史学界提出“中层理论”,也旨在呼吁运用一些属于“中层”的概念,对中国本土的历史经验加以解释。实际上杨念群并不主张在“国家”、“社会”之间必须做出一个清晰明确的边界划分,因为国家与社会的对峙本来是一个非常西方化的提法,西方社会学领域通用的“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等概念移植到中国之后,在解释中国社会转型时遇到了困难,正是因为这些概念在西方已经被清晰地界定为一个具体的场域,也就是通过咖啡馆、出版物、社团等形成的所谓“中产阶级”,而这个场域在中国是不存在的,即使能发现某些表象,也是移植而不是自发形成的,完全不同于中国本土的自治方式。所以应该注重一些经过严格界定和验证的“中层”概念,比如黄宗智提出的“过密化”概念,从经济史的角度描述江南劳动力和生产量的关系,它虽然是一个地区性的概念,但在提供一种趋势性的解释方面具有非常有益的导向作用。在《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一书中杨念群尝试着提出一个 “ 儒学地域化 ” 的解释体系,通过研究儒学从官方的意识形态转化为民间的思想资源这一复杂的过程,展示了不同的儒学形态对近代知识分子言行的影响,这项研究不是对个别思想家脉络的追踪,也不是一般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史著作,而是突破了以往近代史解释的旧有框架,试图借用新的方法把思想史与社会史加以沟通,从而对一些旧有命题提出新解。 “ 儒学地域化 ” 体系的提出可能会引起讨论和争议,但本书在运用现代社会科学方法研究历史问题方面无疑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 1832 - 1985 )》一书中,杨念群主要目的是探讨晚清以来的中国人如何从 “ 常态 ” 变成 “ 病态 ” ,又如何在近代被当做 “ 病人 ” 来加以观察、改造和治疗的漫长历史。 “ 东亚病夫 ” 的称谓既是中国人被欺凌的隐喻,也是自身产生民族主义式社会变革的动力,在这个意义上, “ 治病 ” 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医疗过程,而是变成了**和社会制度变革聚焦的对象,个体的治病行为也由此变成了群体**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者以新颖独特的叙事手法,通过数十幅相互衔接的场景,形象地再现了中国社会变迁波澜壮阔的另一个历史侧面。在这些场景中活动的人物既有西医传教士、助产士和社会改革者,亦活跃着坐堂中医、顶香看病人和走方行医者,还有各类**家和赤脚医生的身影。本书力求在一种 “ 情境化写作 ” 的状态中充分展示近现代**演变与传统医疗因素之间复杂的互动博弈关系。 杨念群 - 史学言论人物名片读史既可使人明智也可使人弱智,看待历史的方式由于到处弥漫着对“规律”的过度崇拜,而看不到人的活动踪迹,那很容易把人变成傻瓜。
司马迁把“人”的活动放在了中心位置,这使他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者”,令人心驰神往,尽管自己受条件所限,只能做个不彻底的“唯心主义者”。
研究历史,就意味着进入了一个巨大的实验室,仪器、*品摆在面前,经你的手发生绚丽的化学反应,研究者的气质、修养、性情同时融入其中。历史研究从来都不是安全平和的港湾,而是惊心动魄的探险之旅。
杨念群 - 学术成果 一、著作《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三联书店1997年版
《甲午百年祭:多元视野下的中日战争》(主编),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杨念群自选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
《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杨度日记》,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雪域求法记-一个**喇嘛的口述史》,三联书店2003年版.
《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当代史学的反思与阐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1832-198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二、 译著《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巴林顿・摩尔著(与拓夫、张东东、刘鸿辉合译),华夏出版社1986年版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系列译丛(与黄兴涛联合主编),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三、论文《历史研究要用结构分析法》 《文史知识》1985年第12期《杨度佛学思想与后期思想转变》 《求索》1986年第6期《从佛学到唯物史观��杨度思想转变探源》 《未定稿》1986年第7期《打破和谐��杜维明先生儒学第三期发展驳议》 《青年论坛》1986年第1期《传统文化与中国近代史学》,载张立文等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论文集》1988年《近人代中国知识分子参政的三种模式》, 《广州研究》1988年第2期《孙中山与梁启超历史观比较论》, 《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1期《两个轴心的失落与五四文化选择》, 《中国论坛》1989年5月号《知识分子改革中国的模式》,《二十一世纪》1991年第6期《地域文化冲突的近代缩影-时务学堂之争再评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2月号《感情历史的诠释:停滞的帝国与中西文化的比较观》, 《中州学刊》1994年2月号《宗教功能的本土化诠释-杨庆坤“中国社会中的宗教”读后》,《中国书评》1994年11月号 《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知识群体类型的演变-一个知识社会学的考察》,载甲午百年祭=知识出版社1995年1月版《士大夫的流产变革》,载许纪霖等主编:《中国现代化史》(**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市民社会”研究的一个中国案例:有关两本汉口研究著作的论评》, 《中国书评》1995年月号《近代“岭南文化中心说”典型述论》,《现代与传统》(第九辑),岭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思想与学术岂能如此二分:就九十年代学风质疑于朱学勤、陈少明两先生》,《中国书评》1995年7月号《“应然态民主观”的观代范本-评邓小军新著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11月号《晚清今文经学崛起的社会史理路:读艾尔曼新著》,《二十一世纪》1996年4月号《儒学内在批判的现实困境:余英时现代儒学论简评》,《二十一世纪》1997年4 月号《西医传教士的双重角色在中国本土的结构性紧张》,《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7年5月号《唯理主义的社会改造设计和文化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季划刊》1997年8月号《基层教化的转型:乡与中国治道之变迁》,《学人》(第11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11月版《“地方感”与西方医疗空间在中国的确立》《学人》(第12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社会福音派与乡村建设运动的理论与组织基础》,《道风山汉语神学学刊》1998年春季号《论维新时代关于“习性”的构想及其意义》,《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中国历史上的正统观及其蛮性遗留》,《学术思想评论》(第四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杨念群谈“儒学地域化”概念的使用》,《中华读书报》1998年7月1日《兰安生模式与民国初年北京生死控制的空间的转换》,《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辜鸿铭现象”的起源与阐释:虚拟的想像抑或历史的真实?》《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杨念群 - 人物评价作为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学者,他(杨念群)的研究摆*了“**意识形态的控制”,不是瞄着社会上层**舞台,而是转向大众、民间和基层。目前史学界有一批这样的中青年学者,他们从新的视角研究历史,关注过去被漠视的人群,使“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真正演化为历史是人民的历史。
无论从气度还是言谈上看,杨念群都是一个谦逊的学者。在他身上,没有一丝名门之后的傲气。
杨念群 - 参考资料[1] 中国人民大学 http://.iqh.net.cn/xzwk_class.asp?column_cat_id=202
[2] 搜狐 http://news.sohu./20060526/n243424984.shtml
[3] 新京报 http://culture.thebeijingnews./0821/2006/06-01/013@0935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