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秋涛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傅秋涛,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主要**者之一,在皖南事变中,他与右倾路线作了坚决斗争,率部与敌浴*奋战,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组织**分散突出重围,保存了新四军的骨干力量。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傅秋涛(1907-1981)曾用名傅旭高、傅武民,湖南省平江县人。中国人民***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杰出的军事工作**者,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傅秋涛 - 生平概况

傅秋涛(1907-1981)湖南省平江县安定镇鸣山人。曾名旭高,武民。1907年8月3日生。从小给地主放牛、做长工。1925年参加工人纠察队。1927年参加平江农民*动。1929年加入中国***。1933年转入中国工农红军,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主要**者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平江县雇农工会委员长,**湘鄂赣省委副书记兼工会委员长,湘鄂赣军区**部主任,**湘鄂赣省委书记兼湘鄂赣军区**委员。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支队一团团长,一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兼**委员,新四军第七师副师长。在皖南事变中,他与右倾路线作了坚决斗争,率部与敌浴*奋战,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组织**分散突出重围,保存了新四军的骨干力量。解放战争时期,任鲁南军区**委员,**鲁南区党委书记,鲁中南军区司令员,华东支前委员会主任委员、支前司令部司令员,****山东分局**副书记,山东军区副**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复员委员会秘书长,****人民武装部部长,中国人民***总参谋**列部部长、动员部部长,****人民武装委员会副主任,总参谋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国***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选为**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1981年8月25日在北京逝世。

傅秋涛 - 大事年表

傅秋涛,1907年8月3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南乡安定区呜山程家园的一个贫农家庭。七八岁时就离家到水南村给地主家放牛,15岁时在三眼桥店铺干活。1925年湖南农民运动兴起,在三眼桥参加了雇农工会,不久任雇农工会委员长。1927年初,到东乡嘉义公信商号干活,并参加了工人纠察队。1927年9月16日,傅秋涛参加了平江农民朴城*动。1929年3月,加入中国***。1930年率赤卫队配合红军攻打长沙。1932年4月18日,傅秋涛在湘鄂赣省工人代表大会**次省总执委扩大会上当选为委员长。为了做好工作,他坚持不懈地学习文化。1933年3月,转入红军**工作,参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1934年1月在省委扩大会议上,任省委副书记,兼任浏(阳)、宜(春)、万(载)工作团书记和第三作战区政委。受命后,全力**群众进行反“围剿”斗争。同年8月,省委在平江黄金洞召开紧急会议,作出了关于恢复发展红十六师的决议,并派傅秋涛等前往鄂东南收集**和开展扩大红军的运动。他接受任务后,随即率一支7人短*队出发。在通城县被***军包围,指挥冲出敌围后转移到通山冷水坪,找到了湘鄂赣军区参谋长严图阁等,并确定了边打边扩大红军队伍的行动方针。随后,率队由通山、崇阳,向临湘、平江方向前进。沿途边打边扩大队伍,红十六师迅速发展到http://.hudong./wiki/%E5%82%85%E7%A7%8B%E6%B6%9B/1100多人。正当傅秋涛等率队向平江挺进之际,省委会议决定调傅秋涛代理省委书记和省军区政委,主持省委日常工作。于是傅秋涛离开红十六师,率100余人的独立营返回了黄金洞。不久,陈寿昌在战斗中不幸牺牲后,省委决定由傅秋涛继任省委书记和省军区政委。由于蒋介石军队忙于对**红军主力的围追堵截。傅秋涛在湘鄂赣边区积极组织红军主动出击,并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红十六师经1年奋战,发展到5000余人。

1935年6月以后,蒋介石调集十几万大军向湘鄂赣省委驻地发动大规模“进剿”。省委随即作出了“突围以保存力量”等行动方案。傅秋涛率部在中路进行突围。突围后,在平江、横江山等地开展游击战争。1936年3月,傅秋涛在平江黄金洞组织召开省委扩大会议,提出和讨论了创建10个独立营的计划。会后,率省军区部分兵力到平江芦洞、白水、修水、铜鼓等一带发展游击队,**湘鄂赣根据地军民坚持了3年极其艰苦的游击战争。1937年2月,省委决定改红十六师为湘鄂赣野战军。同时进行省委党政**调整,傅秋涛改任省委苏维埃**。同年5月10日成立湘鄂赣人民抗日红军军事委员会、傅秋涛任**。抗日红军军事委员会成立后,采取“快邮代电”方式发表声明,主张同***和平合作,一致抗日。经同***地方当局谈判,达成了停战条件。1937年9月以后,各分区、县游击队集中到嘉义整训,并统一编为湘鄂赣人民抗日红军游击支队,下设三个大队。傅秋涛任支队司令员。当时,由于对独立自主原则认识不足,曾一度接受***派人来担任副司令员等条件,后经周恩来副**指出后,立即进行了纠正。

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成立,同时成立新四军军政委员会,直属****,傅秋涛为委员。与此同时,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编成4个支队。湘鄂赣人民抗日红军游击支队编为**支队**团,傅秋涛任支队司令员兼一团团长。随后,率部离开平江嘉义奔赴抗日前线,按预定计划到达安徽屯溪、岩寺,与新四军军部会合。傅秋涛率部在岩寺进行整训后,同年6月奉命东进到江南的高淳、当涂、溧水3县交界地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为粉碎日军的“扫荡”,率部两次进行了破坏宁芜铁路的战斗。1939年,队伍不断扩大,**团扩编为新一支队(以区别于原陈毅的**支队),任司令员。1939年http://.hudong./wiki/%E5%82%85%E7%A7%8B%E6%B6%9B/11月,傅秋涛指挥**与三支队配合在繁昌东郊城山头,予敌以重创,毙伤日军450余人。1940年4月,傅秋涛又指挥**在父子岭伏击日军,歼敌370余人。同年10月,又在叶挺指挥下,奋勇迎击日军1万余人的大“扫荡”,夺回日军占领的泾县县城。1941年1月皖南事变前,傅秋涛任新四军皖南**纵队司令员兼**委员。在***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时,率部向北转移途中,遭到***顽军的突然进攻。傅秋涛奉命在原地构筑工事防守。随后,组织**进行突围战斗,分散冲出重围,保存了一支骨干力量。

1941年冬,傅秋涛入****华中局学习,次年2月任新四军第七师副师长。1943年秋,傅秋涛当选为新四军出席党的“七大”代表,同年7月28日到达延安。根据**决定,先到**党校参加整风学习,学习期间任一支部支部书记。1945年4月,傅秋涛出席了党的“七大”。1945年8月,傅秋涛任鲁南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同陈毅一行前往山东。到山东后,积极贯彻****“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率部先后解放了滕县、胶县等地。参加组织指挥了鲁南战役、济南战役。1948年,傅秋涛任**鲁中南区委员会副书记、鲁中南军区司令员。同年8月成立华东支前委员会,任主任,并兼华东支前司令部司令员。淮海战役开始后,动员了几十万民工,以小车为主,向战场运粮达2.3亿公斤。1948年12月1日,徐州解放。次日成立徐州特别军事管制委员会,傅秋涛兼军管会主任。1949年4月21日,人民***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23日解放南京。傅秋涛率支前机构人员随大军到达南京,组织军需供运。5月27日解放上海后,又从南京到上海组织物资供应。1950年6月,****决定成立**复员委员会(后改为**转业建设委员会),傅秋涛任委员会秘书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6年3月,为配合兵役法的宣传和贯彻,撰写了《实行义务兵役制,保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一书,对**部兵役法作了全面论述。1956年9月,傅秋涛出席了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9年4月和1964年12月,他两次以***代表身份,参加了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被选为提案审查委员会委员,同时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委员。“文化大革命”中,傅秋涛遭林彪、江青两个***集团的摧残迫害。经周恩来总理的干预,才使林彪一伙的阴谋没有得逞。1975年1月和1978年2月,傅秋涛先后出席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人大**会委员。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傅秋涛被任命为总参谋部顾问。1978年秋,《中国民兵》编写组正式成立,担任主编。同年12月,被选为**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81年8月25日,傅秋涛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终年74岁。

傅秋涛 - 皖南事变中唯一成功突围的**

皖南事变中,傅秋涛任新四军一纵队的司令员兼政委,在***重重包围中,他是成功突围的新四军最高军事指挥官。作为一纵队的司令员兼政委的傅秋涛,是如何突围出来的?为何能突围成功,下文揭开傅秋涛成功突围之谜。 战场联络中断,向是兵家征战之大忌,而傅部突围成功,恰恰是因为战场联络中断。 皖南事变,是中国人民***历史上少有的一次军事上受到重创,组织上蒙受重大损失的**:新四军皖南**惨遭覆没;军长叶挺下山谈判被扣;副军长项英、**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等高级干部牺牲;二纵队、三纵队两位司令员也牺牲在战场上,只有傅秋涛成功突围,他所指挥的一纵队的干部战士也突围出来约1000人,占全纵队成员的三分之一。 皖南事变前,新四军**分为左、中、右三路纵队并行开拔北上。傅秋涛任司令员兼政委率领的一纵队为左路纵队,周桂生司令员指挥的二纵队为中路纵队,张正坤司令员指挥的三纵队为右路纵队。军部机关及各直属队、教导总队随二纵队行动,共计9000余人。行军路线为绕道茂林,由三溪、旌德、宁国、郎溪奔苏南,然后北上。事实证明,由于叶挺与项英的指挥思想不一致,中路纵队、右路纵队陷入了军部指挥连续失误,战机一失再失的危局。中路、右路纵队的团以上指挥员个个身先士卒,冲*在前,但伤亡惨重。只有左路纵队因与军部在战斗中失去了联系,干部牺牲较少。 傅秋涛的一纵队作为大兵团行军的左路纵队,与军部在皖南事变中战斗打响后的第三天因电台被毁,而失去了联系,使自己能够独立行动,处身于叶、项矛盾旋涡和项英的错误指挥之外,这是傅部胜利突围的关键所在。 战役战斗中会议时间过长,是兵家征战之大忌,新四军军部和左路纵队在战斗中都召开了时间较长的军事会议,而左路纵队的较长时间会议却恰恰奠定了成功突围的基础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当时新四军北移路线可供选择的有三条:一是直接“北渡”的路线。即由云岭向北,经铜陵、繁昌渡江到无为,这是一条沟通军部与江北四、五支队及江北指挥部的联系的常用交通线。二是“东进”的路线。即由云岭向东,经马头镇、杨柳铺、孙家埠、毕家桥、郎溪、至竹箦桥到水西地区(苏南指挥部所在地)。三是“绕道”的路线。即由云岭南下茂林、三溪入宁国转广德、郎溪到溧阳,然后渡江北上。三条路线都各有利弊。 经过比较分析、权衡利弊,新四军采用了“绕道”的方案。历史事实已经证明:“绕道”是一条绝路。但军事上的失败往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除了路线外,还有战术与指挥是否正确,以及天候、民情等众多的因素。当三路纵队会攻星潭未克时,项英不敢强攻,理由是害怕伤员过多而影响转移,这反映了项英军事阅历不足和军事才能不够,说穿了,项英缺乏大兵团指挥作战的能力。但作为新四军和东南局党的最高**,本着为党负责的心理,项英牢牢地把住军事指挥权,排斥叶挺。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项英主持召开了“百户坑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攻占星潭未果后的行动方案。会上,提出了几种行动方案,无非是前进、后退、迂回之争。良将用兵,贵在神速,但项英此时迟疑不决,会议前后历时7个多小时,使***军在星潭完成了围堵行动。最后,项英下了一个回头突围的决心,几经波折,使军心失衡,斗志涣散,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与军部的情况相反,左路纵队在“百户坑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即1941年1月8日下午召开了“梓坑会议”,讨论本纵队突围的路线问题。会议也讨论了几个小时,分析了两种意见。一种是原路退回,走北路渡江到无为;另一种是经“东线”到苏南。会议经过分析,形成一致意见,决定向苏南转移。苏南是新一支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傅秋涛担任团长的老一团曾在苏南战斗了半年,沿途群众基础好,不仅傅部可突出,还能策应军部突围。会议还决定,老一团打前卫,新一团打掩护,当纵队司令部冲出后,支队全体人员在板桥**。会议虽然也开了几个小时,但最终形成了正确的决议,奠定了傅部成功突围的基础。两个会议,两种不同的结果,军部的“百户坑会议”,虽然有叶挺拿出“集中突围,正面仰攻星潭”的正确战术主张,但反复拉锯,未被采纳,最后,被主张错误方案的项英占了上风,使**回走茂林,导致**走向失败。一纵队的“梓坑会议”虽然议得也长了一点,但做出了正确的决议,使**突围走向了成功。由于“梓坑会议”确定了正确的突围方向,一纵队突围的战术方式也随之确定,即:“正面强攻,重点突破,撕开网口”。具体的突破口选择在球岭岭南六华里处“三节水”地区。这是一个峡谷地带,公路从二、三百米深的峡谷中穿过。因地形险要,敌人防守较松,仅有顽52师154团的一个营防守。走这一条路突围是一着险棋,但兵不厌诈,用兵关键在于出其不意。敌人越是认为我们不敢走的地方,我们越是要走,这样往往胜算的可能性反而大。经过周密的****和火力配系,历经大**次殊死的搏斗,在付出重大牺牲后,一纵队的连以上干部和一部分战士终于突出了敌人的重围。实现了初步的胜利,因为这虽是敌人的**道防线,但也是防守最坚固的、最严密的防线青洪帮,向为**会道门组织,而恰恰是青洪帮门徒帮助了傅秋涛部的突围。

突围出“三节水”后,傅秋涛部进入泾(县)、宁(国)、宣(城)三县边境的山区――老虎坪,收集了300余人的队伍。其中,连以上干部仅缺两人,营以上干部仅缺一人。(这个数字统计的是老一团建制内的干部。新一团因在三节水突围中负责后卫,没有突围出来,他们后在团长张�锈的率领下从北路突围到江北无为。)在老虎坪,傅秋涛迅速恢复了**编制,编了一个步兵连,两个手*连,为继续突围做了种种准备。后来,由于***围剿加剧,傅秋涛不得已在与老虎坪一坑之隔的大斧山,将300余人的队伍又化整为零,让各部独立突围。突围之前,为轻装上阵,安置了病号、伤员,将爱人陈斐然留下照顾伤员,甚至将刚满一岁的女儿也送给老乡,仅带着老侦察出身的营教导员汪克明以及孔诚、汪其祥、李贵诚等12名精干的干部组成的队伍,于1941年2月2日,离开坚持斗争了二十几天的老虎坪、大斧山地区,展开了又一次往苏南方向的惊心动魄的化装突围。 沿途,他们灵活机动,或装作百姓,或装作***52师的便衣,晓宿夜行,风雨兼程。行至第三天,当小分队进入宣城境内的一条山沟里休息时,汪克明掏出怀表看时间,有两个人凑上来,看了看说,你这是瑞士表,经过一番言语交锋,始知对方是江南青洪帮大头目陈玉庚门下的两个徒弟,双方关系密切起来。 原来,新一支队的老一团在1938年6月,曾经随陈毅、粟裕等到江南进行战略侦察,一支队的老一团,曾在镇江、句容、丹阳、金坛等地活动,二支队在高淳、当涂、江宁、溧水一带活动。当时,日军已占领了南京一带,但由于兵力不足,在农村有许多真空地带。江南一带留下的***散兵游勇、社会渣子乘机拉杆子起事。兵匪一家,有几个人、几条*,就自称司令。司令多如牛毛,同日寇一样,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为了打开局面,就必须消灭这些“司令”。新四军老一团经过周密的侦察,在江南一举消灭了刘春发匪部;又在南京桑园铺一带,全歼了朱永祥匪部,活捉了朱永祥等多人。事过不久,附近的青洪帮头子陈玉庚求见,原来俘虏中,朱永祥的警卫连长是陈玉庚的三弟。陈玉庚为了同傅秋涛拉关系,特地送来了两挺机*、两支驳壳*、两匹马,这在当时是一笔重礼!为了开展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参加抗日,鉴于陈玉庚三弟也并非罪大恶极之徒,傅秋涛答应了陈玉庚的要求,放了其三弟,两家从此交了朋友。 在两个青洪帮门徒的帮助下,傅秋涛等越过了52师的最后一道封锁线,越过孙家埠渡过水阳江,进入广德、郎溪、宣城交界地区。(许多史书都说过了孙家埠就进入当涂境内,此说有误。因为,当涂县治在长江边上,从孙家埠到当涂有很长的距离,另外,若到了当涂,就不用回过头来,再过当涂北面的南漪湖去苏南了。)当队伍在一个村子休息时,遇上了***保安队,他们边打边退,一直退到南漪湖边。此时,只见湖边停着两只大船,被船主误认为是52师的便衣队,怎么也不肯给摆渡,眼见追兵已到,汪其祥急了,拿出*来说:不走就打死你!被迫之下,船老大开了船。终于甩开了保安队。船至湖心,傅秋涛向船老大道歉,说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船老大笑了,说:如若不是及时说出你们是新四军,到了湖水深处,就准备沉船,将你们全淹死。 为了确保傅秋涛等人的安全,船老大把船停在湖心,驾一只小船先上岸,进入江苏高淳县境内了解情况,原来那里原是老一团后勤留守处的驻地,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就这样,在群众的掩护下,傅秋涛一行晚上上了岸。 过了湖,很快到达东坝地区,***52师又封锁了渡口,傅秋涛命令折回七八里地住下,派汪其祥到中坝去侦察,不料汪被保安团抓住,幸亏他斗争经验丰富,在押解的途中逃了回来。接着,傅秋涛在离下坝约两里的地方雇了一条船,过了河,经溧水到溧阳。2月10日,经过七灾八难、艰难曲折,历时一个月零四天,傅秋涛终于到了罗忠毅、廖海涛的新四军十六旅驻地,一行12人全都胜利地回到了新四军的怀抱。过了几天,他们穿过长荡湖和太湖,到达无锡地区,在新四军六师师部,见到了任师长兼政委的谭震林。在六师休息了几天后,刘少奇和陈毅来电,要傅秋涛到新成立的新四军军部汇报。傅秋涛在六师的护送下又渡江北上,在盐城见到了刘少奇和陈毅,终于回到了党的怀抱。 傅秋涛 - 个人荣誉

上将军衔

一级八一勋章

一级独立自由章

一级解放勋章

傅秋涛 - 视频

傅秋涛 - **作品

由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编导制作的新四军抗战文献纪录片《风云江南》即将于4月28日在镇江茅山举行首映仪式。这一天是新四军先遣支队司令员粟裕率领先遣支队从皖南岩寺出发,向苏南敌后进军,进行敌情战略侦察的重要纪念日。该片时长1个小时15分,全面、真实地反映了陈毅、张鼎丞、傅秋涛、粟裕、谭震林等革命前辈率领新四军挺进苏南敌后,以胜利的武装斗争、广泛的群众动员、成功的统战工作和模范的纪律,通过八年艰苦奋斗、浴*奋战,开创和发展、壮大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战斗历程。该片运用纪实追踪手法,挖掘陈毅、粟裕、叶飞、傅秋涛、段焕竞等新四军老前辈的珍贵历史影像,采访了马苏政、陈辉、徐超等众多抗战亲历者、见证者,以及新四军历史研究者,力求真实再现新四军苏南抗战的全过程。

傅秋涛 - 参考资料

[1] 中国***新闻网 http://cpc.people..cn/GB/64162/126778/127857/7538944.html[2] 湖南名人网 http://.hnmrw.net/llyd/Html/522_18273.html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