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梦溪是常德地区一处历史悠久、土壤肥沃的地方。这里有城头山遗址、八十档遗址、三元宫新石器时代遗址等多处遗迹,展示着梦溪具有古老悠久的文明历史和耕作历史。如今梦溪更是在继承传统耕作历史的发展前提下,不仅大力发展水稻、油菜、玉米等农作物耕种,而且在板栗、猕猴桃、葡萄、提子、柑橘、西瓜等水果种植上更是销售全国,如今更是大力发展渔业及螃蟹产业。

,湖南省常德市梦溪 基本概况

  澧县辖镇。1954年建梦溪镇,1956年改乡,1957年复镇,1958年改置公社,1984年复改乡,旋复镇。位于县境北部,涔水北岸。距县城15公里。面积80.7平方公里,人口3.2万人。镇政府驻梦溪寺。207国道从镇西北部通过。

行政区划

  下辖村: 梦江村中桥村永胜村三元村 凡家村白合村荷堰村郭塘村 团堰村肖河村天福村高兴村 八根村澧阳村顺林村宗保村 大红村永强村联合村五星村 五福村洪福村百胜村三湖村 李家村

产业资源

  乡镇企业以生产砖瓦著称,农业部曾授予镇砖瓦厂“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农业主产水稻、棉花、油菜籽,盛产鱼类。矿藏有黏土。有三元宫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出土石斧、砺石和薄如蛋壳、造型优美的泥质黑、红彩陶器等多种珍贵文物。 山场广阔,生物资源品种繁多。全县有野生动植物750多种。野生动物有豹、青羊、獾、山鸡、狐狸、狍子等,野生植物有山杏仁、山枣核、蘑菇等,有“水果之王”之称的猕猴桃和山葡萄也有相当规模。   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大。玉米制种已达2万亩,“长城种子”畅销全国。畜牧业发展较快,“三位一体”三元杂交瘦肉型猪、绒山羊、獭兔等畜牧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干鲜果品丰富,年产量5万吨,主要有板栗、核桃、苹果、梨等二十多种,“红星苹果”为国宴指定产品,“京东板栗”享誉国际市场。年产蚕茧40万公斤,占全省总产量50%以上,是全省最大的蚕茧产区。   京东板栗――享誉国内外市场

文化遗址

  八十��古遗址     八十��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梦溪镇五福村夹河北岸,面积约3万平方米,海拔高度31米,坐落在河流冲击平原与湖泊、沼泽三者边缘的中介地带,濒临右河道,属新石器时代,距今9000-8000年。其考古发掘成果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已有记载。1997年该遗址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首位提名奖。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文化堆积主要属彭头山文化时期,年代距今8500~7500年。遗址内发现有环绕聚落的围墙和围壕,整体呈南北向,南北长210米。遗址东北部发现海星状土台遗迹一处,遗迹四角外伸,立有中心柱,并发现有牛下颌骨,推测应为宗教祭祀遗迹。遗址内还发现有大量的居住房址,建筑形式以干栏式为主。遗址内发现了大量完整形态的稻谷、稻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为科学完整地认识“古栽培稻”在植物进化过程中的群体特征与地位,认识原始农业的真实面貌与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八十挡遗址是长江流域发现最早的环壕聚落,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极大地丰富了彭头山文化的内涵,对研究聚落形态的起源、发展及中国古代都城的起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事业

  为保护和激发村级兴办水利工程的积极性,梦溪镇政府制定了“民办公助、以奖代投”的奖励政策,以工程量和工程效益为主要考核指标,分类确定了疏挖一处堰塘、兴修一座桥梁,清淤一条渠道的补助标准。莲湖村地处梦溪镇东部丘陵区,人口1118人,耕地面积1975亩,辖10个组。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今年初,该村严格执行“一事一议”政策,在村民代表议事会上广泛征求群众对村内水利设施的意见,经过签字同意以后,确定了实施“五大民心工程”的水利建设计划。

人口数据

  梦溪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8801 男 14855 女 13946 家庭户户数 8549 家庭户总人口(总) 28404 家庭户男 14605 家庭户女 13799 0-14岁(总) 5302 0-14岁男 2698 0-14岁女 2604 15-64岁(总) 21121 15-64岁男 10975 15-64岁女 10146 65岁及以上(总) 2378 65岁及以上男 1182 65岁及以上女 119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7545
教育概况

  澧县梦溪镇中学   澧县梦溪镇中桥中心小学   澧县梦溪镇五福完小   澧县梦溪镇合林完小   澧县梦溪镇江北桥小学   澧县梦溪镇肖河完小   澧县梦溪镇顺林驿完小   澧县梦溪镇高兴小学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

  (1).地名。在今 江苏省 镇江市 , 宋 沈括 故宅所在地。 宋 王象之《舆地纪胜七·镇江府》:“ 括 ( 沈括 )尝梦至一处,心乐之。后於 京口 得地,恍若梦中旧游,因名 梦溪 。”   (2).近人据 宋 卢宪《嘉定镇江志》十一、 元 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十二,谓 梦溪 在 丹徒县 朱方门 东。   (3).《梦溪笔谈》的省称。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小说家一类,又自分数种……一曰丛谈:《容斋》、《梦溪》、《东谷》、《道山》之类是也。”

梦溪

梦溪园在市区东面,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晚年住处,在这里他完成了不朽的著作《梦溪笔谈》。梦溪园占地十多亩,园内的建筑物有花堆阁、岸老堂、肖肖堂、壳轩、深斋、远亭、苍峡亭等。壳轩是沈括著书的房间,厅堂里安放着沈括塑像,陈列着沈括当年的著作及使用的工具、实物等。

  梦溪园位于市区东侧的东河边中段,是被列为 世界名人的中国北宋科学家、**家沈括晚年在镇江定居的住宅,沈括在此完成了闻名古今中外的不朽著名〈 梦溪笔谈〉。沈括(1030-1094), 杭州人,自幼好学,钻研学术,嘉祜进士,神宗时积极推进支持 王安石变法,是一位进步的**家。官至 翰林学士。他博学善文,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用功极勤。在天文、地理、数学、历法、地质、生物、化学、医*等方面都造诣很深,颇有贡献,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有的一流科学家。他晚年在梦溪园所著的《梦溪笔谈》是一部很有价值的科学著作,其中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就达到了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英国研究中国科技历史的权威 李约瑟博士把沈括称 中国科学史上最奇独的人物,并且赞扬《梦溪笔谈》是 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该书现有英、法、德、意、美、日等国家的译本。沈括已成为国际上知名的历史人物。

  沈括三十岁时,常梦见一风景秀美之地,山明水秀,登小山,花木如覆锦;山之下有水,澄澈悦目,心中乐之,因欲谋居。后来他托人在镇江买了一块园地。几年后沈括路过镇江,见其地,不禁又惊又喜,觉得宛若梦中所游之地",于是遂举家移居于此,建草舍,筑小轩,将门前小溪命名为"梦溪",庭院命名为"梦溪园"。他在这里潜心撰著,完成了包罗他毕生科学研究结晶的不朽著作《梦溪笔谈》。梦溪园原占地十多亩。缘溪依山而筑,环境幽静,景色宜人。园内有花堆阁、岸老堂、肖肖堂、壳轩、深斋、远亭、花峡亭等建筑、沈括卜居于此八年(57岁-65岁),死后归葬于杭州,其家属仍居镇江,而梦溪园逐渐荒芜,南宋宁宗年间,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曾修葺之。后梦溪园数易其主,原貌早已荡然无存。

  1985年在原址附近,初步修复了梦溪园。现在的梦溪园由两进六间青砖平房和一方小庭园组成,园门上端,有镇江籍我国著名科学家茅以升题写的石匾"梦溪园"三个大字,苍劲有力。踏进纪念室**进,正中是沈括正面画像,器宇轩昂,雍容大度,是他当年主持北宋**财政机关三司时的形貌。左右两侧为接待室兼陈列室,其间有古梦溪园原貌的沙盘模型,同时陈列着两年极为珍贵引人注目的文物,一是沈括摩崖题铭拓本,一为当年园中旧物--"梦溪"古石碑。这块长方形的赤褐色碑,上刻有古朴苍劲的"梦溪"二字,从上下款"皇宋乙丑"、"中元日"可以确定沈括建园并命名题字的年月应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七月十五日,室四周挂有沈括的生平简价及大事年表。出**进大门便是一方小园,几座假山,一泓溪水,古井翠竹石径花墙,"溪水入梦"四字使人恍若已见当年梦溪园中一隅景致。第二进大厅便是沈括科学研究成就展览室。迎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室**安放的一座高一点四米沈括全身坐像:青衣便髻,神态安详、从容、左手紧握陨石,右手覆于书上,若有所思。坐像两侧陈列着西欧早四百年的地磁偏角的记载。四周还陈列着日本江启时代乐珍堂用中文发行的《梦溪笔谈》复印件和英国科学历史专家李约瑟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以及反映沈括一生科学成就的实物和图片等。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