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他接受了意曼纽学院所颁给的研究生奖学金,到新成立的吉隆坡医学研究院从事了一年的疟疾和脚气病的研究工作。1904年底,他回到槟榔屿,在珠烈街开设私人诊所,并积极参加华侨社会服务,致力于社会改革,如反对吸*和赌博。他主张男子剪发辫,提倡女子教育,鼓励少年男女开展体育运动及创办文学会等。
1907年,他接受了清政府直隶总督袁世凯的邀聘,回国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副校长职),不久被派赴伦敦、柏林考察军事医学。伍连德由于早年缺少学习中文的机会,回国后深感不便,到天津上任伊始即聘请教师学习中文,很快就学会了用普通话讲课。他在与梁启超、辜鸿铭、严复、胡适等人的交往中,对中国古籍也逐步有了了解,加深了对祖国历史的认识,并搜集了不少古文物。这些,颇有助于他以后对中国医史的研究。
伍连德 - 人物简历 1879年3月10日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今马来西亚的一个州)。 1896�D1899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意曼纽学院。 1899�D1902年考入圣玛丽医院实习。 1902�D1903年在英国利物浦热带病学院、德国哈勒大学卫生学院及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实习、研究。后返回原马来亚,在吉隆坡医学研究院从事热带病研究。 1904年在马来亚槟榔屿开设私人诊所。 1907年应邀赴英国伦敦参加由神学博士文英兰主持的禁**烟会议。后接受清政府邀聘回国任教,担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副校长职)。 1910年12月东北发生鼠疫大流行,清政府任命伍连德为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到哈尔滨进行调查、防治。 1911年4月出席在奉天(今沈阳)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议,任会议**。 1912年在哈尔滨筹建东三省防疫事务总管理处及附属医院。 1915年建立中华医学会,任书记并兼任《中华医学杂志》总编辑。 1916年任黎元洪总统特医及京汉、京张、京奉、津浦四条铁路总医官。当选为中华医学会会长,并兼任公共卫生部委员。 1918年任北洋政府**防疫处处长、北京**医院(今位于白塔寺的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分院)院长。 1919年1月代表外交部到上海监督焚烧**。哈尔滨流行霍*,伍连德利用防疫医院收治2000余名病人。 1920年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修学校卫生和公共卫生。 1922年受奉天督军张作霖委托,在沈阳创建东北陆军医院。 1923�D1924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学位、上海圣约翰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名誉医学博士学位、苏联科学院名誉院士及苏联微生物学会外国会员。 1926年创办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任**任校长。 1927年国际联盟卫生处聘伍连德为该处中国委员,并授予鼠疫专家称号。出席国际联盟在印度召开的第七次远东热带病学会,被选为副**。 1930年任上海全国海港检疫管理处处长、技监,兼任上海海港检疫所所长。 1931年代表南京国民政府卫生署刘瑞恒署长出席国际联盟卫生会议。在上海主持召开**届检疫学术研究会。 1937年4月任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学会会长。八一三事变,举家重返马来亚,定居怡保市,开设私人诊所。 1960年1月21日病逝于马来亚槟榔屿,享年82岁。 伍连德 - 控制肺鼠疫 1910年12月,肺鼠疫在东北大流行。疫情蔓延迅速,吉林、黑龙江两省死亡达39679人,占当时两省人口的1.7%,哈尔滨一带尤为严重。当时清政府尚无专设的防疫机构,沙俄、日本均以保护侨民为由,要求独揽防疫工作,甚至以派兵相要挟。迫于形势,经外务部施肇基推荐,清政府派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到东北**防疫工作。1911年1月,伍连德在哈尔滨建立了**个鼠疫研究所,并出任所长。当时他年仅31岁,但熟谙细菌学、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学,堪当重任。他不避艰险,深入疫区调查研究,追索流行经路,并采取了加强铁路检疫、控制交通、隔离疫区、火化鼠疫患者*体、建立医院收容病人等多种防治措施,不久便控制了疫情。伍连德以其丰富的学识,严格按科学办事的精神与卓越的组织才能,受到政府的信赖和国际医学界的赞赏。在当时疫情严重的局势下,不到4个月就扑灭了这场震惊中外的鼠疫大流行。清政府为表彰其功绩,授予陆军蓝翎军衔及医科进士。伍连德一时被国内外誉为防疫科学的权威。
1911年4月,在奉天(今沈阳)召开了有日本、英国、美国、俄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奥地利、墨西哥和中国11个国家医学专家参加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议,伍连德当选为**。会上,他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这次防治鼠疫的经验,与会的各国专家交流了各国的研究成果。会后,伍连德被中国政府委任为外交部医官,同时仍保留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职位。
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在哈尔滨设立东三省防疫事务总管理处,该处隶属外交部,伍连德任处长兼总医官。他奔走海关、游说当局,筹集资金充实设备,敦聘专家,锐意经营,使东三省防疫事务总管理处成为当时颇具规模与实力的研究机构。该处主要技术人员多为早年留学国外的南方人,并聘有德国、奥地利、俄国医学专家参与工作。伍连德在哈尔滨、满洲里、齐齐哈尔、拉哈苏苏设立了四所直辖医院,平时应诊,疫时防治。1918年北洋政府在北京设**防疫处,伍连德任处长。一向被忽略的防疫工作,至此被作为国家的一项事业而重视起来。
1919年,哈尔滨流行霍*,当时有13.5万人口的城市,死亡4808人。伍连德利用直辖医院收治了近2000名霍*病人。1920年,东北再次鼠疫大流行,伍连德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使疫情得到控制,但仍死亡万人左右。1926年,全国霍*大流行时,伍连德**东北的防疫机构人员再次投入各地防治工作。
伍连德 - 收回检疫** 中国海港检疫始于1873年,但半个世纪中海港检疫权与海关**一并控制在帝国主义者手中,由外籍医生担任检疫医官,为外国人服务。辛亥革命后在爱国、民主运动的推动下,伍连德多次呼吁“自己办检疫”,并以其**的东三省防疫事务总管理处属下陆路与海港检疫所的技术业务为基础,向有关当局提出收回检疫**、统一全国检疫事宜的主张。1923年前后,伍连德派邓松年、史纬华医师赴安东(今丹东)检疫所,派李大白医师赴满洲里检疫所,主持陆路检疫工作,这些均为中国收回检疫**之前奏。1924年,泛太平洋保存食品会议在檀香山举行时,伍连德力陈海港检疫改革之必要。1926年,伍连德再次倡导检疫**应归属中国政府卫生署,由中国人担任检疫医官的主张。1929年12月,国际联盟卫生处派调查团来华调查检疫,中国伍连德、金宝善、蔡鸿三位博士参加该团。伍连德等向南京国民政府提交收回检疫**的书面报告,经交涉与该团达成协议。随后,国民政府卫生署派伍连德负责收回检疫**事宜。
1930年7月1日,上海成立了全国海港检疫管理处,直属南京国民政府卫生署管辖,伍连德任全国海港检疫事务管理处监督,接管了外国控制的海港检疫机构,为中国卫生事业开拓了新的境界。上海为中国对外贸易枢纽与首要通商口岸,为此,成立了上海海港检疫所,并由伍连德兼任所长。
全国海港检疫事务管理处成立之后,陆续接收了各沿海、沿江口岸的检疫机构。中国海港检疫事业能够收回**、统一号令、开展业务,与伍连德坚持不懈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
伍连德 - 创建医学会 早在1910年,伍连德即曾在报上登启事倡导组织医会1914年4月,颜福庆、凤*宾、伍连德等7人联名发起组织医学会1915年2月,伍连德、颜福庆等21人在上海**宣告中华医学会成立,并选举颜福庆为首届会长,伍连德为记。伍连德还受命负责创刊《中华医学杂志》,并任总编辑1916助年2月在中华医学会**届大会上,伍连德建议会议用国语。此次大会他被选为会长,并连任了两届。在此期间他尽力发展会员并促进医学学术活动。1937年,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学会成立,伍连德任首届会长,该会成为中华医学会最早成立的12个分科学会之一。1933年,他还与颜福庆等发起建立了中国防痨协会,伍连德任常务理事。1916年,伍连德被委任为北洋政府黎元洪总统的特医及京汉、京张、京奉、津浦四条铁路总医官。鉴于北京较完善的医院皆为外国人所设,伍连德倡议自行建设**医院,获得政府同意,除财政部拨款外,大部经费由募集得来。院址选在阜成市场(位于白塔寺东侧)于1916年奠基,1918年1月27日开院,命名为北京**医院。伍连德为**任院长,工作了四年。该院院址现为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分院。
伍连德先后主持兴办检疫所、医院、研究所共20处,共计床位2387张。除上述北京**医院外,主要的还有:1912年在东北各地建立的防疫医院;1922年受奉天督军张作霖委托建立的东北陆军医院;1930年以后在全国海港检疫事务管理处下设的各口岸建立的检疫医院等。
20世纪初的东北,由于各种传染病的威胁,迫切需要大量的西医师。东三省防疫事务总管理处医官林家瑞提出办医学校的建议。伍连德接受这一建议遂利用东三省防疫事务总管理处所属滨江医院的临床设备和技术力量,邀聘了在哈尔滨的名医,并获得东三省特别区长官公署及哈尔滨海关等的资助,于1926年9月8日创建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伍连德为**任校长。这是中国东北边陲最早由中国人自办的医学校,以后发展为哈尔滨医科大学。
伍连德 - 学术国际交流 伍连德的学术论著颇丰,曾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论及公共卫生、传染病流行病、医学教育、医*管理、海港检疫、中西医问题等方面。他重视防疫工作,力促发展现代医学,但认为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卫生制度。他为本世纪初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伍连德多次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学术会议。1911年出席在奉天(今沈阳)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议,并任**;1912年出席在伦敦召开的国际医学大会;1912年末出席海牙第二届麻醉*会议;1916年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国际医学联合会第三届会议,任**,并连任两届;1924年出席在檀香山召开的泛太平洋保存食品会议;1927年应国际联盟卫生处邀请,视察20多个国家,并代表中国出席国际联盟在印度召开的第七次远东热带病学会,并被选为副**,国际联盟卫生处聘任伍连德为该处中国委员,并授予鼠疫专家称号;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卫生署派伍连德代表署长刘瑞恒出席国际联盟卫生会议,会上,他提出了中国三年卫生计划。
伍连德 - 爱国主义思想 伍连德出生在国外,接受的是外国的教育,但他有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爱国思想。1915年,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在哈尔滨一次群众****上,工人张泰沉痛讲演,刺腹*书“誓死报国”。伍连德深受感动,当即将其收容在他**的滨江医院亲自救治。1919年,他代表外交部到上海监督焚烧**1200箱。1925年,哈尔滨市群众声援上海“五卅”**受难同胞,组织募捐义演,伍连德作为社会名流应邀登台表演赞助,获得盛誉。在爱国民主运动推动下,伍连德力争收回海港检疫**并促其实现。
1916年前后,伍连德读到美国医史学家加里森所著《医学史》 ,全书有关中国医学的内容介绍尚不足一页,且有谬误。他致函作者质询,复函说,既然中国医学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为何中国人自己不向人们宣传介绍?伍连德震动很大,深感必须研究中国医学史,并将中国在医学方面历代的发明创造向中外广为介绍。于是他与王吉民合作以英文写成《中国医史》 。该书于1932年出版,并再版多次,成为早期介绍中国传统医学的英文著作,受到国外医学家的重视。
1923年,伍连德作为**次中日交换教授到日本九州、京都、东京各帝国大学讲学。他还曾任东方事业上海委员会委员、禁烟委员会委员、南京国民政府卫生署技监、军政部陆军署军医司长、编辑馆细菌免疫学名词审查委员等职务。
1931年九一八事变,伍连德不与日本合作,愤然出走,由哈尔滨赴大连途中被日军诬为间谍在沈阳拘留,后经英国领事斡旋保释南下赴沪。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践踏我大片国土,伍连德被迫离开上海全国海港检疫事务管理处,举家返回马来亚,定居怡保市,并开设私人诊所。当地显贵多次劝说他出任政府职务,他都以年迈为由谢绝。
伍连德是中国防疫、检疫事业的先驱,杰出的社会活动家。由于他知识广博、敏于观察,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组织才能,因而在防疫、检疫、兴办医院和医学教育,创建中华医学会,促进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的各项业绩中都闪耀着炎黄子孙的赤诚。他大半生的活动丰富多采,在国内和国际医学界都享有盛名。他晚年虽远居海外,但仍眷念为之奋斗一生的祖国。他在1959年出版的自传《鼠疫斗士》一书序言中写道:“我曾将大半生奉献给古老的中国,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建立,直到***统治崩溃,往事在我脑海里记忆犹新。新中国政府的成立,使这个伟大的国家永远幸福繁荣……”
1960年1月21日,伍连德在马来亚的槟榔屿逝世,享年82岁。
伍连德 - 主要论著 1伍连德.医学现在之取缔及将来之挽救商榷书,中华医学杂志,1915,1(1):8�D12. 2伍连德.论中国当筹防病之法及实行卫生之方.中华医学杂志,1915,1(1):13-23. 3伍连德.陆海军参用中西医论.中华医学杂志,1916,2(1):1�D3. 4伍连德.传染病之预防.中华医学杂志,1916,2(2):9�D12. 5伍连德.尊重医德刍言.中华医学杂志,1916,2(3):14�D15 6伍连德,鼠疫之流行及御防总论,中华医学杂志,1929,15(3):217�D250. 7伍连德.中国公共卫生之经费问题.中华医学杂志,1929,15(4):351354. 8伍连德(徐民谋节译).伍连德自传.新加坡:南洋学会,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