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远,1929年10月生,江苏江阴人。**党员。苏联国立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毕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北师大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名誉院长兼首席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教育比较、教育理论。发表中外学术论文200多篇,主编大型中外教育系列著作14种,共指导中外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名。自1974年以中国代表团顾问的身份赴法国巴黎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八届大会以来,多次赴日本、韩国、香港、美国、加拿大、巴西、西班牙、前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8年获曾宪梓师范教育一等奖,1999年被北京市授予“人民教师”称号。
妻子周蕖,系周建人(鲁迅之弟)与王蕴茹夫妇之三女,同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
人物简历1948―1949年 上海容海中小学任教员 1949―1951年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肄业
1951―1956年 苏联国立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教育系毕业
1956―1965年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助教、讲师
1958―1962年 兼任北京师大附中教导处副主任
1965―1966年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系主任
1966―1972年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劳动
1972―1975年 北京师大二附中革委会主任
1975―1979年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革命组副组长兼文科组组长、教务处副处长、社会科学处处长
1979―1981年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系主任、副教授
1979―1984年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所长
1983年 比较教育博士授权点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
1984―1991年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1984―至今 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国家教委华北地区教育干部培训中心主任)
1987―至今 兼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名誉院长
2005―至今 兼任杭州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担任职务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 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专业职务资格评定委员会委员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理事长
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届、第二届、第三届副主任
国家教委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二、三届成员、召集人
国家教委电教委中小学教育电视电化教材审定委员会主任
国家教委教育考试暨自学考试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小组成员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兼高等师范教育研究会理事长、高等师范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老教授协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
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评估研究会理事长
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副会长
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宣武区分会名誉会长兼钟声学校名誉校长 北京师范大学老人大学校长
**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河北大学、苏州大学、**民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广东教育学院、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
江苏教育学院名誉教授
天津师范大学顾问教授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高等教育评估事务所顾问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主编
《比较教育研究》杂志主编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杂志主编
《教育研究》编委会副主任
主要著作《鲁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合著),198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日本同时代社。
《比较教育》(合著、主编之一),198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比较教育学》(译著),1982年,文化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合著、主编之一),198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学实用教育学》(主编),1987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教育发展的启示》,1989年,四川教育出版社。
《实用教育学》(主编),1990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大辞典》(12卷本,主编),1990―1992年,上海教育出版社。
《战后苏联教育研究》(主编),1991年,江西教育出版社。
《STS辞典》(主编之一),1992年,浙江教育出版社。
《外国教育督导》,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大系》(主编),1994年10月,北京教育出版社。
《比较教育导论》(合著),1996年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
《比较教育》(再版,主编之一),1997年3月,人民教育出版社。
《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合著),1998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的教育探索──顾明远教育论文集》,1998年10月,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大辞典》(增订合卷本,主编),1998年8月,上海教育出版社。
《杂草集──顾明远教育随笔》。
《Education in China and Abroad: Perspectives from a Lifetime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CERC The University of HongKong)等。
社会贡献在杭州师范大学设立奖学金
所获奖项1991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1991年获政府津贴及证书 1995年《教育大辞典》荣获国家出版署首届辞书奖三等奖
1995年《战后苏联教育研究》获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办公室(教委社会科学司)颁发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教育学)一等奖
1997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97年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一等奖
1998年12月荣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9年荣获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0年《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荣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1年《比较教育导论》荣获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第四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1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2年荣获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人物评价 比较教育研究之父提及顾明远,很多人都会肃然起敬。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教授曾说他是中国教育的“大哥大”,是一个没有争议的人物、一个慈祥的老人。“如果顾明远先生把家中的聘书堆起来,肯定会比他本人高得多。”
这样一位堪称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之父”的教育家,**份工作竟是在上海一所小学代课。
顾明远祖籍江苏江阴,9岁丧父,幼时家境贫寒,上高中时靠亲戚的资助才得以完成学业。加之时局动荡,他历尽生活的艰辛。1948年,中学毕业后想做建筑工程师的顾明远报考了清华大学建筑系。然而好梦难圆,他落榜了。当年才19岁的他,到了上海容海小学任教。
顾明远说:“我年轻的时候,起初并不想当老师!”可当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走近他后,他开始爱上了教师生活。1949年,他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并被录取。1951年,他被派往苏联留学,赴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教育系学习。
5年后,顾明远学成回国,在北师大附中工作了四年。他认为,这四年是其真正走上教育探索之路的开始。在这里,他接触了很多优秀的教师,并认识到教育是艺术,是创造性的活动,还总结了关于教育的两条真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1962年,他回到北师大,开始从事教育学的教学,并在1964年参与了《外国教育动态》(后改名为《比较教育研究》)的创刊和编辑,因此走上了比较教育研究的道路。“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山西劳动。在他看来,下放不但锻炼了身体,还让他认识了劳动。
三大贡献“文革”结束后,顾明远针对“教育是阶级斗争的产物”的极左观点,提出“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针对当时流行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的教育原则”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批驳了教育理论的极左思潮,在全国引起很大轰动,对推动教育界的拨*反正起到了巨大作用。很多专家认为:现代教育理论、“主体客体统一论”、“比较教育理论”,是顾明远对中国教育理论的三大贡献。
开创性研究在此之前,中国长期只介绍外国教育,而没有对各国教育进行比较研究。顾明远是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催生了比较教育这门教育学科,他也因此曾担任世界比较教育联合会的**(两位**之一)。他的“主体客体统一论”,是指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这也是顾明远结合中国国情,对杜威的教育思想做出的创造性的发展。他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等观点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这些理论大大丰富了中国现代教育的思想库。顾明远具有开创性的比较教育研究,打开了中国教育国际化的视野。改革开放以来,他参与了我国许多重大教育决策,比如“终身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就是他引入我国的。
平和敦厚的长者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谦和、朴实、平易近人,顾明远就秉承了这种气质和作风。他从来不会轻易拒绝任何一个老师的请求――无论是请他去一所普通的学校讲学,还是为一个普通老师的著作写序。
顾明远的平和作风有许多佳话。据说曾经有一位小学生给他写信,向他诉说自己学习困难、成绩差、与同学关系不好、心情很忧郁的苦恼。顾明远多次去信开导,直至问题解决。至今,仍有不少中小学生给他写信,诉说自己学习上的压力、与家长的不和,甚至有想自*的,他及时回信开导、安慰;有的学生经济困难,面临失学,他总是寄钱接济。给顾明远来信最多的还是教师。凡是来信,他都一一回复,特别是对**线的教师。
为了拉近与基础教育的距离,他还经常参加各种义务的教育咨询活动,甚至走上街头摆摊设点,为家长教育子女释疑解惑。只要他一出现,他的摊前总是排满了长龙。
关心教师职业化他非常关注教师的专业化问题。1989年,他有一次去外地出差,听到有人说中小学教师特别是没太多知识的农村教师根本就不是知识分子,他心里很不好受。回京后,他写了《必须使教师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一文,提出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后来,经过他多年不懈的努力,1996年,国务院学术委员会通过决议,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为中小学教师获得研究生学位开辟了道路。在他看来,让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是提升其社会地位的关键。这是他60年教育生涯中最感欣慰的两件事之一。另一件事是他从1986年开始,花了12年时间主编《中国教育大辞典》。他曾对人说过,这部800万字的大辞典,是他和夫人周老师一个一个字地看、一个一个字地改过的。
愿望:提高教师地位无论是呼吁为中小学教师设立教育硕士学位,还是主编《中国教育大辞典》,他最看重的就是为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做实事。顾明远说,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提高教师的地位,而提高教师地位的关键是让他们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人物语录●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 教育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而人作为教育的主体,人的现代化又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是正确处理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正确对待外国思想和经验,创建中国的教育理论体系。
● 现代化的教育过程中,教育是终身和全时空的。教育的现代化要求教育不能局限在学校的狭小范围之内,它包含了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学校与生产的结合,体现的是教育对人生存发展的全局性的影响。
● 做人的态度,应该像小草那样学习,随处生根,不要埋怨人生,不要浪费时间;像大海那样做人,海纳百川,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像松树那样做人,坚韧不拔,不要见风使舵,要正直、诚实;像细雨那样做事,润物无声。不要过分图名利,要树立高尚的人生。面对浮躁的社会,要珍惜时间,不要糟蹋青春,应在等待中积累力量。
● 教育孩子要学会四个对待,即正确对待自己,要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正确对待他人,要尊重他人的价值观;正确对待社会,要对社会有责任心;正确对待自然,要善待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