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畅(?-169年),字叔茂,东汉山阳郡高平县(今邹城市西南部)人。畅出身显贵家庭,其父王龚,位至太尉。畅列于“三公”,号称“雅士”。 王畅少年时代,不以高门自居,而以清实著称。起初,举孝廉而辞病不就。大将军梁商辟畅为茂才(即秀才)。王畅先后出任齐王刘喜之相、司隶校尉、南阳太守之职,并4次征拜尚书令。任职期间,均以守正严明为称,后因事免官。汉桓帝诏令三公选功举能,太尉陈蕃荐举王畅,认为王畅清廉公正,办事练达,素有威严,因此,复为尚书令。 南阳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故乡,皇室亲贵多仰仗权势横行郡县,地方官吏惧其*威,往往讨好帝乡贵戚而不能称其职,尽其责,王畅对于这种风气深恶痛绝。出任南阳太守伊始,王畅便奋厉威猛,凡豪族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恃势不法者,均严加处治。后遇皇帝诏令大赦,被治罪的皇室亲贵又被释放,王畅对此追恨无已。但是,王畅对如此处理并不甘心,于是,又设法纠治。明令:凡受脏二千万以上不自首者,没收全部家产;凡隐匿不报者,一旦查出,则派官吏拆屋伐树,填井夷宅。由是,豪族贵胄大为震惊。功曹张敞致函王畅,以为“武王入殷,先去炮烙之刑。高祖鉴秦,唯定三章之法。孝文皇帝感一缇索,蠲除肉刑……仁贤之政,流闻后世……发屋伐树,将为严烈,虽遇惩恶,难以闻远……郡为旧都侯甸之国,园庙出于章陵,三后生自新野,士要沾教化,黔首仰风流,自中兴以来,功臣将相,继世而隆。愚以为恳恳用刑,不如行恩,滋滋求*,未若礼贤”。王畅深纳张敞的劝谏,从此崇尚宽政,慎而用刑,教化遂行。南阳郡的豪族多以侈糜为荣,竞相比富。为矫治这种风气,王畅平时穿布衣,坐旧车,素食筒行,深受属官的敬重。由于他的苦心经营,南阳郡内风化大变。后征为长乐卫尉。建宁元年(168年),迁司空,跃居三公之列,数月后,因水灾免职,翌年卒于家。 儿子王谦,官至大将军何进长史;王谦的儿子王粲,又以文学著称,成为建安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列于“建安七子”之首。
王畅 - 相关条目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