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辉简介卢辉,男,中国诗歌学会、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福建三明电视台新闻部。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共有300多件作品散见于海内外主流报刊杂志,1989年曾组织福建三家巷诗社参加由诗歌报月刊等举办的全国诗歌群体大展,并有《卢辉诗选》、《红色的碎片》公开出版。还有作品入选多种选本。曾荣获《江南》、《诗神》、《星星》、《诗林》、《大河》、《青年文学家》、《散文诗》等刊物诗歌奖及第十三届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2004年度香港诗网络诗歌奖。
卢辉 - 参与制作过的电影:
陆阿采 (1950) .... 监制 秦良玉 (1953) .... 作曲 卢辉 - 散文:《漂泊的思絮》1.终极世界其实是有限肉体的伤口,一旦流*,它便会在眼眶里恣肆成灾 ,直到平静,方可在疤痕叠起的台阶上,清扫思维中的杂草,听够拔草的声音。��2.眼泪是心灵边上的水滴,碰上一块会思想的石头,它即刻成一条小溪。��3.失败常常以最奢华的铺排为底线,结果让许多人不敢幸福;英雄的失败,更是奢华的极 致:横*、断颅、烽火、折戟、废墟……这些足以让成功者撤退到守望的边缘。��4.孤独绝对不是如神女峰式的痴望,更不是一厢情愿式的守候。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而又远 远地离开自己,对孤独而言,才刚刚起步。��5.面对上苍,人好比是会活动的器皿,有声易碎,无声易腐,碎的热烈,腐的寂寞;碎的 短暂,腐的漫长,如此才衍生出芸芸众生。��6.人世间最不可接近的是时间,一旦你接近了,你便要时间的雏形:生命。你便会有欲,怕 老,来去匆匆,这样说来,是时间使你伟大或平庸,使你接近自己的源头。��7.把自己打倒然后把自己扶起,这是疯子吗!?这一叹一问,我开始怀疑常人的智慧。��8.道德的起源来自内心的贫穷,奢望一旦形成,便是道德的坟墓,芳草萋萋之时,谁敢扫 清上空的乌鸦,守候者才是道德的方丈。��9.童年与未知的距离,正如卧听铁轨深处的声响,是汽笛丈量了童年与未知的距离。��10.家园总是流动的,虚拟的,张扬的幻影,什么时候,你置身其中,家园常常以你的失 望与眼神,让你左顾右盼。为此,失望成了家园最好的打造者。��11.音乐是人世间最善于破坏和整合的一种魔力,它专挑天籁中软软的骨头,软硬兼施, 或*力或爱抚,让你透明得左右不是。��12.其实最叫人难以忘怀的是:人人都有机会过河、扫雪,因为它是最经不起伤害的一种 美丽。��13.找到自己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在一棵老树上,用指甲划出一道声音出来,莫过于在带墨 的宣纸里,找出一点指温……��14.森林里有许多时间的碎片,如挺懂得享受的树叶、断木……它比人聪明,拒绝呼吸, 接受与世界永恒的对答和相处。��15.意义是人从沙漠中提炼出来的孤烟和落日,是直是圆,全凭嘴一张……��16.当你的内心盛产花朵,你大可不必拒绝悲剧以及最后的一点颜色。��17.达利最喜欢把梦呓变成数字,任意加减乘除,后人只好从他的运算中寻找一点余数, 以补缺失衡的时空。��18.人与人的邂逅而产生的美,是由于谁都无法把张三变成李四,由此而产生的宿命式的 存在方式,很多人把它推向缘份的边缘。��19.“缘”为何物,“份”又何在,这是挺让人咀嚼的一枚橄榄,“缘”看似一种瞬时的 空间照应和恒定的时间关爱,其实它更多的是泛爱泛美的彼岸昭示所余留下的造化情怀。一 旦到了“份”,便是“缘”的设定和入席,恰恰是“份”瓦解了“缘”之将至的未来时。��20.艺术的还原过程不等同于还圆,“还原”象是宇宙的天使,永远没有驿站或栖息地, 永远在“过程”中呈现分分秒秒的“风景”;“还圆”是精神自身的笼子,它有漂泊地,也 有港湾,是划地为牢的一种方式。��21.面对小木屋里的摇篮,你随心所欲置入白菜和萝卜,这时,你充实了自己精神的秩序 ,只有艺术的非份之想,你才会把它整个地提到精神与物质的交叉口,让它很生活化地与你 相伴,然后回家。��22.孩子的专注常常是对自然一对一的相望,而**的专注衍生成一对一的对峙,相望则 平,对峙则立,这一平一立,哪是智慧的平川和峰峦。��23.尊严是垒在伤口上的城堡,只有自己知道它的份量。��24.诗歌的力量缘自经历与天籁的撞击,这正如水遇礁石,受阻迂回是留给自然的纪念品 ,只有激起的声响才是留给人自身的诗行。��25.文明的渗透常常以失去自然属性为代价。规整、划一,大同的框定,使人类越来越趋 于文明的指向,当理性的痕迹变得无踪可寻,谁晓得:文明是秩序的建立?还是秩序的迷宫?��26.谁都不可否认艺术恰恰是非理性的殿堂,当艺术辉煌的呈现不再遥远,非理性总以足 够的自信攀援艺术的极顶。��27.书本给人的符号自然是意志的踪迹,害怕上帝的人,千万不要去那里寻根。��28.懂得大海的人忽然间变得很老,这其实是心及万象,思接千载,灵抵百孔的无以归依 ,这正如瓜熟蒂落,叶落归根,彻悟与澄明集于一身。��29.人世间任何一种符号:雕塑、城堡、绘画、音乐……都缘于数字的发音,在我看来, 每撮一把泥土,每筑一道墙,每抹一束色彩,每谱一段曲子……便是抽去数字的每一条神经 。��30.生命与意志的粘连与磨合,衍生出浩如烟海的人文景观,生命愈是热烈,意志便成生 命的影子;意志愈是张扬,生命便是意志的羔羊,由此可见,生命与意志的间隙地带才是自 由的空间。��31.意志好比自然的秩序,它呈现出超验的理性渗透,它是上苍的代言人;生命是自然的 混沌状态,它无所不在,无所不容:一滴水、一片云、一缕光、一瓣叶……都是原本生命状 态的延伸和聚集。��32.许从人用各种方式堆积起意志的模样,并向生命靠拢,谁知,生命与意志永无重叠之 日。��33.当惯了旁观者的人,却不知道自己首先是局内人。��34.美其实是生命向意志过渡的一个过程,自然的呈现,意志的点拨全都在生命与意志的 “调整”中达到和谐。��35.经验是真理与谬误的**体。经验中,因为有了谬误而显示生命的式样和生机;因为 有了真理而显示意志的执一和刻板。��36.怀疑与破坏是一对孪子生,怀疑的宗旨是破坏,破坏的宗旨是怀疑。��37.尊严是生命向意志集中的一种外化,尊严的实现往往是生命脆弱无援的极致,正是这 种极致使尊严变得无可厚非。��38.生如死之豁达,死如生之壮美,这是生与死的极致表达,也是自然进化的一个豁口。��39.战争的表达莫过于陈*,是生命的结束才使战争有了定性。如此说来,战争的回合, 都是在提炼着意志向权力,权力向意志的轮回。��40.智慧总在蒙昧的地站稳脚跟,“克隆”方式的出现,是人类开始寻找自己的童年。��41.童年经常在自己所属的领地与**较真,这种较真,恰恰是诗意出现的胚胎。��42.背负与释放自然是两种的极端。释放的**来自背负,而**一旦成立,背负又变得 无足轻重,这是生命与意志的悖论。��43.究竟是思想使现实变形,还是现实令思想张狂,当你面对一根会思维的芦草,你会冷 静下来,甘当一滩盈盈的秋水,叫芦草泅渡?!��44.生命的式样有时十分简单,就算是死水微澜,那一次晃动,没准就是一次生命的降临 。��45.惊动有时作为一种生命的迹象很是入骨入目:雁过落羽,是羽搅动风起,还是风托住 羽飞?禽过叶坠,是声音的迁回,还是叶子自由漂泊?这一切即使用白马入芦花,银碗装雪都 无法点亮内心的栈道。��46.废墟的灿烂来自奢华的光晕,历史的叙述常常从废墟开始。��47.积淀是用来陈述世界的最好方式,而陈述最为丰富的却永不被人类所理喻,这正是彼 岸存在的唯一证据和理由。��48.任何人都知道,未知与求知是两条平行线,期望交点,那是求知的偏差。��49.文化本是最自由的一种征象,书自然是文化的眼睛,村落自然是文化的嘴唇,而能说 会道的却是人自身知姿百态的生存式样。因此,你大可不必误入典籍中寻找文化。��50.荒诞是自由的原生状态,自由一旦出现秩序,这便是智慧的投影。于是,世间不可能 的聚集在意志的主宰下成为可能,这个可能的领地便是荒诞的栖息地。��51.艺术的“特权”是它的破坏之后的整合功能,许多不可思异的整合之所以容易成形, 那是因为人们过惯了熟视无睹的生活。��52.当人们用生命的极限去呼应自然的时候,常常拿挑战来掩饰侥幸。殊不知,侥幸也是 人类顺应自然法则的起点,任何一个人都在生命的流程中占据脆弱而坚硬的侥幸。��53.即使侥幸是九分之一的真理,九分之八的谬误,而概率从来不会过多干预其中的纷争 ,唯有留下生命的通道给所有行色匆匆的人群。��54.若把死亡作为英雄的护身符,那么,我们何必把生命放在颂歌中*露。��55.许多人坚信历史是积淀的产物,为此,历史似乎与客观有缘。然而,历史作为人文的 产物,它组成了人的时间,人的故事,人的思想的统一,因而,历史终会成为主观的影子。��56.外在游离时的思想更象个磁场,它引进了万千繁杂的自然物;处在内敛的思想更象个 孤岛,它只能被自由的海水顶托。��57.宇宙的某些秩序的可接近性,常常被人类当作通向真理的一把钥匙,秩序是宇宙留给 人类的**道大门。��58.人,从出生开始便有意或无意地沿着一点点光线爬行,伟人说是目标,英雄说 是信仰,常人说是求生……��59.一个人之所以是独一无二的,正上由于他(她)一直处在自然法则的中心。��60.面对生活方式、状态和结果,再没有比一个“命”字更具有包容性了,究其原因,命 是偶然的最高形式。
卢辉 - 诗歌:《阳光地带》◆秋天,我应该保持怎样的弧度
有一个机会:是天给的不下雨了好把镰刀放出去,做好秋收的记录
都有一片天空一样的蓝但我的手呢,唯一近距离把头顶上的枫叶埋在嘴唇
据说,在秋天思想的弧度全世界都一样:只与稻穗保持同步
◆几张旧照片放在信封里
都是小时候的,我们比那棵杨树肯定要矮我们留下的只是叶子掉下的时候
都是秋天里的孩子我们喜欢留在纸张里薄薄的虽然拥挤 可没有谁肯离开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