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继宗(院士)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赵继宗,男,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现任国家神经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院长。

擅长脑动脉瘤手术及脑*管疾病的诊治。1997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人物经历

1969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

1990年,被派往美国休斯顿医疗中心进修神经外科1年。

1991年,转到美国Henry Ford医院神经外科,进修脑*管病的手术治疗以及显微神经外科。

曾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原神经外科主任。

擅长领域

擅长脑*管疾病,脑动脉瘤手术。

个人职务 管理职务

国家神经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院长

学术**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

中华医学会理事、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医学组副组长

北京医学会常务理事、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学会常务理事、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学位评审组成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全国高等医*教材建设研究会理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副主编、临床神经外科医学副总编

国外医学脑*管疾病分册、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中国临床神经外科等杂志编委

美国Surgical Neurology编委

德国Neurosurgical Review编委

主要成就 科研项目

局部胶原代谢与脑囊性动脉瘤破裂的相关性研究

脑底异常*管网病发病的分子机理研究

参加国家“七五”计划、“八五”计划科研攻关

担任国家“九五”计划和“十五”计划“脑卒中规范化外科治疗的研究”的课题负责人

项目成果

1995年赵继宗教授主持国家“九五”颅内巨大动脉瘤巨大**M外科治疗攻关课题,在国际首次证实NPPB时间窗。采用维持低*压等有效防治NPPB技术,一次手术切除巨大**M获得成功。攻克复杂性脑动脉瘤手术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同类手术最好水平。建立国际规模最大的动脉瘤患者标本库,研究动脉瘤形成与破裂机制,提出内弹力层破坏是囊性动脉瘤形成必要条件。国家“十五”期间组织135家医院采用微创、碎吸和传统开颅3种方法,治疗2464例出*脑卒中病人,1个月病死率从30%-50%降至19.3%,术后6个月随访存活率94.4%。制定并推广脑出*治疗指南,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教育部科技进步推广二等奖。

第77届北美神经外科年会报告“2464例高*压脑出*外科治疗”获国际论文奖。美国Mendelow教授认为,该研究是近年国际少有大宗病例研究,高度评价中国脑出*外科治疗水平。十一五”课题“出*性脑卒中及淀粉样变脑*管病研究”收集了国内71家医院的367例脑出*手术后病例标本,首次证实淀粉样变在自发性脑出*发生率14.3%,为脑出*早期鉴别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案提出重要依据。在国内率先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平台,将神经外科手术从脑解剖结构保护提升到脑功能保护,展开脑功能保护和脑功能重塑基础研究,推动中国神经外科学达到国际水准。

人才培养

现为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已培养博士后5名,博士23名,硕士生53名。

主要著作

主编《颅脑肿瘤外科学》《微创神经外科学》《颅脑外伤》《颅内动脉瘤》等专著及电子出版物9部,参编《实用神经外科学》《神经外科手术学》《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及《外科学》(第五版)等专著,并参加了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院校五年制、七年制教材和博士生外科学教材神经外科部分的编写。

期刊论文

先后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共发表论文200余篇

获得荣誉

1985年以来共荣获奖励十余项,如“颅内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及其形成破裂的基础研究”等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颅内巨大动脉瘤、巨大动静脉畸形外科治疗的深入研究”“脑动脉瘤病理发生的临床基础研究”“动脉瘤切除和载瘤*管重建治疗巨大动脉瘤”等荣获卫生部、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6次,三等奖1次,以及北京市卫生局科技一等奖3次。

1995年、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

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科学普及先进工作者

1997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2004年被评为北京经济技术创新标兵

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和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2012年荣获“中国名医百强榜”上榜名医

2018年10月获得吴阶平医学奖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