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鸣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许一鸣  许一鸣(1938――)江苏金坛人,著名新闻工作者。   1949年4月,金坛解放,当时才十一岁的许一鸣,已经有了四年劳工的经历:他当过算命瞎子的“领路人”,干过放牛娃,捡过粪,也下田干过农活。有天早晨,忽然有人告诉许...,基本内容 许一鸣  许一鸣(1938――)江苏金坛人,著名新闻工作者。  1949年4月,金坛解放,当时才十一岁的许一鸣,已经有了四年劳工的经历:他当过算命瞎子的“领路人”,干过放牛娃,捡过粪,也下田干过农活。有天早晨,忽然有人告诉许一鸣,“你父亲在下新河等你,赶快去!”许一鸣赤着双脚,在雨雪地里一口气跑了五里,见到了当了***的父亲,父亲见儿子破衣烂衫,瘦得不**形,失声痛哭。不久,在县里工作的父亲把十二岁的许一鸣送进了王母观小学,不料1952年,父亲突然去世,家庭重陷困境。在村里的帮助下,许一鸣坚持读完了小学,并考取了金坛县中。  金坛县中的**知道他是***的后代,家境贫寒又是孤儿,就包下了他的全部学费、生活费用。高中毕业时,许一鸣以高分考入人民大学新闻系。1964年,新华社**分社记者郭超人到人大新闻系做报告,他说:“雪域高原**,那里是新闻的宝藏,有志青年应该到那里去大展宏图,在那里一定会大有作为的。”这一番话在许一鸣的心中激起了浪花,他**个向组织上报名,愿意到**去工作。不久,许一鸣真的被分配到新华社**分社当记者。  **次独立采访是去藏北安多县红海乡,这里是青藏交界处的唐古拉山脚下,海拔4300多米。时值寒冬腊月,许一鸣冒着零下40多度的严寒,身上厚重的皮衣仿佛变得像纸一样薄,双腿全身都冻得麻木了,骑着马行进在渺无人影的茫茫雪原上。许一鸣就是这样深入基层,跑上一千多公里的路,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写成了三千字的通讯,刊登在《人民日报》上。在**6年,他经受了高原缺氧,常年吃不到蔬菜,冰冻严寒等严酷的考验,这些艰苦的生活使他身体消瘦,留下了许多慢性病。而得到的却是变成铅字的反映**新貌的四百多篇文章和大批的图片新闻。  1970年,许一鸣被分到福建分社,先后采写了《古田会议精神代代传》、《更上一层楼》、《汗水换来发言权》等一批有分量的新闻作品,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被总社通报表扬。1974年,福建省委、福建军区召开联席会议,肃清林彪在福建的流*和影响,许一鸣作为驻分社记者,在8个月里,写了100多篇内参,充分反映了会议的情况,受到了周总理的重视。  1975年,周恩来总理抱病举行国庆招待会,总社推荐许一鸣作为新闻界的代表出席。当他拿到印有周总理签名的国务院大红烫金请柬时,当他聆听周恩来总理发表的最后一次国庆讲话,当他被与会者关心国家命运的情绪所感染时,许一鸣深深意识到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念和神圣职责。  福建有个李庆林曾给毛**写信,反映知识青年的问题,毛**寄给他三百元,聊补无米之炊。但江青接见后,李庆林与福建的造反派搞到了一起,时常制造事端,干扰当地的正常工作,宣传“我背后有钢,头上有无线,口袋里有密码(江青给他的电话号码)”。省委**希望新华社向**反映这个情况。许一鸣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就李庆林的现实表现写了内参。几乎是在同时,《人民日报》的一名记者也写了内参,是为李庆林评功摆好的,两份内参都送到了姚文元的手中。姚批示对两份内参组织调查,派去的**调查组姚早定了调子,对许一鸣写的内参逐条进行否定,一下子就将许逼到了险境。为了保护许一鸣,总社特地将许一鸣借调到北京,暂时避了一下风头,直到粉碎了“四人帮”,李庆林被隔离审查,许一鸣才从北京回福建工作。  许一鸣同志十分关心群众的疾苦,深入老少边贫地区,写了大量的调查报告,为山区的失学儿童,为群众的温饱问题向党**和省委建言献策。福建漳州市东山县,地处厦门汕头之间,长期不设海关,各种瓜果、蔬菜、海鲜都要到厦门、汕头验关出口,由于路途遥远,运输困难,致使许多鲜活产品在途中腐烂变质,白白倒入大海。了解这一情况后,许一鸣迅速写了内参向**反映,****很快作出批示,半月之内就建立了东山海关,为当地农民渔民办了一件大好事。  许一鸣身为分社社长,却始终把自己当成“首席记者”,每年坚持写稿八九十篇,发新闻照片上百幅,发稿的数量高于记者,并且每年都有作品获奖。30多年来,他个人发稿3000多篇,其中内参就有上千篇。另外发了一千多张新闻照片,福建省文联还为他举办过“许一鸣摄影作品展览”。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