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明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冯小明,男,1964年2月生。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四川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1988年获兰州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致公党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

现任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81-1988兰州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学习,分获理学学士学位和理学硕士学位。

1988-1993西南师范大学化学系从事有机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历任助教和副教授。

1993-1996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6-2000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从事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历任副研究员和研究员,不对称合成联合开放实验室副主任,于1999被评聘为博士生导师。

1998-1999 美国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化学系做博士后研究。

2000年至今在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工作,任博士生导师。

2001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和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

2004年入选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2007年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0年-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绿色化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7年6月,任致公党四川省第七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致公党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主要贡献 学术任职

任国际刊物Adv. Synth. Catal. Asian J. Org. Chem., Current Org. Synth.顾问编委,任Chin. Chem. Letts.副主编,化学学报,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应用化学编委。

研究方向

从事不对称合成方法学及手性医*、农*和具有生理活性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重点项目等国家和部省项目的资助下,冯小明教授针对不对称合成中发展新型优势手性催化剂、新反应和新策略等核心和挑战性问题,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以廉价易得的氨基酸为原料,基于双功能催化策略,设计合成了多种新型手性配体和催化剂,实现了一些难以实现的重要不对称反应,为一些重要生理活性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有效方法。

现已分别在Acc. Chem. Res., Chem. Re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ci., Chem. Eur. J., Org. Lett.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SCI他引超过4300多次。

多篇论文被Nature China、Chemistry World、Synform、Noteworthy Chemistry、Synfacts等杂志正面评述,研究入选“2011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科院2012《科学发展报告》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

科研项目

1. 手性*物分子导何的不对称有机合成方法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优先领域类(基金批准号:20110181130014),2012-2014,正在进行。

2. 手性氮氧金属络合物催化不对称多组分反应合成多手性中心杂环化合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金批准号:201172151),2012-2015,正在进行。

3.高选择性的有机合成新反应与新策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基金号:21021001),2011-2013, 正在进行。

4.手性催化的重要科学基础,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973") (批准号: 2010CB833303), 2010-2014, 正在进行。

5.不饱和烃高效转化中的前沿科学问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973") (批准号: 2011CB808601), 2010-2014, 正在进行。

6.含多功能氢键的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设计合成及催化不对称反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金批准号:21072133),2011-2013,正在进行。

7. 催化杂-Diels-Alder和Reformatsky反应合成手性δ-内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金批准号:20902060),2010-2012,正在进行。

8. 企业合作项目。

荣誉记录

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甘肃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2009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获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委员会颁发的“有机合成创造奖”。

*明康德公司颁发的“生命化学奖”二等奖。

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全国优秀教师和四川省模范教师称号。

2001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壹等奖(第七完**)。

2002年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

2004年入选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和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7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2007年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9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完**)。

200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和四川省模范教师称号。

2010年获第六届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五完**)。

20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资助(学术带头人)。

2010年获*明康德公司颁发的“生命化学奖”二等奖。

2011年获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委员会颁发的“有机合成创造奖”。

2011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基于“新型手性催化剂和高效高选择性的不对称催化新反应”研究入选“2011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研究工作入选中科院2012《科学发展报告》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

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完**)。

2013年1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