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诞生后,陈云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及重工业部部长等职,陈元又随父亲进入北京。1953年,陈元进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读书,1958年升入北京四中。 陈云对子女的教育有两个原则:一是读好书;二是做好人。陈元在父亲的指导下,从初中开始看《参考消息》,阅读《马克思传》,高中和大学阶段自学哲学,通读《资本论》,并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这一切都为他日后顺利考入清华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1965年,陈元高中毕业,他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
1992年陈元在美国访问时,曾有美国学者直言问他:“当年你进清华大学,是否真是凭自己的成绩考进去的?”陈元回答说:“当时的党风比现在好得多,那年进清华大学的****中,只有一个军队干部的子女是走后门进去的。”
1966年,陈元正在大学二年级读书时,文化大革命*发了。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陈元从未参加红卫兵的造反活动,也从未积极参与到这场运动中去。
1970年,陈元自清华大学毕业后,先被下放到湖南某工厂劳动锻炼两年,1973年才回到北京,分配在航天工业部第三研究院任技术员。1975年,陈元加入中国***。
1978年10月,陈元考取了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的**批研究生,进入清华大学攻读经济管理专业。学业进行了不到一年,他即转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代经济系,师从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洪和于光远。
陈元结过两次婚。**次结婚是在1972年,妻子也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婚后育有一子,不幸的是她在1980年患了癌症,久医无效,于1982年去世。
陈元现在的妻子是位上海籍的医务工作者,婚后也育有一子。在儿子两岁时,她把儿子托付给婆婆于若木看护,只身到美国一所大学做访问学者。
陈元 - 职业生涯1981年8月,陈元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的陈元,先是留校做了很短一段
时间的研究工作,然后即调到国家计委,任工程师。
1982年,陈元到北京市西城区担任区委副书记,开始了他的政坛生涯。1983年,陈元由西城区区委副书记提升为书记,同时成为北京市委**。在西城区工作期间,陈元虽然主要是分管党务,但他却把主要精力放在编制西城区经济发展战略上。陈元在这段工作期间,最主要的政绩就是大胆主持改建了北京市著名的西单商业街,准备在此建设几个现代化的商贸企业,当时已建成的华威大厦既是其中之一。
1984年,陈元调任为北京市政府商贸部部长兼北京市体制改革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元聚集了一批青年理论工作者,成立了北京市青年经济作者协会,研究中国经济基础理论和经济政策,制定了北京发展战略研究计划报告,并承担了国家七五计划的重点科研项目“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研究”的课题。
1988年至1998年,陈元一直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1998年3月,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职位上工作了整整10年的陈元开始担任国家开发银行行长一职,当时国家开行的不良贷款是32.6%。他没有抱怨,没有退缩,而是知难而上。数年后,陈元回顾当年接到调任通知时候的心情:“我当时从精神来说准备不足。那会儿这账本的情况就不太好,不太理想。我看到时非常着急。”从监管高层到被监管对象,更何况面临堆积如山的不良贷款的历史包袱,他还是感到了不小的压力。以后连续几年,国开行对外的声音都很少,但真正的改革动作从他上任那天起就已开始。
陈元 - 管理之道 陈元在1987年的“ 紧运行理论”和1991年有关加强宏观调控的思想,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寻找出一条路来。他的经济观点也继承了父亲“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座右铭。为了做到“实”,陈元经常下基层进行调研,每次调研笔记总是厚厚几大本,他说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理有据。真正引起国内业界关注的,最早还是来自于境外的评价。2003至2004年连续两年,香港权威财经杂志《亚洲金融》将国开行评为“亚洲最赚钱银行”。国开行还被《国际金融》杂志评为亚洲最盈利的银行之一。2004年,《华尔街日报》以少有的对国内银行的肯定态度,以《从放贷机器到明星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向借款人说“不”》为标题对国开行1998年以来取得的成绩进行大幅报道。
而这所有的美誉都基于这样的事实支撑:陈元到国开行任职8年来,开行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额连年“双降”。从2002年开始,开行不良贷款率逐步进入稳定期,处于2%以下的低位运行状态,与国际一流银行进入稳定期后的特征一致。
在国开行内部,流传着陈元的这么一句话:“在贷款上,我只有否决权,没有审批权”。实际上指的就是国开行的信贷集体审批制和融资民主制。也正是这种内部机制创新,使过去的人情贷款和潜在不良贷款得以杜绝。
1998年以来,陈元行长**国开行把国际先进的金融原理与中国国情实际结合起来,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树立国家信用与市场业绩相统一的办行宗旨,确立在“市场环境下,银行框架内”的运作思路,瞄准国际标准,锐意改革,开发性金融得到蓬勃发展。
办一个好银行――这是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的座佑铭。自从1998年受命担任这家银行行长以来,陈元始终坚持着这一信念。面对加入WTO所带来的金融全球化挑战,他又给这句话加上了新的定语:办一个国际一流的好银行。
2005年11月,一个新型的国际金融区域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后称上合组织银联体)在于莫斯科正式成立,在各国**人的见证下,陈元代表中方在协议上签字,并随后当选为首任**。此间有评论指出,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行长当选为银联体首任**,标志着中国在通过开发性金融对周边国家发挥作用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有利于中国企业实施的国际合作业务,有利于中国政府与上合组织各成员国之间的广泛合作。
作为上合组织银联体的倡议发起方,国开行行长陈元早在三年前就提出要在上合组织框架下成立银联体,在合作方式上以金融合作取代过去的财政和捐赠的方式,共同实现各国政府的发展目标。而出任上合组织银联体首任**,可以说,为我国更好地实现开发性金融在国际区域间合作的战略构建一条便捷的通道。
2005年12月,陈元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做开发性金融市场建设的先行者》,再次阐述了开发性金融的政府目标、制度建设和市场法则之间的关系。陈元与国开行的不解之缘,似乎注定要成为中国开发性金融的开拓者和先行者,要为中国的开发性金融实践提供一个成功的样本和参照。
陈元长期从事金融工作,对宏观经济理论和国际金融有深刻的了解和研究,而他的开发性金融发展观也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被西方誉为“最有现代金融理念的银行家”。他还主持了首都发展战略研究,还担任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理事、国际清算银行稳定金融学院顾问委员会成员、荷兰国际集团顾问委员会成员等。 到了2004年,国家开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降到1.21%,主要经营指标连续3年稳定在国际先进水平。开行初期强调自己是政策性金融,做了很多财政补贴性的事,用信贷资金扶持了不少当期效益不好的企业。后来通过开拓和建设市场来发展自己,带来了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的好转。开行在业务所及的范围内,用资金换取信用,建设体制,推动投融资体制建设和金融市场的发育完善。在今后的发展中,准财政式的政策性金融仍将是开行业务的组成部分,但越来越多的已经是通过建设市场以寻求发展的开发性金融,把未发育的市场作为自己的发展空间,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作用。
早在1999年,陈元将国家开发银行和一家小型商业银行合并,增加了1000名员工。该银行在全国的分支网络并不涉足商业贷款业务,而是被用来监督贷款。陈元把贷款决策权从前线工作人员手中移交到后台工作人员。有些客户还试图去影响后台工作人员,因此陈元设立了一个轮值委员会来发出每周的贷款审批建议――每周只在周五提出待审批的贷款项目申请供审议。这种安排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申请人所谓的“公关努力”。
陈元 - 个人著作在《经济研究》和《求是》等杂志上发表了《我国经济的深层次问题和选择(纲要)》、《加强宏观调控是深化改革的需要》等重要文章。
出版了《陈元集--运行.调控.发展》、《香港金融体制与1997》、《美国银行监管》等论著。目前在国内兼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研究生导师。
陈元 - 人物评价陈元长期从事金融和地方政府工作,具有研究员职称。他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经济学理论和现代金融理论,深入地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实际,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建议,不断为实践所验证,其成果在中国经济学界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陈元长期从事金融工作,具有研究员职称,对宏观经济理论、市场建设和金融发展的研究颇有建树,先后主持了中国社会主义运行机制课题研究和首都发展战略研究。被评选为“2004年全国十大财经英才”。
陈元 - 荣誉奖项2011年1月11日,入围2010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名单。
2011年1月18日,“2010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当选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2011年4月22日,获得2010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年度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