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基,1923年6月生,福建沙县夏茂儒元村人。著名财政家,教育家,经济学家,教授。
1947年毕业于**大学经济系。1949年参加中国***革命委员会。1952年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0年加入中国***。历任厦门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财政学会**、二届常务理事。专于社会主义财政理论。
,基本内容 邓子基,教授。1923年6月生,福建沙县夏茂儒元村人。著名财政家,教育家,经济学家。1947年毕业于**大学经济系。1949年参加中国***革命委员会。1952年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0年加入中国***。历任厦门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财政学会**、二届常务理事。专于社会主义财政理论。著有《两种社会制度下的国家公债》,合著《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主编《社会主义财政学》、《财政与信贷》。邓子基:站的高才能看的远,每天108层楼梯,一个人要多动脑,还要动手动脚,多走,才能保证身体.
虽然已经年逾八旬,邓子基还在教学园地上辛勤耕耘,目前他还担负着繁重的博士生指导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财政与宏观调控》一书正是在邓子基的带领下,由博士生共同参与编写完成的.
廖靓:虽然邓老眼睛不是太好,但邓老看复稿的时候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甚至不放过一个标点符号.
在邓子基的家里,书架的最下一层,排列的密密的书都是邓子基的著作.50几年来,他出版了专著、译著和教材56本、发表主要论文370多篇,著述千余万字。
邓子基:我始终是研究财政学,我对马克思主义比较有基础,师从王亚南老师,西方的理论我也了解.
1962年,邓子基先后发表了论财政本质的三篇文章,提出了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这一理论在国内的经济学界引起了极大的争论。
邓子基:当时38-40岁,我提出了,有的人不同意,要不要以国家为主体的大家争论,最后大多数赞同,成为主流派的理论。
1964年,在大连举行的全国财政学术理论研讨会上,邓子基的财政本质说得到了与会的大多数赞同。奠定了他的理论主张在我国财政本质说的主流派地位。
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邓子基提出了财政本质与模式论,财政四要素论、财政四职能论、财政、税收、国有资产管理一体两翼、一体五重等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多为政府部门所采纳,在财政、税收、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邓子基1923年出生在福建省沙县,年幼时母亲和父亲先后去世,孤儿邓子基的童年没有享受到同龄人应有的欢乐,而是被迫从小就开始面对生存的艰难。在邓子基的记忆里,童年缺衣少饭,能吃到的最好的饭就是八宝饭.
邓子基:八宝饭可不是我们现在的八宝饭,就是米很不干净,很多沙掺着.就是米很差.
生活的艰辛却不能磨灭他的志气,小小的邓子基心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邓子基:一个百货店当学徒,没有工资,混口饭吃,后来我蛮聪明的,一个月开始赚2元钱.利用2元钱的积累起来开始上学读书.从此以后进入了求学的道路.
颠沛流离的生活,艰难困苦的求学,使他付出比别的学生更多的汗水和努力,
邓子基:打白纸,发烧,照样上课,一个班主任说这个孩子生病了怎么还来,我说,课不能不上,作业不能不做.
天道酬勤,人品及学习成绩优秀的邓子基终于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中学和大学的学习.1949年解放前夕,已经是中学教师的青年邓子基一腔热*参加地下革命活动,在战斗中迎来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
邓子基:整个形势年轻人向往光明,通货膨胀、官场**,年轻人看不惯。
新中国的成立完全改变了邓子基的一生。这是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的大楼,当时经济学院的前身是经济研究所,汇集了一大批经济学精英,时任厦大校长的王亚南教授在国内经济学界的声望很高。王亚南教授是《资本论》的翻译者之一,我国的著名经济学家。1950年,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开始招收《资本论》研究生。年轻的邓子基慕名而来,带着理想和抱负来到了王亚南教授的研究生班。
邓子基:那时候新中国有两个有名的,一个北大的,一个就是王亚南,他**个招研究生,我对这个行业很热爱,对校长很崇拜,就去了,他看中了我。
在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资本论》研究生班,邓子基的眼界和学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王亚南**的风范和学识深深地震撼了年轻的邓子基。
邓子基:他叫我好好学习,要掌握马列主义,也要了解西方理论。做学问要虚心,要谨慎、要讲方法。
正是在那时,邓子基定下了自己的理想:将来也要象王亚南老师一样,教书育人,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1952年7月,29岁的邓子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了新中国**届研究生。之后,他留校任教,这一留校,就是半个多世纪。
邓子基:我不想离开,我从小就立志当老师,有没有机会离开呢?有啊,有地方叫我出来搞财经工作,北京要我去当这个长那个长的,都联系了我,我都不去,我觉得当老师很好。
半个多世纪来,邓子基培养出数万名专业人才,其中硕士生300多名,博士80多名,博士后3名,这些学生在祖国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里是厦门大学景色优美的芙蓉湖,湖面上水波荡漾,湖畔绿柳婆娑.文化大革命时,邓子基和100多位老师一起,就被隔离在芙蓉湖畔的一座平房里,接受审查.
邓子基:很难受,想不通,我工作积极为什么这样,查我的书,断章取义,有人揭发,想不通,你也得通。
回忆起这段非常的日子,邓子基却依然豁达.
邓子基:压抑是压抑,但还比较乐观,有的人去死了,我没有这个念头,家里还有人,也没什么大问题,很坦然,浩浩荡荡.
文革结束后,恢复办学了,邓子基和他的同事们奔走相告,他以加倍的热情投入了恢复办学工作,**步就是办财经专业试点班.
邓子基:搞计划,找人,开始招生,很困难,重新起炉灶,很难得,恢复办学了。
在邓子基和其他老师的努力下,厦门大学的经济学科教学力量越来越壮大、雄厚。厦门大学财政学与货币银行学两个硕士点、博士点和全国重点财政学科点先后建立,1982年,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成立,开启了我国综合大学创办学院的先河。
邓子基教授有句话,就是:教书育人,出人才,出成果.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一直是这样做的,他为培养中国财政学人才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而他对中国财政学理论的贡献,更是高山仰止,他的一生,见证着中国财政学发展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