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字淳夫,河南温县(今属河南)人。擅 长山水。出身布衣,好道学,喜游历。善画,初无师承,后在临摹 李成山水画中受到启发,笔法大进,亦能自放胸臆,笔势雄健,水墨明洁。画山石多用卷云或鬼脸皴,画树如蟹爪下垂。 熙宁(1068-1077)间为图画院艺学,后任翰林 待诏直长,成为宫廷画院重要成员。于画论方面亦有建树,总结出对四季山水的审美感受及山水构图三远法等。创作活动旺盛的时代正是宋神宗在位的熙宁、 元丰间(1068-1085年),深受神宗的恩宠,有“神宗好熙笔”,“评为天下**”之说。
艺术特色工画 山水寒林,宗 李成法,山石用“卷云”或“鬼脸”皴法,画树 枝如蟹爪下垂,笔力劲健,水墨明洁。布置笔法独树一帜,早年巧赡致工,晚年落笔益壮,常于高堂素壁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f绝、峰峦秀起、云烟变幻之景。
社会评价神宗赵顼曾把秘阁所藏名画令其详定品目,郭熙由此得以遍览历朝名画, “兼收并览”终于自成一家,成为北宋后期山水画巨匠,与李成并称“李郭”,与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并称五代北宋间山水画**。郭还精画理,提倡画家要博取前人创作经验并仔细观察大自然,他观察四季山水,有“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之感受,在山水取景构图上,创“高远、深远、平远”之“ 三远”构图法。
主要作品《 宣和画谱》著录御府藏其作品有《奇石寒林图》《古木遥山图》《 烟雨图》《晴峦图》《 幽谷图》《平远图》等30件。传世作品有元丰元年(1078)作《 窠石平远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幽谷图》轴藏 上海博物馆;《 溪山访友图》轴藏 云南省博物馆;《 树色平远图》卷藏美国大都会美术馆;《 早春图》轴、《关山春雪图》轴均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著有画论《 林泉高致》,为其子 郭思纂集,为中国**部完整而系统地阐述山水画创作规律的著作。
作品欣赏 《窠石平远图》北宋 郭熙 绢本设色 纵120.8厘米 横167.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郭熙作为北宋著名山水画家, 十分强调画家对自然景物的观察研究。他深知自 然山水体貌结构的规律及其在四时、朝暮、风雨、明晦中的变化特征, 而且还特别强调画家如何去发现和塑造山水的优美艺术形象:“山形面面看, 山形步步移”,角度不同而呈现千姿百态。此画画深秋清旷之景, 神韵独绝, 树石画法与《早春图》颇为相似, 细部描绘较简略。
《早春图》北宋 郭熙 绢本水墨 纵158.3厘米 横108.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郭熙能画出“远近浅深、四时朝暮、风雨明晦之不同” 。此画表现冬去春来,大地复苏时细致的季节变化。章法上兼有高远、深远、平远,层次分明,画中虽无桃红柳绿的景色,却已传达出春回大地的信息。
《山村图》北宋 郭熙 绢本淡设色 纵109.8厘米 横54.2厘米 南京大学藏
此图于夏季山野风景中穿插村落。立幅正中是峥嵘巍峨的巨峰,山势奇险,烟蔼浮现,其下为两山夹峙的峡谷,下部平坦处建有山庄及亭阁,山 麓浅沙平岸有渔船停泊,山水中点缀乘轿的士大夫及朴野的渔夫山民,虽寥寥数笔,但人物神情动态跃然于绢素。此图虽无款识,但似卷云状的山石和壮健的笔墨正是郭熙本色,画中山峦林木郁郁葱葱,展现的是“夏山苍翠而如滴”的风貌。
《幽谷图》北宋 郭熙 绢本墨笔 纵167.7厘米 横53.6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本图构图创意颇为别致,在狭长的立幅上布满险峻的山 石,岩间生有寒树数株,石罅中又泻出清泉一股,画家以淡墨画山,用浓墨写树,境界清幽,颇有笔简气壮景少意长之妙。但从景物布置而论,此图又似是通景大屏中的一部分,原画已难窥全貌,此一推测很难确定是否成立。此画为北宋秘府收藏,著录于《宣和画谱》,画幅上钤有“宣和宝殿”等印。虽无作者名款,但流传有绪,历代皆定为郭熙力作,应属郭熙传世绘画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