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斯特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普鲁斯特,1871年7月10日出生于法国 巴黎,是一位法国意识流作家,他毕业于巴黎大学,他的代表作有《追忆逝水年华》等,他于1922年11月18日逝世。

,基本内容

 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1871年7月10日-1922年11月18日),法国意识流作家,全名为瓦伦坦·路易·乔治·欧仁·马塞尔·普鲁斯特(Valentin-Louis-Georges-Eugène-Marcel Proust)。马塞尔·普鲁斯特,法国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意识流小说**。1984年6月,法国《读书》杂志公布了中法国、西班牙、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王国报刊据读者评选欧洲十名“最伟大作家”,所排名次,普鲁斯特名列第六。

  普鲁斯特生于法国奥特伊(Auteuil)市拉封丹街96号,为长子。父亲是名医,母亲是犹太人。信仰罗马天主教。九岁时初次气喘发作,因此常缺课,但到青年时期修读哲学,文采渐渐散发出来。1889年入伍,1890年退伍之后开始替杂志撰稿,大学毕业,当上图书馆员,但因健康转坏,患有严重气喘,不能接触屋外的空气,足不出户,开始撰写小说。

  中学时开始写诗,为报纸写专栏文章。后入巴黎大学和**科学学校钻研修辞和哲学,对柏格森直觉主义的潜意识理论进行研究,尝试将其运用到小说创作中,可以说柏格森、弗洛伊德成了他一生文艺创作的导师。他和同窗好友创办杂志《宴会》,从1892年起,在该杂志发表短篇小说和随笔。1896年他将已发表过的10多篇作品收集成册以《欢乐与时日》为题出版,法朗士为之作序。

  1896~1940年,他撰写了长篇自传体小说《让·桑特依》,写的是童年时代的回忆,但直到1952年才出版。他还翻译了英国美学家约翰·罗斯金的著作《亚眠人的圣经》(1904)、《芝麻和百合花》(1906)。1903~1905年普鲁斯特父母先后去世,他闭门写作,除写了阐述美学观点的论文《驳圣·勃夫》,并开始了文学巨著《追忆似水年华》的创作。自此,他的毕生精力都投入到这部作品的创作修改之中。1912年,他将小说前三部交给出版商,受到冷遇,1913年他自费出版了第1部《斯万之家》,反应冷淡。1919年,小说第2部《在花枝招展的少女们身旁》由卡里玛出版社出版,并获龚古尔文学奖,作者因而成名。1920~1921年发表小说第3部《盖尔特之家》第1、2卷;1921~1922年发表第4部《索多梅和戈莫勒》第1、2卷。作品的后半部第5部《女囚》(1923)、第6部《逃亡者或失踪的阿尔贝蒂娜》(1925)和第7部《过去韶光的重现》(1927),是在作者去世后发表的。这部小说的故事没有连贯性,中间经常插入各种感想、议论、倒叙,语言具有独特风格,令人回味无穷。这部作品改变了对小说的传统观念,革新了小说的题材和写作技巧。普鲁斯特作为意识流小说流派的开山鼻祖而在世界文学史上留名。

  普鲁斯特的气质内向而敏感,对母亲十分依恋,青年时代经常出入上流社会沙龙,巴黎贵妇沙龙中一出手豪阔的常客,熟悉上流社会人物的形形**。他在写作时认为题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客观世界”如何反映在“主观意念”中。透过他特殊的叙事风格,营造出一个独特的个人世界。他的叙述时时中断,小说中夹杂了大量的议论、联想、心理分析,一个失眠的夜可以花40页来描述,一个三小时的聚会可以用掉190页的篇幅。时间可以做无限的铺陈,自然也可以随意压缩;过去、现在、未来可以在意识流中颠倒、交叠、相互渗透。1896年他出版了**本小说《欢乐与时日》(Les plaisirs et les jours)。1903年父亲去世,1905年母亲去世。双亲的去世促使他以文字来追寻童年,一般学者认为他是在此时构思写作《追忆逝水年华》(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1913年年底出版了《追忆逝水年华》的**部“去斯万家那边”(Du Côté de chez Swann),隔年又出版第二部。1919年10月迁入阿姆兰街44号,在此直住至逝世。1922年秋天,普鲁斯特因肺炎病危,他拒绝了医生的治疗,自行饥饿疗法,只吃少量的水果、冰淇淋。据说普鲁斯特11月18日弥留之际,曾派司机去丽兹酒店买他最喜欢的冰啤酒。他将最后的精力花在《女囚》(La Prisonnière)草稿的校改。在1922年普鲁斯特去世前,一共出版了三部。《女囚》、《女逃亡者》以《阿尔贝蒂娜不知去向》、《重现的时光》(Le Temps Retrouvé)陆续出版,直到1927年才完整的出齐,共15册3200页。这本书被誉为法国文学的代表作。其中第二部“在少女花影下”(Á l’ombre des jeunes filles en fleurs,1918年出版)曾获得了法国的龚古尔文学奖。

  普鲁斯特的特色在于他精细的描写每一个感知,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寓言,而且在他的书中你能感觉到那流动的真实感,从他的童年开始一直追寻到青年,不管是城市,人物都有可追踪的痕迹。一般认为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对他的影响很大,奠定了他以直觉串流写作思绪的基础。其根据意识写出的著名问卷《普鲁斯特问卷》,写出来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后人影响甚大。

  普鲁斯特的好友,阿尔封斯·都德(Alfonse Daudet)作家父子在垄古尔文学奖中力挺“在少女花影下”(Á L’ombre des jeunes filles en fleurs)这部作品,使得他能以6比4的票数得到奖项,让出版商有信心出版这部巨著。

  普鲁斯特年表:

  1871年 7月10日 马塞尔·普鲁斯特生于巴黎位于布洛尼林园与塞纳河之间的奥德伊市拉封丹街96号其外叔祖父路易·韦伊家。马塞尔为其父母的长子。其父阿德里安·普鲁斯特通过学衔考试,任医学院教授,其母让娜·韦伊,较教授年轻十五岁。马塞尔的父母住在巴黎罗瓦街8号。

  1873年 5月24日 马塞尔的弟弟罗贝·普鲁斯特出生。

  8月1日 普鲁斯特教授一家自鲁瓦街迁至马尔泽尔布路9号。

  自1878年起 马塞尔每年随其父母前往厄尔-卢瓦尔省他父亲的出生地伊利耶度复活节假。他们住在教授的姐姐儒勒·阿米纳夫人家。伊利耶为普鲁斯特作品中贡布雷的原型,自1971年起改名为伊利耶―贡布雷。

  约1881年 马塞尔首次患哮喘。

  1882年 10月2日 马塞尔入丰塔纳中学五年级(中学最低年级),四个月后,该校恢复孔多塞中学名称。由于健康关系,马塞尔缺课颇多。

  约1887年 马塞尔在香榭丽舍大街与**家,后于1895年任第三共和国总统的费利克斯·富尔及玛丽·贝纳达基两夫妇的女儿们相识。

  1887―1888年 在修辞班受业于马克西姆·戈谢。按当时法国中学生在读完五、四、三、二、一年级后,按文理科分班,文科再读修辞班一年,哲学班一年。

  1888―1889年 在哲学班受业于阿尔封期·达尔吕。得“法文作文”(哲学论述)比赛**名。

  1889年 6月 通过中学毕业会考,获文学业士学位。马塞尔在孔多塞中学与雅克·比才日后成为剧作家并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的罗贝·德·弗莱、后来成为史学家的达尼埃尔·阿莱维结识,并为校内刊物(《绿色评论》、《丁香评论》)撰稿。他开始出入于马德莱娜·勒梅尔、阿芒·德·加亚维夫人、斯特劳斯夫人的沙龙。加亚维夫人将他介绍给大作家阿纳托尔·法朗士;斯特劳斯夫人娘家姓阿莱维,为著名作曲家乔治·比才的遗孀,马塞尔在她家中结识****夏尔·阿斯,后来成为其作品中夏尔·斯万的原型。

  1889年 11月15日 普鲁斯特自愿在奥尔良步兵第76团入伍,与罗贝·德·利里结识。

  1890年 11月15日 作为二等兵退伍。在法学院及**科学自由学院注册入学。

  1891年 9月 在芒什省冈市附近的卡堡度假。此处有海滨浴场,即普鲁斯特作品中的巴尔贝克。

  1892年 3月 《宴会》杂志创刊,普鲁斯特为之撰稿。该刊于1893年3月停刊。

  1893年 为《白色评论》撰稿。开始与诗人、艺术评论家、审美家、****罗贝·德·蒙代斯吉乌交往。

  1894年 准备文学士学位考试。在卡尔瓦多斯省特鲁维尔度暑假。

  1895年 3月 取得文学士学位。

  6月 经考试被马扎然图书馆录用为馆员。

  7月 暂调国民教育部。12月获准长假,普鲁斯特从此不再担任公务员。

  9月 与其友作曲家雷纳尔多·阿恩同游布列塔尼。

  自1895年9月至1900年初 普鲁斯特撰写其**部长篇小说,终未完成,直至1952年始以《让·桑德伊》之名发表。

  1896年 6月12日 普鲁斯特的**部作为《欢乐与时日》在加尔曼―雷维出版社出版,由法朗士作序,马德莱娜·勒梅尔作水彩插图,雷纳尔多·阿恩作与音乐有关的评注。这部作品的许多片段在此之前已在《白色杂志》、《每周评论》及《高卢人报》上发表。

  1894年 2月 与让·洛兰决斗。

  1898年 在德雷福斯案件中,普鲁斯特力主重审。

  1900年 1月20日 英国艺术评论家兼社会学家约翰·拉斯金逝世。普鲁斯特在《艺术与珍品专栏》(1月27日)中撰文悼念。不久在《费加罗报》发表题为《拉斯金在法国的巡礼》的文章,4月又在《法兰西信使》上发表论文《拉斯金在亚眠圣母院》(该论文后来又重刊于拉斯金所著《亚眠的圣经》的法译本序中)。普鲁斯特在其母及雷纳尔多的英籍表姐玛丽·诺林格的帮助下从事拉斯金作品的法译工作。

  5月 与母同游意大利。在威尼斯与玛丽·诺林格相逢。

  10月 普鲁斯特全家迁居古塞尔街45号。

  1903年 11月26日 父亡。

  1904年 在《法兰西信使》中刊载拉斯金所著《亚眠的圣经》的法译本。

  1905年 9月26日 母亡。

  12月 普鲁斯特神经深受**,不得不在塞纳河上的布洛尼住院六周。

  1906年 在凡尔赛小住一段时间后,普鲁斯特迁居奥斯曼路102号。失眠日益严重,为隔绝一切噪音,普鲁斯特于1910年请人将他卧室的墙壁全部加上软木贴面。――在《法兰西信使》中发表拉斯金另一部著作《芝麻与百合》的法译本,并冠以1905年6月15日已在《拉丁文艺复兴》杂志上发表过的一篇长序;此序日后稍加修改,在《什锦与杂记》中以《读书日》之名重新发表。

  1907年 在卡堡度暑假;普鲁斯特以后每年都来此间,直至1914年。同年,乘汽车游览,由阿戈斯蒂耐里为其开车,参观了诺曼底诸教堂。

  1908―1909年 在《费加罗报》发表一系列杂文,其题材为当时被揭露的冒险家勒穆瓦纳的种种*局。

  1909年 6月 普鲁斯特草拟论文一篇,反对圣伯夫所用批评方法,他久已有意通过这一途径来阐述他个人的美学原则。这篇论文终未完成,因为他多年间念念不忘重*小说旧业,他写的那篇《让·桑德伊》不过是这部巨著的一个梗概。

  1912年 阿戈斯蒂耐里当上他的秘书。

  1913年 写毕《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三部,即《在斯万家那边》、《盖尔芒特家那边》、《重现的时光》,但无出版商愿意接受。贝尔纳·格拉塞后来同意出版,但应由作者出资;且不顾普鲁斯特的愿望,仅同意先出**部,《盖尔芒特家那边》须在1914年,《重现的时光》则须在1915年始能问世。

  11月8日 《在斯万家那边》印毕出版。

  1914年 5月30日 阿戈斯蒂耐里在此之前已与普鲁斯特分手,学习驾驶飞机,是日驾一架单翼机在海滨阿尔卑斯省的昂蒂布海岸上空遇难身亡。

  6月1日 《新法兰西评论》发表《追忆似水年华》第二卷摘录,该卷即将在贝尔纳·格拉塞出版社出版。这些摘录属于《在少女们身旁》。

  7月1日 《新法兰西评论》再次发表《追忆似水年华》的摘录,系《盖尔芒特家那边》的**卷中的梗概。

  8月 贝尔纳·格拉塞应征入伍,《追忆似水年华》的出版工作中断。自1915年起,普鲁斯特改写小说的第二及第三部分,作了大量增补。1916年与格拉塞断绝交往,自此其作品即由新法兰西评论社出版。

  1918年 11月30日 《在少女们身旁》在新法兰西评论社印毕。

  1919年 3月28日 《什锦与杂记》在新法兰西评论社印毕。

  6月 因原住所由银行收买,被迫迁出奥斯曼路,在洛朗―毕夏街8号甲女演员莱雅纳拥有的一所房子中觅得一暂时栖息之所。

  10月 迁入阿姆兰街44号,在此直住至逝世。

  12月10日 《在少女们的身旁》以6∶4票通过获龚古尔奖。罗朗·多热莱斯的《木十字架》落选。阿尔封斯·都德之子、新闻记者与作家莱翁·都德在票选中起了重大作用。

  1920年 8月7日 《盖尔芒特家那边》的**卷在新法兰西评论印毕。

  11月 在《巴黎评论》上发表《致友人(论风格)》。这是普鲁斯特为保尔·莫朗的中篇小说《细弱的储备》所作的序。

  1921年 1月 在《新法兰西评论》中发表《谈福楼拜的风格》。

  4月30日 《盖尔芒特家那边》第二卷及《索多姆和戈摩尔》的**卷在新法兰西评论社印毕。

  5月 在网球场博物馆参观荷兰画展时,普鲁斯特突感不适。

  6月 在《新法兰西评论》上发表《谈波特莱尔》一文。

  1922年 4月3日 《索多姆和戈摩尔》的第二卷在新法兰西评论社印毕。

  11月18日 马塞尔·普鲁斯特与世长辞。

  1923年 《女囚》在新法兰西评论社出版。

  1925年 《女逃亡者》以《阿尔贝蒂娜不知去向》为名在新法兰西评论社出版。

  1927年 《重现的时光》在新法兰西评论社出版。

  自1950年起 “马塞尔·普鲁斯特与贡布雷之友协会”通讯出版。

  1952年 《让·桑德伊》在新法兰西评论社出版。

  1954年 《驳圣伯夫》,附《新杂记》,由新法兰西评论社出版。《追忆似水年华》评注本三卷,由伽里玛出版社在《七星丛书》中出版。

  1970年 普鲁斯特《通信集》注释本**卷在普隆出版社出版,由菲力普·戈尔勃评介。

  1971年 普鲁斯特其他作品的评注本在《七星丛书》中出版,其中包括《让·桑德伊》一卷(附《欢乐与时日》)、《驳圣伯夫》一卷(附《什锦与杂记》及《随笔和文章》)。

  附:著名的《普鲁斯特问卷》

  普鲁斯特问卷

  普鲁斯特问卷:著名的Proust Questionnaire(普鲁斯特问卷)由一系列问题组成,问题包括被提问者的生活、思想、价值观及人生经验等。因著作《追忆逝水年华》而闻名的Marcel Proust并不是这份问卷的发明者,但这份问卷因为他特别的答案而出名,并在当年时髦的巴黎人沙龙中颇为流行。因此后人将这份问卷命名为“Proust Questionnaire”。

人物名言

1、我们在无生命的物体内所发现的秘密,在人的大脑中也可以观察到,这是医生讲过的话。――― 普鲁斯特

2、就让料峭春风为一早就等在门口的彩蝶吹开耶路撒冷的**朵玫瑰。――― 普鲁斯特

3、我觉得克尔特人的信仰很有道理,他们相信我们失去的亲人的灵魂,被囚禁在某个低等物种,比如说一头野兽、一株植物或一件没有生命的东西里面,对我们来说,它们真的就此消逝了。――― 普鲁斯特

除非等到某一天,许多人也许永远等不到这一天,我们碰巧经过那棵囚禁着它们的大树,或者拿到它们寄寓的那件东西,这时它们会颤动,会呼唤我们,一旦我们认出了它们,魔法也就破除了。经我们解救,这些亲人的灵魂就战胜了死亡,重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普鲁斯特

4、黑暗、宁静与孤独,如披风压着我的肩头,迫使我用笔去创造光明。――― 普鲁斯特

5、不可,就像某些人那样,走遍天下也要亲眼见见他们心目里的洞天仙府,总以为现实中能消受到梦境里的迷人景象。――― 普鲁斯特

6、我现在才明白,凡属严重错误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那就是没有克制感情的冲动。――― 普鲁斯特

7、我们总是把未来想象成虚无空间对现实的一种折射,其实未来的出现是有原因的,只是大部分原因我们不了解而已。――― 普鲁斯特

8、真正的天堂是已经失去了的天堂。――― 普鲁斯特

9、我们徒然回到我们曾经喜爱的地方;我们决不可能重睹它们,因为它们不是位于空间中,而是处在时间里,因为重游旧地的人不再是那个曾以自己的热情装点那个地方的儿童或少年。――― 普鲁斯特

10、日积月累保存在记忆中的,是所有这一系列并不准确的表述,其中唯独没有我们的真实感受,对我们而言,这些表述就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生活,就是现实;正是从这些有违真实的表述中,产生了一种所谓“真实”的艺术――― 普鲁斯特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