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董倩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71年
籍贯:山东平度
民族:满族
毕业学校:
1983年毕业于实验二小
1989年毕业于北京八中
199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
1995年:11月至1996年12月 《焦点访谈》国际组编辑
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 《东方之子》出镜记者
2001年:1月至2003年4月 《新闻调查》出镜记者
2003年:4月至今 《央视论坛》《董倩面对面》《新闻1+1》主持
2011年:10月出席金号奖2011"全国听众喜爱的歌手"颁奖晚会主持
步入职场
1995年10月,董倩刚刚走出北大校门,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电视台的招聘考试,凭着一股“出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她顺利地通过了入台考试,进人新闻评论部《焦点访谈》工作。“之前根本没有想过会从事电视方面的工作。我是学历史的,对新闻知之甚少,可以说,我是伴随着央视电视新闻的发展慢慢地成熟起来的。”刚出校门的董倩对于电视是地地道道的门外汉,年轻的她没有社会经验,没有工作经验,甚至不懂编辑机。“当看着办公室里的同事出出进进忙这忙那,自己却像个木头一样傻呆呆地坐在分给我的办公桌前不知所措时,那种自卑几乎要了我的命。”
在《焦点访谈》工作一年后,董倩到《东方之子》做出镜记者。1999年参加了澳门回归大型直播节目,“直播对记者的现场采访能力要求更高,记者要做的是更加敏锐地把握现场以及镇定自若的心理素质。”或许正是凭着这种勇于自我挑战的拼搏精神,才有了今天成熟、干练的董倩。2000年她加入《新闻调查》,“这是一个全面培养出镜记者的好地方。出镜记者在**现场,其他人都是在通过他们的眼睛看**,所以他们的采访和挖掘深度尤为重要。”经过7年多记者生涯的积累,董倩又站到了《央视论坛》主持人的位置上,“从做现场记者到进入演播室做主持人,我的速度可能快了些,但既然受命于此,就要尽力干好。”这是董倩的一贯风格。
职业经历
香港回归、五十年国庆、澳门回归、申奥成功、APEC会议、中国加入WTO、载人航天飞行、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央视这些重大活动报道中,都有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子――董倩。 这位在央视摸爬滚打十四年的资深记者和主持人是怎样走到今天的?
在常人的眼里,董倩一路似乎总是伴着鲜花、雨露和掌声。其实,事实远非如此。有一次,记者私底下问董倩,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观众“不买账”的时候。董倩哈哈一笑:“多了去了,怎么会没有呢?即使到现在,也会听到一些批评的声音,更不用说早些年了。当初,组里有白岩松、水均益这样的u2018大牌u2019,虽然跟他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但**和观众都不会因为你起步晚几年,就会用低一些的标准要求你。你既然来了,就应该做好。所以,早期那些日子挺糟糕的,自己根本找不到感觉,别人的批评接踵而来,有一段时间甚至觉得干不下去了。”
开始那几年,她发现观众对她总是不认可,一些同事也失去了最初的热情,不太愿意与她合作,很多议论不期而至……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主持的节目观众不爱看,收视率不断下降,这种打击无疑是沉重的。那段时间董倩寝食难安。
董倩清楚地记得制片人时间曾跟她说过:“我挑主持人向来一挑一个准儿,看人还从没有看走眼的时候。可是现在我们的同事,还有**,都反映你不行,我不能不想是不是我看走眼了。你可别成为我的**个败笔。”
那次谈话对董倩**很大。董倩说:“当一个主持人不仅要有阅历,有知识,关键还要有自信。今天回想起来,我当时的主要问题在于,什么都没有,尤其阅历不够,我老以一种学生心态面对不同的人,不够自信。”
一次,董倩做了一个系列专访。但采访效果大家普遍反映不好,说她瞪着眼,绷着脸,特别严肃地质问人家。部门主任还特意把董倩叫到办公室,面无表情地说:“这里有一份关于你的材料,你拿回去好好看看!”一头雾水的董倩接过大信封,忐忑不安地回到办公室,打开材料一看,原来是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张颂写的一篇内参,密密麻麻几页纸,就她主持的节目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并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了不少非常“尖刻”的批评意见。
董倩将这份批评材料郑重地贴到办公桌旁边的墙上。她说:“人应该换一个角度看待批评,人家批评我是对我的帮助啊!说明你引起别人注意了,你再也不是一个无关痛痒的人了。”董倩接着说:“前些年我是个不被人想起的新手,遇到大事需要采访的时候,都没有我的份儿,心里很难受。当别人在前方热火朝天地忙活时,你知道我在干什么?我心想哪怕你让我帮你们拿架子都行,只要让我参与。但是没有我参与的机会。你说做一个记者,当大事发生的时候你却只在边上看着,心里会怎么想?”
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2007年,台里批准董倩去耶鲁大学学习了一个学期。在外国人堆里生活,这对董倩来说还是**次。在美国的经历,让董倩**次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美国电视节目中,重要的时段中出现的都是男人,回央视一看,自己也是在重要时段出现。“我是女人,由此我就得出个结论,我也挺重要的。”董倩说。
演艺经历迅速扑面而来的新鲜事物竟会是这样陌生。我进了电视台,可根本不懂电视,连什么是编辑机都不懂!我所熟悉的是在自己家里看到的电视节目,而远远不是电视本身!后来我才知道, 在电视台,是没有人主动辅导一个新人的,不懂的就要勤着问,勤着陪笑脸去迎人家的冷漠。当时我哪懂 。北大的4年养出来了清高、比别人多上几倍的自尊、还有,甚至是傲慢。而所有这一切,当我每天看着办公室里的同事出出进进忙这忙那,自己却像个木头一样傻呆呆坐在分给我的办公桌前不知所措时,轰然 倒塌。取代它们的是自卑。真是小姑娘啊,那种自卑几乎要了我的命。哪里晓得在往后的日子里,自卑有可能是时时侵袭咬噬那颗稚嫩纯真的心的。从那天起,她开始踏上了艰苦的记者的道路。
自诉
我还清楚地记得,**天到**电视台来上班的情景。那天,天是铅灰色的,天空中飘着无穷无尽的大雪花,冷得不得了。我早早地赶了4路车到东门传达室等制片人李小萍来接我进去。定的是9点,我恨不得8点就到了。后来才知道,我是参加招聘考试进台的,所以不象正式分配进来的 同事,有完备的一套证件,每天可以目不斜视、傲然出入于把守大门的武警卫兵的眼前。我虽然被考试录取了,但一切还没有办理,所以站在东门外等,跟传达室里的一切人没有任何两样。那时候根本不懂这些 ,紧张兴奋地站在雪地里,紧紧地盯着东门里面出来的人,看哪一个像是接我的。哪里顾得上冷,人兴奋得直热。
**次的印象太深了,我甚至记得那天我穿的是什么:细格布衬衫,灰色套头毛衣,牛仔背带裤,为 了上班新买的锐步运动鞋,一条灰格的宽大羊毛围巾,一件米色的毛茸茸的羽绒服,还有一顶我妈给我织的蓝白花毛线帽子。我就是以这一身的学生气面对一切去了。
行业观点
董倩认为,要想采访成功,首先气势上不能输,一定要让被采访者眼里有你。为了做到这一点,采访前的功课便不能不做足。
董倩觉得对于新闻来说,最首要的便是“准确”两字。如果你的提问不准确,或者说你的提问不够水准, 对方觉得你不具备与他们对话的资格,那么他们很可能就会敷衍你。
“朴素大方”是董倩对自己采访风格的评价,这也许得益于她的父母。虽然董倩是家里的独生女,但多年来,父母给她最大的影响就是“朴素 ”。
多年面对面的采访经验,董倩总结出一句话:让对方觉得你配坐在他面前。“不管什么人,部长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所谓u2018配u2019,就是让对方感到u2018你懂我说的话u2019。这样,“在日后的采访中,能让别人把你 当回事,还是一个u2018配u2019字。你更加u2018配u2019,他就会更重视你,采访出来的东西就会更客观、更准确。”
记者生涯
董倩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北京八中、北京大学完成了教育。1995年底,大学毕业后不久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考入了**电视台,开始在《焦点访谈》国际组工作。
董倩主动要求调入《新闻调查》栏目出任记者,虽然在《新闻调查》的出镜率要比《东方之子》低,但董倩看中它更广阔的工作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到60岁都可以继续拓展。董倩承认在她更年轻的时候,不是没有浮夸过,但很快发现这样做很累。董倩一直在一点一点地积累,一点一点地努力,向着她心中的目标靠近。
谈起自己的记者生涯,董倩有很多体会。她坦言刚到**电视台时压力非常大,也十分焦灼 。什么都不懂,也没有人教你,每天坐在办公室,看着别人忙忙碌碌,进进出出,只觉得自己无用,恨不 得帮别人扛机器去。好不容易有机会去采访那些东方之子,但白岩松采访一个人只需20分钟,自己来来**却需要两个小时,心里直对摄像人感到歉意。虽然6年多的磨炼已经使得董倩镇定自若、成熟 大气,但什么是成功,董倩却自有她的看法。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一个题目,成为一个智者,这才是她的目标。
克服缺陷
“北大的4年养出来了清高、比别人多上几倍的自尊,甚至是傲慢。”刚刚从北大毕业时董倩自信满满的,经历了初次接触电视的茫然后,原先的自信被汹涌而来的自卑所取代,“在一个人从学校到社会,从年轻到成熟的过程中,适度的自卑是非常好的,它会推动你向前。当你知道自己这方面不如别人的时候,克服缺陷的过程就是努力向前的过程!”如今的董倩表现出的是虚怀若谷的平静。
董倩的家教很严,父母从小就教育她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丢掉做人的最基本原则。“稻子熟了才弯腰”,这是父亲经常教育她的一句话,所以董倩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亲切、朴素、自然,而她也说自己总是带着些“学生气”。已成为央视名记者的董倩,生活依然保持朴实、低调,“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抛头露面是必然的,但我只是电视节目制作中众多环节中的一个环节,是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必然成为一个公众人物。其实,电视有时候挺不公平的,有那么多的人参与了电视节目的选题、策划、编辑工作,最后观众记住的却往往只有露脸的公众人物。”
专心做事
“我觉得自己当记者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我真的不知道除了干记者这行,我还能干些什么。”董倩很坦然地说。“既然做了,就要做好”,这是董倩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支撑她在新闻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动力。“u2018努力+机遇u2019是每个人成功的砝码,我是一个被动型的人,有机会就抓住,没有机会就做自己的事情。”董倩说她不是一个爱空想以后要干什么的人,喜欢专心地把正在做的事做好,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央视论坛》是一个评论性、互动性、交流性很强的栏目,它要求主持人能引导谈话的进程并推动与嘉宾的讨论,这对主持人董倩要求更高了。“面对采访对象,最重要的是真诚,要用心交流,要了解对方,让对方信任你,这样他们才会敞开心扉和你交流,才能获得更准确深入的资料。《央视论坛》这个节目中请的嘉宾都是专家,要想与之平等地对话,就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这样才能让对方觉得你可以坐在他面前。”董倩多年采访的经验之谈,正是这种不卑不亢的平等心理让观众喜欢上了平和、亲切的她。
董倩每天的工作都很忙,平时她常常用散步的方式来放松,真有点无奈的味道――太忙。不过,兴之所至,在一片芳草绿荫中走走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这种淡雅的休闲方式*怕也只有真正拥有淡雅情趣和平和心态的人才会喜欢,因为只有他们能领会到,平平淡淡才是最真。
社会活动2008年的汶川地震直播,对于董倩来说,与她之前主持过的“两会”报道,“神五”、“神六”发射等新闻直播经验相比,是“一场没有任何准备、不知道何时结束的大战”。她已经习惯了在主播台上,戴着耳机听导播的指挥,手里翻阅大量资料和信息,同时嘴里与嘉宾交谈的直播过程。而5月12日的晚间时段里,董倩和张羽搭档现身《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直播节目。当时董倩对地震完全不知情,是突然被调进直播室的。董倩告诉我:“在直播中,我和我的同事,一个接一个地哽咽、落泪,有观众给我们留言说,谢谢你们,天天陪我们一起担心、哭泣、愤怒,同时带给我们噩耗和希望的人。”
董倩是经历过无数次直播的主持人,早已百炼成钢,但是面对这次直播,她说这是她所遭遇到的最艰难的一次直播。难度最大的一点在于,地震发生太突然,在直播过程中,主持人几乎没有什么资料准备。“有时电话打进来了,就要马上连线,通话的时候我甚至不知道对方是谁,在什么地方,会带给我们什么消息。”由于时间紧张,在直播**天,大家甚至是通过短信来部署当天的直播细节,比如需要的素材是什么,伤亡数字是多少,图片要多少张。
在直播开始的时候,面对地震,董倩所得到的信息和普通电视观众相差无几,几乎所有的新信息都是来自直播中和前方记者的交谈,那时前方记者拍摄的画面传不回来,董倩能做的就是尽量多问连线记者几个为什么,比如,**深入到哪一个阶段了?又有多少人被救出来了?伤亡数字是多少?三天后,董倩又以记者身份出现在抗震救灾的一线。“我必须要上前线,在这样的大灾面前,深入一线采访,是每个记者应该尽到的责任。情况越是复杂,我越想知道是为什么。”
这次直播对于董倩和大部分主持人而言,是一次集体“不专业”的直播:张羽哽咽,赵普含泪……董倩这位平时被看做最专业、客观、冷静的新闻主播,在这次直播中,面对镜头,也难掩悲痛。镜片后面红红的眼睛,成了那段日子她最常见的表情,表面的平静难掩内心的焦虑。“看到那么多同胞失去生命,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自己做了这么多年主持人,从来没有这种时候,有时自己说了什么都不知道。”焦躁、无奈、感动、震动,这些情绪的交叉使得董倩在播报死伤数字、播送救援画面的同时,需要努力再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感情。那么多不幸集中在一起,而人的承受力是有限的。“我们每天都在感性和理性中挣扎,坐在直播间需要不停地压抑自己的情感。这次直播中,我们多多少少都有说错话或者失误的时候,观众都很宽容。很多网友留言说,主持人也很辛苦,别再给他们额外的心理压力了。很让人感动。”董倩说。
主持节目
先后主持过《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新闻会客厅》。
荣誉记录2001年:获得第五届“金话筒奖”
人物评价董倩,已经历了7年记者生涯的历练,按说应该是比较自信了。而她却深有感触地向我坦言:“真是越做越觉得如履薄冰、诚惶诚*……”往常的经历被她称为是“实习生的经历”,是“谨慎的学习过程”。“按说每做一个节目我都应该增加自信,但问题是两方面的:一方面,的确是培养了自己的自信,知道在面对采访对象的时候应该调整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比以前自信了;另一方面,我比以前更诚惶诚*、谨小慎微,因为我知道要采访得好太难了!怎么能够深入事情的本质、核心,挖掘到真实情况,这其中的学问太深了!”
从重点大学到新闻评论部,一路在“人尖”中打拼的董倩,虽然亲历了众多重大**,越来越被观众和业界认可,但董倩却有着出乎我们意料的谦虚,“从所处的环境中,我始终能感受到什么是优秀的,所以我就越发感受到自己的不足。我知道自己资质平平,所以我必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我才能维持跟那些优秀的人一样的水平。这不是谦虚,这点我对自己的评价很客观。”
《新闻调查》是在进行“人对事”的采访。经过在《东方之子》3年的历练,董倩学会了挖掘一个人内心的东西。而《新闻调查》涉及的面要广,程度要深,挖掘的是**、**中的人和人所参与的**。从《东方之子》到《新闻调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只有完成了《东方之子》的积淀,通过在《东方之子》的钻研、训练、提高,才能进入《新闻调查》这一更高的层次。没有《东方之子》的训练,就不可能有我在《新闻调查》相对自如一些的采访功力。”
作为一名出镜记者,董倩把自己定位于资料的搜集者,“要做一桌丰盛的宴席,素材的搜集是必不可少的,你准备了什么样的料,决定着你将获得一席什么样的菜。所以我作为资料的搜集者,任务也是比较艰巨的。”为了能够搜集到更多的料,董倩不断地尝试不同领域的采访。她把现阶段定位为打基础的阶段,而《新闻调查》则提供给她一个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平台。
香港回归、五十年国庆、澳门回归、申奥成功、APEC会议、中国加入WTO、载人航天飞行、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央视这些重大活动报道中,都有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子――董倩。 这位在央视摸爬滚打十四年的资深记者和主持人是怎样走到今天的?
险为**的“败笔”
在常人的眼里,董倩一路似乎总是伴着鲜花、雨露和掌声。其实,事实远非如此。有一次,我私底下问董倩,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观众“不买账”的时候。董倩哈哈一笑:“多了去了,怎么会没有呢?即使到现在,也会听到一些批评的声音,更不用说早些年了。当初,组里有白岩松、水均益这样的u2018大牌u2019,虽然跟他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但**和观众都不会因为你起步晚几年,就会用低一些的标准要求你。你既然来了,就应该做好。所以,早期那些日子挺糟糕的,自己根本找不到感觉,别人的批评接踵而来,有一段时间甚至觉得干不下去了。”
开始那几年,她发现观众对她总是不认可,一些同事也失去了最初的热情,不太愿意与她合作,很多议论不期而至……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主持的节目观众不爱看,收视率不断下降,这种打击无疑是沉重的。那段时间董倩寝食难安。
董倩清楚地记得制片人时间曾跟她说过:“我挑主持人向来一挑一个准儿,看人还从没有看走眼的时候。可是现在我们的同事,还有**,都反映你不行,我不能不想是不是我看走眼了。你可别成为我的**个败笔。”
那次谈话对董倩**很大。董倩说:“当一个主持人不仅要有阅历,有知识,关键还要有自信。回想起来,我当时的主要问题在于,什么都没有,尤其阅历足够,我老以一种学生心态面对不同的人,不够自信。”
一次,董倩做了一个系列专访。但采访效果大家普遍反映不好,说她瞪着眼,绷着脸,特别严肃地质问人家。部门主任还特意把董倩叫到办公室,面无表情地说:“这里有一份关于你的材料,你拿回去好好看看!”一头雾水的董倩接过大信封,忐忑不安地回到办公室,打开材料一看,原来是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张颂写的一篇内参,密密麻麻几页纸,就她主持的节目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并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了不少非常“尖刻”的批评意见。
董倩将这份批评材料郑重地贴到办公桌旁边的墙上。她说:“人应该换一个角度看待批评,人家批评我是对我的帮助啊!说明你引起别人注意了,你再也不是一个无关痛痒的人了。”董倩接着说:“前些年我是个不被人想起的新手,遇到大事需要采访的时候,都没有我的份儿,心里很难受。当别人在前方热火朝天地忙活时,你知道我在干什么?我心想哪怕你让我帮你们拿架子都行,只要让我参与。但是没有我参与的机会。你说做一个记者,当大事发生的时候你却只在边上看着,心里会怎么想?”
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2007年,台里批准董倩去耶鲁大学学习了一个学期。在外国人堆里生活,这对董倩来说还是**次。在美国的经历,让董倩**次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美国电视节目中,重要的时段中出现的都是男人,回央视一看,自己也是在重要时段出现。“我是女人,由此我就得出个结论,我也挺重要的。”董倩说。
最难忘的新闻直播
2008年的汶川地震直播,对于董倩来说,与她之前主持过的“两会”报道,“神五”、“神六”发射等新闻直播经验相比,是“一场没有任何准备、不知道何时结束的大战”。她已经习惯了在主播台上,戴着耳机听导播的指挥,手里翻阅大量资料和信息,同时嘴里与嘉宾交谈的直播过程。而5月12日的晚间时段里,董倩和张羽搭档现身《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直播节目。当时董倩对地震完全不知情,是突然被调进直播室的。董倩告诉我:“在直播中,我和我的同事,一个接一个地哽咽、落泪,有观众给我们留言说,谢谢你们,天天陪我们一起担心、哭泣、愤怒,同时带给我们噩耗和希望的人。”
董倩是经历过无数次直播的主持人,早已百炼成钢,但是面对这次直播,她说这是她所遭遇到的最艰难的一次直播。难度最大的一点在于,地震发生太突然,在直播过程中,主持人几乎没有什么资料准备。“有时电话打进来了,就要马上连线,通话的时候我甚至不知道对方是谁,在什么地方,会带给我们什么消息。”由于时间紧张,在直播**天,大家甚至是通过短信来部署当天的直播细节,比如需要的素材是什么,伤亡数字是多少,图片要多少张。
在直播开始的时候,面对地震,董倩所得到的信息和普通电视观众相差无几,几乎所有的新信息都是来自直播中和前方记者的交谈,那时前方记者拍摄的画面传不回来,董倩能做的就是尽量多问连线记者几个为什么,比如,**深入到哪一个阶段了?又有多少人被救出来了?伤亡数字是多少?三天后,董倩又以记者身份出现在抗震救灾的一线。“我必须要上前线,在这样的大灾面前,深入一线采访,是每个记者应该尽到的责任。情况越是复杂,我越想知道是为什么。”
这次直播对于董倩和大部分主持人而言,是一次集体“不专业”的直播:张羽哽咽,赵普含泪……董倩这位平时被看做最专业、客观、冷静的新闻主播,在这次直播中,面对镜头,也难掩悲痛。镜片后面红红的眼睛,成了那段日子她最常见的表情,表面的平静难掩内心的焦虑。“看到那么多同胞失去生命,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自己做了这么多年主持人,从来没有这种时候,有时自己说了什么都不知道。”焦躁、无奈、感动、震动,这些情绪的交叉使得董倩在播报死伤数字、播送救援画面的同时,需要努力再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感情。那么多不幸集中在一起,而人的承受力是有限的。“我们每天都在感性和理性中挣扎,坐在直播间需要不停地压抑自己的情感。这次直播中,我们多多少少都有说错话或者失误的时候,观众都很宽容。很多网友留言说,主持人也很辛苦,别再给他们额外的心理压力了。很让人感动。”董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