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叶永烈(1940年8月30日-),男,笔名萧通、久远、叶杨、叶艇。汉族人,出生于浙江温州,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香港海外文联名誉**。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叶永烈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作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被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床头上的标签》、《炸*之父――诺贝尔》被选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人物简介

叶永烈,著名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笔名萧勇、久远等,1940年8月生,浙江温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

1950年(11岁)开始发表诗作;

1957年(18岁)开始发表科学小品;

1959年,在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

1960年(21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编写,1960年秋完成《小灵通漫游未来》;之后从事科普创作,受到原******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关心;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同年8月25日与杨惠芬结婚;

1979年3月,被文化部和中国科协联合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获1000 块奖金;

1976年春,时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的叶永烈发表了十年动*后期**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标志着中国科幻在大陆掀起第二次**;

1981年,叶永烈任导演的电影《红绿灯下》获第三届电影 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

1983年之后,开始由科普和科幻作品创作转向纪实文学的创作;

1984年后成为专业作家,以写知名人物、高层人物、历史传记为多,人称“旧闻记者”。1984年,出版《小灵通再游未来》,之后又出版了《小灵通三游未来》;

1989年被收入美国《世界名人录》,并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

1994年受聘香港文学艺术家协会荣誉会员;

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

主要作品

该人物截止到2013年10月,共出版文学著作150余部。

长篇纪实文学

《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陈云之路》、《叶永烈采访手记》、《星条旗下的中国人》、《胡乔木传》、《马思聪传》、《傅雷与傅聪》、《梁实秋的黄昏恋》。

科普小说丛书

《十万个为什么》(合作)、《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国福尔摩斯》、《科学掠影》。

纪实文学集

《叶永烈文集》(50卷)、《叶永烈自选集》(7卷)、《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和蒋介石》、《江青传》、《张春桥传》、《姚文元传》、《王洪文传》、《陈伯达传》、《反右派始末》、《追寻历史真相――我的写作生涯》、《行走美国》、《行走俄罗斯》、《行走中国》。

中短篇小说集

《爱的选择》,散文集《叶永烈笔下风情》,杂文集《人才成败纵横谈》,寓言集《侦探与小偷》,相声集《圆溜溜的圆》等。

作品列表 科普

《十万个为什么》(叶永烈为作者之一)

《小灵通漫游未来》

《毛泽东复活》

《叶永烈自选集》

传记

《红色的起点》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毛泽东与蒋介石》

《邓小平改变中国》

《“四人帮”传》(包括四人的分卷)

《张春桥浮沉录》

《江青实录》

《陈伯达传》

《陈云全传》

《胡乔木传》

《毛泽东的衣食住行》

《马思聪传》

《反右派始末》

游记

《真实的朝鲜》

《美国自由行》

《俄罗斯自由行》

《欧洲自由行》

《彩虹南非》

《今天的越南》

《我的台湾之旅》

《星条旗下的生活》

《澳大利亚自由行》

《叶永烈海外游记》

《中国自由行:中西部卷》

《中国自由行:东部卷》

《中国自由行:台港澳卷》

写作特点 写作习惯

在长期的写作中,叶永烈养成了思路通畅,一气呵成的习惯。其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一次性写成,很少有写了一半重新再来的。

九字方针

写作坚持“九字方针”――“大题材、高层次、**手”,自称写传记作品三十余年,“从不东拼西凑”。

传主原则

叶永烈选择传主,有三原则:

一是知名度高而透明度差;

二是能够折射一段中国当代重要的历史;

三是没人写过(或者即使有人写过,写得浅或者写得不好)。

还有一个条件是能够采访传主本人,如果传主去世或者传主无法采访,但是能够采访深知传主的人。他不写那种根据资料拼拼凑凑的作品,更不写“复述”式的作品。写作,已经成为叶永烈生命的一部分。在他看来,作品是“凝固的时间”、“凝固的生命”。

趣闻轶事 参加高考

测试快速反应能力

高考结束,作家叶永烈立即完成了高考作文(上海卷)题《必须跨过这道坎》。这已经是他第七年“参加”高考作文。在叶永烈看来,作家参加写作高考作文,一是能够与广大考生一起零距离体验高考,二是测试自己的快速反应能力。一个作家会经常遇到突发**,这要看他的应变能力。

“两个叶永烈”

人们以为中国有同名同姓的“两个叶永烈”:一个是写《十万个为什么》和《小灵通漫游未来》等的科普作家叶永烈,另一个则是写《江青传》、《历史选择了毛泽东》等的纪实文学作家叶永烈。因为在读者看来,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作品,不可能出自同一个“叶永烈”笔下。其实不止“两个”。他的文学作品中有小说(出版过中短篇小说选以及长篇小说),散文(出版过散文选集),诗(他是从写诗开始的),杂文(出版过多部杂文集,多篇杂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童话(根据他的长篇童话《哭鼻子大王》改编的6集动画电影曾获1995年电影“华表奖”),寓言(各种版本的中国寓言选中常有他的作品),剧本、传记、相声(出版过相声选)……当然,主打作品是当代重大**题材的长篇纪实文学。“我爱科学,也爱文学,所以我早年走的是一条科学与文学相结合的创作道路。”叶永烈说。

电脑写作

1992年,叶永烈改用电脑写作,是**批换笔的中国作家之一。电脑写作,大大提高了写作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写作的劳动强度。他的求新不仅仅用于写作,更体现于他的生活。他的家里拥有体积庞大的商务用复印机、碎纸机以及各种各样的最新电子产品,就连他那在美国工作了多年的儿子,也称他是“高科技老爸”。

两个一亿

20岁时,叶永烈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截止2013年9月,《十万个为什么》总印数超过一亿册,而取名于《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小灵通”手机用户也将近一亿,这两个“亿”,是叶永烈最看重,也最丰富的精神财富。

点评高考

高考作文应该对语文起到一个“指挥棒”的作用。他觉得高考本身的作文题目应该大一些,大气的作文题目会让今后的语文教学走得更好。如果总是出一些偏题,出一些难题的话,对于教学不太好。叶永烈对“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等高考题目也做了具体的点评。

夫唱妇随

叶永烈写作快速高产,夫人杨蕙芬也居功不小。她和叶永烈是同乡,也是温州人,原来在中学教书,退休后也没清闲下来。她协助叶永烈搜集、整理素材,参加人物采访活动,是叶永烈写作时的合作伙伴和亲密助手。

采访纪实

叶永烈的纪实文学写作,是建立在大量采访的基础之上的。用他的话讲,纪实文学"七分跑,三分写。"他写一部长篇纪实文学,采访几十人、上百人是常事。他的妻子就常讲:"你去一趟北京,就像去一趟上海南京路似的!"叶永烈所写的中国当代重要**人物,大多密集于北京,所以他必须一趟趟由上海往北京赶。

1992年他采访中国早期著名活动家罗章龙时,罗老已是百岁老人了。当历史老人们面对录音机回忆当年的**风云时,叶永烈就觉得,他的采访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与历史交谈,是一种抢救史料的工作。

只是这份"抢救史料的工作",比不得写小说、散文来得自由随意。它要求作者必须掌握大量可靠的素材,然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将**的原状和人物的原貌真实可信地展示出来。在写作时,叶永烈力图遵循"两确"的原则,即观点正确,史料准确。但是,要做到这两点实非易事。就拿史实准确这一点来说,当事人在回忆时,往往有一种护短的倾向,加上事隔多年,记忆往往有误。查档案的手续又极为麻烦,有的还有诸多限制。而叶永烈的很多作品,都涉及极为敏感的**神经,一不小心就会踩着"地雷",轻则舆论批评,重则陷入官司。

即便如此,叶永烈仍对长篇纪实文学的写作乐此不疲。刚刚写完一部想歇口气,欠下的一大堆报刊"文债"得一一"偿还"。还未"还清",新的长篇纪实文学又要开始了。没有时间休息,外出采访就成了叶永烈的"休息"之机。

1987年写《马思聪传》时,叶永烈赶往马思聪的故乡--广东海丰县采访。

创作转型

叶永烈从科普文学转型到纪实文学,有历史故事。

叶永烈写科幻小说写出了"麻烦"。上世纪七十年代,叶永烈的科幻小说《奇异的化石蛋》印了50万册,《金明系列惊险科幻小说》四卷,每卷印数也在20万册……随着这些科幻小说的风靡,叶永烈成了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甚至他的高产也引起了非议……有人说叶永烈的科幻小说不是科学,也不是文学;也有人干脆将叶永烈的科幻小说斥之为"伪科学"。叶永烈遭到一次比一次猛烈的"批判",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他开始"转向",转到纯文学和纪实文学的创作,几乎很少写科幻小说,也几乎不写科普作品。用体育界的行话来讲,叶永烈在科幻小说创作上"挂鞋"了。

叶永烈的纪实文学很快轰动一时。随着《傅雷一家》《雾中的花》《沉重的一九五七》以及《中国科学明星》《奇人奇事》《闪光的路》等报告文学选集的出版,科幻小说作家叶永烈"隐身",纪实文学作家叶永烈浮出海面。

这里的"历史**和**人物",指的是叶永烈讲述中国***斗争历程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和《国共风云--毛泽东与蒋介石》,还有反映"文革"和"四人帮"的系列人物长篇《江青传》《张春桥传》《王洪文传》《姚文元传》和《陈伯达传》。这几部作品一版再版,在社会上流传甚广。

其实,在这个转轨过程中,他有苦衷,也有隐痛。不过,如今他已不愿过多地提起―――尽管仍有那么多的读者在怀念他,替他惋惜,甚而多次发出了希望他“重*旧业”的呼吁―――他始终抱着这样一个信念:“官场一时红,文章千古在”。

也许,叶永烈当年从事科普和科幻创作只是一个过渡,纪实文学的创作才是他真正的擅长。

永烈现象

“盗版书而今不足为奇,盗名书还真是少见,可我已经发现五种了。”叶永烈苦笑着对记者说,“你看,这本《权力与交易》根本就不是我写的,却赫然印上了我的名字。”

写作不止

虽届花甲,叶永烈丝毫没有"隐退"享天伦之意。他依然笔耕不止。2001年出版了洋洋八十余万字的纪实文学《追寻历史真相--我的写作生涯》。从来都是为别人写传记,《追寻历史真相》却是叶永烈**次为自己写传记,他在书里回顾了自己近半个世纪的创作历程。2002年,叶永烈又一气推出了《行走中国》《行走俄罗斯》《行走美国》三部纪实新作。据他告知,他又在写一部《非常美国》。

感情生活 家庭成员

妻子:杨惠芬

子女:2个

生活故事

叶永烈和杨惠芬,是浙江温州同乡,都出身于书香门第,父辈之间有交情,算是“门当户对”。

杨惠芬高中毕业后却因家庭出身不好未能跨入大学之门,当了一名中学教师。叶永烈考入了北京大学化学系。

1962年8月15日傍晚,叶永烈来到离家大约十来分钟路的杨惠芬家“相亲”。

1963年夏,叶永烈大学毕业,分配在上海电表仪器研究所工作。8月25日,杨惠芬梳着一对乌亮的长辫子,穿着花衬衫、墨绿色长裤,在亲友的陪同下,来到叶永烈家,与之结婚。

1964年,杨惠芬调到上海工作,他们买下了桂林路漕溪567号这间仅有12平方米的小平房。从此,他们在这简陋的小屋里度过了16载寒暑,养育了两个孩子。业余时间,他们共同署名在《新民晚报》上连载的《元素小传》,其它散见于各报的几十篇科学小品也是他们合作写成的。可后来怎么却不见杨惠芬的名字。

“风*”来袭,抄家,给叶永烈夫妇精神上以沉重的打击。叶永烈被迫去了奉贤“五七干校”劳动改造,直到3年后杨惠芬生第二个孩子时,叶永烈才承蒙“照顾”返回城区,在上海电影制片厂一边劳动改造,一边照顾妻儿。1973年后,他陆续出版了10本书,当时取消了稿酬,叶永烈除得到一些样书外,买笔墨、买稿纸、买资料的费用都是他们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当时,两个人菲薄的收入,要抚养两个孩子,还要供养两家老人,经济十分拮据。有时外出,饥肠辘辘,也舍不得买个烧饼吃。然而,在风风雨雨的洗礼中,他们的心贴得更紧,他们的爱情更加坚贞。

1977年,《光明日报》、《文汇报》、《人民日报》先后在头版头条或显要位置发表文章,称赞叶永烈在逆境中坚持创作,为少年儿童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光明日报》在配发的社论中还号召知识分子向叶永烈学习。叶永烈获得1000元人民币的奖励,并指示有关部门给叶永烈提供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促使他更好地进行创作。在方毅副总理的关心下,叶永烈搬进了漕溪新一套二室一厅的新居。在新居室里,叶永烈以每年出版10本书的速度写作。从科学幻想小说到科学家传记,从科学文艺转入传记文学,从冠军文学传记到音乐家传记再到**家传记……

在家里,杨惠芬是“总理”,柴米油盐酱醋茶,缝补浆洗,她几乎全部包揽;相夫教子、侍奉高堂;杨惠芬还是“秘书”,接待客人,接听电话,收发邮件;杨惠芬还是叶永烈作品的**读者和评论员兼校对员。她不厌其烦地帮助叶永烈整理资料,抄稿描图,推敲校改。她总要直言不讳地发表自己的评论,往往对他的创作颇有影响。

他们就像叶永烈在结婚20周年之际写给妻子的《长相知》一样:“长相知,不相疑。你信我,我信你。长相知,不相疑。同携手,求真理。长相知,不相疑。共白头,终如一。”

获得荣誉 人物荣誉

1979年获“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

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

1989年被收入美利坚合众国《世界名人录》,并被美利坚合众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

1994年受聘香港文学艺术家协会荣誉会员。

作品奖项

《小灵通漫游未来》,科普小说,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学创作一等奖;

《哭鼻子大王》(同名电影),长篇童话,获中国电影华表奖;

《红绿灯下》,导演电影,获中国第三届电影百花奖;

《借尾巴》,获1982年全国优秀少儿读物奖;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报告文学,获1986年《北京文学》奖;

《梁实秋的梦》获1988年中国潮报告文学奖;

《傅雷之死》获第二届优秀报告文学奖,1998年获香港文学艺术中华金龙奖最佳传记文学奖。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