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孑民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别号孑民,中国近代革命家、教育家,1916年12月―1927年7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年1月11日)出生于浙江绍兴。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1890年中...,蔡孑民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别号孑民,中国近代革命家、教育家,1916年12月―1927年7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年1月11日)出生于浙江绍兴。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1890年中进士,1894年授翰林院编修。留心新学,同情维新派。戊戌变法失败后,深感清廷**改革“无可希望”,断然离开翰林院南下,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

  1902年,在上海与章炳麟等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并担任会长。同年秋又创立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创办《俄事警闻》(后改名《警钟日报》),提倡民权,鼓吹革命。

  1904年,与龚宝铨等在上海建立光复会,密谋武装起义。次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教育应从造成现世幸福出发,提出修改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摹仿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确立了我国资产阶级教育体制。不久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统治而辞职,旅居德、法,从事教育、哲学和美学研究。1915年与李石等组织留法勤工俭学,次年与吴玉章等组织华法教育会。

  1916年回国,次年任北京大学校长,着手改革北京大学。改革北大**体制和学科、学制设置,创办科研机构,倡导平民教育,首行男女同校。他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大量引进新人物,不拘一格招聘众家。北京大学很快即开学术研究、思想自由之风气。蔡元培还支持日益兴盛的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赞成文学革命,反对封建复古主义,倡导以科学和民主为内容的新思潮。他的努力终使北大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提倡民主与科学,宣传劳工神圣,在全国大学中,**次招收女学生。

  赴任前,蔡元培的众多友人认为北大校方**,如赴任有碍名望。孙中山认为,“北方当有革命思想的传播,像蔡元培这样的老同志,应当去那历代帝王和官僚气氛笼罩下的北京,主持全国教育。”蔡元培慨然领命。

  由于延聘和支持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人任教讲学,使北大不仅成为全国学术研究中心,而且成为新文化运动摇篮。五四运动中同情学生爱国斗争。1923年1月被迫辞职出走欧洲。 1926年2月回国,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工作。1927年倡议成立大学院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行政机关,被任为大学院院长,后改任**研究院院长。九·一八事变后,奔走呼号,倡导抗日。1932年,与宋庆龄、鲁迅、杨杏佛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对***的特务统治,积极开展爱国民主抗日活动,拥护国共合作。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会长。

  1940年3月5日病逝于香港。其著作辑有《蔡元培选集》。

  任校长时实行的办北京大学的方针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